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有勞。」

  典儀贊使退出後,郭氏在眾人攙扶下走下堂,朝堂內跪拜,再起身登堂,郭允恭從東階登堂。

  初見女兒著華服之姿,儀態萬千,作為父親,著實被驚訝了一番,面朝西道:「戒之戒之,夙夜無違命!」不敢多看,低下頭匆匆退出。

  郭允恭退後,李氏從西階上,面向東施衿、結帨道:「勉之戒之,夙夜無違命!」

  旋即由宮人攙扶郭氏登輿至中門,中門外停留著一輛華麗的馬車,改乘馬車從大門出,迎奉使、副使及群臣上前引導。

  宣德門前的御道兩旁擠滿了人,禁軍手持棍棒阻攔成人牆,迎親歸來的隊伍快到宣德門時,宗室與百官們身穿朝服列隊跪拜迎接。

  車架進入宣德們時。

  ——咚!——咚!—— 鳴鐘擊鼓。

  百官退下,郭氏從車上下來徒步,入內後再次登車。

  這一過程,迎奉使李少懷一直在其旁,她見郭氏在這大冷天冒了汗,於是道:「聖人不必緊張,就當與平常人家一般,臣在其旁。」

  郭氏側頭,至此才瞧清了身旁這個朝廷的肱股之臣,宗室出女李洛泱的生父竟是這般的年輕,溫柔祥和,果真慈父,遂顫了顫眸子,點頭道:「有勞。」

  入端禮門、文德殿、東上閣門,出文德殿後門。

  皇帝穿著常服乘輦至殿後閣等候。

  待皇后的車架進入宣德門,鐘鼓敲響後,著朝服的侍中高聲奏道:「中外嚴辦。」

  內侍入閣轉奏。

  今日大喜,皇帝的臉上卻很是平淡,宮女們上前替他換上絳紗袍,戴上通天冠,扶其出閣,乘輦從西房出來,至福寧殿的御座上坐下等候。

  皇后至文德殿時。

  兩省的官員以及待制、權侍郎、觀察使以上的官員,分別從東西進入殿門,東西相向對立站好。

  奉中宮印璽放置在御座前,禮官奉著太后的冊詔從東上閣門出來,典儀官道扯了扯嗓子,「拜!」

  百官接連兩拜,迎奉使跪拜受冊。

  宣制道:「冊郭氏為皇后,命公等持節展禮。」

  典儀高聲道:「授!」

  迎奉使代其跪拜,接受冊書寶璽,典儀與百官也拜下。

  宣制再道:「皇太后制:命公等持節奉迎皇后。」

  迎奉使再次跪拜受節,百官隨同拜下,侍中奏禮,由內侍轉達入內,完畢後解除戒嚴,百官與使者拜後退出,尚宮局長官尚宮上前引導皇后至庭院東門,由東向西進入。

  內侍轉奏,便由另一尚宮上前請皇帝降坐迎接皇后,引皇帝至院子裡的西門面朝皇后進入。

  帝後於東西階入室走到床前站立,尚食局女官尚食跪低著頭奉上食具,二人便對坐下,需吃飯喝酒三次,意為一日三餐。

  尚食奉上食物,二人食之,再奉御酒,二人飲下爵杯中的酒,第二次如是,第三次喝酒時便改用用瓢,是為合卺酒。

  完畢後尚宮跪奏,「禮畢!」朝皇帝道:「請陛下更換常服。」

  又朝郭氏道:「請聖人釋禮服入幄。」

  這位少年皇帝並未立即執行女官的話,而是站起揮手道:「這兒沒你們什麼事了,都退下吧。」

  「可是...」未親眼看到他們洞房,女官們有些猶豫。

  他沉下臉,「朕是皇帝,這是朕的大婚,難不成,新婚之夜爾等還要待在殿內?」

  「臣等不敢!」

  「出去!」

  「喏。」

  女官們退下,少年撇了一眼後和衣而睡,「你好生歇息吧。」

  天聖三年十一月王欽若卒,贈太師,中書令。

  天聖四年正月,皇帝下令,允母家在東京的后妃上元日回家省親。

  上元當夜,東京城熱鬧非凡,炸響的煙火下,響起了久違的問候,「上元安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