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僧人嘆道:「情關難破。」

  「鳳凰去了哪裡?」

  天樞早已演算過了,只能搖頭,「不得前塵,不知去路。六道五常,渾無姓名。」

  原以為是天界醉酒,一朝跌落輪迴台,誰知是命運糾纏,情劫既定。

  蕭琅懵懵懂懂,半晌才明白,他的舊友,臨淵,寂山外加一個鳳夕,全不是凡人。他這生於人間帝王家,竟是最普通不過的一個。

  而後便是快馬加鞭,將信告於天子。

  蓑衣避身,這暴雨一月未停。

  蕭琅在京郊路上聽聞孩童稚嫩童語,「娘,為什麼這雨下了這麼久還不停?」

  女人應他,「許是神仙在哭。」

  「為何會哭?」

  「因為神仙也有傷心事,也會求不得。」

  待一回神,已到上京。

  蕭琅叫那僧人:「寂山,」一聲含糊,多少情意泄底,「你要走了是嗎?」並非疑問,而是篤定。

  天樞應他:「是的,我要走了。」識不得情緒,音色平平。

  「會回來嗎?」蕭琅握著馬韁不自覺地抓緊,身下的黑馬似是感覺到主人的焦躁,碎步地竄動。

  「仙凡有別,不會回來了。」天樞瞧他,長睫輕顫,輕聲說道。

  蕭琅聽言道了聲好。他不再略低著眉,而是正正經經地看寂山。

  寂山是好看的,眉骨舒朗,氣質如竹秀立,自是一派無雙色。若他未曾修佛,也會是上京交相稱讚的美人。

  視線描摹僧人的每一寸,蕭琅他想,他要將寂山好好的記住,貼心的收藏,從此再也不與外人說。

  看罷,蕭琅暢意一笑,「如此便是天涯有時,後會無期。」

  天樞應他,「後會無期。」

  二人相背,從此天上人間,此生無緣復見。

  當日,蕭琅告知謝府與天子,謝青疏因破北疆之際而身隕,屍骨無存。上悲,封賞謝府,恩寵甚重。

  半月後,無名寺傳來消息,寂山僧人圓寂。

  兩年後,文帝病重,蕭琅登基,改年號昭和。新帝親征邊關,北疆式微,節節敗退,締結條約,永不入嘉定關。

  蕭琅此人,在位近三十年,河清海晏,百姓安居,開闢盛世。然最為凡間傳道的,不是他的豐功偉績,文韜武略,而是他的一段情事。

  元帝一生未娶,子嗣皆為過繼,宮內傳聞,天子殿中掛了一幅僧人踏雪圖,常與之對語。而這幅畫,一掛便是二十八年,直至元帝將死的那日親手將它燒了,才於夢中離世。

  後有老叟書之,只道:多少情深如許,偏夢一夜白頭。

  此乃後話。

  卻說此處臨淵被眾人帶回了天界,縛於孽鏡台前。因入魔作惡,臨淵被罰在此處,直至他認清罪孽。

  可他自醒來,便沉默不言。眼前空蕩,四肢被沉沉的鎖鏈銬住,天道在上,如山威勢令他龍骨盡斷,而澎湃靈力又迅速修復,如此往來,不分晝夜。 血腥味太重,臨淵都要聞不出此處是否還有其他氣味。

  天上眾仙曾來勸慰,言辭切切。

  他們說鳳凰無蹤,邪魔虎視眈眈,帝君應顧全大局,忘記人間一段,從而摒除心魔,自可回去當他尊貴的青龍帝君。便是知曉反抗會令天道震怒,他亦將這些人給扔出罰地。

  眼間紅色深重,是血淚沉沉。

  臨淵自雙親亡故,就挑起鎮守的責任,萬年間他盡忠職守,不欲放任。可如今他心愛鳳夕,卻被視為累贅,他們要讓他忘記心中所愛,不吝於將他抽筋扒骨。

  鳳夕一顰一笑仍在眼前,若是他忘了,還有誰會記得。臨淵攥著鳳夕的短刃,將掌心剜得鮮血淋漓,他突然生了點委屈,因他知道以後無人會再哄他疼他心愛他。

  臨淵以額貼地,便像稚兒一般失聲痛哭。旁人無情對他的鳳夕,他回之報之,又有何錯?

  臨淵不懂。

  若說孽鏡台有何作用,便是讓受罰之人一遍一遍地回看自己生平最為懼怕之事。

  而臨淵在此境之中看到了鳳夕。

  他看到青寂山往事,鳳夕起身殺敵,似靈鳥飛躍,鳳夕捧著他的臉,說心愛他,還有鳳夕明明滿身傷口,卻含笑死在自己的懷中,而後化為虛無,再無蹤跡。臨淵伸手欲碰幻境內的心愛人,卻被人一把攥住了手。

  「臨淵!」他們叫他的名字,是司命和天樞。

  青龍回神,卻看自己的手已被鏡中迷霧腐蝕血肉,只剩白骨嶙峋。

  他半闔著眼去看面前二人,不發一言。神色淡淡,仿佛最正常不過,可從心口蔓延的紋路一路爬上面頰,詭異惑人。

  「臨淵,」司命為好友遭遇泛酸,「該醒了,鳳夕若是看到,會心疼的...」

  青龍長長看他,身間纏繞的迷霧忽然變重,鎖鏈驟然拉緊,耳邊能聽見骨節碎裂之聲。

  許久沒有說過話的嗓子裡喑啞不堪,他說:「不許你們叫他的名字,」臨淵眼裡翻騰起濃重的殺意,「若是再讓我聽見,我會殺了你們。」

  「而且,他如何能看到...」喃喃自語,含怨情痴。

  三人對峙,不復一言。

  良久,臨淵斂了神色,血紅褪去,重新現了冷清模樣,他淡聲道:「回去吧,」頓了頓又說,「司命,天樞,我好不了了。」

  一字一句,是心甘情願的認命。

  二人恍然,不是臨淵不能,而是他不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