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話說到這份上,馬三想,就幫他個忙吧,反正木板有的是。於是回頭找上幾板木板,鋸子刨子鋃頭地忙乎了一刻鐘,算是幫了忙。那人說一大堆感謝話後發動拖拉機準備走了。馬三回屋,見那人又跟進來,笑嘻嘻地從口袋裡摸出兩元錢,放在木工台上,說,買包煙抽吧。馬三慌忙抓起錢還他,說自己不抽菸的。那人接了錢又放下,那就買瓶酒喝。我也不喝酒,馬三又抓起錢要還他。那人說,那就買斤糖吃,掉頭跑走了。等馬三追出去,拖拉機已撞出幾米遠,想追也追不上了。
幾天後,那人又來木工房,但不是還木板來的,而是來聊天的。馬三也沒提還木板的事。說實話,馬三開初就不準備有還,說還是好聽的。但錢的事,馬三想到了,等等要還給他。馬三想,雖然兩塊錢可秤十斤大米,可我不能因這被人小瞧了。
可言語來言語去,兩人越說越熱乎,你一口小馬我一嘴老蔣的,再提錢事又似乎見外了。而且關鍵是後來老蔣說他家正在造房子,有些木工活,附近找不到木工,想請馬三去做,答應給工錢的。開始馬三沒答應,覺得這樣不好,怕違了部隊規定。但老蔣說,這有什麼呢,你用晚上或者休息天去做,跟部隊有什麼關糸。馬三想想也是,於是答應下來,答完應又專門交代說,木料你自己備。老蔣說那當然,而且還談起上次借的幾塊木板,說改天來還。
馬三說那倒不必了。
這天晚上,老蔣又來木工房,把馬三和一隻工具箱一道帶回了自己家。他們家其實就在圍牆外,從後門過去只百十米,而這後門又在木工房背後,平時光一般不開,很少人用,正因此領導上就讓馬三代管這門,鑰匙就在馬三手頭。所以從後門進出,馬三很方便,也很隱蔽。到晚上,這一帶簡直連只部隊的狗都不會來。
進出了三個晚上,老蔣家的活幹完了,老蔣往馬三衣袋裡塞了10塊錢。馬三說算了算了,把錢掏出來還老蔣。老蔣說是不是嫌少啊小馬,少了以後補。說少確實少,但對馬三說又一點也不少,等於是他一個月的津貼,而且畢竟才忙乎三個晚上。馬三其實從沒有過自己的一分錢(津貼都要寄回家孝敬村長),這錢硬真是他馬三的,儘管只有10塊,但馬三嘗到的幸福卻是無人能比的。萬元戶也不能比。那天晚上,馬三聽了一夜自己幸福的心跳聲。
讓馬三想不到的是,以後村里不斷有人來找他做工,說法做法同老蔣都差不多,總說一時找不到木工,請他應個急,幫個忙,末了多少給馬三點工錢,有十塊八塊的,也有五塊兩塊的。有的不給錢,給物,反正總有個意思。這樣到春節時, 馬三發現他已攢了51塊錢(連同老蔣最早給的兩塊),而當他從窗洞看出去,看到山坡上一個又一個新砌的屋基,他知道,這樣的錢以後還有的掙。這已是八十年代,正是這些郊區農民剛剛開始掙錢的時候,他們掙了錢首先想幹的事就是造房子,這家造,那家造,給兒子造,給孫子造,有錢人造,沒錢人錯錢也造,你先造,他後造。總之,這麼看來,馬三今後確實可以不斷掙到錢。
果然,到第二年春節前,馬三蓄的錢一個信封已裝不下,又啟用了一個新信封,同時又數了數數目(經常數),總計176元!再看窗外, 山坡上新砌的屋基似乎一個也沒少(不斷在新增)。這樣下去還了得,馬三想,我要掙多少錢呢。
但掙錢非馬三當兵目的,馬三當兵目的是要入黨,要改志願兵,要吃國家飯。拿這目標想,馬三雖然手裡捧著兩個信封錢,卻怎麼也樂不起來,因為他連最初級的目的--入黨都還沒入上呢。這時馬三入伍已兩年多,同來的人不時傳來這邊誰誰誰發展了,那邊某某某也填表了,相比之下馬三明顯落後了。想起這些,馬三經常一個人自言自語的,這不行啊,這可不行……
農村兵馬三(6)
但怎樣才行?有什麼辦法?現在馬三望著兩個信封的錢,不知咋的就看見了老楊,耳邊響起了老楊話:想有出息,要靠自己好好干,更要靠跟領導處好關糸……他像受到某種啟悟,當即抽出五張10元,出去買了兩瓶洋河大麯酒、一條大前門煙(帶過濾嘴的),去給“不夠意思”的王處長拜了個像模像樣的年。錢叫懦納的馬三變聰明又硬氣了!
