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席話說得薛姨太太和薛寶釵兩個立刻緊張起來。他們仗著財勢雄厚自然不怕什麼人命官司,但薛蟠這呆子如今剛剛學好了,倘或再因前事有個什麼波折,到底不好。

  薛姨媽立刻起身向賴瑾說道:“我們都是婦道人家,也沒個見識理論。家中出了這麼大的事情,竟還牽扯到國法朝廷。我們一時間也沒有辦法,還請瑾兒看在你大哥哥和你相交甚篤的情分上,給我們想個周全的法子,免了你哥哥一場牢獄之災。”

  薛寶釵也立刻說道:“知道這樣的事情大半都要托人情往來。我們家雖然不算什麼權貴人家,但到底還有兩個閒錢使費,瑾弟弟千萬提點我們一些罷。”

  頓了頓,又想起什麼似的,轉口說道:“我知道瑾弟弟如今在翰林院點卯,那是個最重清流名聲的地方。我們也不好因家裡的私事連累了瑾弟弟的名聲。只求瑾弟弟給我們指一條公明大道就是。我們自己去求人經辦,定不會牽連瑾弟弟。“

  薛姨太太聞言,也立刻附和道:“對,對,寶丫頭說的正是。我們只求瑾兒給我們指個路子,我們自己想轍就好。“

  薛姨太太的想法也很簡單,求著賴瑾想了法子,即便是他不伸手,這不還有榮國府嗎?赫赫揚揚的國公府,那二太太還想著要寶釵嫁入他們家,總不能眼睜睜看著親戚走投無路也不幫把手罷?

  賴瑾心中暗笑,這薛寶釵果然是個心思剔透,八面玲瓏的人物。叫人明知她的秉性寒涼,此刻也生不出厭煩之心。何況他本就有意相幫薛大呆子,此刻就順口說道:“這倒也不是什麼大事兒。只要府上先派人去金陵找到那戶姓馮的鄉紳——我聽說他家被打死那人是從小父母雙亡的,想必族中如今也沒了嫡親血脈。姨太太差人去金陵,先買通了他們家的族人,然後給他們一些好處,叫他們寫個不作追究的文書去官府作證了。再將那文書帶回京中,聖上前兒不是封了哥哥的功勞?府上再以哥哥年少無知傷了人家為由,將功贖罪也就罷了——只記得一條,倘或人家問起來,你們千萬不能說是薛大哥哥將人打死了。只說是打傷了人,回家傷重不治,自己死了也就完了。”

  畢竟即刻打死了人,與延誤了醫治的機會重傷不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至少後者要比前者罪輕多了。

  薛姨媽聞言,滿口答應道:“這是自然的。何況原也不是當場打死了人,只不過是當時起了些口角之爭,兩家的奴僕打了起來,也不是誰的手腳狠了,將那姓馮的鄉紳打成個重傷。原是他們家的僕人帶回去醫治了,我們這廂便也沒當成一回正經事兒。豈料那姓馮的鄉紳在家裡躺了三日竟就這麼去了。我們這才慌張起來。”

  薛寶釵也接口說道:“那馮家原是小門小戶的,當初在官府上告我們,不過也想借著此事多得些燒埋之費。只是我哥哥討厭那刁民刁鑽,也是當時口角正在氣頭上,偏不相讓。故才拖了一段時間也沒個了結。後來就碰上新上任的雨村老爺,由著他顛三倒四的將案子結了。”

  賴瑾讀原著時只道是薛蟠打死了人,並沒注意到其中的細節。不過不論薛家母女如何辯白,薛蟠小小年紀縱仆行兇都是不爭的事實。原本賴瑾也討厭這種糙菅人命的行徑。要不是看在薛蟠待自己真心實意,還算是個肝膽相照的友人,賴瑾壓根兒不會搭理他。

