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你也沒有在劇本里標明皇后的感情改變啊。你要標註出來,演員才能記得拍到哪場戲,需要開始轉變對皇帝的感情啊。”潘導覺得自家孫女的確寫得一手好本子,不過細節上,還是做得不夠啊。

  潘香猶豫了一下,才回答潘導的這個話題:“我覺得,我已經把整個故事,都寫完整了。只要有心去研究整個劇本,演員應該能夠把握到什麼時候,該如何轉變感情。我是能標註,在這一場戲之後,皇后你就從愛皇帝,變成不愛皇帝了啊。在這一場戲中,我也能標註,皇后你一開始是愛皇帝的,後來窗邊站了一會兒就有點灰心了,接著看看桌子就很傷心了,最後拂袖而去就是不愛了。可是,我標註了,不走心的演員,未必能演出來。走心的演員,根本不需要我的標註。”停頓了一下,潘香接著說,“我想,所有的感情,起承轉合,都應該是劇中人自己的領悟,一切才不會刻意。”

  潘導覺得潘香的這個說法,非常的理想化。也就是說,必須有一個非常理解劇本,或者說非常有經驗非常走心的演員,才能自己領悟這個感情變化啊。

  許是看出了潘導的顧慮,潘香接著說:“其實同樣一個劇本,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演員也會拍出不同的感覺。甚至我自己寫完劇本,也不能完全肯定,小皇后的感情線,是如何在細微之中發生著變化。但是,我覺得,一個好的演員,在拍攝中,應該能感受到劇中人物的心情。”就如同,她就是她……最後一句,潘香沒有說出來,不然又要被爺爺說太理想化啦。

  即便潘香沒有說出最後一句話,潘導依然覺得,她的想法,真的非常非常理想化。不過不知道為什麼,喬如柏對潘香卻是信心滿滿,反倒比自己這個爺爺還要看好潘香。

  聯想到之前喬如柏想要換掉張子晉和江朵的舉動。潘導大概有些明白,為什麼劇本改了之後,明明張子晉的戲份沒有減少,角色的重要性卻比前一個版本,一落千丈得多了。

  當時潘導向喬如柏提出,潘香在劇本里留有的空間太大,當時穹宇飾演小皇后的鮑月蕎,嬌小精緻,經驗卻未必能駕馭改動後的皇后一角。喬如柏只說讓他不要擔心,隔了幾天,就送了米紅豆進組。

  撇開第一場洞房開門戲不談,作為一個純新人,米紅豆的表現,的確讓潘導驚艷。

  不過,他卻一直沒有對米紅豆說起那一段,他和潘香關於小皇后感情線變化的討論。一來,是因為米紅豆似乎對皇帝的扮演者張子晉有些厭惡,所有的甜蜜戲,已經是米紅豆努力演著拍的了。潘導怕一開始就給她剖析了感情線,米紅豆可能更拿捏不好感情的變化。二來,是潘導對潘香那演員自主控制感情變化的說法,其實並不是很贊同,他覺得說出來,會讓演員有不必要的迷茫。

  一直以來,米紅豆雖然討厭張子晉,但是演出的效果,都真是潘導要的。於是潘導差不多都忘了自己和潘香分析過小皇后感情線,和什麼演員自主的事兒了。

  直到這一天晚上,米紅豆要求自個兒先演一演,找找戲感,讓潘導偷拍下了,一場非常非常棒,比原來潘香的劇本還要棒的戲。

  潘導似乎明白了,什麼叫有的時候,演員自己,更知道劇中角色,感情的變化。

  米紅豆的這場戲,正符合了潘香當初所說的,極致的傷痛後,是不願再愛的心情。原本潘導還覺得有點兒不夠合理的劇本,在看過米紅豆的演繹後,一切變得那麼,順理成章。

  比起生硬的規定,這樣流暢的感情,不正是劇本里隱藏的,那段從愛,到不愛嗎。

  劇本里沒有明說,也沒有標註。但是潘導相信,在觀眾看到這一段戲的時候,一定能感覺到,她感情的變化。

  於是,在米紅豆不自信地表示,自己只是試戲,表現得並不好時。潘導給了她大力的肯定,並且把自己和潘香的那次對話中,還記得的部分,跟米紅豆和紀珺心說了。

  潘導的講解,混著他對米紅豆大量的誇獎,聽得米紅豆有些不好意思。不過紀珺心,倒是更為專注地聽出了潘香的意思。

  潘香的意思,就是在保持劇本走向的基礎上,支持演員入戲,支持演員代入劇中角色,從而變成那個角色,假定自己在當時的處境中,該是如何的喜怒哀樂。這樣的入戲,不適用於每一場戲。在特定的一些戲中,卻會發揮出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說,剛才的這一場。紀珺心如此想著,記在了心中。

  也許潘導都沒有想到,他的這一番話,收穫最多的,會是紀珺心。

  在潘導和紀珺心米紅豆說完潘香的想法之後,叮囑她們這些話就不用讓張子晉知道了。畢竟按潘導的眼光看來,張子晉應該是領會不到那麼深層次的東西的。讓他了解,他在知道自己的角色其實不如他自己想的那麼重要時,可能反而會更加影響他已經十分糟糕的發揮。

  米紅豆和紀珺心自然是應了。米紅豆還是很高興的,因為在這場覺醒戲之後,她終於可以不用再裝得那麼愛皇帝了。

  在這一夜,經過米紅豆的這一場中宮獨處醉酒戲,潘導完全相信了喬如柏關於可以無視張子晉和江朵不夠優秀的表現,其他人的閃光,能夠讓這部戲足夠精彩的說法。

  反正,早在潘香對這部戲大改之後,張子晉飾演的男主,就已經只是個沒有什麼大特色,只是用以推動劇情的人罷了。而江朵飾演的朱答應後來的朱淑妃……的確是個沒辦法洗白的反派角色,大概本來演得再好觀眾也不可能喜歡她吧。看著雨夜戲裡,一次次努力演戲的姜凌凌,和一次次ng的張子晉,潘導把這部戲的寶都壓在了除張子晉和江朵以外的人身上,其中以紀珺心,米紅豆和姜凌凌最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