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
☆、第107章
遠在益州的何生,跟隨商隊抵達益州後,雙方很快就分道揚鑣,於是,他此刻隻身一人上路,在益州花了幾天時間打聽去往太平州的注意事項後,立時就動身往太平州而去。
兩個多月的行程中,何生增長了非常多見識。
他本來就是一個十分有心的人,途中跟著商隊學了不少東西。何生為人雖然沉默寡言,與人相處倒也稱得上落落大方。途中,只要商隊所需,何生二話不說便動手幫忙。許家叔父本就受許淮所託,有心佛照何生,出行後輾轉了幾個地方,許家叔父見著何生為人謙虛且通透,做事嚴謹可靠,加之又識文斷字,許家叔父便很是賞識他,得了空閒就提點幾句何生。
幾個商賈合資的隊伍,僱傭了人手幫忙,這些被僱傭的人員若想跟著搗騰貨物,必須得向商隊交納一定的佣金。何生既不是被僱傭的人,也沒有入股商隊,因有許家叔父提點、做靠山,搭著商隊這輛順風車,他若是想搗騰貨物,也是容易得很。
何生虛心學習,眼見著商隊各個把貨物搗騰幾遍後都賺了幾倍有餘,他並不豁然出手。
此次出行,只帶了四十餘兩的盤纏,若是虧了,就什麼都沒了。何生很明白自己的處境,若是出手,必須得穩紮穩打。
一路見著別人賺錢,何生依然心平氣和,偶爾有人慫恿他趕緊出手,何生也是笑笑了之。一晃過了一月有餘,便是許家叔父也以為何生為求穩妥,並不敢倒賣貨物。
誰知,過得幾天後,何生突然小露一手,就賺了近二十餘兩。二十多兩對這些商人來講雖是小錢,可何生只投入了不足五兩而已,這樣的賺頭便是精於此道的許家叔父也很是驚嘆。
此後,何生一路穩紮穩打,抵達益州後,手中已經握著近二百餘兩的銀錢。手頭寬裕了,在茫茫人海中尋找失蹤的弟弟,也就方便很多。
整個途中,並不是誰都能穩賺不賠的。有些貨物買進後,因估算失誤,到了目的地沒有賣出去或者賣不上價格,如果繼續運到下一個地方勢必會增加很多費用,謹慎的人虧上一些也要出了貨。何生之所以每次都能穩賺,一是他出手的數目小,二是在心中仔細估算過後才會出手。
由此可知何生話不多,但非常善於觀察、思考。
行商是一門學問,講究的便是不走空,由許家牽頭的這個商隊,剛從大良鎮出發時,隨行托的貨物八成是上佳的木炭,換到水路時,這批木炭轉手賣完,就開始搗騰藥材、茶葉。在繁華的城市將藥材、茶葉出手後,換成了價格相對低廉的布帛……
何生一路行來,便將商隊的作為反覆思索過,等自己出手時,便也穩妥得很。
剛抵達太平州,因為長期奔波,何生曬黑了,也清瘦了。天黑之前進入這間客棧時,何生無意中見著掌柜抱著自家孩子嬉戲,那情景剛剛一入眼,便仿似撞擊了心靈。
何生猛然間醒悟到,自己已經很久沒有見著兒子榆哥了,這段時間,儘管他不斷提醒自己要干正事,不要花費太多時間去思念家中的父母妻兒,可有些人、事並不是你想忘記就能忘記,想忽視就能忽視的。
夜風呼嘯,枕在客棧溫暖的床上,何生輾轉反側一直入不了眠。閉了眼睛就忍不住思念家中妻兒。
特別是在漆黑的環境中,何生將張惜花準備的最後一條肉乾啃完時,他的思家之情便怎麼也止不住。
他的榆哥,他那尚未出世的孩子,還有妻子惜花……也不知道家裡人如何,可有及時收到他的信?
