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
吏部尚書勸說道:「謝丞相這些年對大愈的功績我們都看在眼裡,說丞相跟王家那亂臣賊子勾結,我們是不相信的。只是眼下謝家的確跟王家是姻親關係,瓜田李下的道理想必丞相也懂得,還望丞相諒解。」
又一名官員站出來:「眼下的辦法有兩個,一是丞相大人交出尊夫人,不光能牽制王穆承老賊,還能以示大人與我等同仇敵愾;二是大人交出謝家府兵的虎符,自願回府閉門,以示自身清白。」
誅九族都誅不到外嫁女的頭上,這些人對一個明顯已經被王家放棄的弱女子倒是不客氣。
謝暄認真聽完這些人的話,勾起一個不帶溫度的笑容:「所以,諸位大人這是打算攘外必先安內了?」
「正是這個道理。」立馬有人附和道。
謝暄忍不住去摸腰間的佩劍,摸到一手空才想起來宮中不能佩劍,心中在飛快想著怎麼才能破開這個局面的同時還有空分出一些心思,以前怎麼沒有發現,自己這群同僚都是些是非不分看不清局勢的蠢貨呢?
「報!」
一個侍衛忽然踉踉蹌蹌地闖進了御書房,面容驚恐:「城門……城門被攻破了!」
謝暄當即變了臉色。
令人窒息的對峙局面忽然被打破了,楚逸當場摔了杯子,捧出傳國玉璽:「都什麼時候了還有空內鬥!諸位都是有權有勢的世家代表,要是還肯認朕這個皇帝,還肯認這塊玉璽的話,就聽朕號令,即刻撤離!」
謝暄忽然反手抽出了侍衛腰間的佩劍,當場斬殺了一直帶頭拖延時間的楚良。
一顆帶血的頭顱滴溜溜滾到地上,臉上還帶著沒有完全展開的、令人噁心的興奮。
原本跟著楚良叫囂的官員都噤若寒蟬。
「長樂侯楚良私自逃離貶謫地,污衊朝廷官員,按律當斬!」謝暄冷冷地宣布完他的罪行,轉身向著楚逸跪了下去,「臣遵旨!」
眾臣這才如夢方醒,紛紛跟著跪了下來。
謝暄跪完,站起來往外走,楚逸嚇了一跳,連忙拉住他:「謝丞相,你這是要去哪裡?」
謝暄摸了摸他的頭髮,沖他安撫地笑了笑:「叛軍在東南兩個門,皇上帶著人從北門走,臣會讓人在西門做出假象。勞煩諸位同僚派家將組織一下城中平民,我帶謝家府兵去城門擋一擋。」
說完,謝暄不給任何人挽留的機會,匆匆出了門。
楚逸阻攔不及,看著群臣面面相覷的鵪鶉樣子更加氣不打一處來:「都愣著幹什麼,快走!」
第三十章
帶人前往城門的時候,謝暄終於把事情理了個清楚。
從細作輕而易舉地出現在這麼多人面前開始,就是王穆承的一個局。
也許是昨天,甚至是更早一點,王穆承就知道自己的計劃暴露了,只是他不知道暗中查這件事的人是誰。
為了給自己爭取時間,他乾脆把事情捅到了明面上,並且讓楚良顛倒黑白把群臣的視線都暫時集中到了謝家身上。
三大世家並立太久了,王穆承早就把謝家這些人的心思摸透了,忠心耿耿問心無愧,什麼事都先從大局考慮,怎麼也想不到,自己能跟勾結謀逆這個罪名扯到一起。
萬幸就是謝暄早插了一步,王穆承現在以為發現自己計劃的是謝家的人,而不會想到被他早早設計調走的楚霽。
王氏準備充足,又勾結了不少其他中小世家,攻勢兇猛,謝家府兵苦苦支撐了一個時辰,最後不得已節節敗退,順著青雲路一直退到了皇宮。
謝暄身上受了傷,自己的血混著別人的血,幾乎是觸目驚心的。
他隨手摸了一下額角被劍擦破的傷口,擦去了快要糊住眼睛的血,算著楚逸他們差不多已經出了城,命令道:「謝家府兵聽令,即刻撤離!」
開戰前謝暄就叮囑過他們,打仗的時候必須拼命,撤離的時候必須拼命保住自己的命。聽見命令,原本正在奮力廝殺的將士立刻化整為零,向不同的方向四散跑了。
謝家府兵都是從小在京城長大的,對京城的地形分外熟悉,沒一會兒就失去了蹤影。
王穆承也知道追是追不上的,而且他急於進宮,不可能在這個關頭上分散兵力,只分出了一隊兵追擊謝暄。
謝暄被幾個心腹將領護著,向著西城門走,身後的追兵死死咬著,幾個人都或多或少掛了彩,隨著時間的流逝,都漸漸有些力不從心了。
追兵見狀兵分三路,把他們逼進了一個死胡同。
謝暄聽見小隊的統領說了一句:「家主說了,死活不論!」
謝暄咬著牙又提起了劍,生死之際,好像什麼都想了一遍,又好像是什麼都是一片空白。最後一道閃著銀亮光芒的劍衝著他脖頸來的時候,他不知怎麼的,想起六年前跟現在一模一樣的一個黃昏,他還沒來得及問楚霽想要跟他說什麼。
楚霽……連王穆承都知道他謝暄怎麼著都會站在皇室這一邊,怎麼楚霽就不肯信他,什麼都不跟他說。
明明知道在關於世家問題上他跟楚霽立場是對立的,謝暄在這一瞬間心裡還是不由得有些怨,泛著一絲不怎麼明顯的委屈。
下一瞬間,近到眼前的劍被突然格開了。
溫熱的血濺到他的臉上,是別人的。
然後他腦海中最後想起的人紅著眼睛站在他面前,一遍又一遍地問他:「景玄,你有沒有事,有沒有事?」
又一名官員站出來:「眼下的辦法有兩個,一是丞相大人交出尊夫人,不光能牽制王穆承老賊,還能以示大人與我等同仇敵愾;二是大人交出謝家府兵的虎符,自願回府閉門,以示自身清白。」
誅九族都誅不到外嫁女的頭上,這些人對一個明顯已經被王家放棄的弱女子倒是不客氣。
謝暄認真聽完這些人的話,勾起一個不帶溫度的笑容:「所以,諸位大人這是打算攘外必先安內了?」
「正是這個道理。」立馬有人附和道。
謝暄忍不住去摸腰間的佩劍,摸到一手空才想起來宮中不能佩劍,心中在飛快想著怎麼才能破開這個局面的同時還有空分出一些心思,以前怎麼沒有發現,自己這群同僚都是些是非不分看不清局勢的蠢貨呢?
