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頁
真正讓紫鵑慌了神的,是林嬸娘的出現。林嬸娘一來就大包大攬地介入到了瀟湘館的日常管理之中,雖然紫鵑的月錢漲了,雖然林嬸娘塞進來的碧葉和青芷都是極其好相處的姊妹,還一口一個“姐姐”的叫著,紫鵑還是有了一種危機感,這種感覺很難說得明白,也只是林嬸娘帶著審視與不屑打量著寶玉的眼神,雖然林嬸娘從未說過寶玉一句不好,可是在聽慣了讚美寶玉的話的人看來,這本身就是一種否定。而對於寶黛愛情的未來,以林嬸娘的身家地位是有發言權的。
與對寶玉的冷淡相對應的,是林嬸娘對於琮三爺的熱情,在這之前,紫鵑從未注意到這位沒有存在感的爺,雖然他中秀才中舉人,可是在賈府這種大官宦人家,奴才秧子都可以做到七品官,紫鵑從未覺得琮三爺能跟寶二爺相提並論。
可是林嬸娘實在是太高杆了,聰明得讓人害怕,紫鵑眼睜睜看著聽著林嬸娘借著閒談,一點一滴地改變著姑娘的想法,姑娘自己也許還不知覺,紫鵑卻旁觀者清,她想到林嬸娘也許不想姑娘嫁給寶玉,這個想法讓她自己不寒而慄。
這個世界上也許沒有人比她更了解姑娘的了,她平生第一次鼓起勇氣,做了一件不符合她身份和性格的事。她找機會騙寶玉說,姑娘要回林家去,寶玉果然就發了狂,也許這份恐懼也正深深埋在寶玉的心底,機緣巧合地就激發了出來。
眾人妄想視而不見的戀情暴露在了光天化日之下,所有人都不得不正視這個事實,賈母倒是鬆了一口氣,所以對於闖了大禍的紫鵑,她老人家只是輕描淡寫地埋怨了兩句,就雲淡風輕了。局勢似乎是扭轉過來了,薛姨媽和寶姑娘退出了雙玉之爭,史大姑娘也開始議親,李紈的兩個妹子自回自家去擇婿了。
唯一令紫鵑不安的,是林嬸娘那深深的一瞥,似乎看透了她的用心。被這樣的貴婦人記在心裡,讓紫鵑午夜夢回,不寒而慄,然而倘若再讓她選擇一次,她想,她還是會做同樣的事……
忍著心中隱隱的不安,紫鵑到底還是感到些安慰:姑娘的終身大事終於塵埃落定,她自己又何嘗不是鬆了一口氣。哪怕被主人猜疑防範,也值了。成全了姑娘和寶二爺,也就成全了她自己。
然而世事難料,即使是賈母她老人家也未曾料到,王夫人看似順從,其實執拗,尤其是在寶玉的婚姻上,王夫人鐵了心一定要一個自己喜歡的媳婦。於是便有了抄檢大觀園。
在紫鵑看來,抄檢大觀園不過是個由頭,一個將姑娘從賈府趕走的手段。瀟湘館是不是查出了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王夫人授意下人夜查了瀟湘館,別說姑娘,就連紫鵑都知道,這賈府是住不得了。
她只得隨著姑娘回去了林府,林府上下肅然,飲食起居比之賈府又高一層,然而紫鵑心裏面還是暗暗盼著寶玉能再鬧上一鬧,畢竟他是王夫人的心頭肉,倘若他真是拼死一爭,王夫人總還是心疼兒子的。
然而紫鵑失望了,寶玉只是哭,求老太太,求林嬸娘,甚至求黛玉跟他回去,可就是不敢去求他自己的母親。他的性格綿軟的那一面暴露了出來,不但紫鵑失望,連黛玉也是失望的了。事情就這樣膠著下來,林嬸娘可是不閒著,林府里真正展示出應該如何教養姑娘,並不只是好吃好喝地伺候著,還要教如何經營家業,管理下人。姑娘的眼界開了,心也漸漸大了……
紫鵑原以為事情總還是有轉圜的,畢竟賈府里說了算的是老太太,可是王夫人不顧一切地使出了殺手鐧,她進宮去請貴妃指婚,成全了金玉良緣。消息傳來,紫鵑的心沉到谷底,她是知道,姑娘的名聲全繫於寶玉一人,滿府上下無人不知,從此如何再議親呢?
