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來到魯國後,在與三桓、陽虎的交往中,在曲阜街頭巷尾的觀察中,趙無恤卻清晰地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才和陽虎的認識不同,對季氏極其重視,甚至不惜以身犯險也要奪取季孫斯作為工具。

  這是一種巨大的傳統和信任,是季氏花了上百年時間建立起來的東西,紮根於一個都邑最基本的力量:國人的土壤中,想要一次拔出幾無可能。多年前魯昭公與季氏的火併,國人已經寧助季氏,也不肯助國君了,現如今換成挾持國君的苛政者陽虎,上無大功,下無市恩,難不成國人還會反過來幫他麼?

  「由曾跟隨夫子學過《泰誓》,裡面說過,民之所欲,天必從之,放在今日之事上也是對的。」

  「誠哉斯言,得其民,則可得其國!」

  子路回味著趙無恤的這句話,受到了巨大的震動。

  然而趙無恤還算留情,沒把史墨最震撼人心的結論說出來讓子路承襲了孔子「君君臣臣」的三觀進一步崩裂。

  「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自古已然!」

  看著昨日繁華不再,街巷滿目瘡痍和屍體的魯城,趙無恤心裡暗暗想道:「季氏四分公室,竊了魯侯的民眾和賦稅;陽虎專魯,竊了魯國的軍力。他們都想做竊國大盜,一個花了五代人的時間經營,另一個則想以庶民家臣的身份逆襲,卻都以失敗告終。季氏的力量被從內部產生的陽虎吞噬了,今日之事不過是迴光返照;陽虎敗局已定,從此前途多舛。」

  「鏖戰結束後,魯國的名與器,又將落到誰的手裡呢?」

  是季氏復活重新掌權,是保留了最多實力的孟氏崛起,亦或是,經此一役後,成了三桓和魯人「救星」的廩丘大夫?

  第325章 一山不容二虎(上)

  魯侯宋八年,十月初三,午後。

  在趙無恤攜同季孫斯出現在眾人面前後,藉助季氏多年積累的聲望和民心,季氏私屬半數反正,城西的國人也紛紛響應前來相助。沒多會,魯人對陽虎之卒形成了半包圍的態勢,而且士氣更加高昂。

  孟氏也開始發力,孟孫何忌親自蹬車擊鼓,公斂陽(字處父)率領郕地人擊敗了公山不狃的費邑卒,將其逐出了城門。接著從上東門進入十字路口的戰場,打算一鼓作氣剿滅陽虎,然而卻功敗垂成。

  陽虎手下的人雖然各懷心思,但他多年經營培養出的陽氏死士卻力戰不退,何況他還把魯侯和叔孫州仇攢在手裡,這讓魯人們有所忌憚。於是兩個勢力相持於城南,誰也無法再前進半步。

  天色漸漸暗淡下來,趙無恤站在城西牆垣上,眼前的曲阜煙塵瀰漫,其間有一些耀眼的火舌跳動,風中傳來陣陣的哭喊嚎叫,唯有武卒控制的城西地區相對安寧。

  「城巷戰鬥是漫長的拉鋸戰,需要一個穩固的後方作為基地,才能沿著道路進一步推進,像清掃屋子一樣疏通每個角落,所以千萬急不得。」

  趙無恤按照這種思路,命令軍吏們暫且停止向外攻擊,先撤回來造飯休息。

  他手下的兵卒們對魯城曲阜的地形不熟,貿然衝上去只會被敵人分割開來各個擊破,正面還是交給孟氏和季氏頂一會罷。

  所以,趙無恤在入夜後開始收緩攻勢,鞏固防禦。

  對於不到千人的武卒來說,曲阜城西依然太大,把兵灑到里巷間就根本收不回來。所以他現在也不敢再分散兵力,只得吩咐穆夏和虞喜盡力收攏部下,又親自領著百餘名心腹坐鎮巡邏,力求撲滅各處的火焰和暴亂。

  經過上半夜的忙碌,武卒完全控制城西,穩定了秩序。

  孟孫何忌和季孫斯久攻城南不下,也知道夜長夢多的道理,於是就派子服何跑到城西,面見趙無恤。

  「陽虎餘黨劫持了國君和大司馬,盤踞在城南的官署區和內城公宮中,如今兵卒都已疲憊,國人見戰亂轉移到了城南,便生了退卻歸家之意,還望大夫能再助主君,滅此朝食。」

  這情形在趙無恤的意料之中,他原本的打算就是坐待,若是陽虎敗得太過容易,他這個平逆大功臣的份量豈不是要平白削減幾分?

  不過,無恤也得注意吃相,讓季氏孟氏稍微碰個釘子就行,若是陽虎未滅就迫不及待地張口追加好處,恐怕會讓人心寒。保不准就會讓陽虎有了翻盤的機會,也不符合他未來籌劃中的「相忍為國」之策。

  既然之前分析局勢後下定決心助三桓擊陽虎,那就要將其徹底打殘!

  所以當子服何前來求援時,趙無恤立刻調遣武卒集結,到了天蒙蒙亮時,以擅長巷戰的子路、田賁、穆夏為首,配合孟氏,從側翼攻擊陽虎之卒,在棘下相遇後進行了一場決戰。

  ……

  時間到了十月初四清晨。

  曲阜城南的棘下,這裡長寬達百步的廣場四周種滿了棘木,此處以此得名。棘下本是聽訟之所,往日裡,這兒應該是有爭執的曲阜魯人跪坐四周,而高冠博帶,威儀無比的大司寇則帶著屬吏位於中央聽訟,可今天這塊開闊地卻成了魯人兄弟相殘的喋血戰場。

  趙無恤生怕武卒損失太大,所以親自指揮,正面讓季氏、孟氏族兵去扛,他的武卒則負責充當鍥入其縱深的矛尖,對上士氣低迷的叔孫氏私屬,還有被陽虎脅迫的國人,基本是一觸即潰。

  但若對方是陽氏精兵,一衝不動時,無恤就明智地讓武卒退後,調遣魯人弓手和擲矛兵拋射消耗敵人,待其死傷疲憊時伺機再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