過了年,馬三明顯覺得“不夠意思”的王處長對他有點意思了,見面再不像以前愛理不理的,而是變親切了,有笑臉了。有一天,王處長還專門轉悠到木工房來,跟馬三問寒問熱的,鼓勵他好好干,後來又問起馬三寫入黨申請書沒有。馬三急急說,
寫了寫了,寫了兩份呢。
寫了就好,更要好好干,王處長說,要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好、好、好,處長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干,好好干,馬三把頭點得跟雞啄食吃似的。
沒多久,戰情參謀拿著張表讓馬三來填,馬三看,是黨員發展登記表,手就立馬顫抖起來。參謀見了,故意拿他開玩笑說,小馬你這手怎麼在抖啊。馬三搓了搓手,實誠說,我高興呢。參謀說,我發展那麼多黨員還從沒見過像你這樣高興的。馬三想,我掙那麼多錢也從沒這樣高興過呢。
隨後的幾天裡,馬三都一直在高興。人高興了做什麼事都有味道,比如這天下午,馬三幫四連修豬圈,照說這是個苦差使,豬圈裡臭氣衝天,又髒,但馬三居然一邊幹活一邊哼起了家鄉小調,把幾頭豬都弄快活了,更不要說豬的主人了。幹完活,連長專門叫司務長加兩道菜,一定要留馬三吃晚飯。吃罷回去,見門上亮亮地貼著張紙條,揭下來看,是王處長的公務員寫的,說王處長找他一個下午,讓他回來速速去見王處長。
幾天後,那人又來木工房,但不是還木板來的,而是來聊天的。馬三也沒提還木板的事。說實話,馬三開初就不準備有還,說還是好聽的。但錢的事,馬三想到了,等等要還給他。馬三想,雖然兩塊錢可秤十斤大米,可我不能因這被人小瞧了。
可言語來言語去,兩人越說越熱乎,你一口小馬我一嘴老蔣的,再提錢事又似乎見外了。而且關鍵是後來老蔣說他家正在造房子,有些木工活,附近找不到木工,想請馬三去做,答應給工錢的。開始馬三沒答應,覺得這樣不好,怕違了部隊規定。但老蔣說,這有什麼呢,你用晚上或者休息天去做,跟部隊有什麼關糸。馬三想想也是,於是答應下來,答完應又專門交代說,木料你自己備。老蔣說那當然,而且還談起上次借的幾塊木板,說改天來還。
馬三說那倒不必了。
這天晚上,老蔣又來木工房,把馬三和一隻工具箱一道帶回了自己家。他們家其實就在圍牆外,從後門過去只百十米,而這後門又在木工房背後,平時光一般不開,很少人用,正因此領導上就讓馬三代管這門,鑰匙就在馬三手頭。所以從後門進出,馬三很方便,也很隱蔽。到晚上,這一帶簡直連只部隊的狗都不會來。
進出了三個晚上,老蔣家的活幹完了,老蔣往馬三衣袋裡塞了10塊錢。馬三說算了算了,把錢掏出來還老蔣。老蔣說是不是嫌少啊小馬,少了以後補。說少確實少,但對馬三說又一點也不少,等於是他一個月的津貼,而且畢竟才忙乎三個晚上。馬三其實從沒有過自己的一分錢(津貼都要寄回家孝敬村長),這錢硬真是他馬三的,儘管只有10塊,但馬三嘗到的幸福卻是無人能比的。萬元戶也不能比。那天晚上,馬三聽了一夜自己幸福的心跳聲。
