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個朝代的衰敗,竟要一個女人來背黑鍋,天下豈有此等道理!慕唯清為尹柔忿忿不平。

  不過,他心中還有一點疑慮想不明白,那便是襄帝的諡號。

  襄者,助也。

  若他真如史載,昏聵無能,沉湎酒色,又何必予他如此褒稱?

  當年元帝入紫皇城,火燒無雙台,所有典籍付之一炬。手中這本周史,可以說全是太史院一面之詞,慕唯清實在不敢盡信。

  還有文貴妃的封號,為何不是稱道美貌之辭,而是一個文字?

  這其中,恐有隱情。

  慕唯清決心查清此事,為襄帝與文貴妃正名。

  他不欲驚動太史院,便逐個暗訪朝中老臣,投其所好,問得元帝入紫皇時的些許線索;又走訪栗家橋附近世代居住的人家,了解栗家橋兵變之事;到最後,甚至索性收拾幾件行裝前往尹柔的家鄉——蜃州桐棲縣繼續訪查。

  這一查,竟查出尹柔之母於熙寧五年被胡人擄走之事。

  慕唯清抽絲剝繭,步步深入,終於知曉當年內情。

  文貴妃確為仵胡細作,只因胡人以其母性命相脅,故而不得不設計入宮,向胡人泄露軍機。

  貴妃,不才苦心孤詣還你清白,尋到的卻是你通敵叛國的證據,這可教不才如何是好啊?

  慕唯清在桐棲住了月余,渾渾噩噩回到慕府,始作《尹柔傳》。

  傳未成時,卻有一年邁婦人前來求見,自稱知曉襄帝與文貴妃當年內幕。

  慕唯清不敢怠慢,忙延請她入室一敘。

  誰知這一敘,竟扯出一段驚天秘辛。

  “貴妃每每向胡人傳遞情報,均與實情有所出入,目的便是不使家國受創,百姓流離。襄帝早有覺察,只是從未點破,就連貴妃,也是在元帝破城那一日才知襄帝知曉她的身份。”

  檀板一磕,書人語止。襄文其事,諸君欲知個中真相,且聽明日文妃秘史。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小可愛的收藏!

  ☆、第六章 南無靖觀書有悟 寒江雪賞字無心

  摺扇輕闔,說慕唯清聽了那神秘老婦的一番說辭,不禁大驚,連忙追問:“婆婆所言可屬實嗎?”

  鶴髮老婦撲通跪地,“事關家國,妾身不敢妄語。不瞞大人,妾身祖上便是貴妃宮中媵人,當年情景,吾家世代口耳相傳,卻憚於天家威勢,每每不敢直言。當年唐軍入城,無雙台的大火燒了三四日,足見元帝滅周國史之心,如今還請大人為貴妃做主。”

  慕唯清眉目稍動,忽又一凜,“可襄帝為保文妃,殺害朝廷重臣,又該當何解?”

  “大人明鑑,那上申侯自恃位高權重,早有謀逆之心,襄帝這才託故殺了他,與貴妃無關。當日唐軍入宮,襄帝意欲自戕於謫星台,貴妃立誓絕不獨活,推倒了殿內所有燈燭,將妾身先人攆出殿外,只求她將實情傳之後世。元帝上謫星台時,襄帝與貴妃已然不知所蹤,元帝疑為天助,適才以襄字作為襄帝之諡。”

  那老婦言之鑿鑿,說得聲淚俱下,絕不似信口雌黃。況且,她不過一介平凡布衣,斷無編造謊言為前朝妃子平反之理。

  “婆婆放心,不才定為貴妃鳴冤昭雪。”慕唯清扶起老婦,“還請婆婆將貴妃生平與不才細細道來。”

  “是,大人。貴妃驚才絕艷,有校書詠絮之才,故而襄帝親為賜號:文。當年……”

  嘉和元年八月,《尹柔傳》成,長安上下爭相傳抄,洛陽紙貴。

  尹柔之名,數日內便從禍國妖妃轉為貞烈賢妃,與栗妃栗之然齊名。

  那邊廂,南無靖上疏請廢鄧美人,卻屢屢被拒,這日提及琉姝皇后小產系鄧美人所害,又被秦翾飛痛斥,想起慕唯清那為尹柔歌功頌德的傳記便怒火中燒,到慕府興師問罪。

  “慕唯清,你作的這是什麼傳?”南無靖重重把一卷白宣摔在桌上,“這下皇上非但不廢黜,反而愈加看重那會寫詩的鄧氏了!你這樣居心叵測,袒護歹人,究竟意欲何為?”

  慕唯清被問得一愣,旋即也惱了,不答反問:“靖,當年翾飛執意要我入翰林,後來卻又改變主意,你可知為何?”

  “為何?”南無靖怒色不減。

  “我對他說,我入翰林,日後若為諫官,必當冒死直諫,不理朝臣非議;若為史官,必當秉筆直書,不顧皇家顏面。”

  南無靖聞言怔住,無言以對。

  “我慕唯清,自認筆下的每一個字,都是如實所寫,對得起天地良心。旁人從中讀出什麼,與我無關。”

  “唯清……”

  南無靖垂眸,似有所悟。他一素只當慕唯清是只愛詩詞歌賦的閒散性子,不喜官場紛爭,爾虞我詐,卻不知他竟是這般剛烈,當真傲骨。

  “你我從小一起長大,我竟疑你,最是該打!現如今,若論這丈夫之志,聖人之懷,比之於你,我卻當真是自嘆弗如,而且,弗如遠甚。”

  自是,此二人終於冰釋誤會,再無嫌隙。

  夜來,南無靖重讀《尹柔傳》,感悟良多,為詩一首。

  殘茶退更漏,夜涼劍在手。

  襄皇有遺恨,文妃潛幽愁。

  天地識伉儷,史筆掩風流。

  君恩應似海,臣心不如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