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頁
這才真是天意!
三寶同盆,生出了兩朵飽含巨毒的紫色毒靈芝,被人們當作仙靈芝吃了下去,結果兩個獲寶者被毒死了。也正是三寶同盆生發了毒靈芝,將紫瑰盆所吸之天地日月的精華中所含的毒素過濾了。如今留下來的,全是純正的,服之使人出仙入聖的紫血瓊漿。
人們想破腦殼也想不到打碎紫瑰盆,從那極輕的玉質盆體中,會有紫血瓊漿溢流出來。玉石不是寶石嗎?寶石料質中怎麼會有漿汁?誰又想得到這個?
如今王才人賭氣將之砸破了,目的是為了不再讓人爭奪。
沒想到二十年的喜怒哀樂生離死別牽腸掛肚拚死爭殺……都是在造成這一砸。橫豎左右都是成全,這就是天意。
郭子岳輕輕將手中的長劍插在面前的石台上。龍行劍入石五寸,輕輕顫動。然後郭子岳便盤膝坐在劍前,開始練化紫血瓊漿所生的真力。
又有道士開始從石階上攻上來了。石階的第三個轉角平台上又是一場激戰。
道士連梯子也用上了,想從望仙台的台壁外面爬上來。望仙台高達十一丈,並不是誰都能縱上來的。但上來的,都吃了崑崙公主的毒藥,慘叫著跌了下去。
沒有人敢用火攻,因為武宗和王才人在望仙台上隆真室中。
隆真室中的歌舞音樂停了,沒有人敢出來,大約抖成了一團。
台下,劉玄靖與鄧元超,起先郭守敬陽春霞四個人打成一團,後來,參戰的道士越來越多,下面成了一場混戰。但那十七歲的郭守敬,身周有一團護體罡氣。他一衝殺至哪裡,哪裡的道士便倒飛出去。陽春霞每有危機,均為郭守敬所救,倒也有驚無險。
郭子岳此時內力運轉極快。內力搬運一個大周天,不過是眨幾下眼皮的時間。紫血瓊漿所生發的真力,再涌至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之後內走五臟六腑,更滲進全身骨胳,更外達十二經脈、十五絡脈和人體表皮層的細小絡脈及十二經筋十二皮部。
如此紫血瓊漿所生發的無上真力將他一個身體的從內到外一切當存氣可存氣的地方都存滿了氣,他真正成了金剛、金剛不壞之身、大金剛抗損抗傷抗擊抗打不壞之身!
他修成了正果。他收功站起。
他說:“在場之人,都請罷斗!”
他一說話,在場之人均產生了一種脫力的感覺,想不罷斗也不行。他說:“文安母親,請你過來。”
文安道姑一聽他喊她為母親,頓時熱淚盈眶,走了過去。
他將插在石台上的龍行劍收起,插回劍鞘,扣上鎖簧。然後挽住文安的腰,再飄過去挽住崑崙公主的腰,輕聲說:“我們可以走了!”
他帶著兩個女人,抬腳便向望仙台外邊二步跨出去。這一步跨出去,就跨了整整八丈之遠。他在空中連跨兩個大步,然後收功落下去,正好落在郭守敬與陽春霞身邊。
他說:“春霞,你且過來伏在你母親背上。守敬,你且伏在為父背上。咱們都該走了。月亮,許多人中了你的毒,請將解藥留下。”
崑崙公主從懷中摸出兩個玉瓶,向劉玄靖說:“昏迷的兩個時辰後自解。鼻中流血的服綠丸。縮作一團的服蘭丸。”
劉玄靖接過解藥,作禮道:“多謝。”
文安道姑厲聲說:“子岳,為什麼不殺劉玄靖?”
