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頁
姜皇后斥責道:“本宮想你溫柔賢淑,讓你伺候陛下左右,並非朝歌暮舞迷惑陛下君心,陛下未曾宣yín作樂不理朝政乃明君之為,而你並無一言規諫,卻有壞成湯大典、誤國家之安危之嫌。從今若不悔改,引君當道,如此肆無忌憚,定以中宮之法處之。”
妲己忍氣吞聲,待三宮后妃離去,面露羞憤之意,心情鬱結,暗思,中宮有姜氏號令,妾地位卑賤,恐難完成惑君之事,且今日這般羞辱於我,不給點顏色瞧瞧不知好歹。妲己沉思良久,悄悄讓身邊俾子假傳懿旨宣前朝中諫大臣費仲入宮一見。
中諫大臣費仲乃聞太師北征後紂王身邊寵臣,早已被千年狐狸精妲己控制,得到妲己秘宣後很快進宮。妲己將其與姜氏之間的矛盾簡略說與費仲,讓費仲想辦法陷害姜氏,如能使其中宮之主丟失再好不過。費仲愁眉苦臉地回到府中,正焦頭爛額地想辦法,恰巧得知府上有一名叫姜環的仆將,曾乃東伯侯姜桓楚家將,後至朝歌隨費仲麾下。見姜環身高八斗,勇猛健壯,費仲頓時計上心來,遂用利益誘之。姜環早已脫離東伯侯麾下,如今費仲才是他的主人,無有不從。
擇日早朝,兩班文武奏章完畢,正欲散朝,一人忽現朝堂,頭帶扎巾,手執利劍,行如狼虎,只聽得一聲大喝,一劍朝紂王劈去。兩班文武尚未反應過來,紂王雙目一凝,振袖絞住利劍,腳下生風,抬腳重踢其胸膛,只聽嘭的一聲,其人倒飛兩三米,口吐鮮血,內腑盡碎。兩班文武這才反應過來,大呼“刺客”,黃飛虎動作迅速地制住刺客,問其何人,欲使其道出主謀。費仲怕被別人審出真相,主動請纓審訊刺客,不用加刑,姜環主動招供,找出幕後主使乃東伯侯姜桓楚,並道乃奉姜皇后懿旨,行刺陛下,意在侵奪天位,與姜桓楚而為天子。紂王聞言,拍案大怒,命隨侍官與中宮拿問姜氏,姜氏口稱冤枉。
紂王頭腦稍微冷靜,暗自思量,姜氏乃孤元配,貞靜德淑,中宮治理有方,且膝下兩子,長子已立太子,成湯天下遲早會交到太子手上,而姜後亦是萬尊之軀,何以無故使人行刺與孤?
紂王思及再三,自覺其中定有蹊蹺,適時妲己不宣而至,哭訴姜皇后妒忌心強,如何欺辱自己,並撩袖以證清白。紂王見妲己雙臂青紫,臉色一沉,原本想弄清緣由,這時也惱怒不已。
姜氏見此,大哭自己冤枉,辱罵妲己無中生有,斷言那刺客一事也定與她有關。
紂王怒道:“蘇美人地位卑賤,如何使喚得了前朝大臣?姜氏莫要胡言亂語,不然孤治你個污衊妒忌之罪!”
姜氏哭道:“陛下,我姜氏乃姜桓楚之女,父鎮東魯,乃二百鎮諸侯之首,官居極品,位壓三公,身為國戚,女為中宮,又在四大諸侯之上。況我生子殷郊,已正東宮,聖上萬歲後,我子承嗣大位,己身為太后。未聞父為天子,而能令女配享太廟者也。我雖系女流,未必痴愚至此。且天下諸侯,又不止我父親一人,若天下齊興師問罪,如何保得永久!且妲己無中生有,妖言惑眾迷惑君心,懇請陛下詳查,雪此奇冤!”
