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賈政向來喜讀詩書,聽見賴瑾說給他帶了兩本孤本,越發欣喜。當下拉著賴瑾的手進了書房,同賴瑾親親熱熱的說了好一會子話,又囑咐他晚間定要在府上吃飯,又囑咐他平日看書要注意時辰,別傷了身子,又囑咐他在翰林院當差的時候言語謹慎,切莫自恃才高而得罪了院裡的老學士們,告訴他目下年歲尚輕,不必急著建功立業,要扎紮實實地在翰林院呆住了,結交大半人脈,就比什麼都強……其慈愛優容比待寶玉還要更勝三分,叫人觀之實在無語。

  吃了一頓茶,賴瑾藉口要給賈母請安,實不能再做耽擱,方從書房退了出來。帶著垂頭喪氣的賈寶玉逶迤行至榮慶堂。路上不免問道:“你同小秦相公究竟是怎麼回事兒,怎地把老爺氣成那個樣子?”

  賈寶玉吞吞吐吐的說道:“不就是相互結為契兄弟罷了。我瞧見大家族中子弟多有此事,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賴瑾嘆息一聲。大業朝男風鼎盛,時下官宦貴族也都以養著孌童小戲為風流韻事,倒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可壞就壞在寶玉如今才十三四歲的年紀,那秦鍾又是牽牽連連的自家親戚,論輩分還得管寶玉叫叔叔。這當中便牽扯到了一層倫理世故。且他姐姐秦可卿在寧府那邊的風評本也就不好,幾項疊加,自然就成了醜聞了。

  只是這種話賴瑾不能同寶玉說,只得嘆息勸道:“自此以後你可改了罷。好歹也少挨些打才是。”

  賈寶玉猶自不忿的說道:“倘或比起那些仗著家世就胡作非為的混帳紈絝來說,我這點子風流韻事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二老爺從來看我不順眼,這次也不過是尋個藉口打我一頓罷了。”

  “你倘或真是個無可指摘的人,二老爺即便是想挑毛病也挑不出來。何況他是你的親爹,難不成還想仇人似的,專想著你的不好?”

  賈寶玉越發不順的撇嘴說道:“我知道他的心思。不過是想叫我學那些國賊祿蠹之流爭名奪利罷了。卻也不想想我們這樣的功勳世家,本就時代傳襲,靠著祖宗餘蔭也能一世富貴。既如此,憑白做出那麼多的勤奮刻苦做什麼?看在旁人眼裡,豈不覺得扎得慌?”

  賈寶玉一番意有所指的話聽得賴瑾一愣。不知道他從外邊誰的口裡學了這些混帳話。當下又好氣又好笑,不免開口勸他道:“祖宗的餘蔭照料也不過是承官襲爵,如今擔著府上爵位的可是大老爺啊!”

  賈寶玉微微一愣,賴瑾立刻轉口說道:“還有那秦鍾小爺也未必是個好的。你們平日在學上讀書,本就人多口雜。告訴他也別忒猖狂了,落在有心人的眼裡,自然會生事故。”

  寶玉的心裡也立刻被轉了過來。思及他和秦鐘不過舉止親密了一些,就有耳報神將消息傳到賈政的口裡。這豈不是說他的一舉一動都被府上人牢牢盯著呢?

  這麼想著,不免又垂頭喪氣起來。

  賴瑾見狀,只得安撫道:“老話常講‘身正不怕影子斜’,你若是場面上的舉動叫人指責不出來,背地裡究竟如何,誰還管得著呢?”

  賈寶玉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賴瑾還要說兩句,可是腳下已到了榮慶堂。老太太的大丫鬟鴛鴦正站在階磯上翹首以盼,瞧見賴瑾的身影,連忙提著裙擺迎上來說道:“怎麼這會子才來,老太太等的都心焦了?”

