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
我都來不及阻攔,他也沒和我打招呼。他剛消失在門口,站在前面的社長就笑嘻嘻地說:“我知道大家最期待這個。來,我們來學最重要的一句。”
我愛你。
後來他發簡訊問我:“後來又學什麼了?好玩嗎?我有沒有錯過什麼內容?”
我說:“沒有。”
我百分之百的熱情一股腦兒地燃燒在了過去,真是悔不當初啊,悔不當初。
那一瞬間我終於看懂了自己的心意。我和當初那個在籃球架旁假裝散步的高中女生依舊血脈相連,分享著同一片記憶,我也為她的懵懂愛戀而拼命努力過。只可惜,渴望與獲得之間有著如此漫長的時間差,它不知不覺改變了我,我不願再為她的幻想埋單。
這也許是她想要的吧。我卻沒辦法穿過似水流年把她帶到此刻的月光下,說,一切都給你。
終究還是晚了一點點,晚到我已經不是她。
我還是輕輕地,抽出了我的手。
十八九歲的年紀,人生多熱鬧。我還是輕輕地抽出了手。
而我們,漸漸就淡了。
大三一整年我要出國交流,於是臨行前的暑假,他約我出來吃飯,說是要為我餞行。
我的第一反應就是他手機被盜了。開什麼玩笑,××怎麼會做這麼有人情味的事情?
但我依然興高采烈,依然用心打扮。八月的天氣熱得嚇人,我們去看周杰倫的《大灌籃》,電影開場前半小時一起坐在外面的樹蔭下閒聊,說他GRE考得不錯,說我一人在外要注意安全……我忽然問他:你記得上次一起看電影嗎?
我們一起看過三次電影,中間的那一次,也是夏天,也是周杰倫的,《不能說的秘密》。他不知道為什麼買了電影票請我看,都沒問問我是否有時間。而我,從西藏回程的火車下來,用了一個小時就從北京火車站奔回了海淀劇場電影院,中途還回了一次學校換衣服。
××驚詫:你來不及,怎麼不和我說一聲?
我笑著說:誰讓我天生熱情。
看了電影後一起吃了個午飯,他自己刷刷刷點了四百多塊錢的菜。我說:你讓我看一眼菜單能死嗎?他才驚覺自己失禮了,尷尬地說:我和我爸媽過來就吃的這些,我就直接照著那天的菜點了。
我心裡滿是酸澀的溫柔。
飯後他不知道應該怎麼回家,我再次哭笑不得地把他送上了車,看他坐在後排一個勁兒朝我招手。藍天白雲之下,背影匯入車水馬龍之中,我在原地站了很久很久。
這到底是誰給誰餞行啊?我笑著想,眼淚卻流出來。
再見了呀。我心裡默默地說。
這個故事,過程再平淡無聊,好歹有一個善良的結尾。
然而,毫無聯繫半年後,我突然在校內網上收到了他的一封站內信,內容只有短短的一行字:我有女朋友了。
內心驕傲的那個部分在瘋狂吐槽:特意告訴我幹嗎?難道老娘會很在乎嗎?
但也只是一閃念。這個消息竟然沒有讓我悵然,哪怕一丁點都沒有。我很快回復他:恭喜呀,祝你幸福。
又過了幾分鐘,一個陌生的女孩也給我發了一封站內信:他是我的了,我會替你好好照顧他的,別擔心。
彆扭的惡意撲面而來,我愣住了。
幾乎是同時,××回復了一封信:剛才說有女朋友那條是她用我的帳號發的,她非要這樣做,我也攔不住。
我呆看著屏幕,內心滿是荒誕和怒意。我迅速關掉了頁面,端起碗回到飯桌前繼續吃東西,誇張地稱讚和我同住的美國姑娘Bo土豆炸得好——Bo卻忽然問,你哭什麼?
我哭了嗎?
最好笑的是,我第一次完完整整地和別人講起與××的故事,居然是用英語。
我不斷地對Bo說,你一定會誤解,但我不是因為他有女朋友了而難過,我不是妒忌,真的不是這個原因。
Bo抱著我,溫柔地拍著我說:“I know. I know. It shouldn’t be like this.”
It shouldn’t be like this.
