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賈寶玉微微搖頭,並沒有再說話。

  賴瑾看著賈寶玉神思恍惚,眉眼黯然的模樣。也只以為他是因為晴雯等事傷心糊塗,遂也沒有多想。看他如今還能聽兩句話,不免又囑咐他要孝敬賈母,上進立世等話。賈寶玉並沒有應聲。兩人又閒話一會子,只覺得身上越發汗津津的,便回身進屋了。

  午間是在榮慶堂吃過了飯食,喝過了茶水之後方才家去的。彼時家中各處都已經打點妥當了,外頭該拜訪的地方也都拜訪了。還特地前往秦家告罪,說自己因外任的緣故不能給秦牧當迎親老爺了。為表歉意,賴瑾索性將自己的好友衛珏介紹給秦牧。衛珏乃是一甲榜眼,也算是年少多才之人,且品性高潔,學識廣博。秦牧往常也很喜歡這位同僚,遂點頭應下。

  之後又去了林家拜別林如海和林黛玉。林黛玉的身子骨已經痊癒了,目下正在家裡預備發嫁。賴瑾見她紅光滿面,氣度開闊,知道她已經從當年聯詩一事的陰影中走脫出來,也不由得替她開心。將自己早就準備好的添妝提前交給林黛玉,又說了好些寬慰勸解的話,賴瑾方才從林黛玉的院子裡走出來。

  彼時林如海正在書房揮墨作畫,賴瑾上前請過安後,又聽得林如海給他講解一些做官御下交際之道,賴瑾仔仔細細的聽了。又和林如海約定沒半個月來往書信一封,並賴瑜這半年的進學課業。兩人又說了一些閒話,賴瑾又在林府上吃過飯食,方才家去。

  最後又去了薛家。薛蟠已經先一步去了西海沿子打點。賴瑾將早已準備好的添妝分別交給薛寶釵和薛寶琴兩個,拜別過薛姨媽之後,諸事已畢,再無不妥。

  臘月初十,風高雲淡,宜出行。

  賴家眾人帶著車馬行禮小廝丫鬟管事婆子浩浩蕩蕩一群人,一路舟車前往揚州。

  ==================================================

  作者有話要說:第一卷病樹前頭萬木春已經告一段落,敬請期待第二卷長風破浪會有時╭(╯3╰)╮

  感謝蛛蛛童鞋扔了一個地雷 ╭(╯3╰)╮

  73初到江南開始過年

  初到江南開始過年

  古人有云煙花三月下揚州,大抵三月份就是揚州一帶風景最美的時節。只可惜賴瑾每次到揚州的時候大約都在寒冬臘月里,放眼望去四野皆是白茫茫的一片。既沒有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哀婉柔情,也沒有春風又綠江南岸的明媚妍麗。

  靠船登岸的時候,賴尚榮帶著已經微微顯懷的孫氏以及賴尚寧,賴從容、沈軒、薛蟠、馮紫英等人並揚州衙內的管事婆子和小廝都在碼頭上等著。幾個兒媳婦孫媳婦簇擁著賴嬤嬤,賴瑾扶著賴大,賴瑜扶著賴升慢慢上岸。賴尚榮並孫氏等人立刻迎上前來見禮問安。

  “不孝子尚榮見過祖母,見過父親、母親,見過二叔、二嬸。”賴尚榮說著,話語都有些哽咽起來。

  賴嬤嬤也忍不住紅了眼眶,拉著賴尚榮的手連連點頭說道:“這麼多年,可苦了你們兩個了。”

  孫氏眼圈兒一紅,吸了吸鼻子,搖頭說道:“是孫兒和孫媳婦不孝,不能侍奉床前。還累得太婆婆和各位長輩們為我們擔憂。”

  賴大媳婦搖頭笑道:“這傻孩子說的是什麼話。你們這是為國盡忠,為天底下的老百姓做事兒,自然是更為緊要的。”

  言畢,看著孫氏已經粗了一圈兒的腰肢,欣慰的說道:“何況你又為我們賴家添丁進口,這就是最大的功勞了。”

  身後賴尚寧和賴從容也紛紛走上前來磕頭請安。分別扶著賴大媳婦和賴升媳婦的張氏和陳氏一臉含情脈脈的看著自己的夫君。尤其是小張氏,她剛剛嫁給賴從容沒一年的功夫,賴從容就遠赴西北入軍。細細算來已經有三四年的功夫不曾見面,如今兩個小夫妻小別勝新婚,更是一片的溫情脈脈深情款款。