  賴瑾不免笑答道:“路上的時候碰見二老爺,在他書房裡說了一會子話。”

  鴛鴦旋即看向賴瑾身後那垂頭喪氣的賈寶玉,瞭然嘆息。

  一時間上階進屋,老太太依舊端坐在上首,下面是邢王二夫人、薛姨媽、尤氏、李紈、鳳姐、迎春三位姑娘、林黛玉和薛寶釵等。一屋子釵環錦繡當堂坐著。賴瑾走上前去,躬身跪拜道:“給老祖宗請安。”

  賈母滿面堆笑,立刻將人扶了起來拉到自己身邊坐下。帶著眼鏡細細端詳了好一會子,方才嘆息說道:“瘦了。想必西北一趟舟車勞頓是很辛苦的。”

  賴瑾回笑道:“沿路風光與京城別有不同,想是貪玩兒胡鬧才瘦了一些,倒是並不怎麼辛苦。”

  一旁的王夫人接口說道:“老太太很不必擔心。瑾兒這番去西北可是要犒賞三軍的天子使臣,地方官宦見了巴結還來不及,豈會讓他辛苦?”

  賈母聞言嘆息道:“饒是如此,可西北苦寒,到底不必咱們都中的風水養人。”

  言畢,又拉著賴瑾說道:“我看到你打發婆子們送來的土儀特產了。尤其是那兩箱子大毛皮糙,竟比京中進獻的還要好。難為你費心想著。只是小小年紀也沒個進項產業,讓你破費,我總是過意不去。”

  賴瑾又笑道:“西北地處偏遠,可這些動物卻是盛產。在那邊五百兩能買好些上等皮子,兼之又有一路官宦打點贈送的,因此我也沒花費多少。即使花費了三兩個錢,這不過是我的一片心意——孫兒在外給長輩置辦些土儀特產,長輩卻還因銀錢上的事情不想接受,豈非是沒把我當成真正的晚輩了?”

  這話說的好聽,賈母不免笑出聲來。又拍著賴瑾的手背說了好些話,這才放賴瑾給邢王等太太們行禮。

  邢王二位太太和薛姨媽少不得也說了一些“一路辛苦,多加保養”的寒暄話。次後賴瑾又同眾位奶奶姑娘們廝見。好一陣子不見,姑娘們都有些大了。此刻驟然見面,大家都有些生疏羞澀。各個端坐在椅子上,不怎麼好意思說話。

  最後還是薛寶釵開口謝道:“我就知道我哥哥同瑾弟弟在一起是最好不過的。此番西北一戰,我哥哥雖然沒能戰場殺敵,但也算是陰差陽錯為國盡忠。聖上還特意賜了塊精忠報國的匾額送給我們家。如今京城內外,誰不曉得皇商薛家乃是仁義之商。如此體面,多虧了瑾弟弟才是。”

  一旁薛姨媽也起身道謝。賴瑾少不得又是起身推辭。一來一去的眾人竟然都起身了。

  賈母見狀,頗為好笑的說道:“這是做什麼。好好的說話便是,怎麼都變成鞠躬作揖了?”

  眾人聞言一笑,旋即各自落座。賴瑾看著因薛蟠受了嘉獎而心滿意足的薛姨媽,突然想到當年賈雨村在金陵判案的一些舊事,思及當年斷案時候的種種不妥當,賴瑾心下沉吟。有心提點兩句,現下又人多口雜,只得先行忍了,準備等過去這會子再同他們私底下詳談。

  鳳姐兒陪在老太太身邊,見她滿心歡喜,便也湊趣笑道:“有一陣子不見,只覺得瑾弟弟越發俊秀如玉,宛若神仙人物,倒叫我們不好唐突了。如此風姿之下,自然就顯得我們羞口羞腳的,都成了見不慣市面的內宅婦人了。”

  賈母搖頭笑道:“就你還羞口羞腳的,這世間便無破落戶了。”

  說的眾人又是哈哈大笑,。姑娘們也都緩過神來,開始同賴瑾閒聊。因都是閨閣女眷,不免多問了一些沿路風情民俗等。賴瑾一一答了,引得眾人越發感嘆唏噓。

  探春深以為憾的搖頭嘆道:“只可惜我們都是女兒身,一輩子只圈在這內宅當中,竟無機會遊覽這大好河山。”

