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是有心人只要想一想,也能明白穆承渙的處境。這位皇子一向嘻嘻哈哈沒個正形,除去年長基本就沒別的優點了,可實際上,剩下的三位皇子年紀都差不多。穆承渙這次救駕立下大功,主要在於通風報信,論才幹他遠不及寧王,論帝寵也比不上緯王,硬是夾在寧王與緯王中間,實在尷尬。

  涉及皇位,向來都是不爭則已,一旦爭起來便是你死我活的,只要看一看前頭幾個皇子就知道,穆承渙這樣的傻瓜去爭,也就與送死差不多了,相比之下,出繼倒是一條活路,不論怎樣也不會得罪日後的皇帝,他打的便是這個主意吧。

  尚書們心道,福王還挺有自知之明。試問這世上有幾個不在意權勢的,偏偏就他想得開。

  穆子越簡直要被穆承渙的神來之筆氣死了,本來就只剩三個兒子了,還要再過繼出去一個,是當一個旁支郡王的兒子好,還是當皇子好,傻子都知道怎麼選吧?這個穆承渙,剛覺得他可堪大用,他就開始不著調了!

  穆子越粗粗喘了好幾口氣,惱怒地道:「承渙,你可想清楚,出繼了想再回來可就不成了!」

  穆承渙略抬起頭,面色如常,目光坦蕩,叫人覺得這個傻瓜從來沒像今天這般清醒過。

  「父皇,兒臣想好了。兒臣沒什麼雄心壯志,只想做自己喜歡的事。」

  他已想得很清楚了,他並不適合那個位置,也不想為了那個位置,變得不再是他自己。

  他喜歡的,始終是與媛媛還有孩子,一家人開開心心地過日子。

  穆承渙一拜到底,誠摯地道:「兒臣不想與兩位皇弟爭,更不想有朝一日傷了兄弟之情,懇請父皇成全!」

  穆子越沒料到他能說出這番話來,挫敗地反問:「那你就不怕傷了與朕的父子之情?」

  其實穆子越一生中,高興就把五皇子當個笑話來看,不高興就隨意訓斥,何曾真的有什麼深厚的父子情?要有,也是他與七皇子的。

  穆承渙含著淚道:「父皇,若您不嫌棄,兒臣往後仍會盡心盡力侍奉您的。」

  「承渙,你告訴朕,這些話到底是你自己的主意,還是別人教你說的?」

  穆子越始終有些疑神疑鬼,就怕這又是誰的陰謀,令穆承渙這個傻瓜上當。

  穆承渙道:「是兒臣自己想的,想了很久。兒臣貪玩,從沒什麼主見,唯獨這一件事,兒臣自己做主。」

  穆子越問不出什麼,穆承渙的意思是鐵了心要出繼了,他何嘗不知以福王的資質難當大任,可是眼下寧王勢大,緯王不及寧王,這倆又是宿敵,為了與寧王相抗,緯王定會與福王聯合,福王與寧王關係不錯,如此就形成了以福王為中心的微妙平衡。福王登基雖荒唐了一點,三個皇子都能保住,若是緯王或寧王登基可就不一定了,緯王必會與寧王自相殘殺,穆子越都能料到最後贏的會是誰。

  可是福王居然自己要退出?!

  穆子越揉了揉眉心,疲憊又生氣地想,你既然連朕都不認了,朕又何必要在意你這個兒子?爛泥終是扶不上牆!

  穆子越冷漠地道:「罷了,你既堅持,朕便成全你。從今往後,你便向你的福王叔盡孝去吧!」

  穆子越語帶嘲諷,無非是希望穆承渙知錯,哭著求他,可是穆承渙聽不出來,高興地奉了旨,真心實意磕了幾個響頭之後樂顛顛地走了,惹得穆子越差一點破口大罵。

  終於不必再監國了,穆承渙就像剛出籠的鳥兒,一路小跑著回府,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了曹媛。曹媛豈能不知這才是承渙最好的出路,皇帝讓福王與寧王一起監國,毫不顧及福王與寧王之間會不會心生嫌隙,也許在皇帝眼裡,皇子們互相猜忌、互相平衡才最有好處,可是曹媛既帶著穆承渙投靠了表哥,事到如今也知道表哥他們站的是寧王了,她哪能再出爾反爾,勸穆承渙與寧王爭奪帝位?

  自從承渙封王后,明里暗裡攛掇福王爭一爭的人不少,就連在宮裡一向穩如山的母妃都有點飄飄然了,都想著福王即位的好處,可是誰又真的替穆承渙想過,若他爭失敗了,會不會落得與三皇子、四皇子一樣的下場?

  曹媛實在不忍心自己的丈夫走上爭儲之路。可她並不能替穆承渙做最後的選擇。因為她也沒把握若這樣的機會擺在眼前,穆承渙會不會捨得放棄,畢竟她的丈夫是皇子,生來就免不了要與權利打交道。她可以幫他在其他任何事上出主意,唯獨這一件她不能。

  還好,穆承渙自己找到了答案。

  看著一如既往趴在她肚子上埋頭聽動靜的丈夫,似乎出繼對他來說,只是再尋常不過的小事。

  就好像他從一開始,選擇要快樂地活著一樣。

  穆承渙被肚子裡的孩子踢了一腳,驚喜地道:「媛媛,他好厲害!咱們給他起個威風一點的名字吧?」

  隨著承渙的出繼,他們的孩子也無需去管那些冗長的宮規,叫什麼都隨意了。

  曹媛見他摩拳擦掌的樣子,狡黠地眨眨眼睛:「你來取的話,除了大力,都可以。」

  穆承渙一下子被說中了心事,目光游移:「我有那麼傻嗎,誰會給自己孩子起名叫大力啊……」

  他抬頭望了一眼王府上空廣闊無垠的天,感慨地道:「依我看,不如就叫海天吧。」

  退一步,海闊天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