紂王皺眉,面露遲疑之色,看向妲己,眼中有探究之意。
妲己心中一咯噔,正要為自己辯駁,卻被紂王一個眼神懾得咽回肚中。
紂王揉了揉眉心,面露不耐煩之意,沉聲道:“帶蘇美人回壽仙宮,無孤之命,不得隨意外出;姜後妒忌宮妃,暫剝奪後印,禁足祥鳳殿;刺客姜環一事,押入大牢,擇日候審。”
卻說姜後、蘇美人同時被禁足,姜環入獄,費仲怕事端敗落,悄悄派人將姜環殺死於牢中。紂王得知姜環死於牢中,面蘊怒色,心中思量一番,不再追究,這場風波才得以平息。
此後紂王修身養德,不再踏足後宮。
紂王八年,冬至。一道士入宮覲見紂王,自稱來自終南山,名曰云中子,乃是千百年得道之仙。
紂王問道:“先生因何事而見孤?”
雲中子道:“因貧道閒居無事,採藥於高峰,忽見妖氣貫於朝歌,怪氣生於內宮。貧道心善,道心不缺,特來朝見陛下,除此妖魅耳。”
紂王聞言,不禁皺眉,道:“內宮有妖魅?先生莫是弄錯了。”
雲中子笑道:“陛下若知道有妖魅,妖魅自不敢至矣。惟陛下不識這妖魅,他方能乘機蠱惑。久之不除,恐釀成大害。”
紂王問道:“敢問先生,那妖魅何以藏至內宮?”
雲中人道:“妖孽現身於皇宮,定是要天下禍亂罷。若宮中有異事,便是這妖魅所為。”
紂王腦海中浮現出妲己之影,不由得握緊拳頭,沉聲道:“宮中既有妖氣,先生可有辦法除之?”
雲中子揭開花籃,取出松樹削的木劍,遞與紂王,道:“陛下將此劍掛於分宮樓前,妖魅定會氣弱體虛,久之便會受不住而離去。”
紂王疑惑道:“先生得道高深,為何不直接除去這妖魅?”
雲中人意味深長地望著高殿上的紂王,輕生笑道:“妖魅自有妖魅去處,還望陛下心如明鏡,保太平而盛世。”
紂王聽雲中子一言,木劍掛在分宮樓,而分宮樓乃是去往壽仙宮必經之地,那所謂妖魅者暗指妲己無誤了。
紂王目光深邃地望著壽仙宮,心裡一片冷意。
沒過多久,監視壽仙宮的御侍官來報,蘇美人驟感風寒、臥床不起,聞言,紂王唇角勾起一抹冷笑,低聲道:“大膽妖魅,竟敢禍亂後宮,迷惑孤王,以亂成湯天下,孤要讓你魂飛魄散方罷休。”
紂王說罷,就要讓隨侍官帶兵捉拿妖孽,而後又想到蘇妲己乃蘇護之女,暗自猜測蘇護可知此事,思及蘇護曾有謀反之心,暗忖,這蘇護是不得留了。
“且慢!”紂王喝住隨侍官,“此事暫時莫要聲張出去,孤另有辦法。”
紂王心思深沉前往壽仙宮,不見妲己來接見,召來侍御官,詢問道:“蘇美人為何不來接孤王?”
侍御官回道:“蘇娘娘偶感暴疾,人事昏沉,臥榻不起。”
紂王聽罷,急忙進入寢宮,揭開幔帳,見妲己面似金枝,唇如白紙,氣息微茫,懨懨若絕,大驚:“美人為何這等垂危?豈是怪孤許久不來看你?”
