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易姜垂了眼,無言以對。
公西吾愈發湊近了些,鼻尖與她相觸,語氣裡帶了幾分笑意:“怎麼,覺得我很可憐?”
易姜抬眼看了看他:“也許吧。”
他輕輕摩挲著她的鼻尖:“有你在我就不可憐了。”
這人即使說著甜言蜜語也是一副平淡無奇的調子,易姜早已習以為常。“我已有了計較,不妨試一試效果。”她稍稍推開他站好,走去桌案邊提筆寫了幾句話,送出門去讓東郭淮去安排。
齊王宮裡連日來都不甚安寧。君太后忽然病重,相國又忽然冒出來個不清不楚的身份,齊王建真是愁悶,終日都沒什麼胃口,如此又牽連著整個後宮都開始不安。
後勝也是慌得很,君太后若是離世,他就失了一座靠山,以後想要得到公西吾的相國之位就會更困難了。
病來如山倒,君太后原先身子也不太好,到底沒熬過幾天就到了彌留之際。
齊王建守在床榻哀哀流淚,忽聽她低聲道:“眾臣之中唯這幾人可以任用……”
齊王建未曾聽清,卻見她目光警惕地看著左右,趕緊遣退宮人,小聲道:“母后若不方便直言,可書寫下來。”
君太后點頭,齊王建便親自取來筆墨木牘,剛送到她面前,她卻又搖頭道:“罷了,我忘了……”
說完不久就咽了氣。
宮中頓時忙碌起來,齊王建因為她臨終這番話懸著愈發不安,想到公西吾的事也更加沒底。
天尚未黑,齊王宮裡已經早早點滿燈火。侍女來請齊王建用膳,他還是道沒胃口,在書房裡來回踱著步,負在背後的手時而握緊又時而鬆開,反反覆覆好幾次。
後勝就在他旁邊立著,趁著君太后的耳旁風煽風點火:“太后既然提到哪些人可以用,必然是有人不可以用,想必說的便是公西吾,王上不得不防,他若真是晉國公子,豈會安於現狀?少不得日後要篡位自己做王啊。”
齊王建皺緊了眉,腳下的步子有些凌亂。
殿外忽然傳來一聲通報,在燕國戰場上領軍的田單竟然回來了。他的身上還披著戰甲,風塵僕僕的模樣。
“安平君怎麼回來了?”齊王建快步迎上前,抬手托住他手腕,免了他的見禮:“可是燕國戰事有了阻礙?”
田單搖頭:“臣是為那個傳言回來的。”
齊王建不解:“什麼傳言?”
“天下皆傳,王上懷疑相國是晉國公子,要除了他,如今秦國已經厲兵秣馬準備攻趙,要趁齊國內亂將駐紮在邯鄲的二十萬齊軍趕出來,獨霸趙國。臣實在憂心,只好親自趕回來詢問王上,此事是否屬實?”
“這……”齊王建有些慌張,下意識朝後方的舅舅看了一眼,口中支支吾吾:“沒、沒有的事,本王尚未說過要除去相國啊。”
田單鬆了口氣:“若無此事再好不過,相國總攬大局,若有意外,只會便宜旁人罷了。”
齊王建吶吶點頭:“安平君所言極是。”
他身後的後勝就快氣得將袖角給扯破了。
當晚相國府周遭的眼線便一撤而空,宮中內侍奉著齊王建的文書進了相國府,詔命公西吾重整齊國軍事,半個字沒提到那身份的事。
公西吾接了詔命,往書房走,遠遠便見到門內易姜正在督促無憂讀書,故意擺出一副嚴肅的臉來,無憂卻很不高興。
“我要告訴父親去。”
“你要告訴他什麼呀?”
