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賴瑾這邊還有些不放心,指使人隱晦的打探幾次。只聽說南邊有人托關係走門路向王府進獻了兩個身段兒好,顏色好的揚州瘦馬,迷得忠順親王這幾日興頭正盛,恐怕是沒有多餘的心思放在舊愛身上。

  時日長了,就連柳湘蓮和薛蟠等人也都慢慢放下心來。

  六月中旬的時候,沈軒、馮紫英等少壯派將領奉聖上之命前往西海沿子戍邊。而原本定下來一同前往西海沿子興建市舶司的賴瑾卻沒有動靜。乾元帝這邊沒有發話,賴瑾也不好開口詢問。左右這事情已經定下來的,他也不是很著急。

  看在乾元帝眼中,賴瑾倒是越發沉穩了。

  因上回所表的那位老太妃已薨,三年一度的秀女大選不得不推遲一年。且舉凡誥命等皆入朝,隨班按爵守制。一年之內不許筵宴音樂,庶民三月不得婚嫁。所以秦牧和林黛玉的婚事不得不又往後頭推遲了一年。這讓秦、林兩家人都覺得有些彆扭。誰知在這樣的檔口,賈寶玉又生怕不熱鬧的捅出了一檔子大事——

  他竟然將去歲臘月二十九,眾位姑娘於蘆雪庵賞雪賞梅時候所聯的詩句,拿到北靜王府中任人點評。並且言語之間甚為推崇林黛玉所做的幾句詩。雖然竭力掩飾,但字裡行間愛慕之情表露無遺。眾人不覺聯想到林黛玉當年剛剛入京之時,據說是和這位榮國府的寶二爺同吃同住,兩人一直黏黏糊糊長到十二三歲大小,林黛玉被林如海接回江南才算分開。

  又想到在此之前,榮國府傳的沸沸揚揚的“金玉良緣”和“木石姻緣”。聽說那榮國府的寶二爺在林姑娘訂婚前後那可是鬧了一場又一場,直到如今都念念不忘。想來那林府的大姑娘是何等絕代風華,要不然,也不至於讓慣會溫柔小意的寶二爺情深意重到如此模樣。

  且聽說那林如海當初將林黛玉送上京來,也果然是有著結為姻好的心思。只是那寶二爺的生母,榮國府的二太太死活不同意,又從金陵接來了自己的侄女兒薛寶釵,想要促成“金玉良緣”。林黛玉爭不過這薛府的姑娘,才不得不抱憾退出……

  霎時間,寶黛釵三人的桃色新聞在坊間巷口,酒樓茶肆大肆流傳,為京都世家子弟添了多少茶餘飯後的談資。消息傳出,就連平日裡低調做人許久的薛寶釵都被迫躺槍了。聽說這位向來冷靜自持的薛姑娘終於忍不住把自己關進房裡一頓發泄,聽說這兩日來,皇商薛家報廢的瓷器都比往年一年的分量還多了三成有餘。

  與此同時,林家的姻親秦府也是勃然大怒。之前林黛玉和榮國府的瓜葛他們家也是有所耳聞,但想著表兄妹兩個都是年幼無知,且還有雙方長輩壓著,不至於鬧出什麼事情來。最重要的是林黛玉這姑娘容色絕代,才學也好,家世更是不俗。秦家人看中林家的家風氣節,方才主動上門討了親事。和如今原本以為的好媳婦竟然出了這麼大的醜聞,讓書香世代的秦家如何忍得下這口氣?

  這人還沒嫁進門來,昔年的桃色新聞就風風火火的傳了滿大街,這樣不守婦道的女兒,誰家敢娶,誰家敢要?

