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頁
“清太祖提到了龍脈?!”白近眉頭一皺。“上面怎麼說的?”
圖爾占翻看金冊對我們說,天啟年雷營衛到遼東節制李成梁的軍權,並對清太祖一族進行滅殺,清太祖僥倖逃過一劫,不過雷營衛在遼東駐紮了很長一段時間。
並且以皇命要求李成梁,泄女真人王氣,搗毀金國帝王陵寑,金帝陵位於大房山系的雲峰山,有名有號的陵寑共有十七座,雲龍山布列九條山樑,似龍奔騰而下,故又稱九龍山。
九龍山的九條山樑由高到低,依次順勢展開,中峰正前方是高聳的山壁,近處則是一處中間低平,兩邊凸起的山崗,東側有連綿不斷的山頭,西側則分布著多個小山包。當時主峰下,泉水環流終年不息,層林重疊紫氣繚繞。
九山龍的山形地貌正好符合這些風水要義,李成梁派遣大軍去九龍山掘陵,在砸毀全部地面建築後,又掘開各陵地宮,用散落在地的石柱、欄杆一類的建築構件和亂石關塞死。
“這件事我知道,並非是後人杜撰出來,史稱天啟掘陵。”白近聽完點點頭說。“結果挖來挖去,卻漏了最為重要的龍脈,也是遼東真正的龍脈。”
“不是漏了,是找不到。”我淡淡一笑,所謂的天啟掘陵,後世把這個罪名算到大明皇帝頭上,不用說,這應該是我下達的命令才對,當然不是想掘斷什麼龍脈。
白古和羽龍在遼東墜落,當時我應該猜到,白古要去的地方就是最後一處龍氣之地,凌璇隱藏了這條龍脈,所以我才會下令在遼東到處尋找。
“清太祖既然修建龍脈神殿,在金冊上可有提及神殿的位置?”我連忙問。
圖爾占往下看了片刻,搖搖頭對我們說,白古向清太祖許諾,只要修建完成龍脈神殿,可讓其永生不朽,清太祖大喜過望知道事關重大,調派鑲黃旗留守赫圖阿拉,聽候白古差遣修建神殿。
然後封禁東北,最開始的時候,清太祖對此事深信不疑,畢竟一個能賜予自己天下的神,在清太祖心目中白古有著通天徹地的神通。
清太祖認為神殿的修建是用來供奉白古,為了表示對神的恭敬,清太祖讓把從中原搜刮來的財富全都運往赫圖阿拉,一併送往龍脈神殿,這曠世的寶藏只有神才有享用的資格。
“清太祖這是下了血本啊。”田雞聽到這裡苦笑一聲。“供奉一個神簡直是傾盡所有。”
“那是因為白古許諾他長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既然能坐擁天下,財富又算的了什麼,真正能讓清太祖看重的是長生不死。”我說。
“既然清太祖對白古如此虔誠恭敬,為什麼後來會提防白家後人。”宮爵環顧四周很疑惑說。“而且還偷偷修建這裡呢?”
圖爾占看著金冊上記載的內容說,封禁東北的命令下達之後,白古帶著留下的鑲黃旗大軍修建龍脈神殿,清太祖最初並沒有質疑過,但是關於神殿的位置和下落以及修建的進展,白古不向任何人透露。
當然,清太祖也不敢詢問,只能偷偷向換防的兵將打探,結果讓清太祖大為震驚,這些曾經參與過龍脈神殿修建的兵將,竟然沒有一個人記得發生過什麼事。
所有人猶如黃粱一夢,記憶全都停在進入赫圖阿拉的那一刻,清太祖知道白古神力通天,但此舉讓清太祖意識到,白古並沒有打算把龍脈神殿的秘密告之任何人,包括清太祖在內。
但那畢竟是大清龍脈所在,即便白古是神,但把大清命脈交由在一個神的手中,清太祖擔心白古能扶持一個家破人亡的自己問鼎天下,就沒有白古做不到的事,於是清太祖向赫圖阿拉留守的守陵人下達秘旨,要求記載所有出入聖城的人和貨以及時間,這便是後來我們看見的聖行錄。
“這清太祖也太小氣了吧,怎麼說白家先祖都幫他得了天下,就一個修建龍脈神陵的要求,那些金銀珠寶都是清太祖自個要去供奉的,怎麼到頭還心痛捨不得,居然派人記載運送了多少財富。”田雞說。
“財富可以慢慢積累,清太祖看重的是長生不死,既然有辦法永生,再多的財富都能得到。”我搖搖頭淡淡一笑說。“我現在才明白,清太祖讓守陵人記載聖行錄真正的用意。”
