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姜文瑜看著眼裡藏著銳意和不屈的人道:“二皇子對將軍頗為賞識,想邀你同去賞茶,不知將軍樂意否?”
秦舟想著之前和那群紈絝子弟遊樂時他們所傳的風言風語,決定試一試,他對姜文瑜拱手道:“在下不甚榮幸。”
作者有話要說: 抱歉更新晚了,給你們憋了章大的。
回憶殺到此就結束啦,接下來是舟舟的虐渣復仇了(
另外為什麼要憋長更...因為明天要去旅遊,停更三天,希望大家諒解,我會調整好狀態,回來繼續努力。
☆、第 21 章
皇帝駕崩了。
秦舟和無我一路馬不停蹄地趕回去,京城內已是一片縞素。
目光所及之處都是白茫茫的,仿佛陳國的冬天提前來了。從驚天動地的哭聲和瀰漫著的悲戚氣息能感受到舉國上下的震慟,也給無端給人後背發寒的感覺,好像就是這陳最悲苦的時刻。
秦舟一行人也隨之露出悲痛的表情,所有人都沉默地低著頭,向宮裡駛去。
宮裡到處都是人,他們步伐匆匆地走來走去,卻沒有發出任何一絲聲響。仿佛整個宮裡都隨著皇帝的故去陷入了沉靜,他們還不能打破這件約定俗成的事,哪怕明明再吵不醒一個死人。
秦舟和無我趕到了皇帝的寢殿,皇族的人都在,也有一部分官員,他們跪在地上哭得正傷心。秦舟兩人也上前去,跪倒在皇帝的靈柩前,磕了三個響頭。
無我之後退到一邊去詢問禮部的人什麼時候為皇帝舉行喪葬儀式,卻聽到了意料之外的消息:皇帝是被人毒殺的,兇手還沒查出來,暫時還不能舉行葬禮。
秦舟在旁邊聽了一耳朵,驚訝地說:“我還以為是在等國師所以守孝的日子過了還沒開始儀式呢。”
在他對面的二皇子聞言直直身子,和他對視了一眼,然後不查痕跡地搖搖頭。
秦舟見狀眉頭是實打實擰緊了。不是自己人,料二皇子也不會這麼不穩重,那是究竟是誰膽子這麼大在這個風頭上毒殺皇帝?不是窮途末路就是喪心病狂。
不過這也不是秦舟他們該管的事,自有人去查。無我在一旁已經頌起了經,秦舟就只有自己先退下了,他走時看了一眼靈柩,心道還是快點查清楚吧,不然屍體腐壞了誰都不好受。他總有一種不好的預感,害死皇帝可撈不著好處,得到這江山才是才有享不盡的福氣,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去做這種風險極大的事。
可能最近秦舟的嘴被誰開了光,竟然准得不行。他還沒回府就被人叫住了又往回走,是姜文瑜派人來找他,說是兇手查出來了,是二皇子殿下。
秦舟想,這不是瞎胡鬧麼,人才沒這麼缺心眼,估計又是大理寺查不出來就胡編亂造一個。
秦舟到的時候他們已經把陳懿圍起來了,三皇子眼見著一邊哭一邊要去救他皇兄,還好在外面被人拉住了。秦舟看看混亂的局面,又嗤笑著瞥了一眼想開口卻根本沒人注意他的姜文瑜,接著上去就提溜開了兩個侍衛。
眾人注意到秦舟的動作,總算安靜了,都不約而同看向他。
他衝著皇帝的靈柩再磕了一回頭表示歉意,才不慌不忙起身對眾人行了一禮:“我看姜大人一直想開口,不過苦於各位爭辯得太厲害,插不上嘴,我只好幫他一幫。”
姜文瑜是想說話,但不想無緣無故當冤大頭,他硬著頭皮頂著被秦舟三言兩語轉移過來的不太和善的目光,說道:“二皇子是幕後黑手一事還不能妄下定論,畢竟都是那奴才的一面之詞,你們也沒有找到能證明殿下和那奴才來往的證據,萬一是小人刻意栽贓陷害又該如何?臣懇請大人能讓臣和秦將軍替殿下查明真相!”
