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張啟山隨處坐下,頹喪不堪。
連入門都不得法,那麼送走吳邪,豈不是更難?難道他真的要親眼看著吳邪一點點將生命消磨乾淨?
張啟山閉了眼,腦子裡一遍遍回憶他第一次來這明代墓時的場景,一定遺漏了什麼。
耳朵邊除了偶爾的蟲鳴聲便是夜貓子的叫聲,滴水聲穿梭在這些聲音里,不是很清晰,但是如果靜心,仍然還是聽得到的。
張啟山猛地睜開眼,從地上一個翻身起身,扭頭四處尋找,手電打出光束,遵循著聲音尋找,耳邊聲音不清淨,走幾步就要停下來閉眼凝聽。
等他一點點找到流水聲出處,天色大亮。
這條小河隱藏在墓穴最南一叢雜草邊緣,雜草一旁還有幾塊碎石遮擋,在夜幕下,他自然是看不清楚。
張啟山扒開碎石,潺潺水聲溪流而下,流水聲並不小,但是為何在那麼寂靜的夜裡卻聽不真切?
用手舀了水,水質清澈,這讓他想起第一次入墓時的那條河。
張啟山終於明白,這裡是有一條開山的機關路。上次他們坐船離開到坤門時被迫下船步行穿出墓穴,他以為水到坤門就沒了。
原來。
張啟山返回車前,副官眺望已久,吳邪平躺在汽車后座,叫厚厚的毯子圍的嚴實,睡得很沉。
張啟山安靜了看了好一會兒,道:“找個船,小些的。”
副官應聲,轉身跑開,張啟山打開車門,坐在車邊緣看著吳邪的睡臉。
他曾經想過歷史被更改的後果,也想過如果歷史被改,七十年後的吳邪是誰?或者七十年後根本就沒了吳邪這個人。
那如果在現在被更改歷史的情況下,他將吳邪送回去的結果會是什麼?吳邪能繼續活著嗎?還是那些歷史被更改的印跡重新回歸原位?
又或者,吳邪根本,回不去。
這個設想讓張啟山心似火燎般難受。
吳邪被兩個世界拋棄了嗎?
副官回來很快,附近不遠有一個村莊,張啟山在四年前受困這裡時,衛兵也曾經借過船。
張啟山背著吳邪穿過山路走到小河邊,船已經在水裡搖曳,張啟山將吳邪小心放平,他接了船槳,看著副官道:“你返回長沙,找阿三,帶一隊人將宣德爐帶來,坐船順著這條河到他曾經接我的平台那兒等我。”
副官一愣,伸手抓著船梆,道:“佛爺還是等我找了人回來一起入墓穴吧。”
“吳邪等不到你們回來,他就會醒過來了。”張啟山船槳撐著河岸,用力一推,船順著河水朝墓穴方向去。
副官站在岸邊看著張啟山撐船漸漸埋沒在兩岸的雜草中,他轉身朝汽車跑去。
*********************************************
張啟山第一次下這個明代王相墓時,老八曾經一本正經的算過一卦,卦象過後說張啟山與這墓穴還是有幾分緣分,兇險也有,但是能逢凶化吉。
老八的卦象很少會這麼吉利的。張啟山顯然是不信,甚至在他遇見吳邪後也覺得老八卦象不准。
直到現在,他不得不承認,這卦象,著實太准了。
墓穴發生改變,與曾經有幾分不似,卻也大體相同。只是並不用入水,順水而流,拐過幾個山洞就到了張啟山從未曾去過的墓室。
宣德爐的所在是主墓室,那裡有兩尊空石棺。石棺里放了一些年歲太久的衣服,那些衣服稍微一觸碰便會灰飛煙滅。張啟山當時只是看了一眼,並沒有動。
他只帶走了宣德爐。
當時以為所有的墓室都已經走過,可誰曾想順水而流會來到一個完全別有洞天的新墓室。
張啟山將船靠岸,船槳橫插在岸邊的石縫裡,將船拴好,把吳邪從船上小心抱上岸。
新墓室蜿蜒窄小,張啟山背著吳邪得小心緩慢才能通過。
走了好一陣這窄小路,才算是漸漸寬敞起來。抬頭看四周,石壁堅固,不像是有什麼機關。
手指摸著牆壁,微涼,塵土感卻不甚明顯。
許是因為靠河潮濕,墓室封閉不受風塵的緣故。這條墓道深長悠遠,張啟山背著吳邪走了好一陣,懷表的時間告訴張啟山,他從上岸到現在,已經過了三十分鐘。
張啟山在幾乎以為他陷入了錯誤的墓道而準備返回時,還是看到了屬於墓室才有的鬼火。
張啟山頓住腳,他沒有來過這個墓室,擔憂如果一旦進入是否會有危險。
