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頁
六部之中,沒有什麼主次輕重之分,每一個部門都是非常重要的,每一個部門也都是非常忙碌的。
吏部掌管著天下官員的升任調派,現在是夏季,還要好一些,只是做了個年中的考評,為年末做好準備,等到年終的時候,那才是最忙碌的。
大乾皇朝下轄那麼多個省,省下面還有那麼個府,府下面還有那麼多個縣,從縣令開始,到各級的官員考評,都由吏部來做,這任務量一點都不比戶部來得輕。
按照各個部門之間的潛規則,剛進來的新人,那都是從些雜事小事做起,這也不只是為了給新人一個下馬威,純粹的刁難,也是怕新人出了什麼岔子。
六部可是朝廷的重要機構,掌控著全國的事務,在這裡面出個小岔子,那可不是開玩笑的,而是真的會死人的。
不過秦子軒身份不同,吏部的這些尚書侍郎也不敢讓他真的去打雜,可相應的,他們卻也不敢真的把太重要的事情,交給他辦。
皇子嘛,皇上的兒子,還是皇上最寵愛的兒子,現在放到他們吏部了,那不用說,若是有什麼好處政績,肯定是得往皇子身上塞點的。
若是出了什麼事,那也不用說,他們出來背鍋那是定型的了,所以,吏部的那位尚書,左思右想,最後還是決定效仿戶部的做法,直接給五皇子身邊配一個處事幹練,能力卓絕的助手。
雖然這麼做,本來就人手不夠的吏部,會更加忙碌一些,但相比於那些可以看見的好處,忙一點就忙一點吧,這都不算什麼事。
對於那位吏部尚書的想法,秦子軒還是略微能猜到一點的,不過他並沒有什麼對方不信任他能力的中二思想,反而是很歡樂的就接受了對方送過來的助手。
第443章
人這一生, 最重要的就是學會有自知之明, 知道自己的能力能做什麼事, 不能做什麼事。
秦子軒很清楚, 自己就算是再如何努力,再如何天才,也是比不得這些在吏部已經待了十幾二十年的老吏,有他們幫助,他只會更加的輕鬆。
這樣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情, 又何樂而不為呢,至於那些人會不會私下裡串通好了欺瞞他, 那就需要秦子軒自己就辯別了,如何制衡屬下, 這才是最重要的一門課業。
六月份,荷花初開, 往年的秦子軒,通常都會待在皇宮裡面的湖心亭上,欣賞宮內歌舞坊新排練出來的歌舞,靜靜的享受夏日來臨前的最後一絲清涼。
可惜今年,他就只能坐在吏部的一間屋子裡, 靠在椅子上, 聽著面前兩個下屬,你一言我一語的稟告著事情,自己則是要開動腦筋,努力的聽出這裡面是不是有什麼話外之音。
繁瑣自然是繁瑣, 鬱悶自然也是鬱悶,秦子軒只覺得,自從入朝聽政之後,自己腦袋上的頭髮都快掉光了,跟這些說一句恨不得藏三句的官員們打交道,委實不是一般的費腦子。
不過這其中的樂趣,卻也是讓人深深著迷,沒有擁有過的人怕是不會明白,那種一言一行就能改變其他人的命運,改變天下命運的魅力。
那是權力的魅力,即便兩世為人,已經經歷過一次生死的秦子軒,仍舊是有些看不透,沉迷在了其中,就更不用說是其他的人了。
六月過後,朝廷又出了不少的事情,首先是雲州,去年剛剛遭過災,如今卻又有了大旱的跡象,而後是山西,那裡也不知道為什麼,有了起蝗災的跡象。
天下那麼大,氣候又一向是變化無常的,總是避免不了這遭點災,那遭點殃的。
只不過古代一向都是靠天吃飯,這老天爺若是不賞臉,那是真有餓死的可能,古代可沒有什麼低保之類的福利政策,更沒有那麼方便的交通,可以從外面運來糧食。
這個時候,就需要朝廷出錢出力出糧食了,每年新糧入庫的時候,都會刻意的在漕運那裡囤積一些,就是為了防止其他地方有大旱的跡象。
所以,糧食的問題是不用愁的,蘇杭只要豐收,那一年的糧食產量,便足夠滿足整個天下的需要了。
不過這一旦遭災,只有糧食卻還是不夠的,大乾皇朝,每次遇到這類情況的時候,通常都會以工代賑來解決,而建造工地,怎麼能沒有銀子呢。
若說單純的賑災,卻也不是不行,但那麼多的災民,成天無所事事的,很容易就弄出亂子,而且那麼多的人力放在那裡,也未免太可惜了些。
以前朝廷的徭役,一旦下來,那可沒有什麼人願意去,可在吃不上飯的時候,那大家都是搶著去,趁著這個機會,把該做的事都做了,豈不也是一件好事。
秦君是這麼想得,他也是這麼做的,朝廷不是沒銀子嘛,那就抄家唄,養了那麼多的貪官,不就是為了這個時候嘛,錢這種東西,抄著抄著就有了。
既不用國庫出錢,還能完美的把事情辦好,最後,還能撈到一個明察秋毫的好名聲,秦君下聖旨的時候,還有些美滋滋呢。
不過皇上是開心了,國庫也開心了,可那些被抄的人家,就不太開心了,首當其衝的就是這些年沒有實力,蹦躂的還很歡的榮國公府。
在秦子軒的暗示下,賈璉機靈的把這些年所搜集到的罪證交給了他的父親賈赦,讓其在早朝上自請其罪。
當然,必須得清楚毫不含糊的表示,這大部分的罪名那都是二房做得,他們大房那是被蒙蔽了,毫不知情,只是管教不嚴,家門不幸。