「報!」
一個侍衛忽然踉踉蹌蹌地闖進了御書房,面容驚恐:「城門……城門被攻破了!」
謝暄當即變了臉色。
令人窒息的對峙局面忽然被打破了,楚逸當場摔了杯子,捧出傳國玉璽:「都什麼時候了還有空內鬥!諸位都是有權有勢的世家代表,要是還肯認朕這個皇帝,還肯認這塊玉璽的話,就聽朕號令,即刻撤離!」
謝暄忽然反手抽出了侍衛腰間的佩劍,當場斬殺了一直帶頭拖延時間的楚良。
一顆帶血的頭顱滴溜溜滾到地上,臉上還帶著沒有完全展開的、令人噁心的興奮。
原本跟著楚良叫囂的官員都噤若寒蟬。
「長樂侯楚良私自逃離貶謫地,污衊朝廷官員,按律當斬!」謝暄冷冷地宣布完他的罪行,轉身向著楚逸跪了下去,「臣遵旨!」
眾臣這才如夢方醒,紛紛跟著跪了下來。
謝暄跪完,站起來往外走,楚逸嚇了一跳,連忙拉住他:「謝丞相,你這是要去哪裡?」
謝暄摸了摸他的頭髮,沖他安撫地笑了笑:「叛軍在東南兩個門,皇上帶著人從北門走,臣會讓人在西門做出假象。勞煩諸位同僚派家將組織一下城中平民,我帶謝家府兵去城門擋一擋。」
說完,謝暄不給任何人挽留的機會,匆匆出了門。
楚逸阻攔不及,看著群臣面面相覷的鵪鶉樣子更加氣不打一處來:「都愣著幹什麼,快走!」
第三十章
帶人前往城門的時候,謝暄終於把事情理了個清楚。
從細作輕而易舉地出現在這麼多人面前開始,就是王穆承的一個局。
也許是昨天,甚至是更早一點,王穆承就知道自己的計劃暴露了,只是他不知道暗中查這件事的人是誰。
為了給自己爭取時間,他乾脆把事情捅到了明面上,並且讓楚良顛倒黑白把群臣的視線都暫時集中到了謝家身上。
三大世家並立太久了,王穆承早就把謝家這些人的心思摸透了,忠心耿耿問心無愧,什麼事都先從大局考慮,怎麼也想不到,自己能跟勾結謀逆這個罪名扯到一起。
萬幸就是謝暄早插了一步,王穆承現在以為發現自己計劃的是謝家的人,而不會想到被他早早設計調走的楚霽。
王氏準備充足,又勾結了不少其他中小世家,攻勢兇猛,謝家府兵苦苦支撐了一個時辰,最後不得已節節敗退,順著青雲路一直退到了皇宮。
謝暄身上受了傷,自己的血混著別人的血,幾乎是觸目驚心的。
他隨手摸了一下額角被劍擦破的傷口,擦去了快要糊住眼睛的血,算著楚逸他們差不多已經出了城,命令道:「謝家府兵聽令,即刻撤離!」
開戰前謝暄就叮囑過他們,打仗的時候必須拼命,撤離的時候必須拼命保住自己的命。聽見命令,原本正在奮力廝殺的將士立刻化整為零,向不同的方向四散跑了。
謝家府兵都是從小在京城長大的,對京城的地形分外熟悉,沒一會兒就失去了蹤影。
王穆承也知道追是追不上的,而且他急於進宮,不可能在這個關頭上分散兵力,只分出了一隊兵追擊謝暄。
謝暄被幾個心腹將領護著,向著西城門走,身後的追兵死死咬著,幾個人都或多或少掛了彩,隨著時間的流逝,都漸漸有些力不從心了。
追兵見狀兵分三路,把他們逼進了一個死胡同。
謝暄聽見小隊的統領說了一句:「家主說了,死活不論!」
謝暄咬著牙又提起了劍,生死之際,好像什麼都想了一遍,又好像是什麼都是一片空白。最後一道閃著銀亮光芒的劍衝著他脖頸來的時候,他不知怎麼的,想起六年前跟現在一模一樣的一個黃昏,他還沒來得及問楚霽想要跟他說什麼。
楚霽……連王穆承都知道他謝暄怎麼著都會站在皇室這一邊,怎麼楚霽就不肯信他,什麼都不跟他說。
明明知道在關於世家問題上他跟楚霽立場是對立的,謝暄在這一瞬間心裡還是不由得有些怨,泛著一絲不怎麼明顯的委屈。
下一瞬間,近到眼前的劍被突然格開了。
溫熱的血濺到他的臉上,是別人的。
然後他腦海中最後想起的人紅著眼睛站在他面前,一遍又一遍地問他:「景玄,你有沒有事,有沒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