他身上還背著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經不得折騰的吳邪。
張啟山將吳邪靠牆放下,伸手擦了擦他臉頰上不知道什麼時候蹭上污跡。
“吳邪,我不知道是否真的能將你送走,我也不知道我們面前這個墓室是否有危險。將你放在這兒我也不放心。”張啟山伸手將吳邪的手握住,看著他的睡臉,微微一笑,“從進入這裡,我們就當做是命吧,如果老天真的要你我死在這裡,倒也是一樁美事,就當做成全了你我。”
張啟山親親吳邪額頭,將吳邪攔腰抱進懷裡,朝墓室走去。
張啟山所擔憂的危險並沒有來臨,這個墓室看起來和其他墓室並沒有什麼兩樣。
可能唯一的區別是這裡有一張石床,一張石桌椅。
這不像墓室,更像是曾經有人生活過得地方。
張啟山為自己這個想法而覺得可笑,墓室怎麼會有人生活。張啟山將吳邪平放在石床上,因為堅硬,他鋪了毛毯在下面,折了一些搭在吳邪身上。
墓室四方,與主墓室有一些類似可又有些不像。四周除了堅實牆壁以外沒有別的東西。
張啟山手指在石壁上一寸寸仔細撫摸,他企圖找到一些屬於這個墓室的“機關。”
這座古墓其實是張啟山下過最沒有危險的古墓,即便他遇見了吳邪。在他得到宣德爐遇見分岔路迷路之前,沒有死一個人,沒有遇到一件棘手難解決的事情。
仿佛,這個古墓的存在就是為了讓他遇見一個人。
張啟山回頭看著躺在石床上沉睡的吳邪。
手指攀爬遇到了一個石坑,他轉回頭看著那小石坑。
石坑有些稜角形狀,可看起來更圓潤,也許是在建造時不小心留下的印跡吧?
墓室轉了一周,也沒有發覺什麼機關,它好似一個打開的,但是卻又封閉的墓室,不通往任何地方。
這不應該。
張啟山仰頭看著墓室屋頂,空無一物,連縫隙都看不到。
張啟山深吸口氣,低下頭看著吳邪,吳邪沒有醒過來,他無法入水,看樣子通過水路是進入不到主墓室的。可是即便吳邪醒過來,以他現在的身體和半吊子水性,能安然無恙的到達主墓室嗎?
張啟山像在做難題,一道接著一道沒有盡頭。這比他指揮一場戰役來的艱難許多。
進入這裡他發現他更想和吳邪永遠待在這裡,日軍什麼時候被擊退,什麼時候退出中國,中國什麼時候勝利,百姓什麼時候真的能在家裡睡一個安穩覺,他都想拋開。
哪怕跟著身體日益衰敗的吳邪一起,永生永世埋骨在此也未嘗不可。
連入門都不得法,那麼送走吳邪,豈不是更難?難道他真的要親眼看著吳邪一點點將生命消磨乾淨?
張啟山閉了眼,腦子裡一遍遍回憶他第一次來這明代墓時的場景,一定遺漏了什麼。
耳朵邊除了偶爾的蟲鳴聲便是夜貓子的叫聲,滴水聲穿梭在這些聲音里,不是很清晰,但是如果靜心,仍然還是聽得到的。
張啟山猛地睜開眼,從地上一個翻身起身,扭頭四處尋找,手電打出光束,遵循著聲音尋找,耳邊聲音不清淨,走幾步就要停下來閉眼凝聽。
等他一點點找到流水聲出處,天色大亮。
這條小河隱藏在墓穴最南一叢雜草邊緣,雜草一旁還有幾塊碎石遮擋,在夜幕下,他自然是看不清楚。
張啟山扒開碎石,潺潺水聲溪流而下,流水聲並不小,但是為何在那麼寂靜的夜裡卻聽不真切?
用手舀了水,水質清澈,這讓他想起第一次入墓時的那條河。
張啟山終於明白,這裡是有一條開山的機關路。上次他們坐船離開到坤門時被迫下船步行穿出墓穴,他以為水到坤門就沒了。
原來。
張啟山返回車前,副官眺望已久,吳邪平躺在汽車后座,叫厚厚的毯子圍的嚴實,睡得很沉。
張啟山安靜了看了好一會兒,道:“找個船,小些的。”
副官應聲,轉身跑開,張啟山打開車門,坐在車邊緣看著吳邪的睡臉。
他曾經想過歷史被更改的後果,也想過如果歷史被改,七十年後的吳邪是誰?或者七十年後根本就沒了吳邪這個人。
那如果在現在被更改歷史的情況下,他將吳邪送回去的結果會是什麼?吳邪能繼續活著嗎?還是那些歷史被更改的印跡重新回歸原位?
又或者,吳邪根本,回不去。
這個設想讓張啟山心似火燎般難受。
吳邪被兩個世界拋棄了嗎?