吏部掌管著天下官員的升任調派,現在是夏季,還要好一些,只是做了個年中的考評,為年末做好準備,等到年終的時候,那才是最忙碌的。
大乾皇朝下轄那麼多個省,省下面還有那麼個府,府下面還有那麼多個縣,從縣令開始,到各級的官員考評,都由吏部來做,這任務量一點都不比戶部來得輕。
按照各個部門之間的潛規則,剛進來的新人,那都是從些雜事小事做起,這也不只是為了給新人一個下馬威,純粹的刁難,也是怕新人出了什麼岔子。
六部可是朝廷的重要機構,掌控著全國的事務,在這裡面出個小岔子,那可不是開玩笑的,而是真的會死人的。
不過秦子軒身份不同,吏部的這些尚書侍郎也不敢讓他真的去打雜,可相應的,他們卻也不敢真的把太重要的事情,交給他辦。
皇子嘛,皇上的兒子,還是皇上最寵愛的兒子,現在放到他們吏部了,那不用說,若是有什麼好處政績,肯定是得往皇子身上塞點的。
若是出了什麼事,那也不用說,他們出來背鍋那是定型的了,所以,吏部的那位尚書,左思右想,最後還是決定效仿戶部的做法,直接給五皇子身邊配一個處事幹練,能力卓絕的助手。
雖然這麼做,本來就人手不夠的吏部,會更加忙碌一些,但相比於那些可以看見的好處,忙一點就忙一點吧,這都不算什麼事。
對於那位吏部尚書的想法,秦子軒還是略微能猜到一點的,不過他並沒有什麼對方不信任他能力的中二思想,反而是很歡樂的就接受了對方送過來的助手。
第443章
人這一生, 最重要的就是學會有自知之明, 知道自己的能力能做什麼事, 不能做什麼事。
秦子軒很清楚, 自己就算是再如何努力,再如何天才,也是比不得這些在吏部已經待了十幾二十年的老吏,有他們幫助,他只會更加的輕鬆。
這樣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情, 又何樂而不為呢,至於那些人會不會私下裡串通好了欺瞞他, 那就需要秦子軒自己就辯別了,如何制衡屬下, 這才是最重要的一門課業。
六月份,荷花初開, 往年的秦子軒,通常都會待在皇宮裡面的湖心亭上,欣賞宮內歌舞坊新排練出來的歌舞,靜靜的享受夏日來臨前的最後一絲清涼。
可惜今年,他就只能坐在吏部的一間屋子裡, 靠在椅子上, 聽著面前兩個下屬,你一言我一語的稟告著事情,自己則是要開動腦筋,努力的聽出這裡面是不是有什麼話外之音。
繁瑣自然是繁瑣, 鬱悶自然也是鬱悶,秦子軒只覺得,自從入朝聽政之後,自己腦袋上的頭髮都快掉光了,跟這些說一句恨不得藏三句的官員們打交道,委實不是一般的費腦子。
不過這其中的樂趣,卻也是讓人深深著迷,沒有擁有過的人怕是不會明白,那種一言一行就能改變其他人的命運,改變天下命運的魅力。
那是權力的魅力,即便兩世為人,已經經歷過一次生死的秦子軒,仍舊是有些看不透,沉迷在了其中,就更不用說是其他的人了。
六月過後,朝廷又出了不少的事情,首先是雲州,去年剛剛遭過災,如今卻又有了大旱的跡象,而後是山西,那裡也不知道為什麼,有了起蝗災的跡象。
天下那麼大,氣候又一向是變化無常的,總是避免不了這遭點災,那遭點殃的。
只不過古代一向都是靠天吃飯,這老天爺若是不賞臉,那是真有餓死的可能,古代可沒有什麼低保之類的福利政策,更沒有那麼方便的交通,可以從外面運來糧食。
這個時候,就需要朝廷出錢出力出糧食了,每年新糧入庫的時候,都會刻意的在漕運那裡囤積一些,就是為了防止其他地方有大旱的跡象。
所以,糧食的問題是不用愁的,蘇杭只要豐收,那一年的糧食產量,便足夠滿足整個天下的需要了。
不過這一旦遭災,只有糧食卻還是不夠的,大乾皇朝,每次遇到這類情況的時候,通常都會以工代賑來解決,而建造工地,怎麼能沒有銀子呢。
若說單純的賑災,卻也不是不行,但那麼多的災民,成天無所事事的,很容易就弄出亂子,而且那麼多的人力放在那裡,也未免太可惜了些。
以前朝廷的徭役,一旦下來,那可沒有什麼人願意去,可在吃不上飯的時候,那大家都是搶著去,趁著這個機會,把該做的事都做了,豈不也是一件好事。
秦君是這麼想得,他也是這麼做的,朝廷不是沒銀子嘛,那就抄家唄,養了那麼多的貪官,不就是為了這個時候嘛,錢這種東西,抄著抄著就有了。
既不用國庫出錢,還能完美的把事情辦好,最後,還能撈到一個明察秋毫的好名聲,秦君下聖旨的時候,還有些美滋滋呢。
不過皇上是開心了,國庫也開心了,可那些被抄的人家,就不太開心了,首當其衝的就是這些年沒有實力,蹦躂的還很歡的榮國公府。
在秦子軒的暗示下,賈璉機靈的把這些年所搜集到的罪證交給了他的父親賈赦,讓其在早朝上自請其罪。
當然,必須得清楚毫不含糊的表示,這大部分的罪名那都是二房做得,他們大房那是被蒙蔽了,毫不知情,只是管教不嚴,家門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