郭子岳道:“母親,從今以後,一切事都可依你。但唯有殺人一途,當善體天意。佛門太強,出了尉遲教主稱霸二十餘年。天生趙歸真,在華山獲奇遇,克制佛門霸主。但趙歸真以其所獲卻不行善,以至天再造子岳,以止其劫。子岳如若一獲天助便大開殺戒,只怕同樣會不容於天。”
文安道姑無言以對。
郭子岳又道:“劉玄靖,鄧元超,在下今夜本可殺了兩位。但暫且將你二人的性命寄下。盼你等能將道佛兩教的教門恤平熄下去,不要再多殺無辜。”
劉玄靖鄧元超二人啞口無言。
“春霞守敬抱緊了!”郭子岳說,話音一落,倏忽不見。他挾帶著四個人一晃而沒,快得竟連劉玄靖鄧元超這等高人也沒看清他用的是什麼身法,那摟成一團的一家五口人又向何方飛掠去了。
劉玄靖鄧元超相視無言,但誰都從對方的雙目中看出了憂慮。良久,鄧元超說:“副教主,今後只怕麻煩大了。月亮是毒王,無為師太是公主,文安道姑是軒轅集之徒,那年輕人太邪門,修為竟在你我之上。如今郭子岳又破解了紫瑰盆,成了上神。
這一家五口人,莫非是我等的克星麼?”
劉玄靖沉吟半晌,低聲道:“速回總堂,加固南郊望仙台。一切等教主回來再說。”
劉玄靖將解藥扔給隨從,與鄧元超一晃而沒。
第二十九章 天梯神功
楊欽義手捧聖旨,坐在車中,向嵩山行去。他一路沉默寡言。廢滅禪宗的差事落在他頭上,偏生他是一個佛禪信仰者!
自從禪宗分為南禪北禪以後,少林寺在禪學的思辯上,已經衰落。文采全讓慧能帶到南方去了。但少林寺卻是禪宗最早和尚最多的祖廷,而且武僧集中,要散少林武僧,只怕很難。
而且少林武僧有一個很硬的殺手鐧,那便是唐太宗李世民一次兵敗,曾得少林寺十三名武僧救助,為此李世民封少林寺為“天下第一名剎”,並賜十三僧立碑為紀,准繪十三僧救唐王的壁畫。
雖然此次廢寺散僧,法度上對少林寺特別優惠,只怕僧人也無法接受。平章事李德裕會同兩街功德衙,商定只收少林金佛銀佛,不收銅佛,不毀泥木佛,更不拆少林寺一磚一瓦一糙一木。
僧人准留六十,其中文僧四十武僧二十。其它寺廟就已列入廢寺散僧的範圍了。
楊欽義當時就預計很難,所以趙歸真說若有人反抗,他將親自出手。只是兩人各走各的,楊欽義決定,等趙歸真來了,再一起宣旨。那樣,禪宗恨的就是趙歸真而不是他楊欽義。
車輪滾滾,少室山已經遙遙可見了。
只聽得前面傳來一陣歌聲:
了了見,
無一物,
亦無人,
亦無佛。
一個胖大和尚,手中數著念珠,腰間卻掛著酒壺,粗聲唱著,大步走來。
楊欽義令車夫停車,伸出頭問:“請問大師,你唱的是什麼歌?”
和尚道:“《證道歌》。”
“是玄覺禪師的《證道歌》嗎?”
“玄覺禪師是誰?不識此人。”
“大師唱‘亦無人,亦無佛’,那是什麼意思?”
“功德使大人連這亦不懂麼?”和尚笑道,“大人平日喝酒嗎?”
“自然喝的。”
“那就是了!”和尚說著,大步離去。
楊欽義大聲問:“大師哪裡去?”
“自行散去!”
楊欽義大吃一驚——拆寺散僧尚未開始,和尚卻自行散去,這是怎麼回事?
馬車又向前行,前面又來了一個和尚。這個和尚穿著僧袍,頭上亦有戒疤,但肩上卻扛著一把鋤頭,他大聲唱道:
幾回生,
幾回死,
生死悠悠無定止。
勢力盡,
箭還墜,
招得來生不如意。
楊欽義又令馬車停下,大聲問:“大師唱的可是玄覺禪師的《證道歌》?”