  而站在人群後頭的沈軒也是一臉炙熱的看著賴瑾。他雖然身份所限,不能明晃晃的站出來大訴相思之情。但是他心中要說的話也並不比別人少多少。一時間眾人全都靜靜的呆立在碼頭。寒風吹過,飄起陣陣清雪。

  賴嬤嬤開口笑道:“咱們別站在碼頭上傻立著,叫外人瞧見了還以為我們這一大家子是怎麼了。有什麼話回家去再說也是不遲的。”

  賴尚榮點了點頭,立刻吩咐家中的管事婆子將眾人的行禮全部搬到拉行禮的大車上。然後親自扶著幾位長輩上了轎子或馬車,這才自己扶著孫氏上轎迴轉。

  身後沈軒、薛蟠、馮紫英、賴瑾等眾位男丁全都騎著馬在一旁跟著,一群人浩浩蕩蕩進了揚州城。

  與華麗張揚盡顯氣派的京都不同,冬日的揚州城雖然被大片冰雪掩蓋著,但是那股子江南溫婉的底蘊還是一覽無餘。

  賴家眾人到達揚州的日子是臘月二十九,家家戶戶都換了門神、聯對、掛牌,新油了桃符。粉牆青瓦的牆院也都高高懸掛著大紅的彩帶和大紅的燈籠,顯得越發喜慶。

  因為到了年節之下,街上來往的行人和走街串巷的貨郎並不多。往日間絡繹不絕的叫賣聲也都沒有了。但是大街上卻一點兒都不顯得寂靜寥落。穿著簇新的小童們躲在街角瘋玩斯鬧放鞭炮,那些家財富足的大戶人家們也都大開著府門,隱隱約約能看到園子裡拜訪的影壁和形狀離奇的假山花石,也算是別有意趣。

  賴家眾位女眷大都是從小養在京城的,何曾見過這等清麗溫婉的景色,不免撩開轎帘子向外頭偷偷看去。雖然並無人群之比肩繼踵,但也能夠清晰的推斷出其往日的街市繁華,人煙鼎盛,建築雅致。

  賴家眾位女眷早在京城的時候就聽見外人說起江南的園林是如何絕代風華,如今只看了人家外頭的牆垣廊檐就能推斷出其內里的精緻絕妙,不免心中期望更勝。

  一行車馬行了半日,便到了揚州鹽運司衙門。自前年聖上恩典賴尚榮正式接任巡鹽御史後,賴尚榮夫婦就一直住在揚州鹽運司的後衙。當年出資購買修葺的賴家宅子倒是一時間閒置了下來。

  載著女眷的青色小轎一直進了二門院子裡方才落地。抬轎子的小廝們魚貫出了二門,方有跟腳的婆子們迎上前來服侍賴家眾位女眷下車。眾位女眷魚貫入了垂花門,順著抄手遊廊一直進了內院,越過一副萬馬奔騰的影壁,就是小小三間廳。廳後就是正房大院。孫氏扶著賴嬤嬤進了正房,服侍眾位長輩和妯娌們坐下,賴尚榮引著各位男丁坐下。孫氏立刻張羅小丫頭子上茶點瓜果。口內笑道:“已經吩咐下頭人燒了熱湯,等會子服侍各位長輩們沐浴更衣。各位長輩們一路風塵辛苦。”

  賴嬤嬤緊忙說道:“你也快坐下別張羅了。你如今懷著雙身子,仔細勞神費精力。很不必這麼為我們張羅。”

  賴大媳婦也接口說道:“就是。我們都是一家人,這麼客氣做什麼。”

  賴升媳婦開口取笑道:“怕是這麼多年沒見,尚榮媳婦有些生疏了。等過兩日鬧起來就好了。”

  賴尚寧和賴從容媳婦也都掩口笑道:“就是。這一路來,嫂子倒是越發拘謹了呢。”

  孫氏抿嘴一笑,並不言語。身為兒媳婦和孫媳婦,她本該替相公侍奉公婆,相夫教子才是。可是這麼多年她跟在賴尚榮身邊,也沒能給賴嬤嬤和兩位婆婆布一次菜,請過一次安,就連年幼的小兒子也都沒有教養過,說到底還是心虛的。