副官回來很快,附近不遠有一個村莊,張啟山在四年前受困這裡時,衛兵也曾經借過船。
張啟山背著吳邪穿過山路走到小河邊,船已經在水裡搖曳,張啟山將吳邪小心放平,他接了船槳,看著副官道:“你返回長沙,找阿三,帶一隊人將宣德爐帶來,坐船順著這條河到他曾經接我的平台那兒等我。”
副官一愣,伸手抓著船梆,道:“佛爺還是等我找了人回來一起入墓穴吧。”
“吳邪等不到你們回來,他就會醒過來了。”張啟山船槳撐著河岸,用力一推,船順著河水朝墓穴方向去。
副官站在岸邊看著張啟山撐船漸漸埋沒在兩岸的雜草中,他轉身朝汽車跑去。
*********************************************
張啟山第一次下這個明代王相墓時,老八曾經一本正經的算過一卦,卦象過後說張啟山與這墓穴還是有幾分緣分,兇險也有,但是能逢凶化吉。
老八的卦象很少會這麼吉利的。張啟山顯然是不信,甚至在他遇見吳邪後也覺得老八卦象不准。
直到現在,他不得不承認,這卦象,著實太准了。
墓穴發生改變,與曾經有幾分不似,卻也大體相同。只是並不用入水,順水而流,拐過幾個山洞就到了張啟山從未曾去過的墓室。
宣德爐的所在是主墓室,那裡有兩尊空石棺。石棺里放了一些年歲太久的衣服,那些衣服稍微一觸碰便會灰飛煙滅。張啟山當時只是看了一眼,並沒有動。
他只帶走了宣德爐。
當時以為所有的墓室都已經走過,可誰曾想順水而流會來到一個完全別有洞天的新墓室。
張啟山將船靠岸,船槳橫插在岸邊的石縫裡,將船拴好,把吳邪從船上小心抱上岸。
新墓室蜿蜒窄小,張啟山背著吳邪得小心緩慢才能通過。
走了好一陣這窄小路,才算是漸漸寬敞起來。抬頭看四周,石壁堅固,不像是有什麼機關。
手指摸著牆壁,微涼,塵土感卻不甚明顯。
許是因為靠河潮濕,墓室封閉不受風塵的緣故。這條墓道深長悠遠,張啟山背著吳邪走了好一陣,懷表的時間告訴張啟山,他從上岸到現在,已經過了三十分鐘。
張啟山在幾乎以為他陷入了錯誤的墓道而準備返回時,還是看到了屬於墓室才有的鬼火。
張啟山頓住腳,他沒有來過這個墓室,擔憂如果一旦進入是否會有危險。
他身上還背著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經不得折騰的吳邪。
張啟山將吳邪靠牆放下,伸手擦了擦他臉頰上不知道什麼時候蹭上污跡。
“吳邪,我不知道是否真的能將你送走,我也不知道我們面前這個墓室是否有危險。將你放在這兒我也不放心。”張啟山伸手將吳邪的手握住,看著他的睡臉,微微一笑,“從進入這裡,我們就當做是命吧,如果老天真的要你我死在這裡,倒也是一樁美事,就當做成全了你我。”
張啟山親親吳邪額頭,將吳邪攔腰抱進懷裡,朝墓室走去。
張啟山所擔憂的危險並沒有來臨,這個墓室看起來和其他墓室並沒有什麼兩樣。
可能唯一的區別是這裡有一張石床,一張石桌椅。
這不像墓室,更像是曾經有人生活過得地方。
張啟山為自己這個想法而覺得可笑,墓室怎麼會有人生活。張啟山將吳邪平放在石床上,因為堅硬,他鋪了毛毯在下面,折了一些搭在吳邪身上。
墓室四方,與主墓室有一些類似可又有些不像。四周除了堅實牆壁以外沒有別的東西。
張啟山手指在石壁上一寸寸仔細撫摸,他企圖找到一些屬於這個墓室的“機關。”
這座古墓其實是張啟山下過最沒有危險的古墓,即便他遇見了吳邪。在他得到宣德爐遇見分岔路迷路之前,沒有死一個人,沒有遇到一件棘手難解決的事情。
仿佛,這個古墓的存在就是為了讓他遇見一個人。
張啟山回頭看著躺在石床上沉睡的吳邪。
手指攀爬遇到了一個石坑,他轉回頭看著那小石坑。
石坑有些稜角形狀,可看起來更圓潤,也許是在建造時不小心留下的印跡吧?
墓室轉了一周,也沒有發覺什麼機關,它好似一個打開的,但是卻又封閉的墓室,不通往任何地方。
這不應該。
張啟山仰頭看著墓室屋頂,空無一物,連縫隙都看不到。
張啟山深吸口氣,低下頭看著吳邪,吳邪沒有醒過來,他無法入水,看樣子通過水路是進入不到主墓室的。可是即便吳邪醒過來,以他現在的身體和半吊子水性,能安然無恙的到達主墓室嗎?
張啟山像在做難題,一道接著一道沒有盡頭。這比他指揮一場戰役來的艱難許多。
進入這裡他發現他更想和吳邪永遠待在這裡,日軍什麼時候被擊退,什麼時候退出中國,中國什麼時候勝利,百姓什麼時候真的能在家裡睡一個安穩覺,他都想拋開。
哪怕跟著身體日益衰敗的吳邪一起,永生永世埋骨在此也未嘗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