“母親在外面行走,總是遇著好多男子,還給我多找了個父親。你看父親就不會,他一直是一個人。”
易姜屈指在他腦門上彈了一下:“什麼多找了個父親,那可是養育過你的魏公子,你當初可口口聲聲叫過他父親的。”
無憂抱著腦袋爬起來就朝外跑,易姜這才反應過來他是不想學習,起身要去追,被剛好走到門口的公西吾一把攔住。
他低頭湊到她耳邊:“無憂說的沒錯,我也覺著不太公平。”
易姜轉過身:“那你也可以去找別人。”
“找別人可未必會替我排憂解難。”他將齊王建的詔書遞到她眼前:“這流言傳的好,不僅沒有受損,還多了一分權勢。”
易姜看完文書,卻有不一樣的感受,齊國若在軍事上再壯大一分,秦國的帝業便又受阻一分。難道這裡最後會是齊國翻盤壓住秦國稱帝?眼下看來,的確也有許多未知。
公西吾似乎猜到了她心中所想,取過她手中文書,放去案頭:“此事我已有計較,放心好了。”
易姜見他一派沉著悠然的模樣,還是出言提醒了一句:“後勝此人也不得不防。”
公西吾看向她:“原本我的確多加防範,但眼下時局大變,他的作為,也許反倒有用。”
易姜不明所以,撇撇嘴,走去他斜後方的小案後坐下。
案上放著十幾卷竹簡,是今日魏無忌忽然著人送來的,也難怪會勾起無憂那番話來。
當初合縱時,列國王公得知由信陵君統帥聯軍,特地送了兵法古籍來給他,他令門客編撰成冊,名作“魏公子兵法”。如今大概是覺得對自己毫無用處了,便送來給易姜保管。
易姜要一卷一卷看完,再分卷分篇,銜接清楚,自然要耗費許多時間。但她覺得這是值得的,不僅給兵家典籍里添了一磚片瓦,也許以後能保留下來,傳到後世也是極有價值的,就是現在,也能用來教導他人。
想到這裡,她不禁抬頭朝外看了一眼。公西吾特地吩咐過,後院之中不需要侍從伺候,因此往來的只有聃虧少鳩幾個老熟人,可這不是長久之計,她不能一直蒙著一層不明不白的身份待在這裡。
若非公西吾忽然遇到了困難,她大概永遠也不會再踏入這裡。
府上的下人只知道多了一個女門客,可這門客終日沒有住在別院,似乎活動在後院之中,時間久了不免會有些風言風語。看來這女子必然有點本事,叫相國如此重用,將來不會要取代易夫人的地位吧?
後勝聽到了些風聲,可齊王建叫他撤走眼線,公西吾又多了防範,要再追查難上加難。何況上次就聽說一個女子牽著公西吾兒子的手進了相國府,一查卻是個名叫少鳩的墨家弟子,空歡喜一場,只怕這次又是白忙活。
他如今只恨齊王建太過軟弱,根本沒有動手除去公西吾的魄力,看來是半分指望不上了。
易姜聽到這說法時人正被公西吾擁在床榻上,他連日來忙著整軍,難得回府一趟,見到易姜還在忙著整理那些兵書,止不住與她耳鬢廝磨,便惹起了火來。
尚是青天白日,他的手在她腰間緩緩游移,看著她壓抑住自己的聲音,身體柔化成水,在火熱的呼吸下嚶嚀婉轉,自己也仿佛醉了酒,昏昏沉沉,不願甦醒。
“師兄。”
“嗯?”
易姜難耐地弓起身子,想要推他。
“噓……”他在耳邊低低安撫,清冷被灼熱的情cháo化去,越來越如魚得水。
☆、第98章修養九七
齊國整軍的事轟轟烈烈,到第二年開春才結束。
整軍之後,齊軍作戰效率大有提升,在燕國愈發勢如破竹,已經攻至都城薊。臨近的魏國有些慌張,魏王竟然親自來了一趟齊國,表示對盟國的祝賀,其實是示好。
楚王聽說魏王此舉,便也趕緊跑來了齊國,一副要為齊王牽馬執凳的架勢,比起當年為吳王夫差當牛做馬的勾踐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國君王親自前來,齊王建已是擁封一方霸主的架勢,自然大悅,便下令於宮中招待二人,公西吾自然要在宮裡作陪。
齊王建如今實在慶幸田單當初那一番勸說,再也不想提及公西吾什麼晉國公子的身份了。
後勝怏怏不樂,在席間喝了全程的悶酒,越看公西吾那冷冰冰的模樣越是不順眼,出了宮門便喚來心腹,叫他帶上厚禮前往秦國。
他已經受夠了,君太后去世了,齊王建沒有魄力,倒不如指望外人。
秦國這邊,子楚也正心煩。昭襄王在位時秦國南征北戰,疆土大有開拓,可到了他手中卻至今毫無進展,朝臣們難免會有些看法。呂不韋也連帶著被品評起來,說他還不如易夫人一介女流有能力,到底商賈不如鬼谷傳人。
子楚因此便急於拿出點功績來,可如今齊國只整頓了一下軍事便煥然不同,若再整頓朝政,豈不是要趕超秦國?原本他還準備出兵趙國,此刻卻不得不瞻前顧後一下了。
公西吾此人真是個麻煩啊。然而要想拉攏他也沒有可能。昭襄王會重用易姜是因為她以前雖然合縱抗秦過,卻在任何一國都根基不深。公西吾與之截然相反,他在齊國多年經營,深受齊王寵信,即使他肯入秦,子楚也絕不敢相信他是真心效力的。
公西吾愈發湊近了些,鼻尖與她相觸,語氣裡帶了幾分笑意:“怎麼,覺得我很可憐?”