  在座的幾位賴家長輩俱都是當年伺候過貴人主子的精明伶俐人,一眼就看明白了孫氏的心結。賴嬤嬤不免開口勸道:“當日叫你陪著尚榮小子下江南,是我們一家人的決定。你很不必為了這件事情就覺得心有虧欠。至於瑜兒,當年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那時候你們剛剛接手,揚州這邊也不安穩。留著瑜兒在京城一來是對他的安全著想,二來也不會太牽扯你們的精力。這就是最好不過的事情了。”

  孫氏眼圈又是一紅,哽咽的點了點頭,啞著嗓子說道:“多謝太婆婆和各位長輩體恤。”

  言畢,又一臉心疼愧疚的看著賴瑜。

  賴瑜小包子從京城過來這一路都有些鬱郁不安,話也比以前少了許多。賴瑾知道賴瑜是有了心結,絕對他原本就不和賴尚榮夫婦親近,如今孫氏又懷了孩子,恐怕以後會對他更冷淡。不免就想起了年前領著賴瑜來江南的時候,臨走之時賴瑜撕心裂肺的哭泣聲。不知怎麼就是心下一嘆。伸手摸了摸賴瑜的透頂,賴瑾柔聲說道:“瑜兒很乖,也很好學。如今已經是正經的舉人老爺了。瑜兒年少神童,現如今也是咱們大業朝年歲最小的舉人。”

  一句話說出來,在座的主人客人甚至連丫頭婆子都覺得臉面有光。

  賴尚榮夫婦雖然在家信中就已經知道了這個消息,不過此時聽賴瑾親口說起,又親眼見到自己伶俐聰慧的小兒子,依舊覺得老懷大慰,再無不滿足了。

  感覺到賴尚榮夫婦兩人的驕傲與自豪。賴瑜小包子白淨如玉的臉面微微一紅,訕訕說道:“都是師傅和哥哥教得好。其實我也不過是聽他們的話,認真上進罷了。”

  賴尚榮聽著賴瑜小包子對林如海和賴瑾的推崇備至,不知怎麼就覺得心下黯然。賴瑾成長的時候賴尚榮是第一次做父親,當時真是把賴瑾捧在手心裡教育。當真是批評一句怕狠了,少說一句怕不負責任,戰戰兢兢摸索了這麼多年,將兒子教的如此優秀。賴尚榮一直自得與自己是個優秀的父親。

  可是到了賴瑜這裡,賴尚榮卻基本沒有參與到他的生活中。賴瑜的成長與進步他都只是以一個旁觀者的態度在默默看著,雖然這當中有許多不可避免的因素。可是看著如今敏感而又懂事的賴瑜小兒子,賴尚榮只覺得自己這個做父親的虧欠良多。

  何況如今孫氏又有了第三胎,賴尚榮夫婦兩個必然會將大部分精力放在這個未出生的小生命身上。賴尚榮只覺得他們對賴瑜實在是很不公平。可是事已至此,賴尚榮也只能盡力去彌補了。

  這就造成了賴尚榮和孫氏兩個在賴瑜跟前完完全全做了一堆慈父慈母,對賴瑜的話簡直是言出必從令行禁止的態度。好在賴瑜從小就被林如海和賴瑾教育的良好,如今的性子很是自律清明,要不然賴尚榮夫婦兩個恐怕真要慣出來一個無法無天的小紈絝來。

  分別多年,賴家眾人自然有好些梯己話想要說。先是賴尚榮夫婦規規矩矩的坐在當地接受賴嬤嬤等人的拷問,之後又是賴尚寧和賴從容兩個一五一十的將自己多年的軍旅生涯老實交代。次後就連沈軒也不能免俗的說了一番自己在西海沿子的經歷。然後就是賴大兩口子和賴升連口子拉著自己兒子的手東一句西一句的說著這麼多年京中發生的事情。當中自然也少不得會說起林黛玉的婚事,薛寶釵的婚事,以及賈府三春和賈寶玉、史湘雲等人的婚事。說到賈寶玉的時候少不得又是一陣唏噓感嘆。賴尚榮三兄弟這才知道在自己離開京城的這幾年,竟然發生了這麼多事情。而當日赫赫揚揚的榮寧國公府,竟然會敗落到如斯境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