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先生,可否派人去查一查,究竟是怎麼了?!”牛雪卿急道。這同展昭入獄不同,她心裡更慌。若是入獄,還能知道能做些什麼。可是現在,她根本不知道展昭在經歷什麼,更遑論出一份力。

  “已經讓張龍趙虎去打探了,只是他們沒有展護衛的功夫,近不了成都府,所以尚未有結果。”

  牛雪卿點點頭,旁的事一概做不下去了,魂不守舍地回了屋,躺在床上胡思亂想。

  牛雪卿原就是個容易瞎擔心的性子,得知了展昭生死未卜之後,便開始事事往壞處想。

  他可會被擒?可會受傷?可會被嚴刑逼供?

  就這麼想了一個時辰,牛雪卿便已經是滿身冷汗。

  “不能亂想……越想越壞,事情要往好處想……”牛雪卿對自己道,卻是怎麼也想不到,能怎麼個“好”法。

  正自己折磨著自己,忽聽有人喚自己。

  牛雪卿撐起身子開門,卻是公孫策。

  “先生,可是展大人有消息了?”

  見牛雪卿憔悴的樣子,公孫策無奈嘆氣:“有消息了,特意來告訴你。只是……怕不是什麼好消息。”

  牛雪卿心中一沉,勉強道:“請先生直說吧。”

  公孫策帶著牛雪卿到廳里去,人都在,包拯、公孫策、王朝馬漢以及仁宗。

  所謂消息,類似牛雪卿所知的威脅信,是用刀子插進梓州衙門的柱子的。

  顯然,劉宗炳已經知道開封府一行人去而復返了。若是再早一點點,仁宗怕是就救不回來了。

  公孫策直接將信給牛雪卿看,信的內容很簡短,大體意思就是說,展昭在劉宗炳手裡,要想救展昭,拿仁宗來換。隨信還附上了展昭的劍穗以作證據。

  看完這封威脅信,牛雪卿反倒長舒一口氣。知道了結果,總比一直懸著心好。況且,既然是有條件的,說不定還有轉圜餘地呢?她當年不是也從張四義手裡救過人質嘛。而且既然他還想要仁宗,就說明一時半會兒,他還沒打算動用吐蕃的力量。畢竟欠外國的債,可是要還的。

  但是當牛雪卿稍微反應了一下之後,便不那麼樂觀了。

  因為,劉宗炳要的,是仁宗。

  既然他要仁宗,那麼就不可能用別的東西許給他了。而恐怕連劉宗炳自己都知道,沒有人會用仁宗換展昭的,他如此做,不過是想試一試。若是不行,他也還有求助吐蕃這條路。而展昭,多半是個被殺了滅口的下場。牛雪卿甚至想,他們會不會當眾殺了展昭,以殺雞儆猴?

  仁宗和展昭,在無關的人眼中,同樣是一命,沒有差別。可是在朝廷忠臣眼中,君比臣重。即便是在包拯眼中,他也知道仁宗身後還有社稷,所以比展昭要重要得多。

  可是牛雪卿只想要展昭。但她心中同樣有一桿秤,知道不能因為自己的喜好而一命換一命,知道自己不能因為自己的自私而置天下百姓而不顧。甚至,她害怕會篡改歷史。

  可是……展昭怎麼辦呢?

  牛雪卿看看仁宗,仁宗用無奈而哀涼的眼神回應她。

  牛雪卿知道自己不能真的讓仁宗去交換。不用說仁宗是一國之君,即便是一個平民百姓,她也沒這個資格。其他人不會同意,她自己的良心也不會同意。甚至展昭,也一定不會同意。

  於是她低著頭,手中拿著那封信,一言不發。努力地,努力地遏制自己,不要去責備自己的無能為力。

  作者有話要說:  這周末要寫五篇存稿出來……要死了……

  ☆、應是帝王

  “至少……要做些什麼吧。”

