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以等專鯽和田賁衝進來時,裡面已經人去樓空。

  「這次行事太過倉促,拔刺不成反被扎手了,趙氏子身邊防備太嚴,即便我上前也是枉然……」

  豫讓一邊這麼安慰著自己,一邊換上了曹國商賈的裝束,混入外面的人群里遁走了。

  至於他還留在競技場的同夥們,基本沒有逃脫的可能了,國人看台上騷亂持續了好一陣時間,刺客一共七八人,一個個都負隅頑抗,或被格殺,或服毒而死,最後竟然未能擒獲生者。

  ……

  事情塵埃落定,被嚇了一身冷汗的曹伯和大司城、籍秦等人已經陸續離開,場面交給曹國司寇和半個東道主的趙無恤、子貢善後。

  包廂那邊也是虛驚一場,但伯羋放心不下,便讓邢敖帶她過來看看趙無恤有無受傷。白衣勝雪的伯羋雖然蒙著面紗,卻掩不住誘人的腰肢和明眸,眾人都在猜測她究竟是哪家公子的妾室,她卻朝眾人行了一禮後,逕自趨行到了趙無恤身邊。

  「君子無恙乎?」

  她神情焦急,越益發顯得可人。周圍的屈無忌等人都覺得十分驚艷,見此女對趙無恤十分關切,且舉止親密,肯定與他關係非同一般,對趙無恤有如此艷福心生羨慕,只有言偃守禮地移開了目光。

  趙無恤見她過來了,而屈無忌尚未離開,便心思一動,於是先向她展示自己並無受傷,隨即對專鯽表示感謝。

  「多謝伯魚示警,二三子才能察覺有刺客要謀不軌,不過這正如我說的,我中國之政以人為本。本理則國固,本亂則國危。故上明則下敬,政平則人安,士教和則兵勝敵,使能則百事順!若是我對身邊的武士不加愛惜,讓他們為了取悅我,取悅鬼神下場鬥獸、鬥劍去了,則今日無恤或死於此!」

  專鯽對此無話可說,只得點頭應是,眼睛卻定在伯羋身上移不開了,如此秀美婉約,恍如白雲的女子,他還是第一次見。

  於是直到趙無恤連續呼喚兩次,他才反應過來,原來無恤是在求魚腸劍一觀。

  他性格直爽,也不藏私,索性再度拔劍出鞘,將魚腸放在陽光之下讓眾人看看。

  只見此劍不僅小巧,而且劍身上的花紋猶如魚腸。這種魚腸倒不是指生魚的內臟,而是要將一隻魚烤熟,剝去兩脅,然後再看魚腸,則有點像古劍劍身上的紋路,曲折婉轉,凹凸不平。

  據說這是鑄劍大師歐冶子用赤堇山之錫;若耶溪之銅,經雨灑雷擊,得天地精華,製成了五口劍,分別是湛盧、純鈞、勝邪、魚腸和巨闕。

  世間有相馬者,亦有相劍者,越國的相劍師薛燭觀魚腸劍,稱其「逆理不順,不可服也,臣以殺君,子以殺父」。

  於是那位越王就起了歪心思,原來這把劍生來就是逆理悖序的,是用來弒君殺父的,真是太可怕了,當然不能留在越國,還是去禍害鄰國去吧。當時吳越兩國關係還沒到你死我活的程度,他便乘著朝聘吳國的機會獻魚腸給吳王壽夢,這柄劍因此由越而入吳,輾轉到了公子光手裡,這才有了專諸以魚腸刺王僚的故事,其後它又成了專氏的傳家寶貝。

  「不愧是天下神兵!」趙無恤出言而贊,暗道當年吳王僚死的不冤枉。隨即當著專鯽、言偃的面舉起了自己的佩劍少虡,目光卻放在屈無忌身上。

  「凡名劍不可無配屬,既觀魚腸,不若再看看我這把劍,何如?」

  第375章 遠交近攻

  一說到劍,吳國人就笑了。

  在文化上,工藝上,別的方面他們落後於中原,但在劍上,吳國敢稱天下第二,就沒人敢稱第一。

  專鯽大笑了起來:「北方哪裡有什麼好劍?天下名劍俱在吳越,遷乎其地而弗能良也!這是人人都知曉的事情,我就不知道有什麼劍是能配得上魚腸的。」

  無恤拔劍:「是麼?但此劍對於屈大夫來說,其意義或許還真比『魚腸』要重要幾分。」

  屈無忌沒想到還會牽涉到自己,頓時愕然,但當趙無恤的佩劍出鞘後,他們便無話可說了。

  專鯽是行家裡手,看的是劍的式樣和鋒利程度。

  只見此劍式樣古樸,長約兩尺半,寬約四分之一尺,脊在兩從間凹陷,從寬斜,前鍔狹。厚格呈倒凹字形,格飾錯金嵌綠松石獸面紋,圓形劍首飾雲雷紋,兩刃反射著青金的光芒,雖然不如魚腸,但也算是劍中精品了。

  屈無忌看得則是劍上的銘文,這一看不要緊,當劍身正面那十二個錯金銘文映入眼帘時,他的手頓時激動得劇烈顫抖起來。

  「這……這莫非是……」

  劍身正面寫著的是:「子靈自作用劍,子孫永葆是用!」

  而背面的字證實了屈無忌的猜測:「吉日壬午,乍為元用,玄鏐鋪呂。朕余名之,謂之少虡!」

  「這竟是吾祖的佩劍少虡!」

  ……

  發生在競技場的刺殺事件在陶丘引起了軒然大波,雖然公族和賓客中未有人受傷,但緝盜時國人看台上引發的騷亂卻導致了一場踩踏事故,死傷了十餘人,一時間全城人心惶惶,侈靡之所的生意也受到了不小影響。

  為此,此地的經營者的子貢引咎請罪,同時申請徹查此事。曹伯陽也極為震怒,在刺殺指向目標趙無恤的要求下,他嚴令曹國司寇關閉四門,在城中大索,一定要搞清楚刺客究竟是誰派來的,又是如何混進來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