  於是秦家老爺子在宗族大會上親自開口要取消婚事,甚至派人找到林如海當面質問,氣勢洶洶的要討個說法。

  彼時林如海也被賈寶玉的舉動弄得措手不及,異常尷尬。又見秦府是真心動怒,竟然還起了悔婚的念頭,不由得越發著急憤恨。向來清淡儒雅的氣質也被煩躁冷厲取代。相信這會子賈寶玉要是敢出現在林如海的面前,林如海甚至會罔顧王法律例親手把人掐死。

  昔年讓林黛玉上京由榮國府教養,是林如海這輩子做過最後悔的事情,沒有之一。

  可如今事情都已經發生了,哪怕林如海腸子都悔青了,該面對的局面還要面對,該解決的事情還得解決。

  只是林如海到底是個愛女如命的。哪怕是在這等慌亂的情況下,還不忘囑咐家中下人萬萬不能把消息傳入內宅,生怕引的黛玉不痛快。只可惜林如海能左右得了自家下人,卻左右不了別人的嘴巴。事情發生之後接二連三探視林黛玉的閨蜜當中就有那起子好奇心大又沒有分寸的世家姑娘,言語間便試探著林黛玉和賈寶玉的關係。

  林黛玉雖然深處後宅,但冰雪聰明,舉一反三。見眾人如此反常也不動聲色地套話反問回去,兩三句便推測出外頭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而向來身子嬌弱又心思細膩沉重的林黛玉在聽到外頭的閒言碎語之後更是氣得口吐鮮血,頹玉山倒玉柱的病倒了。

  秦、林、薛三家都被賈寶玉一個動作攪得雞犬不寧。此時此刻,罪魁禍首賈寶玉也被賈府下人押到了榮慶堂中。

  自己也知道自己闖了大禍的賈寶玉畏畏縮縮的站到眾人跟前。賈母又是心痛又是傷心又是氣惱的說道:“寶玉啊,你如今也十八大九的年紀了,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你應該有個分寸。你這麼一鬧,豈不是把玉兒往死里逼嗎?”

  賈寶玉慘白著一張臉面,神情惶恐的搖頭說道:“我不知道,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想這么妹妹們很有才學,本不該明珠蒙塵,就將大家聯過的詩句拿去給北靜王和王爺身邊的那些詞人鑑賞。我只是想著讓他們知道妹妹們的好處,我不是故意的。”

  賈母看著賈寶玉被嚇得語無倫次的模樣,不是滋味的嘆息一聲。

  是寶玉行動莽撞害了黛玉,是她們榮國府對不住林家。可是寶玉是她嫡親的孫子,她也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寶玉受罪。只是玉兒——倘或真的被秦家退婚了,今後該怎麼辦啊?

  王夫人在一旁窺著賈母的神色,不由得心中一動,開口說道:“老太太疼玉丫頭的心,我們都是知道的。可是事情已經發生了,再去追究是誰的錯已經無意。還不如想想該如何解決問題才是。”

  賈母嘆息一聲,疲累的說道:“事情都到如此了,還怎麼彌補,還怎麼解決?”

  王夫人脫口說道:“倘或秦家真的退了親事,就讓寶玉娶了玉丫頭好了。”

  賈母霍然抬頭,目光冰冷的看著王夫人。

  王夫人心下一寒,硬著頭皮笑道:“既然事情是寶玉引起的,就該讓他自己去擔當。如今玉兒要是真被秦家退了婚事,又有了這樣的名聲,恐怕以後也嫁不到什麼好人家。不如索性就嫁給了寶玉——好歹寶玉也是榮國府的嫡次子,論起爵位來咱們家還比秦家高上許多。玉丫頭嫁入咱們府上,她本和寶玉有舊,還有老太太照應著,想來也比嫁入秦家好的多。”

  坐在一旁的邢夫人嗤笑一聲,不屑的搖了搖頭。嫁給寶玉比嫁給狀元郎還好,這話也虧王夫人臉皮厚的說出口來。

  她有些看戲不怕台高的挑眉說道:“話也不是這麼說的。那秦家姑爺可是響噹噹的狀元郎,如今在翰林院也是五品的官身。秦家又是一門親貴,秦大學士在聖上跟前兒的得意恐怕比我們榮國府這功勳世家也不遑多讓。嫁入林家和嫁給連舉人都還沒考上的寶玉沒什麼區別?二太太也真有臉說。”