思念是痛苦的,思念也是甜蜜的,何生放縱自己品味這折磨人的思念之情,等何生收斂好情緒後,他迫使自己入眠,翌日清晨,在客棧里備好乾糧,何生直接往目的地出發。
**
轉眼新年已過。
何家自從在許家時收到過一封何生的信後,何生自此再沒有給家裡寄過信,因為沒見到兒子準時歸家,何大栓與何曾氏夫婦日夜難以安眠,家裡這個新年亦是糙糙過了。
而張惜花如今的肚子笨重,也快到了預產期,這兩日睡眠都成問題,每每半夜醒來,就要睜著眼睛直到天亮。
村裡的穩婆江大娘是經常上何家門給張惜花看肚子的,那天江大娘說張惜花的日子約莫就在這半個月左右。何曾氏怕有個閃失自己照顧不到位,也是因兒子不在家裡,怕兒媳婦思慮太過,何曾氏早早就去陽西村把蔡氏給接到家中。
預產期的後半個月,張惜花有自己的親娘蔡氏在身邊開解她,她的心情總算開朗不少,心情好轉,接下來的日子,身體一直很正常,健健康康等到了肚子發動那一日。
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在春耕正式開始那一日,張惜花在家裡順利生下一個白胖的女嬰。何大栓與何曾氏非常高興,大家都說這閨女是個生來就帶福氣的。
何生不在家,何大栓做主給孫女取名叫何桐。他大字不識一個,抱著乖巧可愛的孫女在家門口逗留時,無意間瞥見門口的梧桐樹花開正盛,想到孫子榆哥的名字也是一棵樹,不由心下一動,當即就給乖孫女取名叫桐姐兒。
為此,何曾氏狠狠地埋怨了他一頓。
何大栓思來想去,都覺得這個名字好,無論何曾氏如何說,他就是不肯改名。
桐姐的洗三辦得十分熱鬧,桐姐的滿月酒也辦得很溫馨。滿月那一日,親朋好友全都上門了。
何元慧抱著桐姐來回走動,桐姐睜著漆黑的眼睛,目不轉睛地盯著大姑姑看,天真的小眼神,加上那胖乎乎的小臉蛋是越瞧越讓人覺得可愛,喜得何元慧當即笑道:“哎呦……我們桐姐真是個小美人,長大後一定是個大美人,現在大姑姑就被迷得不得了咯。”
何曾氏在旁邊嗔道:“你個不正經的。說什麼話呢,她還是個毛孩子呢,別整天在我們桐姐面前說這些。”
在何曾氏心裡,小孩子的麵皮是十分薄的,禁不起別人的誇獎,所以不能整天對小孩說這些。
何曾氏將桐姐換下的尿布拿開,便對大閨女道:“給我抱吧,這個點該哄她睡覺了。”
何元慧抱著桐姐不肯撒手,笑嘻嘻道:“娘,就讓我再抱一會,你看我們桐姐還沒打瞌睡呢。”
因為連續生下三個小子,何元慧稀罕閨女稀罕得不得了,自己弟弟的閨女,那也跟她親閨女差不多,她是打從心裡就喜歡桐姐的。
何曾氏無奈道:“臻哥剛剛還哭了呢,你也差不多給他餵奶了。你瞧瞧你,臻哥是你撿來的嗎?孩子哭了當娘的都沒發現。”臻哥是何元慧的三兒子,現在還是個哇哇待哺的幼兒,這些天一心撲在外甥女桐姐身上,臻哥還多虧了何曾氏照料。
何元慧將桐姐遞給何曾氏,皺著眉頭道:“娘,我可要再給你說一句,你可不能因為桐姐是女娃,就忽視她啊。咱們家不興那些個重男輕女的。”
“你胡說什麼呢?”何曾氏小心翼翼地接過桐姐,看著桐姐砸吧了一下嘴巴的可愛模樣,不禁笑了,擺手道:“你們姐弟四個從小到大,你看我和你爹有忽視過你和元元嗎?”