“什麼用意?”宮爵問。
“所有參與龍脈神殿修建的人,記憶都被白古抹去,而清太祖又不敢違背白古的神諭,更不敢詢問神殿下落,所以他得靠自己去調查。”我笑著回答。
“他是在計算時間和路程!”葉九卿猛然抬起頭。
“對,這就是清太祖要求守陵人記載聖行錄的目的,清太祖是打算通過進出赫圖阿拉的人,停留和往返的時間。”
我點點頭說,在赫圖阿拉出入的有兩種人,一種是從關內負責押運財富前往聖城的兵將,而另一種是留守在赫圖阿拉修建神殿的大軍,這些兵卒會到聖城運送財富前往神殿。
清太祖真正要記錄的其實是這些人,聖行錄上有詳實的出入記錄,以及時間和人名,通過查看同一個人來回聖城的時間,就能大致推斷出神殿的位置和區域。
不過清太祖擔心此舉會被白古覺察,因此用記載從關內押送財富來掩飾,這個辦法居然成功了,白古並沒有意識到清太祖的用意。
第743章 寧遠之戰
白近聽到這裡也若有所思點點頭,估計他終於明白為什麼清太祖一邊供奉白家先祖為神,還奉白家為遼東王,可又一邊讓守陵人提防白家,不可泄露聖行錄的內容。
清太祖是擔心白古或者白家後人從聖行錄里看出端倪,圖爾占繼續往下翻譯,最初清太祖只是迫切的想要知道龍脈神殿的位置。
通過聖行錄的記載,清太祖大致掌握了龍脈神殿所在的區域範圍,但漸漸清太祖意識到另外一件更為嚴峻的事。
“什麼事?”宮爵問。
“衰老!太祖爺發現隨著時間的流逝自己在衰老。”
圖爾占說看著金冊說,如果沒有白古之前的許諾,生老病死很正常,但是清太祖卻並不希望自己和凡人一樣,但自從龍脈神陵開始修建,白古再不過問其他事,即便是攻城略地也不再參與。
清軍雖然強大但並沒有到能完敗明軍的地步,失去白古的幫助,清太祖發起的征戰也不像之前統一女真時那樣勢如破竹。
清太祖好幾次想要面見白古,但白古除了龍脈神殿修建的事之外,其他一切都不參與和過問,清太祖因此只能寄託神殿早日完工,這樣白古就能兌現承諾。
但清太祖並非只是等待,同時未雨綢繆擔心龍脈神殿的秘密會被白古掩蓋,那畢竟是大清龍脈之地,所以清太祖秘而不宣利用修建永陵和盛京皇宮,偷偷把關於龍脈神殿的秘密藏匿其中。
並且在皇子之中挑選最為看重的多爾袞繼承這個秘密,不過清太祖深思熟慮,如果白古能讓所有參與修建神殿的人忘記一切,說明關於神殿的秘密,白古沒打算讓任何人知曉,這其中也包括清太祖。
他擔心有朝一日自己也會和修建神殿的兵將一樣,忘記這件至關重要的秘密,因此提前告知了多爾袞,並且密詔多爾袞,讓他不能登九五之尊。
“啊!多爾袞不能當帝王,原來是清太祖的決定!”葉知秋大吃一驚。“可從文史上看,清太祖的眾多皇子之中,他最器重也最看好的人正是多爾袞啊。”
“正因為如此,所以才不能讓他當皇帝。”葉九卿說。
“為什麼?”田雞問。
“帝王也好,尋常平民百姓也好,當父母的都希望兒女能平平安安,帝王家子嗣眾多,可繼承皇位的卻只有一個,但並非會選擇最器重的那個。”葉九卿笑了笑說。
“葉叔,您這話我怎麼聽不懂啊,那可是帝位啊,歷朝歷代為了奪嫡多少兄弟反目,既然清太祖最器重的是多爾袞,為什麼不把帝位傳給他?”田雞問。
“清太祖在提防白古,同時也是在保護多爾袞。”我聲音平靜。
“保護?”宮爵疑惑不解。
我笑了笑不慌不忙說,白古向清太祖許諾過長生不死,若是兌現的話,那大清自始至終只會有一個帝王,根本不需要傳位,倘若白古沒有兌現許諾,清太祖駕崩之後,不管誰登基,在白古心中,這個新登九五之尊的人,一定從清太祖口中得知了龍脈神殿的事。
“哦,原來是這樣,清太祖不讓多爾袞繼承帝位,是不想白古注意到他身上去。”葉知秋恍然大悟。
“清太祖把龍脈神殿的秘密留給了多爾袞,其實就是對他最大的器重,要知道比起江山來說,龍脈神殿恐怕要重要何止千百倍。”葉九卿也點點頭說。
