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頁
決明子走到清酒跟前,塞了一張信紙到困著清酒的麻袋之中,他笑道:「這是我新釀的酒方子,暫時存在你這,若是兩位大師將你帶到藏龍山去了,待得來日我拜訪藏龍山,再向你取回來。屆時,我可要你親自奉還。」
「酒鬼……」
將東西存在這裡,叫她有一絲牽掛,莫要再那般頹然尋死。
清酒知道他的良苦用心,問道:「你什麼時候來!」
決明子已轉身走了,伸手擺了擺,當作告別:「很快。」
第162章 清酒番外(十)
一葉和苦緣將清酒帶走, 要帶清酒去往藏龍山隱居,已去信給了玄參。
他倆清楚清酒深陷仇恨, 行事暴戾, 清酒又是個極聰明有天資的人, 倘若任其發展, 長此以往, 江湖中怕是要生出一個魔頭來,攪起腥風血雨。
一葉本覺得此女留不得。深陷泥澤,孽根深種,難放得下仇恨,若能有報仇之日,她勢必要趕盡殺絕,但凡與藺家滅門一事有一絲牽扯的人,她都不會留情。
性子狠厲, 一如路人不意碰碎了骨灰罐,她便要殺了那人,將人性命視若草芥。
倘若廢了她武功, 可惜了這樣的天資, 且就算廢了功夫, 她也有頭腦才智, 一樣能害人。可若要除了她,永絕後患, 她又何其無辜。
苦緣有慈悲心,勸說一葉。我們此來本為教養她, 日久天長,終有一日能叫她心懷善念,放下仇恨。
若是放過她,有朝一日她涉足江湖,殘害他人,便是你我的罪過。
未到那一日,你怎知她便會害人。真有這一日,也是你我教導無方,你我到時親自出手,壓她回來,一道向眾人自盡謝罪便是。
一葉默然,終究是不願傷她性命,同意了苦緣的主意。
防微杜漸,也為了卻藺清潮遺願,兩人願意親自教導清酒,若無形之中化去一場災難,也算得他二人的一件功德。
兩人帶著清酒去了一趟杭州,在西湖前灑下藺清潮的骨灰,便即改道前往藏龍山。
清酒在這藏龍山一住便是數年,期間鬼門蠱毒發作了兩次,一次比一次痛苦難忍,倘若不是一葉與苦緣用內力強行壓制,她險些熬不過去。
藏龍山臨近無為宮所在的玉山,冬長夏短,山中常年白雪覆蓋。
白鶴雪鹿,清澗碧泉,怡然安寧若仙家福地。
清酒終日聽一葉和苦緣念叨什麼上蒼有好生之德,天地大仁,煩不勝煩,可聽得久了,倒也慣了。
習慣旁邊有人念叨,她想一個人靜靜時,坐在林深處,身周只有鳥鳴與風打松針的聲音,坐久了便感到一絲孤寂,她願意回到兩人的茅廬中去,聽他兩人嘮叨。 有
時覺得這樣也不錯,這裡安靜得很,沒有俗世紛擾,可以不必去想那些痛苦的事,也不會覺得孤單,一葉和苦緣總有說不完的道理,不會讓這裡太孤寂了。
一葉和苦緣授她陰陽無極道法和大自在心法後,她心中越發平靜,不會像以往一樣生一股無名火。
苦緣說她所學頗多,學的太過繁雜反倒對自己不好,一不留心,容易走火入魔。
這兩門心法最適合她學,一樣包容萬物,匯納百家內力,一樣陰陽調和,化至剛為至柔,毋須擔心所習內力剛猛,傷了自身。
一葉的武學又是最講究清淨不爭的,清酒習來,清淨學不全,到多了兩分灑脫。
匆匆便是兩年走過,玄參寄了信來,讓一葉和苦緣帶清酒去虛懷谷一趟,他研製出了壓制清酒蠱毒的丹藥,要讓清酒一試。
一葉和苦緣卻准了她一人出山,這大出清酒意料,她本以為兩人是絕不放心她一人踏足江湖的。
清酒問道:「你們不怕我跑了,到江湖上為非作歹?」
苦緣取下他的佛珠,牽過清酒的手,一圈圈繞了上去,口裡喃喃念著佛偈,末了向清酒說道:「不求你至善至仁,但求你問心無愧。」
一葉手上拿著一把劍,劍格是太極的圖案。清酒見過,這劍一直放在堂中的劍架上。
一葉將這劍遞給她,說道:「此劍無鋒,名為兩儀。日後你便用這把劍罷,與人交手,出劍之時望你念及眾生性命來之不易,留下三分情面。」
一葉和苦緣隱居,已不再輕易踏足江湖,因而不與清酒同去,他倆讓清酒一人前去虛懷谷,也存了磨練她的心思。
清酒雙手捧著這把劍,笑道:「怕是要叫你們失望了。」
兩人但笑不語。清酒帶著這兩樣東西下了藏龍山。 現下是冬日,白雪綿延至山腳,清酒下山時,天上下起小雪。
走到山腳時,她拍了拍頭上積雪,走進路旁的酒肆,要吃口熱食。
一掀開門帘,見靠著里牆搭了門板,一身著白色道袍的女子躺在上邊,另有兩名年輕男子站在床邊,也是身著道袍,看服色像是同出一門。
那店主夫婦倆在三人跟前端倒熱水,很是殷勤,見有客人進來,那婦人才過來招呼:「姑娘要些什麼?」
婦人看了清酒一眼,臉上忽然露出困惑的神色,而後直勾勾的打量她,向她丈夫叫道:「老頭子,你來看看,這姑娘是不是前年一葉仙長帶上山的那小姑娘。」
