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沈軒陰沉著臉滿腔抑鬱的問道:“你是覺得我給你丟人,還是覺得我不配見人,非得將我牢牢藏起來才好?”

  賴瑾見沈軒悶著臉,眼眸一片黯淡,心有不舍的猶豫片刻,回頭瞧見賴瑜已經睡熟了。方才轉過來用後背擋住賴瑜的視線,妥協的湊上去輕輕吻了沈軒的嘴角,如蜻蜓點水般一觸即離,卻成功的安撫了沈軒一顆受傷的心靈。

  賴瑾拍了拍身下的被褥說道:“你要是喜歡就跟我們擠一個晚上也罷了。只是以後不許胡亂說話。”

  沈軒樂呵呵應了一聲,就這麼和衣躺下。一隻粗壯的手臂隨意搭在賴瑾的腰上,腦袋也下意識湊到賴瑾的頸窩處,閉目淺睡。

  賴瑾輕嘆一聲,在沈軒懷裡尋了個舒服的位置,還不忘伸手拍拍賴瑜小包子哄他睡的更熟一些。自己也覺得睏倦疲乏,漸漸沉睡。

  至次日一早,睡醒起來的賴瑜揉著眼睛看著地上洗漱寬衣的沈軒,狐疑問道:“沈大哥是什麼時候過來的,我怎麼一點兒印象都沒有?”

  沈軒咧嘴,露出一口炫目的白牙,有些得意的說道:“你猜?”

  賴瑜臉色一黑,有些鄙視的看了沈軒一眼,也不搭理他。自顧自的下地梳洗,不必再提。

  一時間眾人冠帶已畢,醒過各位長輩,又一起吃過早飯後,沈軒和賴瑾一同入宮上朝。朝會之上乾元帝依舊不動聲色,絲毫沒有提及江南官場一事,賴瑾自然也不會多言置喙。至晚間下朝,賴瑾歸家後換下官服,又帶著賴瑜前往林家。早就約定好了要去林家吃晚飯的,這會子自然要儘早趕去,萬萬不能失禮才是。

  兄弟兩個坐著一輛翠幄青油車一路無話直到林府,早就得到林如海囑咐的林黛玉已經張羅下人置辦一桌好席面,大都是賴瑾愛吃的菜色。如今林府也只有林如海和林黛玉兩個主人,林黛玉自然是當之無愧的管家姑娘。

  眾人在廳上齊聚,相互廝見後方才落座。林如海看著賴瑾身邊六七歲大小的賴瑜,粉雕玉琢如玉團般可愛,漆黑如點墨的眼珠子亂轉,越發透出一股子靈氣。

  林如海眼中閃過一抹艷羨,他年已半百,生平最遺憾的事情便是沒有子嗣傳承接代,最後悔的事情就是因為一己疏漏害的賴瑾命運多舛。因此當日賴瑾為賴瑜的事情求到他的頭上,林如海二話不說便應了要收賴瑜為徒。當時滿心打算的也只是對賴瑾略作彌補,可如今見到百精百靈的賴瑜,心中卻越發歡喜,只覺得滿腔盼兒之心也有了移情之處。

  當下將賴瑜招到跟前考校他的學業。賴瑜在賴瑾的教導下已經做了啟蒙,《三字經》、《千字文》、《詩經》等蒙學讀物都已經背的滾瓜爛熟,就連《論語》《孟子》都有所涉及。底子紮實,觸類旁通,如此優秀的學生林如海收的也很滿意。

  林黛玉坐在一旁看著,一時間感傷自己身為女兒,不能幫父親解憂。一時間又想到了當年自己教賴瑾彈琴的時候,賴瑾也是這樣的舉一反三,心中越發親切。

  閒談片刻就到了晚飯時候,林黛玉吩咐下人在偏廳擺飯。欣然飯畢,林如海帶著賴瑜去書房念書,廳上只剩下林黛玉和賴瑾兩個。好在還有一屋子丫鬟和管家嬤嬤在旁守著,倒也不覺尷尬。

  見林黛玉身邊只剩下雪雁一個丫頭,賴瑾想了想還是開口問道:“怎麼不見紫鵑?”