“為什麼啊?”田雞還是沒想明白的樣子。
圖爾占翻看金冊對我們說,天啟年雷營衛到遼東節制李成梁的軍權,並對清太祖一族進行滅殺,清太祖僥倖逃過一劫,不過雷營衛在遼東駐紮了很長一段時間。
並且以皇命要求李成梁,泄女真人王氣,搗毀金國帝王陵寑,金帝陵位於大房山系的雲峰山,有名有號的陵寑共有十七座,雲龍山布列九條山樑,似龍奔騰而下,故又稱九龍山。
九龍山的九條山樑由高到低,依次順勢展開,中峰正前方是高聳的山壁,近處則是一處中間低平,兩邊凸起的山崗,東側有連綿不斷的山頭,西側則分布著多個小山包。當時主峰下,泉水環流終年不息,層林重疊紫氣繚繞。
九山龍的山形地貌正好符合這些風水要義,李成梁派遣大軍去九龍山掘陵,在砸毀全部地面建築後,又掘開各陵地宮,用散落在地的石柱、欄杆一類的建築構件和亂石關塞死。
“這件事我知道,並非是後人杜撰出來,史稱天啟掘陵。”白近聽完點點頭說。“結果挖來挖去,卻漏了最為重要的龍脈,也是遼東真正的龍脈。”
“不是漏了,是找不到。”我淡淡一笑,所謂的天啟掘陵,後世把這個罪名算到大明皇帝頭上,不用說,這應該是我下達的命令才對,當然不是想掘斷什麼龍脈。
白古和羽龍在遼東墜落,當時我應該猜到,白古要去的地方就是最後一處龍氣之地,凌璇隱藏了這條龍脈,所以我才會下令在遼東到處尋找。
“清太祖既然修建龍脈神殿,在金冊上可有提及神殿的位置?”我連忙問。
圖爾占往下看了片刻,搖搖頭對我們說,白古向清太祖許諾,只要修建完成龍脈神殿,可讓其永生不朽,清太祖大喜過望知道事關重大,調派鑲黃旗留守赫圖阿拉,聽候白古差遣修建神殿。
然後封禁東北,最開始的時候,清太祖對此事深信不疑,畢竟一個能賜予自己天下的神,在清太祖心目中白古有著通天徹地的神通。
清太祖認為神殿的修建是用來供奉白古,為了表示對神的恭敬,清太祖讓把從中原搜刮來的財富全都運往赫圖阿拉,一併送往龍脈神殿,這曠世的寶藏只有神才有享用的資格。
“清太祖這是下了血本啊。”田雞聽到這裡苦笑一聲。“供奉一個神簡直是傾盡所有。”
“那是因為白古許諾他長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既然能坐擁天下,財富又算的了什麼,真正能讓清太祖看重的是長生不死。”我說。
“既然清太祖對白古如此虔誠恭敬,為什麼後來會提防白家後人。”宮爵環顧四周很疑惑說。“而且還偷偷修建這裡呢?”
圖爾占看著金冊上記載的內容說,封禁東北的命令下達之後,白古帶著留下的鑲黃旗大軍修建龍脈神殿,清太祖最初並沒有質疑過,但是關於神殿的位置和下落以及修建的進展,白古不向任何人透露。
當然,清太祖也不敢詢問,只能偷偷向換防的兵將打探,結果讓清太祖大為震驚,這些曾經參與過龍脈神殿修建的兵將,竟然沒有一個人記得發生過什麼事。
所有人猶如黃粱一夢,記憶全都停在進入赫圖阿拉的那一刻,清太祖知道白古神力通天,但此舉讓清太祖意識到,白古並沒有打算把龍脈神殿的秘密告之任何人,包括清太祖在內。
但那畢竟是大清龍脈所在,即便白古是神,但把大清命脈交由在一個神的手中,清太祖擔心白古能扶持一個家破人亡的自己問鼎天下,就沒有白古做不到的事,於是清太祖向赫圖阿拉留守的守陵人下達秘旨,要求記載所有出入聖城的人和貨以及時間,這便是後來我們看見的聖行錄。
“這清太祖也太小氣了吧,怎麼說白家先祖都幫他得了天下,就一個修建龍脈神陵的要求,那些金銀珠寶都是清太祖自個要去供奉的,怎麼到頭還心痛捨不得,居然派人記載運送了多少財富。”田雞說。
“財富可以慢慢積累,清太祖看重的是長生不死,既然有辦法永生,再多的財富都能得到。”我搖搖頭淡淡一笑說。“我現在才明白,清太祖讓守陵人記載聖行錄真正的用意。”
“什麼用意?”宮爵問。
