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鄭光個是宣宗的生母鄭氏的胞弟,歷來在金吾衛中供職,因是皇親,自統金吾衛五十府兵中之一府。此時升擢為金吾衛大將軍,安有不忠於宣宗之理?

  二人領旨出-殿而去。

  馬元贄越聽越駭,這時開口說話,連話語也結巴起來了:“陛下……陛下……向日……”

  宣宗笑道:“朕向日痴呆,乃是學著玩兒。愛卿不可當真。”

  “原來……原來……”馬元贄明白了,“原來是韜匿之計!”

  宣宗笑道:“是也是也!愛卿總算明白了。愛卿請與朕在宮中朝中之親信同心協力,其攘朕之社稷。縱然明白得遲了些,卻也並不為遲。愛卿勿負朕之囑意。”

  馬元贄服了:“臣不敢違旨。”

  宣宗笑了。如今一切都就序,他這皇帝算是當穩了。他的臉色反而突然陰沉下來。

  他想起了他的母親。

  他的母親在憲宗年間,原為李纏之妾,為憲宗占為已有後,才生下了他。只因他是叛逆之妾所生,在宮中就比人矮了一等,低了一級。他母親在他長大懂事時,便密囑他要假裝痴呆,韜匿少言。他照辦了。一裝就是二十多近三十年。普天之下,哪一位辦得到?他裝痴呆二三十年,如今三十六歲了,才終於當上了皇帝。他當了皇帝了,依例當封母為皇太后。他母子二人向來在宮中很受閒氣,也不敢發泄。如今終於熬出頭了。

  這些年中,他一見人就裝出一副痴呆像或半痴呆像,而於無人之際,他則悄悄讀書,細思宮廷傾軋。所以登基之後,處理政務竟然沉毅有斷、有條不紊。

  宣宗抬起眼皮,說:“《論語?雍也》中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之道,歷來為治理天下的一條準繩。朕在宮中,細細體會先皇武宗的旨意,那是抑制佛門,而非廢除佛門,更非滅絕佛門。白平章事。”

  白敏中出班:“臣在。”

  “朕聽說廢佛之後,還俗的和尚,有許多投到各節度使麾下。

  有的節度使趁機招兵買馬,破了兵額限。如果由此而節外生枝,那後果真是不堪設想。卿原在兵部,當著人查上一查。”

  “臣遵旨。”

  “朕聽說更有那謀生無著,心懷怨毒的武僧,聚嘯山林,與官府為敵,還打劫客商。這些難道是先皇的抑佛本意麼?”

  群臣越聽越是心驚。

  “白丞相。”

  “臣在。”

  “卿可會同兩街功德衙,議一議善後之策,擬個章策出來。”

  “遵旨。”

  宣宗道:“羅浮仙人。”“老道兒在。”軒轅集抬手搔了搔喉結。

  宣宗笑道:“朕就知道仙人酒癮發也!後宮有一太液池,池中有一蓬萊山。朕今將那蓬萊山改名羅浮山,能否委屈仙人暫且去那裡先飲幾杯?”

  “甚好甚好。老道兒去也!”軒轅集言畢,身形一晃,倏忽不見。

  宣宗一笑道:“各位愛卿,朕有些倦了。有事明日早朝再議。

  退朝。”

  百官行退朝禮,萬歲聲中,宣宗離座,向後宮走去。他離去時,好象是自言自語地說:“真好玩。”

  馬元贄是聽到了這句話的,可是,這時候他一點也不覺得好玩了。軒轅集住在後宮,誰也別想打什麼歪主意。何況宣宗的舅舅鄭光成了金吾衛大將軍,城外尚有六萬精騎……

  宣宗退朝,至麟德殿。

  一進麟德殿,宣宗就說:“宣王才人麟德殿伴駕。”

  這一句話,他很多年很多年以前就想說了,只是他一直沒有資格說。如今他有資格說了,他一進宮就把這句話說了出來。

  三十好幾的王才人,如今是豐滿有餘,苗條不足,但秀髮永遠是那麼迷人,肌膚永遠是那麼細嫩,神態永遠是那麼端莊——這殘色余姿竟象西下的夕陽一般迷人。宣宗覺得如是不能一親芳澤,將引為終生遺憾。

  太監領旨而去,宣王才人前來伴駕。

  漢經學,晉清淡,唐烏龜,宋鼻涕,清邋遢。

  新皇幸先皇之美妃,傳承這個習慣的例子,不必刻意考證,翻開唐史,信手就可拈來。

  唐烏龜。

  誰能說古人在男女關係上封建,不開放?