妲己微睜杏眼,強啟朱唇,□□一聲,低喃道:“陛下許久未至,妾身思念無比,便登臨分宮樓想遠遠看著陛下,未料猛抬頭只見一寶劍掛於分宮樓上,不覺驚出一身冷汗,竟得如此危症。想賤妾命薄緣淺,不能長侍於陛下左右,願君無以賤妾為念。”
紂王怔愣半晌,滿含愧疚道:“孤一時不明,幾為方士所誤,累得美人這等垂危,孤甚愧之。”說罷,傳旨將雲中子所進木劍焚毀殆盡,而後再三安撫妲己,幾乎一夜未寢。不日,妲己風寒痊癒,精神倍好。
此後,紂王再次寵幸妲己,妲己欲行魅惑苟且之事,紂王巧言推脫,未令其近身半分。
且說雲中子尚不曾回終南山,還停留在朝歌,忽見妖光復起,不禁搖頭嘆息,道:“我見紂王修身養德以濟天下,欲助其延緩成湯脈絡,豈知天數已定,紂王得知妖魅後不僅不儘快除去,反貪戀美色,哀哉!哀哉!成湯合滅,周國當興,神仙遭逢大劫,姜子牙合受人間富貴,諸神欲討封號。罷,罷,罷,也是貧道下山一場,留下二十四字,以警示後人。”遂雲中子留筆於司天台杜太師照牆上。
雲中子題壁作詩,朝歌百姓紛紛圍觀,不解其意。杜太師回府,見許多人圍繞府前,命人喝之,而後見照牆上有詩一首,曰:妖氛穢亂宮庭,聖德揚播西土。要知血染朝歌,戊午歲中甲子。
杜太師將二十四字細細詳推,窮究幽微,終是莫解,後夜觀天象,見妖氣日盛,旋繞宮闈,定有不祥,欲進宮面見紂王,途遇商容,告之。前朝大臣不輕易入內宮,商容乃三朝元老,可以進見,遂商容代杜太師往壽仙宮見紂王,並將杜太師之詞一一轉達。
紂王聽言,轉身問妲己。妲己以雲中子妖言惑眾蒙蔽聖聰、杜元銑藉此造言生事回之,並道:“百姓愚昧,若聽信妖言,不慌者自慌,不亂者自亂,致使人心惶惶,百姓莫能自安,天下將亂。”
聽妲己一席話,紂王怒斥杜元銑居心叵測,以謀反之罪欲拉出去斬首。妲己進言,建議用炮烙之法懲罰杜元銑以威懾眾臣。紂王沉思片刻,大讚妲己妙想。商容為杜元銑求情,被紂王喝退。杜元銑尚不知自己死期將至,見商容出宮連忙詢問,商容悲嘆,將事一一道來,杜元銑怒斥紂王昏庸,而後被押入牢獄擇日行刑。
卻說紂王聽妲己之言命人製造炮烙之工具,按照妲己要求,此刑約高二丈,圓八尺,上、中、下用三火門,將銅造成,如銅柱一般,裡邊用火燒紅,將妖言惑眾、利口侮君、不尊法度、無事妄生諫章、與諸般違法者,剝其官服,用鐵索纏身,捆綁於銅柱之上,炮烙四肢筋骨,不須臾,盡成灰燼。
首相商容見紂王將行無道,任信妲己,竟造炮烙,哀嘆天下大事去矣,成湯江山危矣,而後請辭離官職榮歸故里。
紂王聞言,心裡一驚,暗道自己難道做的太過了?演戲歸演戲,商容乃三朝元老,對江山社稷貢獻頗大,不可能放任離職,遂駁回請辭,拂袖而去。
炮烙造就完畢,翌日,杜元銑被押至銅柱前,文武百官俱在。
紂王命人請出妲己,而後問杜元銑:“卿可知此為何物?”
杜元銑仔細觀之,無果,搖頭道:“臣不知。”
紂王轉身對妲己道:“美人,你且說與杜愛卿聽。”
妲己咯咯直笑,身姿妖艷,婀娜多姿,她上前一步道:“此刑乃‘炮烙’,將妖言惑眾、利口侮君、不尊法度、無事妄生諫章、與諸般違法者,剝其官服,用鐵索纏身,捆綁於銅柱之上,炮烙四肢筋骨,不須臾,盡成灰燼。”
聞言,杜元銑高呼怒罵道:“昏君!臣之死輕如鴻毛,有何惜哉?可憐成湯天下,將喪於昏君之手!久以後將有何臉面見汝之先王耳!”
紂王沉著臉色,對杜元銑所言頗有異色,雖本意不是處死杜元銑,這時也忍不住生怨,暗罵一句老匹夫,成日把成湯江山興衰掛於嘴邊,怎不見歌頌自己君德明心?
紂王冷著臉對妲己道:“美人,看來杜愛卿不滿此刑罰。”不等妲己答之,轉而詢問文武百官有何異議。
文武百官山呼,皆為杜元銑求情,商容更是死諫妲己惑亂朝綱,被紂王及時阻止。
妲己有恃無恐,得意地看著眾臣,卻見紂王意味不明地看著自己,正欲開口,聽得紂王道:“美人,眾卿家皆上本奏你惑亂朝綱,你有何話說?”