清酒默然。她前年跟一葉和苦緣上山,確實在這裡落過一次腳,這婦人倒是好記性。
那兩名年輕男子聞言,也轉過頭朝她看來,眼中閃著異樣的光芒。
「酒鬼……」
將東西存在這裡,叫她有一絲牽掛,莫要再那般頹然尋死。
清酒知道他的良苦用心,問道:「你什麼時候來!」
決明子已轉身走了,伸手擺了擺,當作告別:「很快。」
第162章 清酒番外(十)
一葉和苦緣將清酒帶走, 要帶清酒去往藏龍山隱居,已去信給了玄參。
他倆清楚清酒深陷仇恨, 行事暴戾, 清酒又是個極聰明有天資的人, 倘若任其發展, 長此以往, 江湖中怕是要生出一個魔頭來,攪起腥風血雨。
一葉本覺得此女留不得。深陷泥澤,孽根深種,難放得下仇恨,若能有報仇之日,她勢必要趕盡殺絕,但凡與藺家滅門一事有一絲牽扯的人,她都不會留情。
性子狠厲, 一如路人不意碰碎了骨灰罐,她便要殺了那人,將人性命視若草芥。
倘若廢了她武功, 可惜了這樣的天資, 且就算廢了功夫, 她也有頭腦才智, 一樣能害人。可若要除了她,永絕後患, 她又何其無辜。
苦緣有慈悲心,勸說一葉。我們此來本為教養她, 日久天長,終有一日能叫她心懷善念,放下仇恨。
若是放過她,有朝一日她涉足江湖,殘害他人,便是你我的罪過。
未到那一日,你怎知她便會害人。真有這一日,也是你我教導無方,你我到時親自出手,壓她回來,一道向眾人自盡謝罪便是。
一葉默然,終究是不願傷她性命,同意了苦緣的主意。
防微杜漸,也為了卻藺清潮遺願,兩人願意親自教導清酒,若無形之中化去一場災難,也算得他二人的一件功德。
兩人帶著清酒去了一趟杭州,在西湖前灑下藺清潮的骨灰,便即改道前往藏龍山。
清酒在這藏龍山一住便是數年,期間鬼門蠱毒發作了兩次,一次比一次痛苦難忍,倘若不是一葉與苦緣用內力強行壓制,她險些熬不過去。
藏龍山臨近無為宮所在的玉山,冬長夏短,山中常年白雪覆蓋。
白鶴雪鹿,清澗碧泉,怡然安寧若仙家福地。
清酒終日聽一葉和苦緣念叨什麼上蒼有好生之德,天地大仁,煩不勝煩,可聽得久了,倒也慣了。
習慣旁邊有人念叨,她想一個人靜靜時,坐在林深處,身周只有鳥鳴與風打松針的聲音,坐久了便感到一絲孤寂,她願意回到兩人的茅廬中去,聽他兩人嘮叨。 有
時覺得這樣也不錯,這裡安靜得很,沒有俗世紛擾,可以不必去想那些痛苦的事,也不會覺得孤單,一葉和苦緣總有說不完的道理,不會讓這裡太孤寂了。
一葉和苦緣授她陰陽無極道法和大自在心法後,她心中越發平靜,不會像以往一樣生一股無名火。
苦緣說她所學頗多,學的太過繁雜反倒對自己不好,一不留心,容易走火入魔。
這兩門心法最適合她學,一樣包容萬物,匯納百家內力,一樣陰陽調和,化至剛為至柔,毋須擔心所習內力剛猛,傷了自身。
一葉的武學又是最講究清淨不爭的,清酒習來,清淨學不全,到多了兩分灑脫。
匆匆便是兩年走過,玄參寄了信來,讓一葉和苦緣帶清酒去虛懷谷一趟,他研製出了壓制清酒蠱毒的丹藥,要讓清酒一試。
一葉和苦緣卻准了她一人出山,這大出清酒意料,她本以為兩人是絕不放心她一人踏足江湖的。
清酒問道:「你們不怕我跑了,到江湖上為非作歹?」
苦緣取下他的佛珠,牽過清酒的手,一圈圈繞了上去,口裡喃喃念著佛偈,末了向清酒說道:「不求你至善至仁,但求你問心無愧。」
一葉手上拿著一把劍,劍格是太極的圖案。清酒見過,這劍一直放在堂中的劍架上。
一葉將這劍遞給她,說道:「此劍無鋒,名為兩儀。日後你便用這把劍罷,與人交手,出劍之時望你念及眾生性命來之不易,留下三分情面。」
一葉和苦緣隱居,已不再輕易踏足江湖,因而不與清酒同去,他倆讓清酒一人前去虛懷谷,也存了磨練她的心思。
清酒雙手捧著這把劍,笑道:「怕是要叫你們失望了。」
兩人但笑不語。清酒帶著這兩樣東西下了藏龍山。 現下是冬日,白雪綿延至山腳,清酒下山時,天上下起小雪。
走到山腳時,她拍了拍頭上積雪,走進路旁的酒肆,要吃口熱食。
一掀開門帘,見靠著里牆搭了門板,一身著白色道袍的女子躺在上邊,另有兩名年輕男子站在床邊,也是身著道袍,看服色像是同出一門。
那店主夫婦倆在三人跟前端倒熱水,很是殷勤,見有客人進來,那婦人才過來招呼:「姑娘要些什麼?」
婦人看了清酒一眼,臉上忽然露出困惑的神色,而後直勾勾的打量她,向她丈夫叫道:「老頭子,你來看看,這姑娘是不是前年一葉仙長帶上山的那小姑娘。」
清酒默然。她前年跟一葉和苦緣上山,確實在這裡落過一次腳,這婦人倒是好記性。
那兩名年輕男子聞言,也轉過頭朝她看來,眼中閃著異樣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