  王夫人有些尷尬的撇了撇嘴。賈寶玉不服氣的說道:“伯娘胡說,林妹妹豈是那等艷羨浮名的人。”

  邢夫人冷笑道:“玉丫頭是否艷羨浮名我不知道。不過你如今把她的那麼慘,聲名盡毀還要被人退親。倘或我是她的話我這會子恨不得一把刀戳進你的胸口。這輩子寧可剪了頭髮做姑子或者一頭碰死,也絕不會嫁個害了我一生一世的人。”

  邢夫人這話說的狠戾,說的賈寶玉臉色慘白,搖搖欲墜的晃了兩下。

  賈母有些不忍的斥責道:“好了。都什麼時候了,就別說這樣的風涼話了。”

  邢夫人冷哼一聲,漫不經心的說道:“這事情與我們大房無干。我自然無所謂。不過有這會子後悔的,還不如當初狠下心來教導一番,哪怕是不成材也不要放出去害人才是。”

  說著,也不等賈母和王夫人說話,逕自起身說道:“時候不早了。我們老爺還等我回去說話。恕我不奉陪了。”

  言畢,揚長而去。只留下臉色青一陣白一陣的賈母和王夫人。

  一屋子丫頭靜悄悄的,沒人敢發出動靜兒來。

  半日,王夫人率先開口說道:“老太太明鑑,我這法子,也是為了玉丫頭好。嫁給寶玉,總好過苦守青燈一輩子。”

  沒了邢夫人在旁,賈母也索性撕破臉似的說道:“究竟是為了玉丫頭好,還是為了你自己。你心裡清楚。”

  半日,突然目光灼灼的盯著王夫人,寒聲說道:“這件事情,該不會是你在背後挑動的吧?”

  王夫人心下一跳,立刻開口辯解道:“老太太明鑑。我雖然不是很喜歡玉丫頭,但也不會為了一己之私毀了玉丫頭的後半生。還請老太太明鑑。”

  賈母冷哼一聲。帶著惱怒的眼睛掃過地上依舊站的搖搖欲墜,滿面痴呆的賈寶玉,不由得心下一軟,嘆息一聲。

  “倘或寶玉今後真的有福娶了玉兒,你這個做婆婆的要對玉兒好才是。”

  王夫人心下一喜,滿口應道:“老太太放心。玉兒好歹也是我的外甥女兒,我哪裡會虧待了她呢!”

  何況林黛玉的父親可是內閣大學士林如海。寶玉將來入朝為官還得靠他這個岳丈提攜。王夫人是瘋了才會同自家兒子的前程過不去。

  想到這裡,王夫人眼含讚賞的看了一眼賈寶玉。這小子雖然是呆了一些,但關鍵時刻還真是頂用。要不是他先前在北靜王府鬧了那麼一出,自己也想不到順水推舟將林黛玉牽扯進來。且當中竟然不知不覺還能牽扯出一個薛寶釵……

  王夫人心中竊喜,已經做起了讓薛林二人仿照娥皇女英共事一夫的美夢。自然也就沒有留意到,賈寶玉眸光之中閃過的一抹晦澀和決然。

  至次日一早,拿定主意的賈母帶著王夫人前往林府拜會。與此同時,賴瑾也一臉急切的登了秦府的大門。同之前幾次前來的熱絡親切不同,此番前來的賴瑾被秦府管家客客氣氣讓到了花廳。足足喝過了兩盞茶的功夫,一身青色儒衫的秦牧姍姍來遲。面上的神色寡淡冷漠。

  賴瑾起身見禮道:“見過子野兄。”

  秦牧冷冰冰的說道:“不敢當。”

  言畢,穿過賴瑾的身邊在上首坐下,一臉冷淡的問道:“我記得小賴大人從小和林姑娘、寶二爺一同長大。他們之間的私情難道小賴大人一點兒也不知道?”

  當日秦牧就是因為賴瑾和林黛玉從小長大,所以總是向他打聽林黛玉的為人喜好。聽著賴瑾點點滴滴的描繪林黛玉的美好和靈氣,秦牧的心中充滿了慶幸和期待。可是如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