第7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騎兵之後,還有一些趙無恤從西魯帶來的樂師,他們衣著鮮艷而不失莊重,手持鼓、角、簫(排簫)等樂器,乘於車上,一邊前進一邊奏樂,奏的是一首《兔罝》。

  「肅肅兔罝,施於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隨著軍樂響起,一股赫赫威儀頓時從魯人那被齊人一嚇,有些慌亂的隊伍里升起,引得後方眾人探頭不已,忐忑的情緒頓時穩定了下來。而對面等著看魯人出醜的齊人則面面相覷,感覺自己的打算落空了。

  「這是……」先前這些騎從混雜,孔子還沒看出什麼,這會一瞧,才發覺大不一樣。

  趙無恤神秘一笑:「無他,儀仗隊而已。」

  ……

  用儀仗隊來顯示軍威,是他半年前趙鞅離開前夕,巡視騎兵營時想到的主意,反正隨著馬技越來越嫻熟,出身圉人的虞喜等人總喜歡炫技,將馬訓練得和人一樣齊步走……

  所以趙無恤就讓他們要玩,就玩十馬並排的齊步走……

  而騎從里那些身材高大英俊的人,趙無恤也將他們挑出來,在迎風迎光的條件下訓練眼神,規定時間內不能眨眼,不能流淚。現下透過他們的目光,體現出的是武卒、輕騎兵的精、氣、神。

  不過因為趙鞅走得急,這支臨時儀仗隊沒派上用場,孰料半年後竟然遇到齊國人想玩儀仗大比拼。於是又一次輪到他們出場了,還順便加上了因為沒有戰爭而清閒下來的軍樂師。

  軍樂師是武卒作戰的重要組成部分,簡陋的腰鼓敲擊著兵卒的腳步節奏,隨著趙無恤勢力越來越大,他們也開始鳥槍換炮,有了新的裝備。

  除了腰鼓外,圉、牧出身的騎從們經常用的號角也被引入,最初是用獸角製作的,後改用竹、木、皮革、銅等材料製作。此外還有管樂器如排簫、橫笛等,有時也加入大嗓門的歌唱,於是便構成了一曲嘹亮雄壯的軍樂。

  武卒中的軍樂師多數來自鄉間裡閭,他們不會奏複雜的雅樂,卻能敲擊吹奏出有力的節奏感!一首「赳赳武夫,國之干城」練了幾百遍,一出場頗能技驚四座。

  然而這還不算結束。

  在向前整整齊齊地行了半里地,逼到了齊人跟前後,四排顏色不同的騎兵橫隊突然朝兩側移動,動若脫兔,嚇得駕車的齊國馬匹有些驚動。

  之後,伴隨著越發高昂的趙氏鼓吹聲,一車兩騎從他們後方奔馳而出,分持三旗。

  當看到三面旗幟時,對面被儀仗隊震撼得有些失神的齊人頓時譁然!

  車是柚木大車,上面有著代表魯侯的旌旗,這是周成王在周公旦死後,賜予魯侯的姬周大旗,是魯國的驕傲和標誌。可惜只是一個複製品,原旗被魯昭公帶去齊國,最後留在了那兒。

  這輛車是孔子急中生智從後面調來的,今日可是張揚君威的良機,哪能錯過,所以他的弟子閔子騫為御者,子路持旗,好不威風!

  但引發齊人騷動的卻不是他們,而是稍後的兩騎。

  馬是黑色大馬,上面的兩名騎兵一看就知道非同一般,他們甲冑更加精緻,手裡還持有大旗,正是虞喜和另一名騎吏甲季。

  第一面旗自然是代表趙無恤的炎日玄鳥,今日在場的齊國人不少是經歷過上次戰爭的老卒,此旗一出,雪原的恐怖回憶再度降臨……

  見玄鳥旗,必避!這已經是齊人敗逃時達成的共識了,想起如狼似虎的趙氏甲兵,剛才還趾高氣揚的齊卒已經有不少人雙腿戰戰了。

  他們都是從趙氏強弩下逃生的驚弓之鳥。

  而第二面,更是讓高居車輿上的齊侯臉色發燒,讓侍候在旁的卿士高張如遭雷擊,整個人都懵了,差點從高車上跌倒。

  因為那面在陽光下無比刺眼的旗幟,竟是卿士高張得到齊侯特賜,繪著交龍之旂的「靈姑」旗……

  它在雪原大戰的潰敗中遺失,誰料是和「龍九」大旗一樣,被趙無恤俘獲了!

  更要命的是,就在此刻,鼓吹停了,持旗的虞喜大吼大叫,他聲音尖銳高亢,直鑽在場數千人之耳:「齊侯軍中已無龍九之旗,不可再無靈姑,今日齊魯和解,外臣趙無恤特意送歸,還望齊侯納之!」

  第486章 螳臂當車!

  隨著靈姑旗的出現,齊侯和高張的遮羞布被一把扯下,齊國今天擺出的架勢仿佛成了笑柄:你說你一個戰敗者,在這擺花花架子,囂張如此有何用處?

  雪原之戰的狼狽潰逃,凍徹骨髓的恐懼,還有那聲差點把他魂兒驚飛的怒吼,一一浮現眼前。

  「趙氏孺子欺我太甚!」

  果不其然,齊侯杵臼當場發飆,他將手裡迎客用的玉圭狠狠砸在車輿的銅構件上,頓時摔得四分五裂,仿佛齊魯之間脆弱的和平蕩然無存。

  他勃然大怒之下,忘了長遠的考慮,忘了這些和談里隱含的陰謀,不顧諸位大夫勸解,竟然直接下令攻之。

  「汝等休要攔我,寡人事先便想好了,順則請平,逆則劫盟,楚成王劫持宋襄公之事,孤亦可為之!趙氏子以為,寡人今日只帶了這區區一師的人來!?」

  君侯之怒,伏屍百萬,流血漂櫓,今日是也!

  「唯唯!」

  隨著齊侯震怒,卿大夫們只能苦著臉執行命令,寶貴的和平就這樣從手邊滑落,像是他們懷裡抱著作為迎客禮物的羔、鵝、雉失去了用處,四處亂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