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米紅豆的演示,如行雲流水般自然簡單,勺子雖小,用處卻挺大,紀珺心也的確被激起了些興趣。於是在米紅豆鼓勵的目光下,紀珺心接過了雞蛋。

  也不知道是米紅豆的鼓勵真有所加成呢,還是紀珺心今天運氣好,這一磕,蛋沒有碎在碗邊,這一掰,也沒有蛋殼碎跟著落下,在雞蛋分離器的幫助下,紀珺心完美地分離了蛋清和蛋黃,激動不已。

  為什麼看到紀珺心成功分離一個雞蛋,要比自己做出一桌子菜,還有成就感……米紅豆再一次忍住了想揉揉紀珺心腦袋的想法,笑著說,“還有一種分離方法,想看看麼?”

  收穫到成功喜悅的紀珺心猛點頭。

  於是三分鐘後,紀珺心又習得了如何使用空塑料瓶分離蛋清蛋黃技能一條~順利極了,簡直好玩得停不下來!

  於是當兩人最後停下來的時候,已經有十來個蛋黃在碗裡了……

  原本……只是想分離三個蛋黃,做個焦糖布丁而已啊。米紅豆有些心虛地看了看桌上一溜兒泡著骨頭的大盆子,好吧,其實收不住手什麼的,都是可以理解的嘛。

  米紅豆覺著,火鍋這東西最容易吃撐,大家晚上吃了肯定就吃不下焦糖布丁了呀,做多了也浪費。就留了六個蛋黃,準備給紀珺心和楊咩咩一人做個布丁,其他的都和蛋清重新混在了一起,回頭打打勻,烙幾個蛋皮,切成塊,也能涮火鍋里,半點兒不浪費。

  牛奶和奶油一起在鍋中慢慢加熱,然後靜置,等它冷卻。

  留下的六個蛋黃里,撒上白糖,慢慢攪拌均勻,接著,就把溫度已經降下來的牛奶和奶油,慢慢倒進蛋黃碗裡,倒的時候,還要不停地攪拌。這個步驟,米紅豆負責倒,紀珺心負責攪。

  突然的,似乎像是回到了上一世,紀珺心剛剛學做烘焙,手忙腳亂,總是需要米紅豆幫忙才能順利做完所有步驟的時候。

  真好,你還在,我,也還在……

  等攪拌好,再過濾一次,布丁就進了烤箱。設定好三十分鐘,這焦糖布丁,也算完成了大半。

  骨頭盆里的水已經被換了兩次,算算之前的,也算換過四次水了。米紅豆看著,大概再換一到兩次水,就能下鍋焯了。

  可是現在的問題是,真的要把這四十根骨頭都燉了嗎?就算一個人能啃兩根,也就只能消耗掉十多根好麼……

  米紅豆的糾結,姜凌凌一點兒都不懂。這會兒包圓了四十根筒骨的姜壕,正在跟她乾爹董元年視頻聊天中。哦,不對,應該說是視頻監督中。

  說來也不知是湊巧,還是怎的。上次蹭飯糰一起吃完雞湯麵之後,喬如柏和米紅豆,先後隱晦地向她傳達了一個訊息。雖然表述方法各有不同,但是她倆的意思是同一個。就是“你爹該減肥了,太胖對身體不好。”米紅豆委婉地表示,據研究表明,合理飲食,適當運動,能讓中老年人更好地保持活力,延年益壽。人年紀大了,要是太胖,容易引起心腦血管疾病,必須及早防治。喬如柏就直接得多,除了說了些類似米紅豆說的那些話,還給姜凌凌的郵箱發了些中老年人中風的病例,看得姜凌凌那是個一身冷汗。

  撇開別的不說,董元年對姜凌凌那是真比對親生女兒還要親,同樣的,在姜凌凌心裡,董元年的位置也是無可取代。如果說米紅豆的話,只是給姜凌凌提了個醒,那麼喬如柏發的那些,就簡直是用大鐵錘掄了姜凌凌好幾下。

  自那之後,這兩個月,姜凌凌好生研究了一番中老年保健知識,從飲食到運動,全方位監督了董元年的健康狀態。從一日三餐吃什麼,每天的水果點心都吃了啥,到飯前走一走,活到九十九,再到每天兩次的定時量血壓。就是董元年的家庭醫生,都沒姜凌凌這麼囉嗦。董元年雖然笑著調侃,姜凌凌這一整天一整天地監督下來,家裡醫生都要下崗了,但是卻沒攔著她。女兒的孝心嘛,再麻煩都開心!

  米紅豆和喬如柏才不知道,她們善意的提醒,讓姜凌凌和董元年的父女感情又快樂地更深了一些。當然……有些問題,也出現得更快了。

  董元年哼次哼次地散步中,姜凌凌覺得,自己背著乾爹去吃骨頭煲已經有些不厚道了,還是多陪他一會兒吧,晚點兒再去飯店,反正她去了也幫不上忙。她沒想到,她這一晚,就錯過了一道美味。

  大骨頭上了熱水鍋,咕嘟嘟地燒著,幾個廚子聽從瘦廚子的指示,守在灶邊,及時地撇去浮沫。

  於是米紅豆就有了時間,來完成焦糖布丁的最後一個步驟。

  之前的布丁,烤了三十分鐘,從烤箱出來,又放冰箱凍了半小時。雖然按理說,要凍更久的時間,不過如果不趕緊吃,一會兒小吃貨吃不下骨頭煲就該不開心了啊。

  天氣冷,東西放冰箱冷得也更快些。一小碗布丁,從冰箱拿出來,已經是冒冷氣的了。米紅豆在布丁碗裡撒了些紅糖,然後示意紀珺心走遠一些,接著掏出了最後的大殺器,火槍。

  火焰從米紅豆手中的火槍中噴出,將碗裡布丁表面的紅糖粒融化成了糖漿,均勻地化在了布丁的表面。待火焰撤去,那層糖漿,就在布丁的上凝結成了一層糖層。

  米紅豆等了一會兒,等糖的溫度冷下來,才遞了個小勺子給紀珺心讓她去敲敲糖層,硬硬的,可脆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