妲己原以為紂王只是開玩笑,卻見紂王神情嚴肅認真,心裡一咯噔,有些發懵,遲疑道:“陛下,妾身不懂……”
妲己忍氣吞聲,待三宮后妃離去,面露羞憤之意,心情鬱結,暗思,中宮有姜氏號令,妾地位卑賤,恐難完成惑君之事,且今日這般羞辱於我,不給點顏色瞧瞧不知好歹。妲己沉思良久,悄悄讓身邊俾子假傳懿旨宣前朝中諫大臣費仲入宮一見。
中諫大臣費仲乃聞太師北征後紂王身邊寵臣,早已被千年狐狸精妲己控制,得到妲己秘宣後很快進宮。妲己將其與姜氏之間的矛盾簡略說與費仲,讓費仲想辦法陷害姜氏,如能使其中宮之主丟失再好不過。費仲愁眉苦臉地回到府中,正焦頭爛額地想辦法,恰巧得知府上有一名叫姜環的仆將,曾乃東伯侯姜桓楚家將,後至朝歌隨費仲麾下。見姜環身高八斗,勇猛健壯,費仲頓時計上心來,遂用利益誘之。姜環早已脫離東伯侯麾下,如今費仲才是他的主人,無有不從。
擇日早朝,兩班文武奏章完畢,正欲散朝,一人忽現朝堂,頭帶扎巾,手執利劍,行如狼虎,只聽得一聲大喝,一劍朝紂王劈去。兩班文武尚未反應過來,紂王雙目一凝,振袖絞住利劍,腳下生風,抬腳重踢其胸膛,只聽嘭的一聲,其人倒飛兩三米,口吐鮮血,內腑盡碎。兩班文武這才反應過來,大呼“刺客”,黃飛虎動作迅速地制住刺客,問其何人,欲使其道出主謀。費仲怕被別人審出真相,主動請纓審訊刺客,不用加刑,姜環主動招供,找出幕後主使乃東伯侯姜桓楚,並道乃奉姜皇后懿旨,行刺陛下,意在侵奪天位,與姜桓楚而為天子。紂王聞言,拍案大怒,命隨侍官與中宮拿問姜氏,姜氏口稱冤枉。
紂王頭腦稍微冷靜,暗自思量,姜氏乃孤元配,貞靜德淑,中宮治理有方,且膝下兩子,長子已立太子,成湯天下遲早會交到太子手上,而姜後亦是萬尊之軀,何以無故使人行刺與孤?
紂王思及再三,自覺其中定有蹊蹺,適時妲己不宣而至,哭訴姜皇后妒忌心強,如何欺辱自己,並撩袖以證清白。紂王見妲己雙臂青紫,臉色一沉,原本想弄清緣由,這時也惱怒不已。
姜氏見此,大哭自己冤枉,辱罵妲己無中生有,斷言那刺客一事也定與她有關。
紂王怒道:“蘇美人地位卑賤,如何使喚得了前朝大臣?姜氏莫要胡言亂語,不然孤治你個污衊妒忌之罪!”
姜氏哭道:“陛下,我姜氏乃姜桓楚之女,父鎮東魯,乃二百鎮諸侯之首,官居極品,位壓三公,身為國戚,女為中宮,又在四大諸侯之上。況我生子殷郊,已正東宮,聖上萬歲後,我子承嗣大位,己身為太后。未聞父為天子,而能令女配享太廟者也。我雖系女流,未必痴愚至此。且天下諸侯,又不止我父親一人,若天下齊興師問罪,如何保得永久!且妲己無中生有,妖言惑眾迷惑君心,懇請陛下詳查,雪此奇冤!”
紂王皺眉,面露遲疑之色,看向妲己,眼中有探究之意。
妲己心中一咯噔,正要為自己辯駁,卻被紂王一個眼神懾得咽回肚中。
紂王揉了揉眉心,面露不耐煩之意,沉聲道:“帶蘇美人回壽仙宮,無孤之命,不得隨意外出;姜後妒忌宮妃,暫剝奪後印,禁足祥鳳殿;刺客姜環一事,押入大牢,擇日候審。”
卻說姜後、蘇美人同時被禁足,姜環入獄,費仲怕事端敗落,悄悄派人將姜環殺死於牢中。紂王得知姜環死於牢中,面蘊怒色,心中思量一番,不再追究,這場風波才得以平息。
此後紂王修身養德,不再踏足後宮。
紂王八年,冬至。一道士入宮覲見紂王,自稱來自終南山,名曰云中子,乃是千百年得道之仙。
紂王問道:“先生因何事而見孤?”