那倒也是。何元慧瞬間放心了。
桐姐的滿月酒後,何元慧並沒有當即回到自己婆家,留下來待了幾日才走。
她走的時候,何曾氏與張惜花都舒了口氣。這些天,何元慧爭著帶桐姐,因為臻哥也是吃奶的年紀,何元慧奶水充足,多餵一個桐姐也是可以的,她心裡捨不得桐姐,便想把桐姐一塊帶到杏花村去住段時間,別說張惜花了,就是何曾氏與何大栓都不肯讓桐姐離開家裡。
何元慧胡攪蠻纏了幾日,終於放手了。
臨走時,何元慧對著張惜花眨眨眼,露出笑容道:“惜花,你看爹娘稀罕桐姐的勁兒,這下不用再擔心他們不喜歡桐姐了吧?”
張惜花心說她從來沒怕過公公婆婆不喜歡桐姐,不過她見著大姑子調皮的模樣,只能無奈地點頭附和。
何元慧笑眯眯地說道:“可惜你們都不同意把桐姐給我帶一段時間啊。”
張惜花心下大驚,敢情大姑子是當真的,不是在開玩笑呢。自己肚子裡掉出來的一塊肉,她哪裡捨得讓桐姐離了身邊,於是就故作不言語,不打算附和大姑子的話。
何元慧見弟媳婦糾結的表情,十分壞心眼的再補充了一句,道:“家裡那三個小子,往後呀,不管桐姐看上了哪一個,我都二話不說將他給了我們桐姐。”
張惜花:“……”
這下連要做親家的話也說出口了,本來在門口逗留,打算讓閨女與兒媳婦說點私己話的何曾氏,當即推開門,趕人似的道:“又胡說什麼呢,你這丫頭越活越回去了。我們桐姐還小呢,以後不准再說這個事。還有,大郎趕著牛車在外面等你多時了,你咋還不走?”
何元慧笑嘻嘻地嘟囔道:“果真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在娘家不值錢咯,這就被人趕出去咯。”
張惜花聽了這話,不由也笑了。
何曾氏抱怨般笑道:“這丫頭,日子好過了就沒一點規矩了。”
大姑子原本就是性子極為利索的人,自從李家分家後,平日沒有公婆、妯娌的矛盾,她那性子是越發開朗了。張惜花深深感嘆一句。
等送走何元慧,何曾氏便把桐姐抱住,對兒媳婦道:“我抱了她出去,你再睡一會。”
普通老百姓家,婦人做月子最多是做一個月,按理張惜花原本就已經出了月子的,因她懷這一胎不僅沒有長肉,還消瘦了很多,坐月子期間各種補湯依然沒有胖回來,何曾氏不怎麼放心,為了讓兒媳婦養好身體,便打定主意讓她再坐半個月。
張惜花對著鏡子,盯著自己那張消瘦的臉蛋,想著何生就快歸家了,不能讓他瞧見自己這副模樣,因此也配合公婆的建議,老老實實的調養身體。
迎來了新生命,何家的日子表面上歡天喜地、其樂融融得很,但其實大家心裡都有隱憂,不過是怕彼此之間擔憂,大家都壓在心裡不說。
原以為桐姐滿月後,何生不久就該歸家了。誰知道,一直到秋收時分,何生依然沒有回來。
何大栓往大良鎮許家去了幾次,都沒有收到一點何生的音訊。
秋收過後,寒冬很快來臨。白皚皚的雪幾乎將整個世界覆蓋,瑞雪兆豐年,今年的收成很不錯,下西村少也缺糧食的人家,村民們窩在家裡貓冬,都不出門了。
再有幾天就要過新年。何大栓做主,將家裡那頭大肥豬請了村裡的屠夫宰了,半隻賣給了屠夫,留下半隻家裡吃,除了送給親朋好友的份,張惜花與何曾氏婆媳將豬肉分成幾份,有的製成臘肉、有的醃製在罈子里,另外一些放在院子裡被雪冰凍上,留著就等過年那幾日泡製成各種菜餚,一切待續,家裡人都期盼著何生會突然之間回到家裡。