“所有參與龍脈神殿修建的人,記憶都被白古抹去,而清太祖又不敢違背白古的神諭,更不敢詢問神殿下落,所以他得靠自己去調查。”我笑著回答。
“他是在計算時間和路程!”葉九卿猛然抬起頭。
“對,這就是清太祖要求守陵人記載聖行錄的目的,清太祖是打算通過進出赫圖阿拉的人,停留和往返的時間。”
我點點頭說,在赫圖阿拉出入的有兩種人,一種是從關內負責押運財富前往聖城的兵將,而另一種是留守在赫圖阿拉修建神殿的大軍,這些兵卒會到聖城運送財富前往神殿。
清太祖真正要記錄的其實是這些人,聖行錄上有詳實的出入記錄,以及時間和人名,通過查看同一個人來回聖城的時間,就能大致推斷出神殿的位置和區域。
不過清太祖擔心此舉會被白古覺察,因此用記載從關內押送財富來掩飾,這個辦法居然成功了,白古並沒有意識到清太祖的用意。
第743章 寧遠之戰
白近聽到這裡也若有所思點點頭,估計他終於明白為什麼清太祖一邊供奉白家先祖為神,還奉白家為遼東王,可又一邊讓守陵人提防白家,不可泄露聖行錄的內容。
清太祖是擔心白古或者白家後人從聖行錄里看出端倪,圖爾占繼續往下翻譯,最初清太祖只是迫切的想要知道龍脈神殿的位置。
通過聖行錄的記載,清太祖大致掌握了龍脈神殿所在的區域範圍,但漸漸清太祖意識到另外一件更為嚴峻的事。
“什麼事?”宮爵問。
“衰老!太祖爺發現隨著時間的流逝自己在衰老。”
圖爾占說看著金冊說,如果沒有白古之前的許諾,生老病死很正常,但是清太祖卻並不希望自己和凡人一樣,但自從龍脈神陵開始修建,白古再不過問其他事,即便是攻城略地也不再參與。
清軍雖然強大但並沒有到能完敗明軍的地步,失去白古的幫助,清太祖發起的征戰也不像之前統一女真時那樣勢如破竹。
清太祖好幾次想要面見白古,但白古除了龍脈神殿修建的事之外,其他一切都不參與和過問,清太祖因此只能寄託神殿早日完工,這樣白古就能兌現承諾。
但清太祖並非只是等待,同時未雨綢繆擔心龍脈神殿的秘密會被白古掩蓋,那畢竟是大清龍脈之地,所以清太祖秘而不宣利用修建永陵和盛京皇宮,偷偷把關於龍脈神殿的秘密藏匿其中。
並且在皇子之中挑選最為看重的多爾袞繼承這個秘密,不過清太祖深思熟慮,如果白古能讓所有參與修建神殿的人忘記一切,說明關於神殿的秘密,白古沒打算讓任何人知曉,這其中也包括清太祖。
他擔心有朝一日自己也會和修建神殿的兵將一樣,忘記這件至關重要的秘密,因此提前告知了多爾袞,並且密詔多爾袞,讓他不能登九五之尊。
“啊!多爾袞不能當帝王,原來是清太祖的決定!”葉知秋大吃一驚。“可從文史上看,清太祖的眾多皇子之中,他最器重也最看好的人正是多爾袞啊。”
“正因為如此,所以才不能讓他當皇帝。”葉九卿說。
“為什麼?”田雞問。
“帝王也好,尋常平民百姓也好,當父母的都希望兒女能平平安安,帝王家子嗣眾多,可繼承皇位的卻只有一個,但並非會選擇最器重的那個。”葉九卿笑了笑說。
“葉叔,您這話我怎麼聽不懂啊,那可是帝位啊,歷朝歷代為了奪嫡多少兄弟反目,既然清太祖最器重的是多爾袞,為什麼不把帝位傳給他?”田雞問。
“清太祖在提防白古,同時也是在保護多爾袞。”我聲音平靜。
“保護?”宮爵疑惑不解。
我笑了笑不慌不忙說,白古向清太祖許諾過長生不死,若是兌現的話,那大清自始至終只會有一個帝王,根本不需要傳位,倘若白古沒有兌現許諾,清太祖駕崩之後,不管誰登基,在白古心中,這個新登九五之尊的人,一定從清太祖口中得知了龍脈神殿的事。
“哦,原來是這樣,清太祖不讓多爾袞繼承帝位,是不想白古注意到他身上去。”葉知秋恍然大悟。
“清太祖把龍脈神殿的秘密留給了多爾袞,其實就是對他最大的器重,要知道比起江山來說,龍脈神殿恐怕要重要何止千百倍。”葉九卿也點點頭說。
“為什麼啊?”田雞還是沒想明白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