雲中子道:“因貧道閒居無事,採藥於高峰,忽見妖氣貫於朝歌,怪氣生於內宮。貧道心善,道心不缺,特來朝見陛下,除此妖魅耳。”
紂王聞言,不禁皺眉,道:“內宮有妖魅?先生莫是弄錯了。”
雲中子笑道:“陛下若知道有妖魅,妖魅自不敢至矣。惟陛下不識這妖魅,他方能乘機蠱惑。久之不除,恐釀成大害。”
紂王問道:“敢問先生,那妖魅何以藏至內宮?”
雲中人道:“妖孽現身於皇宮,定是要天下禍亂罷。若宮中有異事,便是這妖魅所為。”
紂王腦海中浮現出妲己之影,不由得握緊拳頭,沉聲道:“宮中既有妖氣,先生可有辦法除之?”
雲中子揭開花籃,取出松樹削的木劍,遞與紂王,道:“陛下將此劍掛於分宮樓前,妖魅定會氣弱體虛,久之便會受不住而離去。”
紂王疑惑道:“先生得道高深,為何不直接除去這妖魅?”
雲中人意味深長地望著高殿上的紂王,輕生笑道:“妖魅自有妖魅去處,還望陛下心如明鏡,保太平而盛世。”
紂王聽雲中子一言,木劍掛在分宮樓,而分宮樓乃是去往壽仙宮必經之地,那所謂妖魅者暗指妲己無誤了。
紂王目光深邃地望著壽仙宮,心裡一片冷意。
沒過多久,監視壽仙宮的御侍官來報,蘇美人驟感風寒、臥床不起,聞言,紂王唇角勾起一抹冷笑,低聲道:“大膽妖魅,竟敢禍亂後宮,迷惑孤王,以亂成湯天下,孤要讓你魂飛魄散方罷休。”
紂王說罷,就要讓隨侍官帶兵捉拿妖孽,而後又想到蘇妲己乃蘇護之女,暗自猜測蘇護可知此事,思及蘇護曾有謀反之心,暗忖,這蘇護是不得留了。
“且慢!”紂王喝住隨侍官,“此事暫時莫要聲張出去,孤另有辦法。”
紂王心思深沉前往壽仙宮,不見妲己來接見,召來侍御官,詢問道:“蘇美人為何不來接孤王?”
侍御官回道:“蘇娘娘偶感暴疾,人事昏沉,臥榻不起。”
紂王聽罷,急忙進入寢宮,揭開幔帳,見妲己面似金枝,唇如白紙,氣息微茫,懨懨若絕,大驚:“美人為何這等垂危?豈是怪孤許久不來看你?”