和尚單掌唱喏道:“正是。”
楊欽義嘆道:“本官平生最慕的就是你們禪宗的灑脫。只是前頭那位大師唱什麼‘亦無人,亦無佛’,本官卻是大惑不解。”
“大人為何大惑不解?”
“如若‘亦無佛’,大師為何作和尚?”
“大人差矣。大人做官,是為了皇帝麼?只怕是為了榮華富貴。做和尚是為了禮佛麼?只怕是為了滅苦。做人要滅苦,靠得住佛嗎?比如大人帶了聖旨來廢佛,佛又能拒絕嗎?所以和尚唱‘亦無佛’。”扛鋤頭的和尚用手指了指他自己的胸膛道,“這裡無祖無佛。達摩是個老臊胡,釋迦老子是乾屎橛,文殊菩薩是擔屎漢。①滅苦,只有靠自己嘍!”
楊欽義驚駭得啞口無言。
扛鋤頭的和尚大步走去,隨在馬車後面的官兵無不驚愕注視,不知這是什麼和尚!
和尚高聲唱:
和深山,
住蘭若,(注)②
岑岑幽邃長松下,
優遊靜坐野僧家。
江月照,
松風水,
霧露雲霞,
永夜清宵,
境靜林間獨自游,
清寂安居實蕭灑。
楊欽義大叫:“蘭若更在當拆毀之首!”
三寶同盆,生出了兩朵飽含巨毒的紫色毒靈芝,被人們當作仙靈芝吃了下去,結果兩個獲寶者被毒死了。也正是三寶同盆生發了毒靈芝,將紫瑰盆所吸之天地日月的精華中所含的毒素過濾了。如今留下來的,全是純正的,服之使人出仙入聖的紫血瓊漿。
人們想破腦殼也想不到打碎紫瑰盆,從那極輕的玉質盆體中,會有紫血瓊漿溢流出來。玉石不是寶石嗎?寶石料質中怎麼會有漿汁?誰又想得到這個?
如今王才人賭氣將之砸破了,目的是為了不再讓人爭奪。
沒想到二十年的喜怒哀樂生離死別牽腸掛肚拚死爭殺……都是在造成這一砸。橫豎左右都是成全,這就是天意。
郭子岳輕輕將手中的長劍插在面前的石台上。龍行劍入石五寸,輕輕顫動。然後郭子岳便盤膝坐在劍前,開始練化紫血瓊漿所生的真力。
又有道士開始從石階上攻上來了。石階的第三個轉角平台上又是一場激戰。
道士連梯子也用上了,想從望仙台的台壁外面爬上來。望仙台高達十一丈,並不是誰都能縱上來的。但上來的,都吃了崑崙公主的毒藥,慘叫著跌了下去。
沒有人敢用火攻,因為武宗和王才人在望仙台上隆真室中。
隆真室中的歌舞音樂停了,沒有人敢出來,大約抖成了一團。
台下,劉玄靖與鄧元超,起先郭守敬陽春霞四個人打成一團,後來,參戰的道士越來越多,下面成了一場混戰。但那十七歲的郭守敬,身周有一團護體罡氣。他一衝殺至哪裡,哪裡的道士便倒飛出去。陽春霞每有危機,均為郭守敬所救,倒也有驚無險。
郭子岳此時內力運轉極快。內力搬運一個大周天,不過是眨幾下眼皮的時間。紫血瓊漿所生發的真力,再涌至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之後內走五臟六腑,更滲進全身骨胳,更外達十二經脈、十五絡脈和人體表皮層的細小絡脈及十二經筋十二皮部。
如此紫血瓊漿所生發的無上真力將他一個身體的從內到外一切當存氣可存氣的地方都存滿了氣,他真正成了金剛、金剛不壞之身、大金剛抗損抗傷抗擊抗打不壞之身!
他修成了正果。他收功站起。
他說:“在場之人,都請罷斗!”
