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我起身目送他走遠。心想他他拉家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了。這克善看起來對將軍府毫無善意。至於惡意,只要新月還在將軍府里,應該也不會有吧?看著像是打算遠著了。
他在這捧高踩低的宮裡生活了幾年,又有個不受太后待見的親姐。怕是日子不算好過。當初那麼天真無知的孩子,如今竟暮靄沉沉的不似少年了。我心中暗暗嘆了口氣,這新月真是造孽啊。自己沒臉沒皮,讓親弟跟著一起受苦。
要是當初新月嫁給了費楊古,恐怕克善不用回荊州去。原端王府可是什麼人也沒剩下。即使回去了,怕也只能做個閒散的親王了。
可留在京里就不同了,雖然也是閒散的秦王。但只要近著皇上和太后,結交京中諸人,說不定就會有機會打仗立功,重新獲得權柄。
現在這情形,怕是難了。
又坐了片刻,太后又把我召了回去。
“哀家為什麼把你叫進宮裡來,你應該心中也有數。不用那麼著急告訴哀家你的回答,回去仔細斟酌斟酌。哀家下回再叫你進宮說話。”
“是。”
這太后就是太后,說媒也不像尋常婦人那樣苦口婆心,使勁的遊說,說對方的好處優點。她啥都沒說,到時候就算是我不答應,也不落面子。
今兒不讓我說,大概也是知道我會一口拒絕。不讓我說什麼,這事兒反而有了個迴旋的餘地。
老人精啊。
第22章
從宮裡回到莊子上,驥遠和珞琳也派了身邊的近人來問詢,我大概說了一下情況,就沐浴歇下了。
如今心境不同了,初來此地時,只想著怎麼從那一堆麻煩中脫身,安排好自己的後半生。但過了幾年富貴閒養的日子,我如今無論做什麼都是一點兒都不急了。
哪怕遇到這樣的事,也沒讓我怎麼犯愁。今兒去宮裡,都是一堆需要我奉承的貴人,我也沒覺得煩。想我以前不耐煩和人打交道,也不習慣口不對心,彎彎繞繞。可如今心裡自在舒暢,即便是在宮裡謹慎陪笑,我也只覺得尋常了。
當然很多事情仍是身不由己,只不過從前覺得是麻煩和桎梏的東西,如今卻能從容面對了。這富貴悠閒的日子,果然能養人的性情啊。
驥遠接我去瞧了他的新府邸,原本他挑了一個最大的院子給我。可我就一個人,身邊伺候的人也不多,我就和他商量著換了另一個不大不小,但是景色很好的院子。
如錦又拿著家具的樣式,擺設,花糙等等來問我,我讓她隨意,說我在這些上頭沒什麼講究。
只叮囑她要注意身子,畢竟還懷著孕呢。
倒是也不需要自己怎麼操勞,拿定了主意讓人去辦就是了。我拿出幾張銀票打算貼補給驥遠,這家具擺設也要不少錢,他才有多少俸祿?