她恨寶玉,又可憐他,急得不行,卻無計可施。這個時候她才意識到,自己可能犯了大錯,將寶黛的情感公布於眾,若是如願自是美事,如今讓姑娘如何自處呢?她害了自己的姑娘,悔得無地自容。也就是此時,她才感受到林嬸娘的重要,也又一次領教了這位貴婦人的手段。
林嬸娘雲淡風輕地談笑間便與賈母和邢夫人談成了黛玉和賈琮的婚事,在紫鵑看來,這已是此時最好的選擇。且不說賈琮也是賈府的直系子孫,便是在仕途上,也很是順遂,剛剛得中探花,自是年少得志。紫鵑為姑娘感到慶幸,日子稍稍一長,漸漸顯出賈琮的好來,她便越發覺得姑娘嫁得甚是好了。
姑娘成親之後,過得甚是如意,紫鵑也就漸漸淡了對寶玉的念想,一門心思守著這邊過日子。賈琮跟府里的其他爺們是不一樣的,從來不沾惹丫鬟,也沒有收房裡的人。姑娘是散淡人,似乎賈琮若是要討小,她是不反對;若是讓她親自去張羅,她卻是不屑為。
紫鵑見碧葉和青芷私下裡的言語,都是將來要到外面去找女婿的,自己也就漸漸打消了做姨娘的痴想。只是外面的日子怎麼能跟府里比呢?她受不了小門小戶油鹽醬醋的日子,故此當碧葉和青芷先後嫁人,紫鵑一直求著黛玉說不捨得出去,便遷延了下來。
此時她已經是管家的大丫鬟了,雖然不管外面的帳目,但是府裡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經她的手。黛玉既是當家主婦,跟著她的丫鬟自然也就常常要見到門下各鋪子裡的掌柜、帳房和夥計等人。
那時紫鵑已經跟著去了蘇州,正住在兩江總督府里。有一天銀樓里的夥計過來送帳本,她接過來的時候,卻發覺那人在帳本下面偷偷塞她手裡一個絹包。紫鵑從來不曾經過這樣私相授受的事情,暗想銀樓的帳目一向清楚,難道這個夥計藏私?
與對寶玉的冷淡相對應的,是林嬸娘對於琮三爺的熱情,在這之前,紫鵑從未注意到這位沒有存在感的爺,雖然他中秀才中舉人,可是在賈府這種大官宦人家,奴才秧子都可以做到七品官,紫鵑從未覺得琮三爺能跟寶二爺相提並論。
可是林嬸娘實在是太高杆了,聰明得讓人害怕,紫鵑眼睜睜看著聽著林嬸娘借著閒談,一點一滴地改變著姑娘的想法,姑娘自己也許還不知覺,紫鵑卻旁觀者清,她想到林嬸娘也許不想姑娘嫁給寶玉,這個想法讓她自己不寒而慄。
這個世界上也許沒有人比她更了解姑娘的了,她平生第一次鼓起勇氣,做了一件不符合她身份和性格的事。她找機會騙寶玉說,姑娘要回林家去,寶玉果然就發了狂,也許這份恐懼也正深深埋在寶玉的心底,機緣巧合地就激發了出來。
眾人妄想視而不見的戀情暴露在了光天化日之下,所有人都不得不正視這個事實,賈母倒是鬆了一口氣,所以對於闖了大禍的紫鵑,她老人家只是輕描淡寫地埋怨了兩句,就雲淡風輕了。局勢似乎是扭轉過來了,薛姨媽和寶姑娘退出了雙玉之爭,史大姑娘也開始議親,李紈的兩個妹子自回自家去擇婿了。
唯一令紫鵑不安的,是林嬸娘那深深的一瞥,似乎看透了她的用心。被這樣的貴婦人記在心裡,讓紫鵑午夜夢回,不寒而慄,然而倘若再讓她選擇一次,她想,她還是會做同樣的事……
忍著心中隱隱的不安,紫鵑到底還是感到些安慰:姑娘的終身大事終於塵埃落定,她自己又何嘗不是鬆了一口氣。哪怕被主人猜疑防範,也值了。成全了姑娘和寶二爺,也就成全了她自己。