遠在益州的何生,跟隨商隊抵達益州後,雙方很快就分道揚鑣,於是,他此刻隻身一人上路,在益州花了幾天時間打聽去往太平州的注意事項後,立時就動身往太平州而去。
兩個多月的行程中,何生增長了非常多見識。
他本來就是一個十分有心的人,途中跟著商隊學了不少東西。何生為人雖然沉默寡言,與人相處倒也稱得上落落大方。途中,只要商隊所需,何生二話不說便動手幫忙。許家叔父本就受許淮所託,有心佛照何生,出行後輾轉了幾個地方,許家叔父見著何生為人謙虛且通透,做事嚴謹可靠,加之又識文斷字,許家叔父便很是賞識他,得了空閒就提點幾句何生。
幾個商賈合資的隊伍,僱傭了人手幫忙,這些被僱傭的人員若想跟著搗騰貨物,必須得向商隊交納一定的佣金。何生既不是被僱傭的人,也沒有入股商隊,因有許家叔父提點、做靠山,搭著商隊這輛順風車,他若是想搗騰貨物,也是容易得很。
何生虛心學習,眼見著商隊各個把貨物搗騰幾遍後都賺了幾倍有餘,他並不豁然出手。
此次出行,只帶了四十餘兩的盤纏,若是虧了,就什麼都沒了。何生很明白自己的處境,若是出手,必須得穩紮穩打。
一路見著別人賺錢,何生依然心平氣和,偶爾有人慫恿他趕緊出手,何生也是笑笑了之。一晃過了一月有餘,便是許家叔父也以為何生為求穩妥,並不敢倒賣貨物。
誰知,過得幾天後,何生突然小露一手,就賺了近二十餘兩。二十多兩對這些商人來講雖是小錢,可何生只投入了不足五兩而已,這樣的賺頭便是精於此道的許家叔父也很是驚嘆。
此後,何生一路穩紮穩打,抵達益州後,手中已經握著近二百餘兩的銀錢。手頭寬裕了,在茫茫人海中尋找失蹤的弟弟,也就方便很多。
整個途中,並不是誰都能穩賺不賠的。有些貨物買進後,因估算失誤,到了目的地沒有賣出去或者賣不上價格,如果繼續運到下一個地方勢必會增加很多費用,謹慎的人虧上一些也要出了貨。何生之所以每次都能穩賺,一是他出手的數目小,二是在心中仔細估算過後才會出手。
由此可知何生話不多,但非常善於觀察、思考。
行商是一門學問,講究的便是不走空,由許家牽頭的這個商隊,剛從大良鎮出發時,隨行托的貨物八成是上佳的木炭,換到水路時,這批木炭轉手賣完,就開始搗騰藥材、茶葉。在繁華的城市將藥材、茶葉出手後,換成了價格相對低廉的布帛……
何生一路行來,便將商隊的作為反覆思索過,等自己出手時,便也穩妥得很。
剛抵達太平州,因為長期奔波,何生曬黑了,也清瘦了。天黑之前進入這間客棧時,何生無意中見著掌柜抱著自家孩子嬉戲,那情景剛剛一入眼,便仿似撞擊了心靈。
何生猛然間醒悟到,自己已經很久沒有見著兒子榆哥了,這段時間,儘管他不斷提醒自己要干正事,不要花費太多時間去思念家中的父母妻兒,可有些人、事並不是你想忘記就能忘記,想忽視就能忽視的。
夜風呼嘯,枕在客棧溫暖的床上,何生輾轉反側一直入不了眠。閉了眼睛就忍不住思念家中妻兒。
特別是在漆黑的環境中,何生將張惜花準備的最後一條肉乾啃完時,他的思家之情便怎麼也止不住。
他的榆哥,他那尚未出世的孩子,還有妻子惜花……也不知道家裡人如何,可有及時收到他的信?