易姜抬眼看了看他:“也許吧。”
他輕輕摩挲著她的鼻尖:“有你在我就不可憐了。”
這人即使說著甜言蜜語也是一副平淡無奇的調子,易姜早已習以為常。“我已有了計較,不妨試一試效果。”她稍稍推開他站好,走去桌案邊提筆寫了幾句話,送出門去讓東郭淮去安排。
齊王宮裡連日來都不甚安寧。君太后忽然病重,相國又忽然冒出來個不清不楚的身份,齊王建真是愁悶,終日都沒什麼胃口,如此又牽連著整個後宮都開始不安。
後勝也是慌得很,君太后若是離世,他就失了一座靠山,以後想要得到公西吾的相國之位就會更困難了。
病來如山倒,君太后原先身子也不太好,到底沒熬過幾天就到了彌留之際。
齊王建守在床榻哀哀流淚,忽聽她低聲道:“眾臣之中唯這幾人可以任用……”
齊王建未曾聽清,卻見她目光警惕地看著左右,趕緊遣退宮人,小聲道:“母后若不方便直言,可書寫下來。”
君太后點頭,齊王建便親自取來筆墨木牘,剛送到她面前,她卻又搖頭道:“罷了,我忘了……”
說完不久就咽了氣。
宮中頓時忙碌起來,齊王建因為她臨終這番話懸著愈發不安,想到公西吾的事也更加沒底。
天尚未黑,齊王宮裡已經早早點滿燈火。侍女來請齊王建用膳,他還是道沒胃口,在書房裡來回踱著步,負在背後的手時而握緊又時而鬆開,反反覆覆好幾次。
後勝就在他旁邊立著,趁著君太后的耳旁風煽風點火:“太后既然提到哪些人可以用,必然是有人不可以用,想必說的便是公西吾,王上不得不防,他若真是晉國公子,豈會安於現狀?少不得日後要篡位自己做王啊。”
齊王建皺緊了眉,腳下的步子有些凌亂。
殿外忽然傳來一聲通報,在燕國戰場上領軍的田單竟然回來了。他的身上還披著戰甲,風塵僕僕的模樣。
“安平君怎麼回來了?”齊王建快步迎上前,抬手托住他手腕,免了他的見禮:“可是燕國戰事有了阻礙?”
田單搖頭:“臣是為那個傳言回來的。”
齊王建不解:“什麼傳言?”
“天下皆傳,王上懷疑相國是晉國公子,要除了他,如今秦國已經厲兵秣馬準備攻趙,要趁齊國內亂將駐紮在邯鄲的二十萬齊軍趕出來,獨霸趙國。臣實在憂心,只好親自趕回來詢問王上,此事是否屬實?”
“這……”齊王建有些慌張,下意識朝後方的舅舅看了一眼,口中支支吾吾:“沒、沒有的事,本王尚未說過要除去相國啊。”
田單鬆了口氣:“若無此事再好不過,相國總攬大局,若有意外,只會便宜旁人罷了。”
齊王建吶吶點頭:“安平君所言極是。”
他身後的後勝就快氣得將袖角給扯破了。
當晚相國府周遭的眼線便一撤而空,宮中內侍奉著齊王建的文書進了相國府,詔命公西吾重整齊國軍事,半個字沒提到那身份的事。
公西吾接了詔命,往書房走,遠遠便見到門內易姜正在督促無憂讀書,故意擺出一副嚴肅的臉來,無憂卻很不高興。
“我要告訴父親去。”
“你要告訴他什麼呀?”