沒想到驥遠硬是不肯要,還跟我牛氣哄哄的說,以後就是他奉養孝順我了,讓我別操心銀子的事。
還說這回皇上的賞賜本就不少,將軍府和老太太也給了他安家的銀子。讓我留著私房自己花吧。
聽他這麼說,我也就不勉強他了。反正我的東西,將來也全是他和珞琳的。
搬家的時候,莊子裡的東西我都沒怎麼動。畢竟莊子還是以後我打算常住的地方。而且驥遠那兒什麼都有,也不需要我這裡搬動了。
帶著貼身伺候的幾個人,衣裳被褥什麼的,簡簡單單的就搬了家。
驥遠在休沐日,又擺了桌子請了客。不過這分府的事情,礙著將軍府那邊,不好大辦慶祝。只是請了他的岳家,以及一些與驥遠關係好的同僚。
女客以我的名義倒是請了不少。這也意味著,我從此又回到了京城官員貴族的社交界了。
日子雖過得忙一些,但是一家人和睦,家中的下人也是原將軍府里使得順手的那些人,倒也舒心熱鬧。現在我只等著如錦平安把孩子生下來。
皇太后再沒宣我,倒是皇后宣了我一次,也只是閒談說話,沒提什麼讓人尷尬的話題。
也許是因為這宮裡的風向,這京中的女眷也漸漸與我來往多了起來。或是上門拜訪,或是邀我聽戲摸牌,或是一起相約去寺廟拜佛上香。我也開始走動人家。
原本我是不擅長也不耐煩這些人際往來的,但雁姬是擅長的。而且沒了那種應付差事的心態,我也不覺得勉強了。倒是打發時間的好樂子。
來往的人多而,有心懷善意的,自然也會遇到些牙尖嘴利又心懷惡念的俗人。拿著下堂的事情來冷嘲熱諷,或者因著達爾泰的事情,說些怪話酸話。雁姬是溫厚的女子,碰到這樣的事情可能會氣得要命,又放不下身段去回擊。可我不是。
我向來是伶牙俐齒的,雖然不喜歡和人發生爭執,可我更不喜歡吃虧。每每說的對方臉色發青,卻還不能當面撕破臉,誰讓大家說話都是暗諷呢?然後回房後我就會插著腰大笑幾聲,與人斗其樂無窮啊。
等到如錦要生產的時候,使人去將軍府報了信,老太太和努達海都沒來,說是將軍夫人也要生了。
倒是如錦的額娘立刻趕來了,和我一起在外屋緊張的等待著。
鬧騰了一夜,如錦平安生下了個男孩。我把孩子抱在手裡有些感慨,我連媽都沒怎麼當過,這就當奶奶了?
發了紅包,招呼著下人給如錦準備補品,把驥遠趕去休息一會兒,著人給將軍府報個信。我倒是不覺得怎麼累,天天歇得足著呢。就在如錦隔壁的房裡,看著丁點兒大的小寶寶。這么小的孩子,還真好玩。名字還沒起,大約是需要驥遠和努達海商量著起的。
讓大夫看了,說是產婦身體很好,孩子也很健康,我也放下了心。報信的人回來,說是那邊已經知道了。但是因為新月的孩子還沒生出來,因為產婦盆骨太窄,看著可能難產,所以那邊的主子都沒過來。
努達海的這個孩子倒比他的長孫年紀還小了。
天亮之後驥遠就去衙門了,倒是珞琳得了消息趕了來,我讓她自便,自己躺下休息了半天。再醒來,如錦已經吃過飯了,寶寶正在喝奶娘的奶。很貪吃的樣子,看起來還挺有力氣的。雖然眼睛還沒有睜開。
我們婆媳姑嫂三人說了會兒話,讓如錦歇下之後,我就趕珞琳回去,這孩子太喜歡泡在娘家了。這可不怎麼好。
誰知道她神神秘秘的說:“額娘,聽說那邊還沒生下來呢。她不是說都是她的錯,有什麼懲罰怪罪都衝著她去嗎?您說,這是不是報應?”
我點點她的額頭,左右看看沒人,才道:“這種話不許再說了。你如今諸事順遂,她只是你阿瑪的繼室。不必和她計較。讓人聽到了,反倒顯得你不夠尊重。現今你只多考慮丈夫和兒女的事就好,旁的人和旁的事不必放在心裡。”
“知道了,額娘,我也只跟您說說”,珞琳討饒道。
我一笑,也不跟她多囉嗦了。