思念是痛苦的,思念也是甜蜜的,何生放縱自己品味這折磨人的思念之情,等何生收斂好情緒後,他迫使自己入眠,翌日清晨,在客棧里備好乾糧,何生直接往目的地出發。
**
轉眼新年已過。
何家自從在許家時收到過一封何生的信後,何生自此再沒有給家裡寄過信,因為沒見到兒子準時歸家,何大栓與何曾氏夫婦日夜難以安眠,家裡這個新年亦是糙糙過了。
而張惜花如今的肚子笨重,也快到了預產期,這兩日睡眠都成問題,每每半夜醒來,就要睜著眼睛直到天亮。
村裡的穩婆江大娘是經常上何家門給張惜花看肚子的,那天江大娘說張惜花的日子約莫就在這半個月左右。何曾氏怕有個閃失自己照顧不到位,也是因兒子不在家裡,怕兒媳婦思慮太過,何曾氏早早就去陽西村把蔡氏給接到家中。
預產期的後半個月,張惜花有自己的親娘蔡氏在身邊開解她,她的心情總算開朗不少,心情好轉,接下來的日子,身體一直很正常,健健康康等到了肚子發動那一日。
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在春耕正式開始那一日,張惜花在家裡順利生下一個白胖的女嬰。何大栓與何曾氏非常高興,大家都說這閨女是個生來就帶福氣的。
何生不在家,何大栓做主給孫女取名叫何桐。他大字不識一個,抱著乖巧可愛的孫女在家門口逗留時,無意間瞥見門口的梧桐樹花開正盛,想到孫子榆哥的名字也是一棵樹,不由心下一動,當即就給乖孫女取名叫桐姐兒。
為此,何曾氏狠狠地埋怨了他一頓。
何大栓思來想去,都覺得這個名字好,無論何曾氏如何說,他就是不肯改名。
桐姐的洗三辦得十分熱鬧,桐姐的滿月酒也辦得很溫馨。滿月那一日,親朋好友全都上門了。
何元慧抱著桐姐來回走動,桐姐睜著漆黑的眼睛,目不轉睛地盯著大姑姑看,天真的小眼神,加上那胖乎乎的小臉蛋是越瞧越讓人覺得可愛,喜得何元慧當即笑道:“哎呦……我們桐姐真是個小美人,長大後一定是個大美人,現在大姑姑就被迷得不得了咯。”
何曾氏在旁邊嗔道:“你個不正經的。說什麼話呢,她還是個毛孩子呢,別整天在我們桐姐面前說這些。”
在何曾氏心裡,小孩子的麵皮是十分薄的,禁不起別人的誇獎,所以不能整天對小孩說這些。
何曾氏將桐姐換下的尿布拿開,便對大閨女道:“給我抱吧,這個點該哄她睡覺了。”
何元慧抱著桐姐不肯撒手,笑嘻嘻道:“娘,就讓我再抱一會,你看我們桐姐還沒打瞌睡呢。”
因為連續生下三個小子,何元慧稀罕閨女稀罕得不得了,自己弟弟的閨女,那也跟她親閨女差不多,她是打從心裡就喜歡桐姐的。
何曾氏無奈道:“臻哥剛剛還哭了呢,你也差不多給他餵奶了。你瞧瞧你,臻哥是你撿來的嗎?孩子哭了當娘的都沒發現。”臻哥是何元慧的三兒子,現在還是個哇哇待哺的幼兒,這些天一心撲在外甥女桐姐身上,臻哥還多虧了何曾氏照料。
何元慧將桐姐遞給何曾氏,皺著眉頭道:“娘,我可要再給你說一句,你可不能因為桐姐是女娃,就忽視她啊。咱們家不興那些個重男輕女的。”
“你胡說什麼呢?”何曾氏小心翼翼地接過桐姐,看著桐姐砸吧了一下嘴巴的可愛模樣,不禁笑了,擺手道:“你們姐弟四個從小到大,你看我和你爹有忽視過你和元元嗎?”