  這廂薛家母女也知道自己的辯解十分蒼白,勉強一笑,開口說道:“你那大哥哥本就是個年少輕狂的性子,出事兒的時候他才十三四歲,能知道個什麼?他原也是小孩子心性,經人挑唆幾句,不知怎地就下了狠手。小小年紀就犯了人命案子,你都不曉得你寶姐姐和我成日家多擔心。好在如今上京後認識了你,也算是漸漸走上正路了。瑾兒你對我們家的大恩大德,我們娘兩個永世不忘。”

  賴瑾微微一笑,並不在意薛家母女的感恩戴德。薛蟠當年才十二三歲,因種種緣故縱奴行兇,打的人重傷致死,可見其為人專橫跋扈,缺少教養。不過這種事情就算放在後世衡量,也不是死罪,充其量就是在管教所里多管教幾年。因此賴瑾才算勉強出口,給薛家人提點一二,免了以後的禍患。可這並不代表賴瑾贊同薛家仗勢倚情,以財壓人的舉止。

  如今也就是馮淵已死,和他又沒有什麼緣故,賴瑾儘可能的勸說薛家多給馮家一些財帛,聊表歉意。可畢竟逝者已矣,再說什麼也都無意了。有那點子感激,還不如多替活人想想,畢竟人雖死了,活著的人總得活下去。

  原著中薛蟠打人之事到了四王八公傾頹之後才被抖落出來,可也僅此而已,將薛蟠置於死地的卻也並不是此事,而是他故態重萌又因爭搶戲子打死了仇都尉的兒子。仇都尉為子報仇,方才最終將薛蟠告入大牢,替子償命。可見官官相護民不與官爭的世情古今都有。

  既然世情如此,逝者已逝,賴瑾又何妨用自己的方法替兩家都權衡一些呢?

  這廂薛寶釵盤桓一二,開口說道:“瑾弟弟的意思是,那應天府尹賈雨村是個靠不住的人?”

  賴瑾並不答言,反而轉口說道:“賈大人當年在京都盤桓的時候,也曾教我和寶玉念了幾天的書。這個人真才實學倒是有的。”

  見賴瑾只稱讚賈雨村有真才實學而絲毫不提及其為人秉性。薛寶釵心中恍然,立刻說道:“既是這麼著,我們薛家在金陵原也有些事情須得他來打點。想來此事過後,我們也要細細思量一番。”

  當初原也是看在賈雨村救了薛蟠一命的情分上,薛姨媽才叫老宅的人每年打點孝敬了豐厚表禮過去。如今聽賴瑾的意思,那賈雨村竟也沒安好心似的。不然的話,那麼有真才實學的人,豈能將一件小小的人命官司辦得漏洞百出?

  思及此處,薛寶釵略微惱怒的皺了皺眉,心中暗自計較。

  瞧見薛家母女聽明白了自己要說的話,賴瑾也算大功告成。立刻起身說道:“時候不早了,我這便家去了。”

  薛家母女聞言,自然是一片盛情挽留。奈何賴瑾心中憂心著賴尚榮之事,再也沒心思做下去,執意告辭。

  薛家母女見狀,只得起身一直送到了二門外,又吩咐家下小廝備了車馬送賴瑾回家,站在門檻兒上看著賴瑾慢慢走遠了。方才轉身回房

  且說母女兩個攜手入室。薛姨媽依舊感念的說道:“你哥哥糊塗了這麼多年,終究是交上了一個貴人。別看瑾兒年紀小小,辦事竟也周全妥帖。難得他肯這麼替你哥哥打算籌謀。要不是他和我們說了,叫我們趁此機會抹平此事,恐怕今後還有的風波羅亂呢!”

