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對此,無恤不由得幸災樂禍,宗法封建制度那「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的陣痛,也不獨趙氏在承受啊。

  也因為這層關係,所以十年前趙鞅便能在士蔑的幫助下,於陸渾民間徵收整整一鼓的鐵,以鑄刑鼎。

  繞了一圈後,趙無恤看到新制出的農具,有中耕用的鋤頭和鏟,有類似耙子的鐵耨(nou),此物可有效地用於除草、鬆土、復土和培土。

  最緊要的,是類似後世的曲轅犁,也已經打造出來了幾個:犁頭呈V字形,有利於減少耕地時的阻力。因為鐵有限,其餘位置如犁壁,還是硬木製作。但也比原始的犁更加有利於深耕和碎土,已能根據需要進行深耕和淺耕,以及調節耕地的寬窄,操縱便利。

  桑羊翁笑得合不攏嘴,雖然曾對代田法看走了眼,但他農稼經驗豐富,在扛著這些農具在地里試過之後,自然明白其好處。

  他聲稱,只要有牛馬拉犁,或者兩人耦(ou)耕,則一夫挾五口,一日足以治田五十畝!

  如此一來,夏種粟米的效率,大概能比原先增加五倍。

  這個結果,趙無恤還是比較滿意的。不過,目前較為嚴峻的問題是,成邑急需大量牛馬,或用來犁田,或用來拉磨、轉動龍骨水車。

  但趙無恤的府庫已經沒有錢帛了,他之所以盼著子貢速速歸來,就指望他能用成邑出產的東西在周邊貨殖,彌補虧損。

  子貢一直跟在趙無恤身後,見其所見,若有所思。

  之前他還覺得,趙氏君子和他的夫子,兩人所想所為極其相似。但在成鄉走了半圈後,子貢又覺得,自己的這種想法或許有所偏頗。

  兩人所走的道路,其實是很不相同的。

  成鄉民眾彼此之間講究信譽,相處和睦,是因為豐衣足食,又有巫祝不斷頌揚趙無恤之功績,而不是推行禮樂的結果。

  明搶暗偷,作亂害人的現象之所以絕跡,是因為趙無恤頒布了嚴格的刑律家法,違令者將受到懲戒。據說,連他身邊的女婢犯錯,也必須受罰。

  再比如,在對待農稼的態度上。

  子貢記得,自己的一位師兄樊遲,曾向夫子請教如何種植莊稼,當時夫子避而不談,曰:「吾不如老農。」樊遲又請學如何種植菜圃,夫子又曰:「吾不如老圃。」

  樊遲離開後,夫子對在場的子貢抱怨道:「小人哉,樊遲也!」

  他說:「上位者只要重視禮,民眾就莫敢不敬;上位者只要重視義,老百姓就莫敢不服;上位的人只要重視信,民眾就不敢不用真心實情來對待你。要是做到這樣,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會襁負其子而來投奔,哪裡用得著自己去學種莊稼、學種菜圃?」

  夫子的意思,子貢明白。他開宗立派,收徒講學,是為了培養出一批以成為肉食者作為目標,在上位而施禮樂,垂拱而治的士大夫,而不是教出一個只知道農稼和菜圃技術的下層老農。

  但趙氏君子卻不一樣,他對農稼極為重視,已經到了親力親為,動手指點改造農具的程度,而且計吏、農夫、百工、兵卒在其領邑的地位是比較高的。

  真的需要這樣麼?走出鑄房後,子貢說出了自己的疑問。

  「君子對百工農稼之事,何必親自過問,以禮樂教化民眾,垂拱而治不就可以了?」

  趙無恤微微笑道:「子貢之問,我的數科老師計先生也曾問過,子貢可知道我是如何回答的?」

  子貢籠著寬袖微微行禮道:「不知,敢請君子相告。」

  他覺得這個問題很重要,關係到他在夫子處所受的教育,以及思考的方式。

  趙無恤回答道:「我曾聞,子貢的夫子極其推崇管夷吾與鄭子產,可有此事?」

  子貢自然知道,他當年向夫子請教學問時,頗有些看不起管仲。他認為齊桓公殺公子糾,管仲不能追隨主君而死也就罷了,卻又投靠殺主的齊桓公,為其相邦,非仁者也。

  但他這番見解,卻被夫子訓了一通。

  「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而鄭子產,更是夫子年輕時最崇拜的人,在子產為政時,夫子多次在魯國讚揚他,在他去世時,更感慨道:「惜哉,古之遺愛也!」

  當時夫子之言,振聾發聵,如今,趙氏君子又有什麼新奇的見解呢?

  趙無恤侃侃而談道:「孔子雖然推崇管子、子產,是推崇尊王攘夷的功績和仁愛之心,你們師徒的施政理念,我可以領會,就是站在肉食者的角度,想從上至下,以禮樂教化萬民。」

  子貢默認了這種說法。

  「但我治理領邑,著手點卻有所不同,我在泮宮收藏室中翻閱管仲、子產言辭,學到的不只是尊王攘夷和仁德之政,還有他們的治國之法,那種從下而至於上的道路。」

  這不是本末倒置了麼?子貢心中微動,追問道:「君子想如何從下而至於上?」

  趙無恤指著在他治理大半年後,逐步溫飽小康的成邑,說出了一句讓子貢永生難忘的話。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

  第123章 食不厭精

  ……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在和趙無恤交談後,子貢此前二十年的人生理念出現了一條裂隙。作為一個貨殖列國,買進賣出的商賈,子貢見識多廣,多與社會中下層接觸,自然知道倉廩和衣食的重要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