  事實上,包拯也派人去試著營救展昭,可惜皆不能成。

  而劉宗炳謀反這一邊,卻是不能再拖了。不管展昭能不能被救出來,劉宗炳的謀反是一定要被鎮壓的。當然,若是正面出兵,也就意味著,營救展昭的所有緩和手段,他們已經放棄了。

  可是展昭畢竟只是展昭,不可能為了一個人,付出這麼大的代價。

  牛雪卿只能默默祈禱,祈禱展昭在失去利用價值之後,會被劉宗炳直接拋棄,從而完好無損。祈禱劉宗炳千萬不要一時氣憤,而讓展昭出什麼事。

  但是,他們如今還面臨著一個不能忽略的問題:吐蕃。

  包拯已經派人查明,吐蕃,的確是劉宗炳身後的屏障。其實最初,劉宗炳根本沒有把仁宗這一步算到謀反計劃里。他手中沒有足夠的兵力,原本打算直接求助吐蕃。但求助吐蕃,定然是許了東西出去的。恰巧碰到仁宗微服,他便臨時改主意,先試試不用吐蕃,能不能行。

  這樣做顯然有些不厚道。原本已經許出去的東西,又臨時反悔了。那日牛雪卿看到吐蕃進成都府衙,就是去質問劉宗炳的。但劉宗炳巧舌如簧,又硬生生扳了回來,他們的合作才尚沒有瓦解。

  但是,顯然,此時他們之間已經產生了嫌隙。據打探,劉宗炳將巴蜀一帶都許了出去,吐蕃方答應出兵。但若是仁宗這邊去談判,應該用不上這麼大的代價。因為吐蕃能出的兵,加上劉宗炳的兵,若是沒有仁宗在手,其實也沒有十足的把握能夠謀反成功,只是實力一搏而已。而若是輸了,勢必挑起兩國戰爭,對吐蕃有害無利。所以,若是沒有利益誘惑,他們還是肯定會選擇仁宗這一邊的。

  而且劉宗炳臨時反悔的行為,已經失去了吐蕃的信任。他具體是如何維持合作的,包拯等人尚未可知,但如果能從這一點下手,讓吐蕃明白即便幫助劉宗炳謀反成功也未必能得到許諾的土地,或許還可以將損失降得更低。

  這些分析,牛雪卿也參與了一大半。雖說牛雪卿是個姑娘家,但開封七子皆知,她的學識見解亦是不差的。仁宗也對她刮目相看。所以說服吐蕃的工作,仁宗等人本是安排牛雪卿也一併參與的。

  但牛雪卿拒絕了。

  原因很簡單,她就是害怕,如果劉宗炳因為謀反失敗惱羞成怒,自己會成為害了展昭的人之一。

  她就是這樣膽小,展昭出事可能已經會讓她崩潰,加上深痛的自責,她怕自己會失去對未來的信心。

  包拯帶來的人里,是有外交人才的。加之包拯、仁宗都會去與吐蕃首領談判,這場談判的結果,可想而知。

  這場談判,當然是秘密進行的。不過很快,通過耳目,劉宗炳也就知道了。只是為時已晚,仁宗作為現任皇帝的一切承諾和利弊分析,當然要比劉宗炳的話讓人信服得多了。於是吐蕃,無論如何也不肯出兵了。

  於是劉宗炳的謀反計劃,只好偃旗息鼓。

  其實,作為官員想謀反,劉宗炳不算是有實力的,也不算是朝廷要員。若不是恰好碰到仁宗出巡,又恰好是邊關府衙,聯合外邦,這也是個挺容易解決的事情了。只要這兩件事解決了,劉宗炳被擒,也是早晚的事情了。

  但這都不是牛雪卿關心的,她只想知道展昭怎麼樣了。

  劉宗炳被擒,不肯說出展昭被困在何處。問及展昭是否安好,劉宗炳只是笑,笑得牛雪卿心中發毛。於是只能一點點找,牛雪卿也跟著一起找。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