那倒也是。何元慧瞬間放心了。
桐姐的滿月酒後,何元慧並沒有當即回到自己婆家,留下來待了幾日才走。
她走的時候,何曾氏與張惜花都舒了口氣。這些天,何元慧爭著帶桐姐,因為臻哥也是吃奶的年紀,何元慧奶水充足,多餵一個桐姐也是可以的,她心裡捨不得桐姐,便想把桐姐一塊帶到杏花村去住段時間,別說張惜花了,就是何曾氏與何大栓都不肯讓桐姐離開家裡。
何元慧胡攪蠻纏了幾日,終於放手了。
臨走時,何元慧對著張惜花眨眨眼,露出笑容道:“惜花,你看爹娘稀罕桐姐的勁兒,這下不用再擔心他們不喜歡桐姐了吧?”
張惜花心說她從來沒怕過公公婆婆不喜歡桐姐,不過她見著大姑子調皮的模樣,只能無奈地點頭附和。
何元慧笑眯眯地說道:“可惜你們都不同意把桐姐給我帶一段時間啊。”
張惜花心下大驚,敢情大姑子是當真的,不是在開玩笑呢。自己肚子裡掉出來的一塊肉,她哪裡捨得讓桐姐離了身邊,於是就故作不言語,不打算附和大姑子的話。
何元慧見弟媳婦糾結的表情,十分壞心眼的再補充了一句,道:“家裡那三個小子,往後呀,不管桐姐看上了哪一個,我都二話不說將他給了我們桐姐。”
張惜花:“……”
這下連要做親家的話也說出口了,本來在門口逗留,打算讓閨女與兒媳婦說點私己話的何曾氏,當即推開門,趕人似的道:“又胡說什麼呢,你這丫頭越活越回去了。我們桐姐還小呢,以後不准再說這個事。還有,大郎趕著牛車在外面等你多時了,你咋還不走?”
何元慧笑嘻嘻地嘟囔道:“果真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在娘家不值錢咯,這就被人趕出去咯。”
張惜花聽了這話,不由也笑了。
何曾氏抱怨般笑道:“這丫頭,日子好過了就沒一點規矩了。”
大姑子原本就是性子極為利索的人,自從李家分家後,平日沒有公婆、妯娌的矛盾,她那性子是越發開朗了。張惜花深深感嘆一句。
等送走何元慧,何曾氏便把桐姐抱住,對兒媳婦道:“我抱了她出去,你再睡一會。”
普通老百姓家,婦人做月子最多是做一個月,按理張惜花原本就已經出了月子的,因她懷這一胎不僅沒有長肉,還消瘦了很多,坐月子期間各種補湯依然沒有胖回來,何曾氏不怎麼放心,為了讓兒媳婦養好身體,便打定主意讓她再坐半個月。
張惜花對著鏡子,盯著自己那張消瘦的臉蛋,想著何生就快歸家了,不能讓他瞧見自己這副模樣,因此也配合公婆的建議,老老實實的調養身體。
迎來了新生命,何家的日子表面上歡天喜地、其樂融融得很,但其實大家心裡都有隱憂,不過是怕彼此之間擔憂,大家都壓在心裡不說。
原以為桐姐滿月後,何生不久就該歸家了。誰知道,一直到秋收時分,何生依然沒有回來。
何大栓往大良鎮許家去了幾次,都沒有收到一點何生的音訊。
秋收過後,寒冬很快來臨。白皚皚的雪幾乎將整個世界覆蓋,瑞雪兆豐年,今年的收成很不錯,下西村少也缺糧食的人家,村民們窩在家裡貓冬,都不出門了。
再有幾天就要過新年。何大栓做主,將家裡那頭大肥豬請了村裡的屠夫宰了,半隻賣給了屠夫,留下半隻家裡吃,除了送給親朋好友的份,張惜花與何曾氏婆媳將豬肉分成幾份,有的製成臘肉、有的醃製在罈子里,另外一些放在院子裡被雪冰凍上,留著就等過年那幾日泡製成各種菜餚,一切待續,家裡人都期盼著何生會突然之間回到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