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怎麼可能!

  如此奇事,曹伯可聞所未聞,他便微微張嘴,望向了一直沉默聽之的趙無恤。

  「子泰,你這商賈莫不是得了癔症?專程來消遣寡人的?」

  趙無恤卻哈哈大笑道:「好叫曹伯知曉,外臣被逐出國後還有錢帛養六七百兵卒,讓他們足衣足食,全靠了子貢幫我貨殖。他可是有無中生有之才的,曹伯勿急,且聽他說下去。」

  見曹伯耐住了性子,子貢開始信心滿滿地講述他和趙無恤商量的「侈糜」理論。

  「齊商和鄭商每年在陶邑賺取大量錢帛,多數是換成其餘地方的特產帶走,或者歸國置辦田宅。齊、鄭商人帶著百鎰的貨物離曹,關隘只能收其兩鎰,何其少也。」

  「對,太少了!」這也是曹伯最憤憤不平的地方。

  子貢笑容可掬地說道:「可若是陶邑有許多侈靡的玩樂呢?飲食者,侈樂者,人之所願也。假設這行業稅率是百分之十,齊、鄭商人在陶邑消費百鎰,曹伯便可以收稅十鎰,如此一來,非但商賈不減,甚至有許多外國卿大夫慕名專程來陶邑玩樂。這不就像是在河邊挖了一個大池子麼,上侈而下靡,則財不私藏,故斂財富國之道,莫善於侈靡!」

  曹伯陽徹底驚呆了,子貢這神奇的理論聽上去煞有其事,而且極具操作性,但他又犯愁了。

  「要何等有趣的玩樂,才能誘使商賈和卿大夫們來此侈靡消費。」

  這一回,卻是趙無恤接過了話茬:「曹伯勿憂,外臣在商丘時已經讓子貢做過類似的事情,完全能足商賈所欲,贍卿大夫之所願。只要曹伯下令,讓司城、褚師不要為難吾等,再給予專程的優惠稅率和保護,子貢便能在陶邑開設酒肆和各類侈靡之業,為曹伯生財!」

  PS:這理論是取自《管子·侈糜》的。

  第266章 侈靡之業

  在趙無恤和子貢以「不加稅而國用足」說曹伯後,曹伯陽立刻拍案同意在陶邑鼓勵侈糜之業,並由趙無恤的人專門經營。

  子貢預測,每年曹國府庫可以增收市稅數倍,這可以一項長遠利益,相比之下齊、鄭商賈的那點賄賂又算得了什麼?甚至於,在利益的誘惑下,曹伯對他們背後勢力的那點畏懼也徹底沒了,從今天開始,他要想辦法把這些蠢蟲在陶市地盤上賺取的錢帛一一留下!

  曹伯最初還有些不放心,但在趙無恤喚來兩隊兵卒,在宮中一處闊地上表演了一場蹴鞠對抗後,他便對這一行當有了足夠的信心。

  「雖然沒有田獵有趣,但也能吸引不少商賈,還有販夫販婦,以及富裕的國人前去花費錢帛觀看。」

  隨後,在曹國太僕和巫祝的見證下,曹伯與趙無恤、子貢在濟水河畔的高台上歃血盟誓。

  曹國保證趙無恤在陶邑開辦的侈靡之業收取十一稅,永不增加,作為這「高稅」的代價是,可以讓趙無恤的商賈、兵卒在曹國境內自由同行。若是有其他商賈也試圖進入這一行當,則徵稅起點為五稅一。

  如此一來,趙無恤便得到了曹國的外交通行權,同時也未雨綢繆,將可能會效仿他們創業的競爭對手扼殺在萌芽之中。

  曹伯還簽署了命令,讓司城署工正管理的匠人、還有褚師、市掾吏不得阻撓趙無恤等人的活動,並竭盡全力給予幫助。要爭取在五天之內,將無恤和子貢描述的「侈糜之業」拉起一個架子。

  之後,無恤回駐紮在外郭的兵營去選拔人手,畢竟這裡不同於商丘時有樂氏幫忙,一切都得白手起家,這之後幾天的土木活還得以武卒為主力來干。他還寫信給留守商丘的幾名手下和商賈,讓他們將「忘歸」酒肆的那套人馬派些來陶邑,開設分店。

  「若是可能,還要招攬一些曹國人為吾等效力,這陶邑縱橫交錯的市肆里閭,還是本地人熟悉一些。」

  子貢和封凜回到了館舍,他們要負責和接到曹伯符令後屁顛屁顛趕來效力的工正、褚師交涉。在曹伯的意志下,工正、褚師不敢怠慢,他們迅速談妥了之後幾日的事項,選定了這「侈靡之業」在內城外郭的兩處開設地點,還有需要撥過去的工匠人手。

  倆人滿意地將他們送出了館舍之外,正要回去繼續研究要開設何等產業,卻見邊上忽然走出了一個人,一把捏住了子貢的手腕呵斥道:「你好大的膽!陶邑之人本就趨利而奸詐,曹伯本就痴迷于田獵,你與趙氏君子卻還嫌不夠,又獻上了侈靡之計。名為讓國用充足,實則是為自己斂財,順便讓齊、鄭商人奈何汝等不得。恐怕日後陶邑將日益奢靡,國人沉醉其間,如何還能披甲帶戈守衛國土,不亡待何?汝輩的這等算計,只好瞞曹伯,卻瞞不住我!」

  這一句話,唬得封凜魂飛魄散,以為計謀敗露了。

  子貢也被嚇了一跳,他轉身孰視那人,卻見他方臉大目,頭戴布冠,身著市掾吏的皂衣葛裳,便又鬆了口氣道:「我當是誰,原來是陶蠱,你為何在此?」

  還不待陶蠱回答,子貢又仔細打量了一下他的衣著和腰間的桑木牌後恍然大悟:「難怪你不做行商了,原來是跑來陶邑做了市掾吏,從仰人鼻息的商賈變成了收取錢帛稅收的官吏,感覺如何?」

  陶蠱哈哈大笑:「還不是得服侍著長吏,每日跟齊、鄭巨賈陪著笑臉,仰食可憐巴巴的斗米之糧,還不如吾等一同經商的時候自由快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