“母親在外面行走,總是遇著好多男子,還給我多找了個父親。你看父親就不會,他一直是一個人。”
易姜屈指在他腦門上彈了一下:“什麼多找了個父親,那可是養育過你的魏公子,你當初可口口聲聲叫過他父親的。”
無憂抱著腦袋爬起來就朝外跑,易姜這才反應過來他是不想學習,起身要去追,被剛好走到門口的公西吾一把攔住。
他低頭湊到她耳邊:“無憂說的沒錯,我也覺著不太公平。”
易姜轉過身:“那你也可以去找別人。”
“找別人可未必會替我排憂解難。”他將齊王建的詔書遞到她眼前:“這流言傳的好,不僅沒有受損,還多了一分權勢。”
易姜看完文書,卻有不一樣的感受,齊國若在軍事上再壯大一分,秦國的帝業便又受阻一分。難道這裡最後會是齊國翻盤壓住秦國稱帝?眼下看來,的確也有許多未知。
公西吾似乎猜到了她心中所想,取過她手中文書,放去案頭:“此事我已有計較,放心好了。”
易姜見他一派沉著悠然的模樣,還是出言提醒了一句:“後勝此人也不得不防。”
公西吾看向她:“原本我的確多加防範,但眼下時局大變,他的作為,也許反倒有用。”
易姜不明所以,撇撇嘴,走去他斜後方的小案後坐下。
案上放著十幾卷竹簡,是今日魏無忌忽然著人送來的,也難怪會勾起無憂那番話來。
當初合縱時,列國王公得知由信陵君統帥聯軍,特地送了兵法古籍來給他,他令門客編撰成冊,名作“魏公子兵法”。如今大概是覺得對自己毫無用處了,便送來給易姜保管。
易姜要一卷一卷看完,再分卷分篇,銜接清楚,自然要耗費許多時間。但她覺得這是值得的,不僅給兵家典籍里添了一磚片瓦,也許以後能保留下來,傳到後世也是極有價值的,就是現在,也能用來教導他人。
想到這裡,她不禁抬頭朝外看了一眼。公西吾特地吩咐過,後院之中不需要侍從伺候,因此往來的只有聃虧少鳩幾個老熟人,可這不是長久之計,她不能一直蒙著一層不明不白的身份待在這裡。
若非公西吾忽然遇到了困難,她大概永遠也不會再踏入這裡。
府上的下人只知道多了一個女門客,可這門客終日沒有住在別院,似乎活動在後院之中,時間久了不免會有些風言風語。看來這女子必然有點本事,叫相國如此重用,將來不會要取代易夫人的地位吧?
後勝聽到了些風聲,可齊王建叫他撤走眼線,公西吾又多了防範,要再追查難上加難。何況上次就聽說一個女子牽著公西吾兒子的手進了相國府,一查卻是個名叫少鳩的墨家弟子,空歡喜一場,只怕這次又是白忙活。
他如今只恨齊王建太過軟弱,根本沒有動手除去公西吾的魄力,看來是半分指望不上了。
易姜聽到這說法時人正被公西吾擁在床榻上,他連日來忙著整軍,難得回府一趟,見到易姜還在忙著整理那些兵書,止不住與她耳鬢廝磨,便惹起了火來。
尚是青天白日,他的手在她腰間緩緩游移,看著她壓抑住自己的聲音,身體柔化成水,在火熱的呼吸下嚶嚀婉轉,自己也仿佛醉了酒,昏昏沉沉,不願甦醒。
“師兄。”
“嗯?”
易姜難耐地弓起身子,想要推他。
“噓……”他在耳邊低低安撫,清冷被灼熱的情cháo化去,越來越如魚得水。
☆、第98章修養九七
齊國整軍的事轟轟烈烈,到第二年開春才結束。
整軍之後,齊軍作戰效率大有提升,在燕國愈發勢如破竹,已經攻至都城薊。臨近的魏國有些慌張,魏王竟然親自來了一趟齊國,表示對盟國的祝賀,其實是示好。
楚王聽說魏王此舉,便也趕緊跑來了齊國,一副要為齊王牽馬執凳的架勢,比起當年為吳王夫差當牛做馬的勾踐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國君王親自前來,齊王建已是擁封一方霸主的架勢,自然大悅,便下令於宮中招待二人,公西吾自然要在宮裡作陪。
齊王建如今實在慶幸田單當初那一番勸說,再也不想提及公西吾什麼晉國公子的身份了。
後勝怏怏不樂,在席間喝了全程的悶酒,越看公西吾那冷冰冰的模樣越是不順眼,出了宮門便喚來心腹,叫他帶上厚禮前往秦國。
他已經受夠了,君太后去世了,齊王建沒有魄力,倒不如指望外人。
秦國這邊,子楚也正心煩。昭襄王在位時秦國南征北戰,疆土大有開拓,可到了他手中卻至今毫無進展,朝臣們難免會有些看法。呂不韋也連帶著被品評起來,說他還不如易夫人一介女流有能力,到底商賈不如鬼谷傳人。
子楚因此便急於拿出點功績來,可如今齊國只整頓了一下軍事便煥然不同,若再整頓朝政,豈不是要趕超秦國?原本他還準備出兵趙國,此刻卻不得不瞻前顧後一下了。
公西吾此人真是個麻煩啊。然而要想拉攏他也沒有可能。昭襄王會重用易姜是因為她以前雖然合縱抗秦過,卻在任何一國都根基不深。公西吾與之截然相反,他在齊國多年經營,深受齊王寵信,即使他肯入秦,子楚也絕不敢相信他是真心效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