  林黛玉嘆息一聲,開口說道:“總歸是榮國府的家生子。當日我問她是否願意跟著我,紫鵑心裡惦念她的父母家人,問她的父母家人自然是不願意脫離榮國府的。因此我便放了紫鵑回去了。”

  賴瑾默然片刻,最終無語。

  林黛玉又道:“前兒寶姐姐來看我,說她已經被選入建安公主陪侍,今後要入宮當差,以後來看我的機會也少了。”

  又問道:“聽寶姐姐說,她能得償所願,還得虧了瑾弟弟出手相助。”

  賴瑾開口笑道:“我也不過是從中牽線搭橋罷了。也是薛姑娘品貌為人都好,人家才看得上她。”

  林黛玉點了點頭。猶豫半日,還是開口問道:“寶玉……還好嗎?”

  賴瑾抬頭看了林黛玉一眼,林黛玉撇過臉去並不與賴瑾對視。賴瑾眨了眨眼睛,開口笑道:“還是從前那老樣子,你也知道的。”

  是啊,人都還是從前的人,只是時過境遷,所以再回不去罷了。

  林黛玉嘆息一聲,“自寶姐姐前兒來找過我,這幾日我總能想起當年在榮國府上的事兒。雖然姊姊妹妹們也有拌嘴紅臉的時候,但一起住了這麼多年好歹也都相熟了。其實細細想來總是開心大過不開心的。誰知道如今長大了,卻慢慢的生分起來。”

  林黛玉心思通透,多愁善感。饒是如今長在老父身邊沒了從前那種敏感多疑,但這種遇事愛多想的性子一時半會兒還是改不了的。因此自薛寶釵前兒來瞧她,又說了那一番話後,林黛玉這幾日總有些寢食難安,尤其是想到從前。頗有一種“韶光已逝,再不復返”的悲涼。

  賴瑾有些想不明白林黛玉的憂傷,見此形狀,隨口說道:“林姑娘如今住在林府,其餘的姊姊妹妹們都住在賈府,自然來往不比從前方便。不過林姑娘也可以下帖子邀請其餘的姑娘們來府上做客就是了。閨閣女子聚在一起吟詩作對,品茗弄茶,京中大多數人家都是如此。”

  林黛玉眼前一亮。

  又過了約有半個時辰的功夫,林如海帶著賴瑜從書房出來,滿意的說道:“瑜兒這孩子功底不錯。你教的很好。”

  賴瑾起身說道:“在林伯父跟前豈敢班門弄斧,林伯父謬讚了。”

  然後起身告辭。

  林如海將人送至廳外,瞧見一大一小兩人的身影慢慢走遠,這才回頭向黛玉說道:“這幾日忙著朝中的事情,倒也冷落了我的玉兒。今後閒暇無事,自可邀請相熟的姑娘們來府上頑耍就是。你獨身一人在家,到底寂寞了一些。“

  林黛玉含笑應了。只是目光有些悠遠,不知心中再想什麼。

  ============================================================

  作者有話要說:瞧瞧滴幹活,打槍滴不要~~

  然後林黛玉對寶玉不是男女之情,只是當日在榮國府,寶玉是難得實心實意對待林黛玉的人,讓林黛玉十分感觸罷了。

  53喬遷喜賴府擺酒宴

  喬遷喜賴府擺酒宴

  喬遷喜賴府擺酒宴,見二郎薛蟠動春心

  眨眼便到了初十日黑早,賴嬤嬤囑咐賴大和賴升的媳婦親自去兩府上請人。賈母心下高興,領著邢夫人、王夫人及寶玉姊妹等坐著三輛大車前往賴家。那頭寧國府內,賈珍也帶著尤氏賈蓉等人前往賴府。