讓馬三想不到的是,以後村里不斷有人來找他做工,說法做法同老蔣都差不多,總說一時找不到木工,請他應個急,幫個忙,末了多少給馬三點工錢,有十塊八塊的,也有五塊兩塊的。有的不給錢,給物,反正總有個意思。這樣到春節時, 馬三發現他已攢了51塊錢(連同老蔣最早給的兩塊),而當他從窗洞看出去,看到山坡上一個又一個新砌的屋基,他知道,這樣的錢以後還有的掙。這已是八十年代,正是這些郊區農民剛剛開始掙錢的時候,他們掙了錢首先想幹的事就是造房子,這家造,那家造,給兒子造,給孫子造,有錢人造,沒錢人錯錢也造,你先造,他後造。總之,這麼看來,馬三今後確實可以不斷掙到錢。
果然,到第二年春節前,馬三蓄的錢一個信封已裝不下,又啟用了一個新信封,同時又數了數數目(經常數),總計176元!再看窗外, 山坡上新砌的屋基似乎一個也沒少(不斷在新增)。這樣下去還了得,馬三想,我要掙多少錢呢。
但掙錢非馬三當兵目的,馬三當兵目的是要入黨,要改志願兵,要吃國家飯。拿這目標想,馬三雖然手裡捧著兩個信封錢,卻怎麼也樂不起來,因為他連最初級的目的--入黨都還沒入上呢。這時馬三入伍已兩年多,同來的人不時傳來這邊誰誰誰發展了,那邊某某某也填表了,相比之下馬三明顯落後了。想起這些,馬三經常一個人自言自語的,這不行啊,這可不行……
農村兵馬三(6)
但怎樣才行?有什麼辦法?現在馬三望著兩個信封的錢,不知咋的就看見了老楊,耳邊響起了老楊話:想有出息,要靠自己好好干,更要靠跟領導處好關糸……他像受到某種啟悟,當即抽出五張10元,出去買了兩瓶洋河大麯酒、一條大前門煙(帶過濾嘴的),去給“不夠意思”的王處長拜了個像模像樣的年。錢叫懦納的馬三變聰明又硬氣了!
過了年,馬三明顯覺得“不夠意思”的王處長對他有點意思了,見面再不像以前愛理不理的,而是變親切了,有笑臉了。有一天,王處長還專門轉悠到木工房來,跟馬三問寒問熱的,鼓勵他好好干,後來又問起馬三寫入黨申請書沒有。馬三急急說,
寫了寫了,寫了兩份呢。
寫了就好,更要好好干,王處長說,要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好、好、好,處長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干,好好干,馬三把頭點得跟雞啄食吃似的。
沒多久,戰情參謀拿著張表讓馬三來填,馬三看,是黨員發展登記表,手就立馬顫抖起來。參謀見了,故意拿他開玩笑說,小馬你這手怎麼在抖啊。馬三搓了搓手,實誠說,我高興呢。參謀說,我發展那麼多黨員還從沒見過像你這樣高興的。馬三想,我掙那麼多錢也從沒這樣高興過呢。
隨後的幾天裡,馬三都一直在高興。人高興了做什麼事都有味道,比如這天下午,馬三幫四連修豬圈,照說這是個苦差使,豬圈裡臭氣衝天,又髒,但馬三居然一邊幹活一邊哼起了家鄉小調,把幾頭豬都弄快活了,更不要說豬的主人了。幹完活,連長專門叫司務長加兩道菜,一定要留馬三吃晚飯。吃罷回去,見門上亮亮地貼著張紙條,揭下來看,是王處長的公務員寫的,說王處長找他一個下午,讓他回來速速去見王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