不該是這樣。
我曾對他很好,他也曾示我真心。對於這段可以寫進“百大失敗案例”的曖昧情緣,我們已經好好地道過別了,再無聯絡。
我是那麼地在乎結局。最終的道別理應從容,不可以是在汗味瀰漫的火車站門口,“再見”還沒出口就被掄大包的旅客甩得鼻青臉腫,再抬頭時,人已不見。
形式感是如此重要,它讓我們在猥瑣失落的人生中,努力活出一絲莊重。我需要這點莊重感,不是為××。
而是為了她。
為了當年那個把行李包扔在地上,雙手張開,像只鳥一樣從台階上飛奔而下的女生。
幸而老天待我不薄,我想要的收尾,終於收穫在一年後。
大四那年的冬天,剛面試結束的我穿著好看卻不保暖的風衣哆哆嗦嗦走回學校,站在店門口買了一杯燒仙草,捧在手裡取暖。這時聽到自行車倒地的聲音,回頭就看到了××,和他的女友一起摔在了地上。
那是個陡坡,自行車上坡起步很難,何況還是大冬天,帶著一個人。
我想起他曾經也用單車帶過我,摔了一跤後,我們彼此客套,就差鞠躬了。
這時我聽見他沖女友吼:“說不讓你這時候跳上來,你偏要這樣,摔死我了!”
我不由得聯想,如果這樣的場景發生在我身上,我會是什麼反應?恐怕只是冷著臉,對他道個歉,然後拎起包轉身就走吧?——你居然敢沖我吼!
然而女友一歪頭,笑得很甜地說:“我想讓你帶我上坡嘛。”
他依舊沒好氣兒,卻不再堅持,板著臉彆扭地說:“哦,上來吧。”
我在不遠處笑出了聲,真心實意地覺得一切都很好。
這才是戀人。不虛偽、不假裝,沒有無聊的自尊心去擋道,一切都是那麼自然可愛。
當年的事也沒什麼過不去的。他遇到了真正的愛人,想要坦承自己的一切,包括當年莫名其妙曖昧過的阿貓阿狗姓甚名誰,之後又無奈地看著心愛的女孩向這些阿貓阿狗齜牙示威……這是多么正當而甜蜜的一件事。
故事有一萬種講法。我選擇接受他們的那一種作為結局。
我站在原地,笑出了一整套長鏡頭。
這不過是一段狗屁倒灶的暗戀,乏善可陳,我卻萬分鄭重地寫下每一個字,想要讓它聽起來特別。
因為我感覺得到,十六歲的自己正坐在桌邊,托腮看著新鮮出爐的每一個字,時不時伸出食指戳著屏幕說:這裡寫得不好,重寫;這裡你撒謊了,重寫;這裡……這裡就不要寫了吧,咱們自己知道就好。
我試圖不去聽她的。人很難不給記憶上濾鏡,有些事情何必那樣真實?搞不好別人還會誤認為我至今對××念念不忘,這誰受得了。
然而十六歲的我卻說,你必須要誠實呀。
你要對我誠實。
於是我丟棄了成年人的面具,努力地和自己的虛榮心作鬥爭,去講述她的少女心如何墜毀的故事。
我愛你。
後來他發簡訊問我:“後來又學什麼了?好玩嗎?我有沒有錯過什麼內容?”
我說:“沒有。”
我百分之百的熱情一股腦兒地燃燒在了過去,真是悔不當初啊,悔不當初。
那一瞬間我終於看懂了自己的心意。我和當初那個在籃球架旁假裝散步的高中女生依舊血脈相連,分享著同一片記憶,我也為她的懵懂愛戀而拼命努力過。只可惜,渴望與獲得之間有著如此漫長的時間差,它不知不覺改變了我,我不願再為她的幻想埋單。
這也許是她想要的吧。我卻沒辦法穿過似水流年把她帶到此刻的月光下,說,一切都給你。
終究還是晚了一點點,晚到我已經不是她。
我還是輕輕地,抽出了我的手。
十八九歲的年紀,人生多熱鬧。我還是輕輕地抽出了手。
而我們,漸漸就淡了。
大三一整年我要出國交流,於是臨行前的暑假,他約我出來吃飯,說是要為我餞行。
我的第一反應就是他手機被盜了。開什麼玩笑,××怎麼會做這麼有人情味的事情?
但我依然興高采烈,依然用心打扮。八月的天氣熱得嚇人,我們去看周杰倫的《大灌籃》,電影開場前半小時一起坐在外面的樹蔭下閒聊,說他GRE考得不錯,說我一人在外要注意安全……我忽然問他:你記得上次一起看電影嗎?
我們一起看過三次電影,中間的那一次,也是夏天,也是周杰倫的,《不能說的秘密》。他不知道為什麼買了電影票請我看,都沒問問我是否有時間。而我,從西藏回程的火車下來,用了一個小時就從北京火車站奔回了海淀劇場電影院,中途還回了一次學校換衣服。
××驚詫:你來不及,怎麼不和我說一聲?