  王才人這時正在宮中散財。

  她是在武宗的靈柩旁邊聽說馬元贄立光王李怡的。聽說之後,她就回到了自己的寢宮,開始整理東西。她將平日所得的封賜,分發給親信的太監宮女。需要分發的東西很多;需要得到分發的太監宮女也不少,所以分發了許久。

  這時候,寢宮中響起了太監的宣召聲:“新萬歲爺宣王才人麟德殿伴駕!”

  宣召聲一傳,寢宮中頓時一片混亂。

  宣召太監出現在寢宮中,一看見王才人那雙眼睛,立即就垂下了頭,只是口中又輕聲說:“新萬歲爺宣王才人麟德殿伴駕!”

  王才人冷笑一聲,走進了她的臥室。

  太監伸手一攔,媚笑道:“才人……”

  王才人冷聲道:“我這身穿喪服的樣子,能去見那裝痴賣呆的jian雄嗎?”

  太監道:“那麼,讓奴才服侍才人更衣。”

  “放肆!”王才人打了他一個耳光。

  太監退步,捂臉道:“才人萬一自盡,叫奴才怎麼向宣宗皇爺交差?”

  這時候,灰影一閃,寢宮中多了一個中年女尼。這女尼一出現,立即出指如風,將前來宣召王才人的幾個太監盡數點了穴道。然後,女尼對王才人說:“娘娘請儘管方便行事。”

  王才人一看,這女尼不是別人,正是宮中靜思庵住持無為師太陽春霞。她還象二十年前一般美麗,儘管她比王才人還大好幾歲。因為寧靜淡泊,她連體形都還是那麼苗條,一點也沒有發胖。如果說王才人雍容華貴,瑰麗如日輪飽滿,那麼,陽春霞樸素的裝束、肅穆的神情,略為哀愁的大眼睛,使她更象一株幽谷玉蘭。

  王才人淡淡一笑,輕聲說:“多謝成全。儘管我知道,你一直想我死,甚至比任何恨我的宮人都更盼我早些死,但我還是要說多謝成全。”

  陽春霞點了點頭,既象是承認,又象是答謝。

  王才人笑道:“我有時想,失去的和得到的,誰更好一些?”她笑得很自然,一點也不象一個馬上要自盡的人。“我怎麼也想不明白,最後我不想了。認命了。”

  她停了一下,說:“這二十年了,真象一出參軍戲①。想去想來,唯一的區別,僅在於丑角的滑稽做得出來唱得出來,而我這命中的滑稽,既做不出來,又唱不出來。”

  陽春霞又點了點頭:“我真想救你出去,但你不會同意。”

  “當然不同意。除了殉葬之外,我多一點舉動,都更象一出參軍戲,而且會讓天下人捧腹大笑。”

  “那就請快些。他就要從少林寺回長安來了。大戰在即,請勿亂他心性。”

  王才人點了點頭,走進臥室而去。

  陽春霞站在外面,聽到裡面解巾、拋結、置凳、上凳、伸頭人套,然後木凳被蹬掉了,咚地一聲響。

  外面的宮女跪了一地。寢宮中聚然響起了一片哭聲。

  陽春霞身形一晃,倏忽不見。

  這時候,郭子岳正從東方的官道上向長安飄來。他在少林寺打敗趙歸真之後,留在少林向少林老僧請教諸班神仙法門,住了好些天。

  ① 唐代流行的一種戲曲影式,主要由參軍和蒼鶻兩個角色作滑稽表演、娛樂宮廷。有女角。丑角就是在這一時期成熟的。

  那天晚上,他等楊欽義和官兵都安息後,便去方丈室請教少林寺主釋法秀。

  “請問師叔,弟子聽說趙歸真所修習的華陽真經中,有許多神仙功法。弟子今日在墳場中,還真擔心他使出那些神仙功法,無法應付。所以趁他措手不及,將他激走了。如是十日後在長安望仙台與他決戰,他使出神仙功法,弟子如何應付?”

  法秀道:“老衲與你師父雖然是師兄弟,可他專習武,老衲卻專習經文。你隨我來。”

  法秀帶著郭子岳向達摩洞飄去。

  郭子岳道:“師叔,誰在達摩洞中?”

  “山林禪師。”

  “誰是山林禪師?弟子在,少林一住九年,怎地沒聽師父講過?”

  “醉楚侯。”

  “哎呀!那不是弟子的第二恩師麼?”

  “正是。他與我禪宗淵源甚深。今日如是你不能趕來,他也會阻攔趙歸真殺進少林。”

  郭子岳身形一晃,挾起法秀就飛掠向達摩洞而去,法秀掠得太慢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