  惜春坐在最下首,聽見這話便回頭問林黛玉道:“林姐姐當初從揚州坐船而來,一路也經過了不少州省。也和我們說說當中有何不同罷。”

  林黛玉聽見這話,只好開口笑道:“我上京那會子不過五六歲的年紀,且當時心中憂心之事太多,竟也沒注意到沿路風景。不過我還記得在揚州的時候……”

  一時間眾姊妹們笑笑鬧鬧,不覺便到了晚飯時分。賈母吩咐下人在小花廳擺飯、寂然飯畢,吃過一回茶水。賈母放了眾位姑娘們回房休息,卻將寶玉和王夫人兩個留下。賴瑾自然也是留下的。

  沉默半晌,賈母這才輕嘆一聲,開口說道:“瑾兒你過來,我有些話要問你。”

  賴瑾心中狐疑,面上卻不動聲色地走上前去,開口笑問:“老太太有什麼吩咐儘管直言?”

  賈母抬眼看著賈寶玉,心疼的將他摟在懷中摩挲著,口內說道:“你只同我說寶玉是不是讀書的料子。這麼多年,寶玉什麼情形你也知道。你原本就是同他一塊兒上學的,合該比我們了解才是。倘或你說他根本不是進學讀書的料子,我以後便再也不逼他讀書了。左右我們榮國府家大業大,也養得起一個紈絝公子哥兒。免得成日家在他老子跟前受教,再過兩日都要被打死了。”

  賈寶玉聽聞賈母的話,也不由自主的紅了眼眶。

  賴瑾看著祖孫兩個幾乎是抱頭痛哭的模樣,嘆息一聲,開口說道:“既然老太太垂問,瑾兒自然知無不言。若論天資卓絕,寶玉的資質自然在我之上。往日裡讀書不說過目成誦,卻也能夠一目十行。先生每每見之,頗為讚嘆。”

  “那寶玉怎麼一下場就糊裡糊塗的什麼都記不得了?”賈母憂心忡忡的問了一嘴,“你不必顧忌我的顏面,只說實話便是。”

  賴瑾見狀,只得開口說道:“老太太放心,瑾兒今日之話俱都是肺腑之言。寶玉絕對是個天資頂好的人。”

  “那他怎麼接連幾番都通不過童試呢?”王夫人這會子也有些心焦的追問道。

  賴瑾聞言,也有些狐疑。按理來說,童試的東西只是最基本的,對於寶玉這等生性聰穎且從小便熟讀《四書》的人來說,應該不難。可竟是幾次三番的也通不過,其中必有蹊蹺。

  賴瑾想著,越發狐疑的打量起賈寶玉。該不會這傢伙逆反心重,故意考不中罷?

  賈寶玉瞧見賴瑾打量著,目光有些閃躲的撇開臉去。訕訕說道:“我也不曉得是怎麼回事。往日間背書背的都還好,只一進了考場便覺得渾身不自在。什麼都想不起來。”

  考試綜合症?

  賴瑾略微皺眉,有些拿不準主意。瞧見賈母和王夫人兩個都有些心灰意冷,不免開口說道:“因寶玉下場之事我不甚了解。這一時半會兒的恐怕也追究不出個一二來。要不讓寶玉先每日照常複習著,我這邊閒暇了過來瞧瞧,興許過兩日便能弄明白也未可知”

  賈母和王夫人兩個無奈,只得點頭同意。賈寶玉一聽自己還要在賈政跟前進學,心中也有諸多不樂意。當下開口說道:“瑾弟弟每日都要上朝點卯,哪裡有時間天天來我們府上。不如我去每日下學後先去瑾弟弟家裡,讓他直接教我便是。”

  賈母略微忖度一會子,頷首同意了。口中只說道:“無論如何,這寶玉我便託付給你了。”

  賴瑾連忙起身,口內推辭道:“老太太這話折殺瑾兒了。我同寶玉從小便一起讀書,如今也不過是恢復從前罷了。當不得老太太如此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