直到傍晚的時候,將軍府才傳來消息,說是將軍夫人九死一生生下了個女兒,孩子很健康。倒是將軍夫人產後大出血,幸好努達海早就預備好了大夫,差點沒救回來。
珞琳第二天傳來了更詳盡的消息,說是危急的時候,產婆問是保大人還是保孩子的時候,努達海和老太太發生了爭執。老太太要保孩子,努達海則要保大人。
老太太最終拗不過努達海,哪想到孩子倒是平安的生了下來,大人卻差點沒保住。
以驥遠的名義派人去送禮道了賀。老太太上門來看了曾孫子,努達海守著虛弱的新月,還不曾來。
名字倒是起了,叫額爾登額。
我覺得有些拗口,但是挺寓意不錯,“壯麗、光華、氣宇軒昂”。作為驥遠長子的名字,還過得去。
第23章
額爾登額的滿月酒熱鬧過後,我算是閒了下來。把家事也一併交付給如錦去管。自己盤算著什麼時候回京郊的莊子上去。
這天閨蜜來訪,才讓人上了茶,她就讓我打發了左右人等,開門見山道:“昨兒個皇太后宣我進宮說話了。”
特意說這個,肯定是與我有關的。我點了點頭,示意她繼續說。
她嘆了口氣,道:“皇太后讓我帶些話給你。皇太后說,這人啊,活在世上,無論做什麼,都少不了別人的幫助扶持。就算是再有才華的人,若是沒人提攜幫忙,或是在他不得志的時候拉一把,也很難有所成就。在這朝堂之上,比起一般的地方,就更是如此。這東風西風的,誰也不知道哪天風向就變了,誰也不知道哪天會不會栽了跟頭。驥遠是一員將才,可朝堂不比戰場,他畢竟年輕,缺乏經驗,沒那些老狐狸看得清,看得遠。原本努達海該一步步扶持著他,當他的靠山,也教他學會為人處世,在朝堂上立足。可這些年,努達海自己都荒廢了。更別指望能幫上驥遠什麼忙。驥遠的岳家雖不錯,可畢竟是外人。人家不會為了出嫁的女兒不顧自己的兒孫和家族。真要有什麼事,也未必指望的上。但若你嫁了達爾泰就不同了。達爾泰是個心裡剔透的實在人,又對自己人護短,有他把著方向,驥遠必不會在大事上站錯隊。雖然不能保證驥遠將來能得到什麼高官厚祿,可卻能保證他穩穩噹噹的,不出什麼大錯。驥遠有了這麼厚實穩當的靠山,為朝廷做事也就能心安了。免得他事到臨頭,胡亂投靠什麼人。這樣的錯誤一犯,將來別說毫無前途,連性命也堪憂……”
聽到這裡,我心裡咯噔一下。董鄂妃病重,聽說已是在熬日子了。那麼離康熙繼位的日子也不遠了。鰲拜勇武,又是權臣,在康熙沒有親政的時候,武將怕是投到他門下才有前途。驥遠年輕,雖有歷練,但在這樣的事上,怕是沒什麼經驗。說不定就看不清形勢,或是被拉攏蠱惑了。那等到康熙親政的時候,就算不死,怕也難再被皇帝重用了。之後平三藩,打台灣,怕也沒驥遠什麼事了。
我雖大概知道這些事的走向,可驥遠現在志得意滿,雖尊敬我,卻不會對我一個婦道人家的話言聽計從。女人,在朝廷大事上是沒有發言權的。何況那些武將一向拉幫結夥,就算他聽進去我的話了,也未必能不進圈套。
我得好好琢磨琢磨。
“……皇太后還說,你現在必是不打算再嫁,後半輩子也就指望著兒子的孝順過了。可是,民間不是還有句話麼?娶了媳婦忘了娘。就拿努達海來說,他以前也是京里出了名的孝子,可一碰見新月,不僅不顧妻兒,連自己的額娘也早就丟到腦後了。驥遠還年輕,誰知道他以後會遇到什麼人?什麼事呢?那努達海就算不顧自己的額娘,可他額娘畢竟還是家裡正正經經的老太太。就算他不顧一切娶了新月過門,他們夫妻面兒上也得敬重老太太。可你不同。你畢竟是和離了,已經不再是他他拉家的人了。若是你將來遇到這樣的事,你的位置就不那麼名正言順了。