  這日恰是賴瑾沐休,於是一大早就陪著賴嬤嬤張羅這張羅那,直等到賈府眾人都過來了,又陪著賴大和賴升在門口接人。一輛八人抬的大轎當先落地,賴嬤嬤親自上前扶著賈母出來,後頭跟著一輛翠蓋朱纓八寶車和兩輛朱輪華蓋車,再後頭還跟著幾輛尋常的翠幄青油車,裡頭坐的都是榮府各位主子身邊的大丫鬟。眾人忙將人迎入府內,寧國府的車輛又到了。又有賴升前去接應寧府的人。剛剛將人送入府內,薛姨媽和薛蟠兩人也騎馬坐轎的來了,再之後便是賴瑾邀請的世家子弟們也都成群結隊的來了。一時間賴府門前車水馬龍,門庭若市,人聲喧沸,好一場熱鬧景象。

  且說賴嬤嬤扶著賈母入府,賈母自入了府中就開始打量,只覺得這裡雖然不及大觀園,卻也十分整齊寬闊,泉石林木,樓閣亭軒,也有好幾處驚人駭目的。賴嬤嬤瞧見眾人的神色,遂開口解釋道:“當日剛買下園子時原也不是這番模樣的。只是老大自給府上督工修建了省親園子,便越發敬佩山子野老先生的心有丘壑。因此在拾掇園子的時候特特去求了山子野老先生給些主意,又借鑑一番大觀園的景致。如此才有了這等雅致模樣。說起來還是託了老太太的鴻福。如若不然,我們這等人家又何處去開眼界,能見到大觀園那樣神仙才配住的園子?與娘娘的省親別墅相比,饒是不用我們這些人自謙,房子屋舍也都變成‘寒舍’了。”

  一句話說的眾人鬨堂而笑。

  賈母滿面笑道:“就你說話最討人喜歡。依我說你們家這園子就很好,雖然比大觀園小了許多,但別有一番生機盎然。我倒是喜歡逛逛。比不得我們家裡那園子,太大了,逛一日也未必能逛個五六停。我至今都沒逛個明白。我人老了,精力也乏,也懶怠去逛。還不如來你們家裡有趣。”

  賴嬤嬤賠笑道:“老太太說的正是。您能賞臉過來就是我們最大的體面了。要是您玩的開心,那更是再無不妥的了。”

  說著,又引著眾位女眷往後花園子走。此事正值四月芳菲,園子中百花綻放,香氣撲鼻,眾位姑娘們向來深居府中,很少有出來的機會。如今陪著賈母來逛賴家的園子,越發覺得什麼都是新鮮的。

  因要招待兩府上的女眷,賴嬤嬤特地發話讓已經出嫁的賴品寧和賴慕榮回府幫忙張羅。兩位小姑陪著榮寧二府的三春在園子裡逛了一回,大家說了些針黹女紅上的話。期間探春饒有興致的問了好些管家經濟上面的事情,賴品寧和賴欣榮兩個耐心一一應答。姑娘們清脆的聲音在園子裡嘰嘰喳喳的,聽的賈母越發開心。回頭衝著賴嬤嬤笑道:“自風哥兒和璉兒兩個下了江南赴任,我有一陣子都沒這麼笑過了。還好今日來了你這裡,讓我能痛痛快快說笑一回。”

  賴嬤嬤接口回道:“老太太是最有福氣的人。我們都羨慕的緊,也就是有老太太護翼著,我們才能每日都痛痛快快的享受著。怪道古聖賢都說智者勞心,我們這些庸人每日間閒來無事,自然也只能痛痛快快樂一回。還得感謝老太太的恩典才是。要不是老太太當年慈悲,外放了尚榮小子去讀書,我們家也沒有今日的體面。老太太的仁德,我們永世不忘。”

  賈母聞言,越發感慨的拍了拍賴嬤嬤的手臂,開口說道:“話也不能這麼說。你跟在我身邊這麼多年,你們家人也為府上操勞半世,我們做主子的都看在眼裡。也是尚榮和瑾兒自己出息,你們家才有如今這造化。”

  說話間,在外頭接待客人的賴瑾好容易抽空往後頭一回。上前給賈母和眾太太們請了安,便笑道:“花園子裡頭聽濤亭已經拾掇好了,還請老太太姨太太和眾位太太奶奶姑娘們過去才是。”

  於是眾人又慢悠悠的往聽濤亭走去。

  聽濤亭原是一處建在水上的觀景亭子,因處在池水中央,視野開闊,景色壓制,被賴嬤嬤選來招待諸位貴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