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疏星點點,夤夜沉沉,忘機端坐佛前,速速捻著佛珠,卻滿腦子都是南無靖這四次來訪時所說的話。

  胡軍大舉進犯,北川哀鴻遍野,骨肉參商。孤若參戰,唐軍三載之內便可大捷;倘若袖手旁觀,任其發展,戰時必定延長,侈費物力倒在其次,苦的卻是百姓。孤雖不意捲入這凡間紛爭,然也不願親睹蒼生受這離亂之苦。

  正想著,手中念線忽斷,念珠滾落一地。

  忘機神情一慌,急忙起身長跪佛前,合十稱罪。

  “佛主聖裁,小仙曾修詭道,晚拜靈山,未嘗躬親以事佛主,本願傾此一世以信徒之禮參佛,以了夙願,奈何時移世易。孤今立誓,從軍之後,絕不親戮一命,平素亦會堅守我沙門戒律,絕無一日懈怠。”

  旦日,南無靖再訪忘機,忘機出山,攜一經筒,一竹魚,一桐琴,與了空方丈親賜之鎮寺佛寶沉香念珠,並作《從軍行》詩。

  皎皎胡山月,渺渺維常葩。

  千山埋游雪,萬骨作飛沙。

  珠淚和炊下,長喟折桑麻。

  圜膝彌陀見,佑我國與家。

  卻說慕唯清,方其抵京之時,洛書花轎已去。痛心疾首之中,慕唯清未及頓整便備車準備赴涼。

  將行之際,合歡台的驚鵲卻來求見。原是洛書怕白弟不慣西涼風土,欲將其托與慕唯清飼養。

  慕唯清收下雪團一般的活潑貓兒,交由家僕照料,便按計趕赴西涼。

  臨行時,嬋娟攔車跪求慕唯清攜她同去。

  “嬋娟是為少爺而生的,少爺去哪兒,嬋娟便去哪兒。”

  “嬋娟,你記住,沒有人是為誰而生的。”

  嬋娟死死拉住從車夫手裡搶過來的韁繩,“那……那少爺此次離家,可還會回來?”

  “自是要回來的。”

  慕唯清鎮靜地扯下一個謊,終是穩坐車上,連面也未露,僅留下那片語只言給嬋娟寬心。

  幾個家丁拉開嬋娟,而後,慕唯清的馬車絕塵而去。

  卻說那貓白弟,洛書出塞時沒捨得帶上它,怕它跟著自己受苦。後來,它在慕府受了怠慢,便循機回宮去跟了符離,被符離更名為白帝。

  為此,符離還專門遣宮女江楓到宮外請匠人造了一塊刻有“白帝”二字的玉牌掛在那貓頸上。滿朝文武都說這般給貓取名是大不敬,秦翾飛聽了,卻乾脆敕賜一枚鐫了“白帝”兩字的紫金扇墜給符離,符離竟也收得心安理得,隨手就用它把貓頸上的玉牌換了下來。

  那貓同符離倒是合得來,整日神龍見首不見尾,餓極才到心閣分符離一點吃食。心閣的菜是永遠吃不完的,符離也樂得將不愛吃的葷腥分它。

  可憐洛書長情一生,卻連她的貓,對她也無有半分真心。

  嘉和四年七月,洛書抵西涼,入主重華宮。

  這日,洛書正臨窗畫竹,驚鴻竟來報慕唯清已到西涼,現正在瓊華殿拜謁國主。

  洛書即刻擱筆,未整衣妝便擺駕瓊華殿。到得御階之下時,正遇著慕唯清出殿。

  “淇兒!”慕唯清喜極,趨步走近洛書。

  洛書含淚凝睇慕唯清,後者衣衫凌亂,滿面塵色,勞頓之態教人驚心。

  “唯清……”洛書哽咽,無話。

  慕唯清抬起微顫的手,欲要摸一摸洛書的頭髮,卻只觸到她金碧橫斜的發冠。

  重華宮內,慕唯清填詞,洛書撫箏。

  天淨沙

  素襦白裳蒹葭,

  丹書朱箔紅紗,

  玄琴青絲黛馬。

  西涼不夏,

  倩莫歌盡桃花。

  “你畫的雖是竹,意卻全在竹枝掩映下的白塔上,正是師父所講的‘十分佳作,九分閒筆’。塔者,內蘊浮屠。你可是還在牽念,那寺中之人?”

  心裡事為人所察,洛書將作何解,且留待明日再敘,談客尚有要務纏身,為今去也。

  ☆、第十二章 秦洛書深情易睹 司徒卓巧念難猜

  閒言少敘,書接上回。慕唯清點破洛書心事,端端放下筆,雙手拎起桌案上洛書的畫。

  洛書大驚,立時停了彈奏,“你……是如何得知的?”

  “知你莫若我。”慕唯清輕嘆,“也魯可汗深明大義,答應與大唐永不再戰。我觀他舉止,頗具王者風範;析他言談,亦屬穎慧之倫。可汗一代天驕,你若憐取眼前人,當是最好。”

  慕唯清明知說了無用,卻不得不如是說,真箇是心如刀絞。

  洛書垂眼,輕步走向牆上高掛的河圖。

  “這河圖洛書,於謫星台大火中倖存,千年不腐。宏道三十年,我以師父所授奇門遁甲之術破譯此圖,與典章所記分毫不差,父皇親賜洛書封號,從此大唐子民只知洛書,不識秦淇。可今後,西涼便只有秦淇,再無洛書了。”

  慕唯清顧向窗外,不忍回看洛書。

  洛書卻過去拉他轉身,纖細食指指著滿壁桃花彩繪,“我素來不喜粉黛,獨愛桃花,可汗憐我思鄉之念,舉國找尋能工巧匠趕出了這殿內桃源。西涼禮俗,縱一國之主,亦無妃妾之制。我與他,自是一生一世一雙人。”

  慕唯清咬牙不語,肝膽欲裂。

  我又豈會不知,你說出這番話,不過是為使我勿多惦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