萬一和兒子兒媳有了化不開的分歧,到時候你怎麼辦?你還能靠誰?雖說如今崇尚孝道,可被不孝子氣死的人也實在不少。你若是嫁給了達爾泰,便也有了底氣。達爾泰和驥遠這兩個,有哪一個對不起你,另一個都能幫你討回公道。你好好思量一下,這話在不在理。若是拿定了主意,或是遞牌子進宮,或是托人說一聲,都是成的。若是還有什麼顧慮,也可以明說。皇太后說她既然做了這個媒,管了這個事兒,必會解決你的後顧之憂。只要你願意,其他的事無需擔心。就是這些了,我沒改動幾個字。哎呀,這傳話也是個累活兒啊。”
他在這捧高踩低的宮裡生活了幾年,又有個不受太后待見的親姐。怕是日子不算好過。當初那麼天真無知的孩子,如今竟暮靄沉沉的不似少年了。我心中暗暗嘆了口氣,這新月真是造孽啊。自己沒臉沒皮,讓親弟跟著一起受苦。
要是當初新月嫁給了費楊古,恐怕克善不用回荊州去。原端王府可是什麼人也沒剩下。即使回去了,怕也只能做個閒散的親王了。
可留在京里就不同了,雖然也是閒散的秦王。但只要近著皇上和太后,結交京中諸人,說不定就會有機會打仗立功,重新獲得權柄。
現在這情形,怕是難了。
又坐了片刻,太后又把我召了回去。
“哀家為什麼把你叫進宮裡來,你應該心中也有數。不用那麼著急告訴哀家你的回答,回去仔細斟酌斟酌。哀家下回再叫你進宮說話。”
“是。”
這太后就是太后,說媒也不像尋常婦人那樣苦口婆心,使勁的遊說,說對方的好處優點。她啥都沒說,到時候就算是我不答應,也不落面子。
今兒不讓我說,大概也是知道我會一口拒絕。不讓我說什麼,這事兒反而有了個迴旋的餘地。
老人精啊。
第22章
從宮裡回到莊子上,驥遠和珞琳也派了身邊的近人來問詢,我大概說了一下情況,就沐浴歇下了。
如今心境不同了,初來此地時,只想著怎麼從那一堆麻煩中脫身,安排好自己的後半生。但過了幾年富貴閒養的日子,我如今無論做什麼都是一點兒都不急了。
哪怕遇到這樣的事,也沒讓我怎麼犯愁。今兒去宮裡,都是一堆需要我奉承的貴人,我也沒覺得煩。想我以前不耐煩和人打交道,也不習慣口不對心,彎彎繞繞。可如今心裡自在舒暢,即便是在宮裡謹慎陪笑,我也只覺得尋常了。
當然很多事情仍是身不由己,只不過從前覺得是麻煩和桎梏的東西,如今卻能從容面對了。這富貴悠閒的日子,果然能養人的性情啊。
驥遠接我去瞧了他的新府邸,原本他挑了一個最大的院子給我。可我就一個人,身邊伺候的人也不多,我就和他商量著換了另一個不大不小,但是景色很好的院子。
如錦又拿著家具的樣式,擺設,花糙等等來問我,我讓她隨意,說我在這些上頭沒什麼講究。
只叮囑她要注意身子,畢竟還懷著孕呢。
倒是也不需要自己怎麼操勞,拿定了主意讓人去辦就是了。我拿出幾張銀票打算貼補給驥遠,這家具擺設也要不少錢,他才有多少俸祿?
沒想到驥遠硬是不肯要,還跟我牛氣哄哄的說,以後就是他奉養孝順我了,讓我別操心銀子的事。
還說這回皇上的賞賜本就不少,將軍府和老太太也給了他安家的銀子。讓我留著私房自己花吧。
聽他這麼說,我也就不勉強他了。反正我的東西,將來也全是他和珞琳的。
搬家的時候,莊子裡的東西我都沒怎麼動。畢竟莊子還是以後我打算常住的地方。而且驥遠那兒什麼都有,也不需要我這裡搬動了。
帶著貼身伺候的幾個人,衣裳被褥什麼的,簡簡單單的就搬了家。
驥遠在休沐日,又擺了桌子請了客。不過這分府的事情,礙著將軍府那邊,不好大辦慶祝。只是請了他的岳家,以及一些與驥遠關係好的同僚。