然而世事難料,即使是賈母她老人家也未曾料到,王夫人看似順從,其實執拗,尤其是在寶玉的婚姻上,王夫人鐵了心一定要一個自己喜歡的媳婦。於是便有了抄檢大觀園。
在紫鵑看來,抄檢大觀園不過是個由頭,一個將姑娘從賈府趕走的手段。瀟湘館是不是查出了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王夫人授意下人夜查了瀟湘館,別說姑娘,就連紫鵑都知道,這賈府是住不得了。
她只得隨著姑娘回去了林府,林府上下肅然,飲食起居比之賈府又高一層,然而紫鵑心裏面還是暗暗盼著寶玉能再鬧上一鬧,畢竟他是王夫人的心頭肉,倘若他真是拼死一爭,王夫人總還是心疼兒子的。
然而紫鵑失望了,寶玉只是哭,求老太太,求林嬸娘,甚至求黛玉跟他回去,可就是不敢去求他自己的母親。他的性格綿軟的那一面暴露了出來,不但紫鵑失望,連黛玉也是失望的了。事情就這樣膠著下來,林嬸娘可是不閒著,林府里真正展示出應該如何教養姑娘,並不只是好吃好喝地伺候著,還要教如何經營家業,管理下人。姑娘的眼界開了,心也漸漸大了……
紫鵑原以為事情總還是有轉圜的,畢竟賈府里說了算的是老太太,可是王夫人不顧一切地使出了殺手鐧,她進宮去請貴妃指婚,成全了金玉良緣。消息傳來,紫鵑的心沉到谷底,她是知道,姑娘的名聲全繫於寶玉一人,滿府上下無人不知,從此如何再議親呢?
她恨寶玉,又可憐他,急得不行,卻無計可施。這個時候她才意識到,自己可能犯了大錯,將寶黛的情感公布於眾,若是如願自是美事,如今讓姑娘如何自處呢?她害了自己的姑娘,悔得無地自容。也就是此時,她才感受到林嬸娘的重要,也又一次領教了這位貴婦人的手段。
林嬸娘雲淡風輕地談笑間便與賈母和邢夫人談成了黛玉和賈琮的婚事,在紫鵑看來,這已是此時最好的選擇。且不說賈琮也是賈府的直系子孫,便是在仕途上,也很是順遂,剛剛得中探花,自是年少得志。紫鵑為姑娘感到慶幸,日子稍稍一長,漸漸顯出賈琮的好來,她便越發覺得姑娘嫁得甚是好了。
姑娘成親之後,過得甚是如意,紫鵑也就漸漸淡了對寶玉的念想,一門心思守著這邊過日子。賈琮跟府里的其他爺們是不一樣的,從來不沾惹丫鬟,也沒有收房裡的人。姑娘是散淡人,似乎賈琮若是要討小,她是不反對;若是讓她親自去張羅,她卻是不屑為。
紫鵑見碧葉和青芷私下裡的言語,都是將來要到外面去找女婿的,自己也就漸漸打消了做姨娘的痴想。只是外面的日子怎麼能跟府里比呢?她受不了小門小戶油鹽醬醋的日子,故此當碧葉和青芷先後嫁人,紫鵑一直求著黛玉說不捨得出去,便遷延了下來。
此時她已經是管家的大丫鬟了,雖然不管外面的帳目,但是府裡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經她的手。黛玉既是當家主婦,跟著她的丫鬟自然也就常常要見到門下各鋪子裡的掌柜、帳房和夥計等人。
那時紫鵑已經跟著去了蘇州,正住在兩江總督府里。有一天銀樓里的夥計過來送帳本,她接過來的時候,卻發覺那人在帳本下面偷偷塞她手裡一個絹包。紫鵑從來不曾經過這樣私相授受的事情,暗想銀樓的帳目一向清楚,難道這個夥計藏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