大理寺卿是個頭髮花白的老臣,看姜文瑜如此質疑他查的案子,氣得一直在捋著他的鬍子。老人摁著怒氣聽他說完,就擺擺手示意他去,再不做聲了。看那樣子是想讓姜文瑜自己查案吃點苦頭。
姜文瑜倒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見得到了准許,就對他恭恭敬敬行了一禮,領著秦舟查案去了。
秦舟因為自己再一次管不住嘴招惹了旁人,被抓著去當苦力,他苦哈哈的等著姜文瑜給他講案情經過。
“陛下的屍體呈中毒反應,全身青紫浮腫,嘴裡有劃痕。但陛下只用了一頓膳,發作時間也不過半柱香,且用銀針和人試菜時都沒有問題。仵作檢查了陛下吃下的東西,再每個都用人來試,發現了是一樣醃肉有毒,只是要大量服用才會見效。”
“醃肉?陳國很少見吧。”
“是,審問過御膳房,是一個掌勺從後院洗衣房的人那裡拿來的,洗衣房的說是從自己家裡帶的,給掌勺的嘗。正好陛下那天不舒服,非要吃點咸口,他們找不到食材,自己試了沒事,就呈給陛下了。”
秦舟聽到這裡笑起來:“哪有這麼巧?”
姜文瑜看他一眼,讓他好好聽完:“審那個洗衣的奴才,先前還嘴硬,說沒有人指使他,後來上刑上的狠了才說是殿下給他囑咐他拿給御膳房的。”
秦舟耐著性子聽他講完了,說:“空口無憑......我們現在呢?還去問問那奴才?刑訊都不怕,這樣怕是問不出什麼。”
姜文瑜對他道:“去洗衣房問問,我就不信沒他和兇手往來的證據。”
秦舟想著之前和那群紈絝子弟遊樂時他們所傳的風言風語,決定試一試,他對姜文瑜拱手道:“在下不甚榮幸。”
作者有話要說: 抱歉更新晚了,給你們憋了章大的。
回憶殺到此就結束啦,接下來是舟舟的虐渣復仇了(
另外為什麼要憋長更...因為明天要去旅遊,停更三天,希望大家諒解,我會調整好狀態,回來繼續努力。
☆、第 21 章
皇帝駕崩了。
秦舟和無我一路馬不停蹄地趕回去,京城內已是一片縞素。
目光所及之處都是白茫茫的,仿佛陳國的冬天提前來了。從驚天動地的哭聲和瀰漫著的悲戚氣息能感受到舉國上下的震慟,也給無端給人後背發寒的感覺,好像就是這陳最悲苦的時刻。
秦舟一行人也隨之露出悲痛的表情,所有人都沉默地低著頭,向宮裡駛去。
宮裡到處都是人,他們步伐匆匆地走來走去,卻沒有發出任何一絲聲響。仿佛整個宮裡都隨著皇帝的故去陷入了沉靜,他們還不能打破這件約定俗成的事,哪怕明明再吵不醒一個死人。
秦舟和無我趕到了皇帝的寢殿,皇族的人都在,也有一部分官員,他們跪在地上哭得正傷心。秦舟兩人也上前去,跪倒在皇帝的靈柩前,磕了三個響頭。
無我之後退到一邊去詢問禮部的人什麼時候為皇帝舉行喪葬儀式,卻聽到了意料之外的消息:皇帝是被人毒殺的,兇手還沒查出來,暫時還不能舉行葬禮。
秦舟在旁邊聽了一耳朵,驚訝地說:“我還以為是在等國師所以守孝的日子過了還沒開始儀式呢。”
在他對面的二皇子聞言直直身子,和他對視了一眼,然後不查痕跡地搖搖頭。
秦舟見狀眉頭是實打實擰緊了。不是自己人,料二皇子也不會這麼不穩重,那是究竟是誰膽子這麼大在這個風頭上毒殺皇帝?不是窮途末路就是喪心病狂。
