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阿翁!」

  在侄子成叔的攙扶下,成翁在紛紛揚揚落下的雨絲中,又跌跌撞撞地站了起來。

  他枯萎的眼睛裡閃爍著最後一絲復仇的紅光,口中狠狠地說道:「我還是不服!侄兒,你派人在下宮邑市之日出去告知你阿兄,就說,成鄉麥子已經滿倉,若是仲君子和叔君子不想在冬至時輸掉,就快些想想辦法,我成氏,可為內應!」

  ……

  第112章 少虡煌煌(上)

  ……

  瘦高的虞喜終於在暴雨降臨時回到了廄苑,他將手裡的兵刃往地上一扔,也不回居所,而是直接往乾草堆上一躺,舒服地伸了一個懶腰。

  過去十多年間,他作為低賤的養馬圉人,正是在這夾雜著土腥和馬糞味道的乾草堆里睡大的。自從被君子提攜,升為兩司馬,得到了自己的居所,睡慣了軟榻,偶爾往稻草里鑽一次,也是不錯的。

  割了一天的麥子,比在馬背上馳騁了百里還累,今日方知農稼之事艱難,他無力地伸手呼喚自己的騎童:「敖,快拿些清水和吃食來……」

  可喊了半天,小騎童卻依然不見蹤影。

  虞喜只得自己起身,摸著滿頭的稻草和麥殼,疑惑地說道:「那小子去哪了?」

  沒看到敖的身影,卻見今日輪值,冒雨巡視成鄉外圍的井走了進來,他取下頭上的皮胄,翻轉過來,倒了一地的雨水。

  也不知道為何,井永遠苦著臉,陰沉而緘默,他抬起眼看著虞喜道:「不必找了,你那騎童悄悄和君子的女婢出了成邑,回來時正好被我抓到,現在正跪在君子面前認錯呢!」

  ……

  在鄉寺後的小院裡,剛剛從府庫中歸來的趙無恤,心中也充滿了疑惑。

  就在方才,井前來稟報,說是他的侍女薇和騎童敖出了牆垣,歸來時被抓了個正著。

  現如今,那姐弟倆人已經被遣送了回來,不待趙無恤問話,便自己跪倒在雨幕之中。

  這態度,讓趙無恤更是困惑不解,正是收麥的緊要時刻,他們冒著雨出去做什麼?

  難道,是要逃跑?

  可趙無恤自覺並沒有什麼虧待她們的,甚至,他從未將薇視為隸妾,與來自下宮的良家女侍女媛一視同仁。

  當初也是姐弟兩人苦苦哀求,說舉世無親,再無去處,趙無恤才讓她們留下的。若是有什麼難言之隱,告知他一聲,又有何妨?若是要走,他說不定還會給予錢帛路費。

  雖然,心裡可能會有一些不痛快。

  畢竟薇侍候了他半年有餘,這麼一個美貌的女孩天天在身邊貼身相伴,他趙無恤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心又不是石頭做的。要說一點感覺沒有,那是假的,要說喜歡?卻又不是。

  大概只是男性的占有欲在作祟吧。

  無論如何,事情總得問清楚,於是,他從席上站起來,冷聲道:「還在雨里呆著作甚?還不扶你姐姐進屋來避雨。」

  敖唯唯諾諾地答應了,想攙扶姐姐起身,薇卻不動,反倒拉著敖,一齊跪倒在雨中向趙無恤稽首;隨後起身登階,再稽首;上堂後又三稽首。

  在鄭重的三稽首後,她嘴角輕抿道:「下妾有罪,懇請君子饒恕。」

  薇的烏髮都被雨水淋濕,一束一束的,白皙的額頭也沾了泥土,一雙大眼睛變得更加水靈動人,惹人憐惜。

  看著她面色蒼白,渾身還在微微顫抖的模樣,趙無恤於心不忍,聲音不由得變得柔和:「你何罪之有?」

  「下妾,對君子隱瞞了身世……」

  「哦?」雖然早已和計僑猜測,能識文斷字,還知道「結草」這個生僻典故的薇,可能是位從小受過教育的沒落貴族淑女。但半年來,趙無恤忙這忙那的,也沒心思八卦此事,既然薇不說,他也就沒有追問,只是靜靜等待她坦白的那天。

  沒想到,卻是選了這樣一個陰霾暴雨的日子。

  「任誰都有難言之隱,這哪有什麼功罪之分,你若是願意說,便說出來吧。」

  「請君子稍安,下妾前些日子見君子之劍折損,便自作主張,違了禁令出邑,想將這家傳之物取回,獻予君子。」說完,她抬起頭來,目光斜斜望去。

  被巡視的趙兵抓住,攜帶的兵器自然是被繳械了。

  像個雕塑一般,站在一旁耳觀鼻鼻觀心的衛士穆夏,聞言後才有所動作,他緩緩走過來,恭敬地呈上了一柄帶鞘的劍。

  「這麼說來,今日她和弟弟跑出牆垣,卻是為了取這把劍?」

  如此一來,趙無恤稍稍安心,他接過那劍,入手掂量了下重量,不算沉,連帶劍鞘,也就一公斤出頭。

  劍鞘呈黑紫色,用塗了防腐漆料的皮革包裹著梓楠木料,雕刻在上的雲雷紋和饕餮紋糾纏在一起,直達劍鞘頂端。銅和錫鎏金錯銀,鑄造成了帶角龍獸的模樣,劍柄由烏絲緊緊纏繞,入手冰涼。

  趙無恤不由得被這劍鞘獨具特色的造型吸引了注意力,看得出,它極其貴重,絕不是一般士大夫能擁有的,對薇的身世,也越發好奇了起來。

  他又不是那買櫝還珠的鄭國人,更想知道裡面是什麼情形。便一手拿著劍鞘,一手握劍柄,緩緩將劍抽出。

  雪藏已久的寶劍徒然出鞘,頓時鋒芒畢露,青金色的寒光幾乎刺得他睜不開眼!

  當完全抽出後,趙無恤孰視之,沉默良久後,才忍不住出口讚嘆道:「好劍!好一把煌煌寶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