我笑著說:誰讓我天生熱情。
看了電影後一起吃了個午飯,他自己刷刷刷點了四百多塊錢的菜。我說:你讓我看一眼菜單能死嗎?他才驚覺自己失禮了,尷尬地說:我和我爸媽過來就吃的這些,我就直接照著那天的菜點了。
我心裡滿是酸澀的溫柔。
飯後他不知道應該怎麼回家,我再次哭笑不得地把他送上了車,看他坐在後排一個勁兒朝我招手。藍天白雲之下,背影匯入車水馬龍之中,我在原地站了很久很久。
這到底是誰給誰餞行啊?我笑著想,眼淚卻流出來。
再見了呀。我心裡默默地說。
這個故事,過程再平淡無聊,好歹有一個善良的結尾。
然而,毫無聯繫半年後,我突然在校內網上收到了他的一封站內信,內容只有短短的一行字:我有女朋友了。
內心驕傲的那個部分在瘋狂吐槽:特意告訴我幹嗎?難道老娘會很在乎嗎?
但也只是一閃念。這個消息竟然沒有讓我悵然,哪怕一丁點都沒有。我很快回復他:恭喜呀,祝你幸福。
又過了幾分鐘,一個陌生的女孩也給我發了一封站內信:他是我的了,我會替你好好照顧他的,別擔心。
彆扭的惡意撲面而來,我愣住了。
幾乎是同時,××回復了一封信:剛才說有女朋友那條是她用我的帳號發的,她非要這樣做,我也攔不住。
我呆看著屏幕,內心滿是荒誕和怒意。我迅速關掉了頁面,端起碗回到飯桌前繼續吃東西,誇張地稱讚和我同住的美國姑娘Bo土豆炸得好——Bo卻忽然問,你哭什麼?
我哭了嗎?
最好笑的是,我第一次完完整整地和別人講起與××的故事,居然是用英語。
我不斷地對Bo說,你一定會誤解,但我不是因為他有女朋友了而難過,我不是妒忌,真的不是這個原因。
Bo抱著我,溫柔地拍著我說:“I know. I know. It shouldn’t be like this.”
It shouldn’t be like this.
不該是這樣。
我曾對他很好,他也曾示我真心。對於這段可以寫進“百大失敗案例”的曖昧情緣,我們已經好好地道過別了,再無聯絡。
我是那麼地在乎結局。最終的道別理應從容,不可以是在汗味瀰漫的火車站門口,“再見”還沒出口就被掄大包的旅客甩得鼻青臉腫,再抬頭時,人已不見。
形式感是如此重要,它讓我們在猥瑣失落的人生中,努力活出一絲莊重。我需要這點莊重感,不是為××。
而是為了她。
為了當年那個把行李包扔在地上,雙手張開,像只鳥一樣從台階上飛奔而下的女生。
幸而老天待我不薄,我想要的收尾,終於收穫在一年後。
大四那年的冬天,剛面試結束的我穿著好看卻不保暖的風衣哆哆嗦嗦走回學校,站在店門口買了一杯燒仙草,捧在手裡取暖。這時聽到自行車倒地的聲音,回頭就看到了××,和他的女友一起摔在了地上。
那是個陡坡,自行車上坡起步很難,何況還是大冬天,帶著一個人。
我想起他曾經也用單車帶過我,摔了一跤後,我們彼此客套,就差鞠躬了。
這時我聽見他沖女友吼:“說不讓你這時候跳上來,你偏要這樣,摔死我了!”
我不由得聯想,如果這樣的場景發生在我身上,我會是什麼反應?恐怕只是冷著臉,對他道個歉,然後拎起包轉身就走吧?——你居然敢沖我吼!
然而女友一歪頭,笑得很甜地說:“我想讓你帶我上坡嘛。”
他依舊沒好氣兒,卻不再堅持,板著臉彆扭地說:“哦,上來吧。”
我在不遠處笑出了聲,真心實意地覺得一切都很好。
這才是戀人。不虛偽、不假裝,沒有無聊的自尊心去擋道,一切都是那麼自然可愛。
當年的事也沒什麼過不去的。他遇到了真正的愛人,想要坦承自己的一切,包括當年莫名其妙曖昧過的阿貓阿狗姓甚名誰,之後又無奈地看著心愛的女孩向這些阿貓阿狗齜牙示威……這是多么正當而甜蜜的一件事。
故事有一萬種講法。我選擇接受他們的那一種作為結局。
我站在原地,笑出了一整套長鏡頭。
這不過是一段狗屁倒灶的暗戀,乏善可陳,我卻萬分鄭重地寫下每一個字,想要讓它聽起來特別。
因為我感覺得到,十六歲的自己正坐在桌邊,托腮看著新鮮出爐的每一個字,時不時伸出食指戳著屏幕說:這裡寫得不好,重寫;這裡你撒謊了,重寫;這裡……這裡就不要寫了吧,咱們自己知道就好。
我試圖不去聽她的。人很難不給記憶上濾鏡,有些事情何必那樣真實?搞不好別人還會誤認為我至今對××念念不忘,這誰受得了。
然而十六歲的我卻說,你必須要誠實呀。
你要對我誠實。
於是我丟棄了成年人的面具,努力地和自己的虛榮心作鬥爭,去講述她的少女心如何墜毀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