妲己微睜杏眼,強啟朱唇,□□一聲,低喃道:“陛下許久未至,妾身思念無比,便登臨分宮樓想遠遠看著陛下,未料猛抬頭只見一寶劍掛於分宮樓上,不覺驚出一身冷汗,竟得如此危症。想賤妾命薄緣淺,不能長侍於陛下左右,願君無以賤妾為念。”
紂王怔愣半晌,滿含愧疚道:“孤一時不明,幾為方士所誤,累得美人這等垂危,孤甚愧之。”說罷,傳旨將雲中子所進木劍焚毀殆盡,而後再三安撫妲己,幾乎一夜未寢。不日,妲己風寒痊癒,精神倍好。
此後,紂王再次寵幸妲己,妲己欲行魅惑苟且之事,紂王巧言推脫,未令其近身半分。
且說雲中子尚不曾回終南山,還停留在朝歌,忽見妖光復起,不禁搖頭嘆息,道:“我見紂王修身養德以濟天下,欲助其延緩成湯脈絡,豈知天數已定,紂王得知妖魅後不僅不儘快除去,反貪戀美色,哀哉!哀哉!成湯合滅,周國當興,神仙遭逢大劫,姜子牙合受人間富貴,諸神欲討封號。罷,罷,罷,也是貧道下山一場,留下二十四字,以警示後人。”遂雲中子留筆於司天台杜太師照牆上。
雲中子題壁作詩,朝歌百姓紛紛圍觀,不解其意。杜太師回府,見許多人圍繞府前,命人喝之,而後見照牆上有詩一首,曰:妖氛穢亂宮庭,聖德揚播西土。要知血染朝歌,戊午歲中甲子。
杜太師將二十四字細細詳推,窮究幽微,終是莫解,後夜觀天象,見妖氣日盛,旋繞宮闈,定有不祥,欲進宮面見紂王,途遇商容,告之。前朝大臣不輕易入內宮,商容乃三朝元老,可以進見,遂商容代杜太師往壽仙宮見紂王,並將杜太師之詞一一轉達。
紂王聽言,轉身問妲己。妲己以雲中子妖言惑眾蒙蔽聖聰、杜元銑藉此造言生事回之,並道:“百姓愚昧,若聽信妖言,不慌者自慌,不亂者自亂,致使人心惶惶,百姓莫能自安,天下將亂。”
聽妲己一席話,紂王怒斥杜元銑居心叵測,以謀反之罪欲拉出去斬首。妲己進言,建議用炮烙之法懲罰杜元銑以威懾眾臣。紂王沉思片刻,大讚妲己妙想。商容為杜元銑求情,被紂王喝退。杜元銑尚不知自己死期將至,見商容出宮連忙詢問,商容悲嘆,將事一一道來,杜元銑怒斥紂王昏庸,而後被押入牢獄擇日行刑。
卻說紂王聽妲己之言命人製造炮烙之工具,按照妲己要求,此刑約高二丈,圓八尺,上、中、下用三火門,將銅造成,如銅柱一般,裡邊用火燒紅,將妖言惑眾、利口侮君、不尊法度、無事妄生諫章、與諸般違法者,剝其官服,用鐵索纏身,捆綁於銅柱之上,炮烙四肢筋骨,不須臾,盡成灰燼。
首相商容見紂王將行無道,任信妲己,竟造炮烙,哀嘆天下大事去矣,成湯江山危矣,而後請辭離官職榮歸故里。
紂王聞言,心裡一驚,暗道自己難道做的太過了?演戲歸演戲,商容乃三朝元老,對江山社稷貢獻頗大,不可能放任離職,遂駁回請辭,拂袖而去。
炮烙造就完畢,翌日,杜元銑被押至銅柱前,文武百官俱在。
紂王命人請出妲己,而後問杜元銑:“卿可知此為何物?”
杜元銑仔細觀之,無果,搖頭道:“臣不知。”
紂王轉身對妲己道:“美人,你且說與杜愛卿聽。”
妲己咯咯直笑,身姿妖艷,婀娜多姿,她上前一步道:“此刑乃‘炮烙’,將妖言惑眾、利口侮君、不尊法度、無事妄生諫章、與諸般違法者,剝其官服,用鐵索纏身,捆綁於銅柱之上,炮烙四肢筋骨,不須臾,盡成灰燼。”
聞言,杜元銑高呼怒罵道:“昏君!臣之死輕如鴻毛,有何惜哉?可憐成湯天下,將喪於昏君之手!久以後將有何臉面見汝之先王耳!”
紂王沉著臉色,對杜元銑所言頗有異色,雖本意不是處死杜元銑,這時也忍不住生怨,暗罵一句老匹夫,成日把成湯江山興衰掛於嘴邊,怎不見歌頌自己君德明心?
紂王冷著臉對妲己道:“美人,看來杜愛卿不滿此刑罰。”不等妲己答之,轉而詢問文武百官有何異議。
文武百官山呼,皆為杜元銑求情,商容更是死諫妲己惑亂朝綱,被紂王及時阻止。
妲己有恃無恐,得意地看著眾臣,卻見紂王意味不明地看著自己,正欲開口,聽得紂王道:“美人,眾卿家皆上本奏你惑亂朝綱,你有何話說?”
妲己原以為紂王只是開玩笑,卻見紂王神情嚴肅認真,心裡一咯噔,有些發懵,遲疑道:“陛下,妾身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