女客以我的名義倒是請了不少。這也意味著,我從此又回到了京城官員貴族的社交界了。
日子雖過得忙一些,但是一家人和睦,家中的下人也是原將軍府里使得順手的那些人,倒也舒心熱鬧。現在我只等著如錦平安把孩子生下來。
皇太后再沒宣我,倒是皇后宣了我一次,也只是閒談說話,沒提什麼讓人尷尬的話題。
也許是因為這宮裡的風向,這京中的女眷也漸漸與我來往多了起來。或是上門拜訪,或是邀我聽戲摸牌,或是一起相約去寺廟拜佛上香。我也開始走動人家。
原本我是不擅長也不耐煩這些人際往來的,但雁姬是擅長的。而且沒了那種應付差事的心態,我也不覺得勉強了。倒是打發時間的好樂子。
來往的人多而,有心懷善意的,自然也會遇到些牙尖嘴利又心懷惡念的俗人。拿著下堂的事情來冷嘲熱諷,或者因著達爾泰的事情,說些怪話酸話。雁姬是溫厚的女子,碰到這樣的事情可能會氣得要命,又放不下身段去回擊。可我不是。
我向來是伶牙俐齒的,雖然不喜歡和人發生爭執,可我更不喜歡吃虧。每每說的對方臉色發青,卻還不能當面撕破臉,誰讓大家說話都是暗諷呢?然後回房後我就會插著腰大笑幾聲,與人斗其樂無窮啊。
等到如錦要生產的時候,使人去將軍府報了信,老太太和努達海都沒來,說是將軍夫人也要生了。
倒是如錦的額娘立刻趕來了,和我一起在外屋緊張的等待著。
鬧騰了一夜,如錦平安生下了個男孩。我把孩子抱在手裡有些感慨,我連媽都沒怎麼當過,這就當奶奶了?
發了紅包,招呼著下人給如錦準備補品,把驥遠趕去休息一會兒,著人給將軍府報個信。我倒是不覺得怎麼累,天天歇得足著呢。就在如錦隔壁的房裡,看著丁點兒大的小寶寶。這么小的孩子,還真好玩。名字還沒起,大約是需要驥遠和努達海商量著起的。
讓大夫看了,說是產婦身體很好,孩子也很健康,我也放下了心。報信的人回來,說是那邊已經知道了。但是因為新月的孩子還沒生出來,因為產婦盆骨太窄,看著可能難產,所以那邊的主子都沒過來。
努達海的這個孩子倒比他的長孫年紀還小了。
天亮之後驥遠就去衙門了,倒是珞琳得了消息趕了來,我讓她自便,自己躺下休息了半天。再醒來,如錦已經吃過飯了,寶寶正在喝奶娘的奶。很貪吃的樣子,看起來還挺有力氣的。雖然眼睛還沒有睜開。
我們婆媳姑嫂三人說了會兒話,讓如錦歇下之後,我就趕珞琳回去,這孩子太喜歡泡在娘家了。這可不怎麼好。
誰知道她神神秘秘的說:“額娘,聽說那邊還沒生下來呢。她不是說都是她的錯,有什麼懲罰怪罪都衝著她去嗎?您說,這是不是報應?”
我點點她的額頭,左右看看沒人,才道:“這種話不許再說了。你如今諸事順遂,她只是你阿瑪的繼室。不必和她計較。讓人聽到了,反倒顯得你不夠尊重。現今你只多考慮丈夫和兒女的事就好,旁的人和旁的事不必放在心裡。”
“知道了,額娘,我也只跟您說說”,珞琳討饒道。
我一笑,也不跟她多囉嗦了。
直到傍晚的時候,將軍府才傳來消息,說是將軍夫人九死一生生下了個女兒,孩子很健康。倒是將軍夫人產後大出血,幸好努達海早就預備好了大夫,差點沒救回來。
珞琳第二天傳來了更詳盡的消息,說是危急的時候,產婆問是保大人還是保孩子的時候,努達海和老太太發生了爭執。老太太要保孩子,努達海則要保大人。
老太太最終拗不過努達海,哪想到孩子倒是平安的生了下來,大人卻差點沒保住。
以驥遠的名義派人去送禮道了賀。老太太上門來看了曾孫子,努達海守著虛弱的新月,還不曾來。
名字倒是起了,叫額爾登額。
我覺得有些拗口,但是挺寓意不錯,“壯麗、光華、氣宇軒昂”。作為驥遠長子的名字,還過得去。