  薛寶釵伸手倒了一碗茶慢慢飲盡,聽見薛姨媽的感慨也不由得接口笑道:“哥哥生性率直,待人熱忱。自然和他交好的也都肯傾心待他。比如說上一次西北之行,要不是哥哥擔憂幾位交好的公子們過得不舒坦將自己的印鑑送了出去,便也沒有後來的為國建功。又比如這次瑾弟弟的周全提點,也是哥哥平日裡待他真心的緣故。要不是此番哥哥執意下江南襄助林姑老爺和賴家老爺,瑾弟弟感念哥哥的一番熱忱,也未必開口提點。想來這世間的情分大抵如此,雪中送炭永遠要比錦上添花叫人感念。也唯有一顆真心去待別人,別人才能在危急之時伸出援手的。”

  這麼想著,到將自己平日裡冷眼旁觀,淡漠涼薄的性子改了不少。此乃後話,暫且不提。

  母女兩個一時間梳洗安置,倒在床上又靜靜說了半夜的話,方才閉眼睡了。

  =============================================================================

  作者有話要說:寶玉這個悲催的娃,從此就被賴瑾管了~~

  、

  看到大家對於賴瑾出手幫薛蟠的事兒頗有異議,可能是某八想要表達的東西沒有表達清楚。就像某八回答讀者們的評論一樣,在紅樓夢的各色人中,某八確實更喜歡性子直慡,對朋友肝膽相照的薛蟠。雖然他十三四歲的時候犯過錯,可是即便是現在的社會,十三四歲的人挑唆別人將人打得重傷不治,刑法也不會判十三四歲的少年死刑,頂多就是賠償很多錢,然後將人關到勞教所里改造,甚至有些人家有權有勢,同意私了的話也未必走到勞教所那一步。

  、

  所以本文中賴瑾幫助薛蟠抹平前事,考慮到的也是這一點。

  、

  至於有些讀者們擔心的賴家到最後會不會助紂為虐,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有了賴家相幫,賈府最後肯定不會走到逼死人命的地步,而且其實大家看原著,賈家眾人雖然各種混亂,但是他們對待跟他們家的下人和老人,以及外頭的平頭百姓都是不錯的。

  、

  要不然襲人的老娘怎麼說仗著府上寬厚,要把賣了死契的丫頭贖出來?賈母帶著眾人去寺廟祈福的時候,也不會斥責鳳姐兒打了那不過十歲的小道士,又叫賈珍送錢和果子給他們家人壓驚。雖然也有些拿錢壓人的派頭,但好歹賈母心裡還是有平頭百姓的,還是憐憫弱小的。

  、

  書中賈家牽扯到人命官司的只有幾件事——薛蟠打死人,鳳姐兒弄權死了人,死不賣扇子的石呆子、

  、

  這三者薛蟠打死人的情況已經分析過了,鳳姐兒我個人認為他本性就是個苛責厲害的,不太明白為什麼很多人都同情這個人,我覺得這個人才是原著中最不值得同情的,因為薛蟠打死人能說他年紀小,被家人驕縱,無長輩教養還不太懂事兒,石呆子的事兒也可以推脫原本賈赦是想用銀子買的,而且不拘多少銀子吩咐賈璉都買了來,是賈雨村自己想巴結人才把石呆子禍害死了將扇子送給賈赦,可以推脫賈赦事先並不知情。

  、

  唯有鳳姐兒,她先前看出賈瑞對他的心思,不說疾言厲色的制止,反而故意引逗他,最後害他致死。後來又為了三千兩銀子包攬訴訟害死兩個人,放高利貸,這些事情都是鳳姐兒在有明確的自主能力下將人害死,可是他不但不悔改,反而說什麼不信陰私報應。所以最後死了也是活該,雖然我欽佩鳳姐兒的才幹,但我並不同情她。

  、

  然後就是請大家相信,賴瑾雖然幫了薛蟠,但並不表示他會助紂為虐,因為他有自己做事的準則和底線O(n_n)O~

  36尚書彈劾賴瑾反擊

  賴家書房瑾玉談心尚書彈劾賴瑾反擊

  如今且說賴瑾夜晚歸家,枯等許久的沈軒不免皺眉問道:“怎麼去了這半日功夫?”

  賴瑾不好和他說府裡頭的各項瑣碎之事,只得開口笑道:“有一陣子不見,老太太拉著我說了許多話,姊姊妹妹們也都聚在一塊兒聊了半晌,況我還有兩句要緊的話囑咐給人,許多雜事下來,便耽擱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