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於是父親便分兵去支援曹國?」無恤明白了事情的緣由,不由滿腹遺憾。

  俗言道,十室之邑,必有忠士,的確不能小覷各諸侯的人才啊,否則他們會不時給你驚訝。

  另一方面,曹國這個豬隊友果然還是靠不住。但當時情況對趙氏極其不利,齊衛大軍一副巨石壓卵的架勢,所有人都覺得趙氏必敗,他除了忽悠性格有點二傻的曹伯外,還真沒別的人可以指望。

  無恤可以想像趙鞅在接到曹伯告急時的暴跳如雷,但這樣一來,他就面臨著兩難的抉擇。

  若按原計劃全軍渡過濮水北上,等齊人糧秣吃完,氣力耗盡,組織開始崩潰時發起進攻。樂觀的估計,在父子同心,步騎協同的情況下,加上無恤發動各邑亭卒來撿便宜,至少能將齊軍四萬人留下一大半,雖然趙氏也會付出兩三千人的傷亡。

  但那樣一來,趙無恤費盡心血攻略下的濮南地就可能被衛軍一舉收復,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若讓趙無恤選擇,他還是會選重創齊人。因為戰爭,以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為第一準則,而不在於一城一地的得失,後世的耳渲目染讓他有了這種意識。至於得而復失的地盤,這個冬天不行,就明年再戰,在齊人主力垮掉後,衛人自然無法再守多久。

  他不知道當時趙鞅是如何想的,依照這位強卿的性情,無恤以為他會選後者,孰料他卻選了分兵去保濮南。

  那麼,究竟是什麼影響了趙鞅的判斷?

  其一,或許是這時代戰爭攻城略地搶奪人口的目的。其二,無恤猜到了一個可能,那就是趙鞅對兒子護短——「吾子辛苦打下的地方,哪能輕易丟失?」大概是這種心態,這讓無恤心裡一暖之餘,也有些無奈。

  如此一來,他和趙鞅加起來也只有六七千人,想要一口吃下齊國主力困難倍增。

  「分出去的六千人都是什麼成分,由誰為將?」

  趙鞅是將軍隊平分,但六千人對上隨時可以從濮陽調兵的衛國,還有狡猾的王孫賈。若主將不得力,說不準還會被狡猾的衛軍占了優勢,曹國那五六千人,無恤是無法指望他們在野戰里出力的。

  趙廣德答道:「去的多半是晉陽趙兵,其主將是子良司馬。」

  無恤鬆了口氣,有郵無正這個趙氏內最擅長用兵的家臣,濮南應當無事,若衛軍不小心應對的話,難說還會被郵無正狠狠割一刀。

  再怎麼可惜,事情都已經發生了,只能想辦法彌補。

  他看著齊國大營亂中有序,序中有亂的璀璨篝火陷入了沉思,趙鞅雖然只有六千人,過去幾日不時襲擊齊人分出去尋找食物的小隊,也給對方造成了數百死傷。

  無恤半響後打定主意道:「堂弟且回去告知我父,我從今夜開始便會襲擾齊軍,使其不得休憩!」

  受大雪影響的又何止是齊軍,中行、范、邯鄲、衛都受其害,乃至於趙無恤父子,也已經在勉強堅持,這時代,氣候對軍隊的殺傷遠遠大於作戰。

  總之,此戰已接近尾聲,這片原野農田位於秦、甄、廩丘三邑中間,離齊魯邊境只有兩日路程。能否為這一戰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就看接下來兩天裡,騎兵能不能像追逐羊群的野狼一樣,在齊人身上狠狠咬下一塊肉來!

  第423章 雪橇

  大雪又一次從空中飄落,一直沒有停歇。積雪漫過膝蓋,厚厚的冰殼如白色的護脛甲覆蓋在小腿上,使陽虎的腳步拖沓而踉蹌。

  如果陽虎的馬還在,他就能坐在他從趙氏輕騎處偷學來的馬鞍上,甚至睡一會兒。然而並沒有,陽虎之所以會這麼慘,還是因為昨夜凌晨的那場襲擊。

  當時陽虎還在裹著皮毛睡覺,突然間悽厲的號角被吹響,緊接著便是鼓聲和鳴金聲。敏銳的他一個激靈起身,出門一看,發現雪正飄落在營地里,齊卒們慌亂地鑽出營帳,抓起弓箭和長矛,奔向柵欄。

  是敵襲,外面有嗒嗒的蹄聲和馬匹嘶鳴。

  但弓弦凍得僵硬,大多無法開弓,矛上也結了層冰凌,入手刺骨。所有人亂成一團,三步以外,什麼都看不清,甚至環繞營地柵欄和雪牆上燃燒的火炬也不例外。

  接著,羽箭從營地外嗖地飛入,但因為視線和射程問題殺傷不多。齊人在軍吏們的組織下,那些還能拋射的武器匆匆發起了反擊,他們畢竟有四五千弓手,很快就將對面百餘把弓死死壓制住了。

  蹄聲漸漸遠去,沿著柵欄排列的齊人發出一陣參差不齊的歡呼,但頃刻間又消退下去。有人絕望地喊道:「他們又回來了!」

  隨之而來的又是一陣羽箭,陽虎隱約能看到黑暗中巨大的影子,那是趙氏的弓騎兵,他們像是拍打礁石的浪潮一般,退了一浪,又來一浪。齊人們卻不敢出擊,只能盲目地射箭,隨著中箭的人陸續倒下,他們今天被齊侯激發的勇氣漸漸喪失,紛紛往後退去,顫抖得像秋天樹上的最後一片葉子,既寒冷,也恐懼。

  於是整個前半夜,就成了齊人的不眠之夜,趙無恤只用一半的騎兵,分為四隊從四個方向騷擾,便讓齊人沒睡一個好覺。

  後半夜時情況更糟,後方吊著的數千趙兵也趕了過來,同樣不貿然進攻,而是站在營地外以弩矢朝大營里放箭:火箭!

  當燦爛的火花在齊營中逐一炸開時,所有人都慌了,於是齊卒們迷亂地轉圈,恐懼一如既往在體內增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