第23章
額爾登額的滿月酒熱鬧過後,我算是閒了下來。把家事也一併交付給如錦去管。自己盤算著什麼時候回京郊的莊子上去。
這天閨蜜來訪,才讓人上了茶,她就讓我打發了左右人等,開門見山道:“昨兒個皇太后宣我進宮說話了。”
特意說這個,肯定是與我有關的。我點了點頭,示意她繼續說。
她嘆了口氣,道:“皇太后讓我帶些話給你。皇太后說,這人啊,活在世上,無論做什麼,都少不了別人的幫助扶持。就算是再有才華的人,若是沒人提攜幫忙,或是在他不得志的時候拉一把,也很難有所成就。在這朝堂之上,比起一般的地方,就更是如此。這東風西風的,誰也不知道哪天風向就變了,誰也不知道哪天會不會栽了跟頭。驥遠是一員將才,可朝堂不比戰場,他畢竟年輕,缺乏經驗,沒那些老狐狸看得清,看得遠。原本努達海該一步步扶持著他,當他的靠山,也教他學會為人處世,在朝堂上立足。可這些年,努達海自己都荒廢了。更別指望能幫上驥遠什麼忙。驥遠的岳家雖不錯,可畢竟是外人。人家不會為了出嫁的女兒不顧自己的兒孫和家族。真要有什麼事,也未必指望的上。但若你嫁了達爾泰就不同了。達爾泰是個心裡剔透的實在人,又對自己人護短,有他把著方向,驥遠必不會在大事上站錯隊。雖然不能保證驥遠將來能得到什麼高官厚祿,可卻能保證他穩穩噹噹的,不出什麼大錯。驥遠有了這麼厚實穩當的靠山,為朝廷做事也就能心安了。免得他事到臨頭,胡亂投靠什麼人。這樣的錯誤一犯,將來別說毫無前途,連性命也堪憂……”
聽到這裡,我心裡咯噔一下。董鄂妃病重,聽說已是在熬日子了。那麼離康熙繼位的日子也不遠了。鰲拜勇武,又是權臣,在康熙沒有親政的時候,武將怕是投到他門下才有前途。驥遠年輕,雖有歷練,但在這樣的事上,怕是沒什麼經驗。說不定就看不清形勢,或是被拉攏蠱惑了。那等到康熙親政的時候,就算不死,怕也難再被皇帝重用了。之後平三藩,打台灣,怕也沒驥遠什麼事了。
我雖大概知道這些事的走向,可驥遠現在志得意滿,雖尊敬我,卻不會對我一個婦道人家的話言聽計從。女人,在朝廷大事上是沒有發言權的。何況那些武將一向拉幫結夥,就算他聽進去我的話了,也未必能不進圈套。
我得好好琢磨琢磨。
“……皇太后還說,你現在必是不打算再嫁,後半輩子也就指望著兒子的孝順過了。可是,民間不是還有句話麼?娶了媳婦忘了娘。就拿努達海來說,他以前也是京里出了名的孝子,可一碰見新月,不僅不顧妻兒,連自己的額娘也早就丟到腦後了。驥遠還年輕,誰知道他以後會遇到什麼人?什麼事呢?那努達海就算不顧自己的額娘,可他額娘畢竟還是家裡正正經經的老太太。就算他不顧一切娶了新月過門,他們夫妻面兒上也得敬重老太太。可你不同。你畢竟是和離了,已經不再是他他拉家的人了。若是你將來遇到這樣的事,你的位置就不那麼名正言順了。萬一和兒子兒媳有了化不開的分歧,到時候你怎麼辦?你還能靠誰?雖說如今崇尚孝道,可被不孝子氣死的人也實在不少。你若是嫁給了達爾泰,便也有了底氣。達爾泰和驥遠這兩個,有哪一個對不起你,另一個都能幫你討回公道。你好好思量一下,這話在不在理。若是拿定了主意,或是遞牌子進宮,或是托人說一聲,都是成的。若是還有什麼顧慮,也可以明說。皇太后說她既然做了這個媒,管了這個事兒,必會解決你的後顧之憂。只要你願意,其他的事無需擔心。就是這些了,我沒改動幾個字。哎呀,這傳話也是個累活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