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從疫區回來的人也要隔離,在結束了三天隔離時間後,再見到趙鞅時,無恤便得到了他的誇獎。

  「須句的事你做的不錯,一來割發代祭,收得此處民心;二來裝作私憤,讓須句大夫在此邑名望掃地,他日後就算再想歸來,恐怕也會被國人鄙夷;三來經由此事讓魯人明白,趙氏不可輕辱之!」

  在堂堂霸國次卿趙鞅看來,對付魯國這些上不了台面的小蝦米,需要太多手段?晉國的對策一向簡單粗暴,對待不服的諸侯,管你正卿次卿,直接一巴掌掄過去,看你心服不心服,平丘之會時,叔向那句話怎麼說來著?

  「寡君有甲車四千乘在此,即使想要對魯國做點無道之事,天下誰又能阻止?晉國這條老牛雖然瘦了,可壓在魯國這頭小豬身上,難道怕小豬不死?」

  齊魯各國頓時嚇得屁滾尿流,紛紛前來蒞盟,那時候還只是個趙氏庶子的趙鞅見證了晉國霸業之盛,除了膽大嘴滑的鄭子產能和晉卿們討價還價,誰敢說半個不字?

  可如今時代不同的,晉國霸業已衰,唯獨趙鞅在外奔波。與魯人相處,他居然還要忍氣吞聲,看著兒子被人占便宜。

  對此次與齊國為敵,魯國三卿的表現,趙鞅是極為不滿的。陽虎在時,尚能對齊國打上一兩次漂亮的反擊戰,牽制齊人的行軍,可現如今,三桓居然未派一兵一卒參戰,光憑趙兵打贏了戰爭,魯侯和三卿又遲遲不來拜見祝賀,真是豈有此理。

  不過好在魯人一如既往的識時務,這不,剛開春,他們就派使者上路了。大司徒季孫斯,大司空孟孫何忌親自帶隊,前來犒勞趙兵,感謝他們打跑了齊人,保護了魯國。

  同來的,還有魯侯藉口要權職匹配,升任為大宗伯、中大夫的孔丘!

  「孔子要來了?」這消息是昨日才接到的,所以無恤也是剛剛知曉。

  趙鞅撫須笑道:「來得正好,我正想與他見見,平日聽竇犨與子貢誇讚,說丘是什麼魯國大賢,其學識德行譬如江海;又聽陽虎中傷,認為他是個虛偽的假仁假義之人,如今終於得見真容了。」

  無恤笑道:「陽子之言不可當真,他之前也覺得小子是虛偽之人。」

  他心裡卻暗自咋舌,趙鞅和孔子在歷史上雖然素未謀面,卻隔著大河相看兩厭。趙鞅想殺孔子而後快,而孔子也變得逢趙必黑,在差點被誘殺後,周遊列國就是不去投奔趙氏,一堆弟子全站在趙氏對立面。

  如今因為無恤的存在,歷史似乎有了改變,這對潛在的冤家死對頭,居然真要碰面了!

  不知道接下來會是修羅場,還是一笑泯恩仇?

  第444章 叛徒

  ……

  春秋時,凡是兩國盟會相見,講究雙方的主導者身份必須匹配。所以晉楚三次大的盟會,雙方的國君都不好親至,就是因為身份無法名實相符。

  畢竟楚國大喊一聲老子就是蠻子,不按中原的規矩辦事,兩百年前就已然稱了王,而且得到了南方諸侯承認,到時候書寫盟書時,晉侯稱楚為王那是絕不可能的,可繼續把對方當作低賤的「楚子」,楚人也萬萬不能接受。所以為了避免尷尬,基本是晉國正卿與楚國令尹相見。

  晉與其他諸侯會盟就容易多了,大國之上卿,幾乎能與中小諸侯比肩,於是晉國大夫主盟對方國君的例子數不勝數。上次晉國執政知伯率軍來援,魯侯就親自出面了。既然這回只是次卿趙鞅,所以就降了一個規格,魯侯雖然沒有親臨,但還是派出了季孫斯和叔孫州仇兩卿,派出的團隊聲勢浩大,人聲馬嘶、馬車嘎吱:畢竟這次打的是犒勞趙兵的名義,牛、羊、少牢沒少攜帶,粟米酒水傾盡魯城店肆方能為繼。

  他們知道趙卿脾氣不怎麼好,所以禮數上絲毫不敢怠慢。

  「就怕魯酒薄而晉酒厚重,趙卿喝不慣。」臨幸送別時,叔孫州仇聞著一車隊散發的濃濃酒味,酸酸地說。

  「我倒是希望趙小司寇也喝不慣,早日歸鄉去。」季孫斯微微嘆氣,他們已經知道西魯在傷寒疫病里損失不大的消息了,若不是如此,趙無恤哪有心思去圖謀須句?

  不提季孫斯和叔孫州仇的憂心忡忡,孔子也帶了顏回等弟子同行。似乎註定不讓這趟使命順利,走到半道上時,隊伍里的兩匹馬突然發了狂,口吐白沫,拼命踢人,連帶著拉車的幾匹馬也不安分起來,弄斷了車軸,隊伍不得不停下。

  季孫斯裹著厚厚的狐皮裘,下來瞧了一眼,望著斷掉的車軸,他臉色陰沉:「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啊。」

  車軸斷裂,這預示著旅程不順利,前年瓦之會上趙鞅的強勢,他們心有餘悸,這次想要去說服幾乎全須全尾的趙氏將吞到肚子裡的肉吐出來,何其難也。

  「禍福由人,為執政者擔當一國之任,不語怪、力、亂、神!」眼看人心惶惶,孔子便出面振奮了士氣,讓季孫斯收回了喪氣話。

  「我有能知鳥獸之語的弟子公治長,可惜他前段時間回衛國去了,大司徒,還是快讓獸醫來瞧瞧罷。」

  好在這數百人的隊伍裡帶的獸醫也不比孔子的高徒公治長差多少,三下五除二就診斷清楚了馬匹失驚的原因。

  「這是誤食了草地上的狼毒花,故而發狂,需要餵巴豆清理下肺腑腸胃才行,否則遲早發毒而死。」

  在那魯城獸醫的安撫下,馬兒們平靜了下來,沒多會,隊伍又能繼續上路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