不過這也不是秦舟他們該管的事,自有人去查。無我在一旁已經頌起了經,秦舟就只有自己先退下了,他走時看了一眼靈柩,心道還是快點查清楚吧,不然屍體腐壞了誰都不好受。他總有一種不好的預感,害死皇帝可撈不著好處,得到這江山才是才有享不盡的福氣,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去做這種風險極大的事。
可能最近秦舟的嘴被誰開了光,竟然准得不行。他還沒回府就被人叫住了又往回走,是姜文瑜派人來找他,說是兇手查出來了,是二皇子殿下。
秦舟想,這不是瞎胡鬧麼,人才沒這麼缺心眼,估計又是大理寺查不出來就胡編亂造一個。
秦舟到的時候他們已經把陳懿圍起來了,三皇子眼見著一邊哭一邊要去救他皇兄,還好在外面被人拉住了。秦舟看看混亂的局面,又嗤笑著瞥了一眼想開口卻根本沒人注意他的姜文瑜,接著上去就提溜開了兩個侍衛。
眾人注意到秦舟的動作,總算安靜了,都不約而同看向他。
他衝著皇帝的靈柩再磕了一回頭表示歉意,才不慌不忙起身對眾人行了一禮:“我看姜大人一直想開口,不過苦於各位爭辯得太厲害,插不上嘴,我只好幫他一幫。”
姜文瑜是想說話,但不想無緣無故當冤大頭,他硬著頭皮頂著被秦舟三言兩語轉移過來的不太和善的目光,說道:“二皇子是幕後黑手一事還不能妄下定論,畢竟都是那奴才的一面之詞,你們也沒有找到能證明殿下和那奴才來往的證據,萬一是小人刻意栽贓陷害又該如何?臣懇請大人能讓臣和秦將軍替殿下查明真相!”
大理寺卿是個頭髮花白的老臣,看姜文瑜如此質疑他查的案子,氣得一直在捋著他的鬍子。老人摁著怒氣聽他說完,就擺擺手示意他去,再不做聲了。看那樣子是想讓姜文瑜自己查案吃點苦頭。
姜文瑜倒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見得到了准許,就對他恭恭敬敬行了一禮,領著秦舟查案去了。
秦舟因為自己再一次管不住嘴招惹了旁人,被抓著去當苦力,他苦哈哈的等著姜文瑜給他講案情經過。
“陛下的屍體呈中毒反應,全身青紫浮腫,嘴裡有劃痕。但陛下只用了一頓膳,發作時間也不過半柱香,且用銀針和人試菜時都沒有問題。仵作檢查了陛下吃下的東西,再每個都用人來試,發現了是一樣醃肉有毒,只是要大量服用才會見效。”
“醃肉?陳國很少見吧。”
“是,審問過御膳房,是一個掌勺從後院洗衣房的人那裡拿來的,洗衣房的說是從自己家裡帶的,給掌勺的嘗。正好陛下那天不舒服,非要吃點咸口,他們找不到食材,自己試了沒事,就呈給陛下了。”
秦舟聽到這裡笑起來:“哪有這麼巧?”
姜文瑜看他一眼,讓他好好聽完:“審那個洗衣的奴才,先前還嘴硬,說沒有人指使他,後來上刑上的狠了才說是殿下給他囑咐他拿給御膳房的。”
秦舟耐著性子聽他講完了,說:“空口無憑......我們現在呢?還去問問那奴才?刑訊都不怕,這樣怕是問不出什麼。”
姜文瑜對他道:“去洗衣房問問,我就不信沒他和兇手往來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