他一說話,在場之人均產生了一種脫力的感覺,想不罷斗也不行。他說:“文安母親,請你過來。”
文安道姑一聽他喊她為母親,頓時熱淚盈眶,走了過去。
他將插在石台上的龍行劍收起,插回劍鞘,扣上鎖簧。然後挽住文安的腰,再飄過去挽住崑崙公主的腰,輕聲說:“我們可以走了!”
他帶著兩個女人,抬腳便向望仙台外邊二步跨出去。這一步跨出去,就跨了整整八丈之遠。他在空中連跨兩個大步,然後收功落下去,正好落在郭守敬與陽春霞身邊。
他說:“春霞,你且過來伏在你母親背上。守敬,你且伏在為父背上。咱們都該走了。月亮,許多人中了你的毒,請將解藥留下。”
崑崙公主從懷中摸出兩個玉瓶,向劉玄靖說:“昏迷的兩個時辰後自解。鼻中流血的服綠丸。縮作一團的服蘭丸。”
劉玄靖接過解藥,作禮道:“多謝。”
文安道姑厲聲說:“子岳,為什麼不殺劉玄靖?”
郭子岳道:“母親,從今以後,一切事都可依你。但唯有殺人一途,當善體天意。佛門太強,出了尉遲教主稱霸二十餘年。天生趙歸真,在華山獲奇遇,克制佛門霸主。但趙歸真以其所獲卻不行善,以至天再造子岳,以止其劫。子岳如若一獲天助便大開殺戒,只怕同樣會不容於天。”
文安道姑無言以對。
郭子岳又道:“劉玄靖,鄧元超,在下今夜本可殺了兩位。但暫且將你二人的性命寄下。盼你等能將道佛兩教的教門恤平熄下去,不要再多殺無辜。”
劉玄靖鄧元超二人啞口無言。
“春霞守敬抱緊了!”郭子岳說,話音一落,倏忽不見。他挾帶著四個人一晃而沒,快得竟連劉玄靖鄧元超這等高人也沒看清他用的是什麼身法,那摟成一團的一家五口人又向何方飛掠去了。
劉玄靖鄧元超相視無言,但誰都從對方的雙目中看出了憂慮。良久,鄧元超說:“副教主,今後只怕麻煩大了。月亮是毒王,無為師太是公主,文安道姑是軒轅集之徒,那年輕人太邪門,修為竟在你我之上。如今郭子岳又破解了紫瑰盆,成了上神。
這一家五口人,莫非是我等的克星麼?”
劉玄靖沉吟半晌,低聲道:“速回總堂,加固南郊望仙台。一切等教主回來再說。”
劉玄靖將解藥扔給隨從,與鄧元超一晃而沒。
第二十九章 天梯神功
楊欽義手捧聖旨,坐在車中,向嵩山行去。他一路沉默寡言。廢滅禪宗的差事落在他頭上,偏生他是一個佛禪信仰者!
自從禪宗分為南禪北禪以後,少林寺在禪學的思辯上,已經衰落。文采全讓慧能帶到南方去了。但少林寺卻是禪宗最早和尚最多的祖廷,而且武僧集中,要散少林武僧,只怕很難。
而且少林武僧有一個很硬的殺手鐧,那便是唐太宗李世民一次兵敗,曾得少林寺十三名武僧救助,為此李世民封少林寺為“天下第一名剎”,並賜十三僧立碑為紀,准繪十三僧救唐王的壁畫。
雖然此次廢寺散僧,法度上對少林寺特別優惠,只怕僧人也無法接受。平章事李德裕會同兩街功德衙,商定只收少林金佛銀佛,不收銅佛,不毀泥木佛,更不拆少林寺一磚一瓦一糙一木。
僧人准留六十,其中文僧四十武僧二十。其它寺廟就已列入廢寺散僧的範圍了。
楊欽義當時就預計很難,所以趙歸真說若有人反抗,他將親自出手。只是兩人各走各的,楊欽義決定,等趙歸真來了,再一起宣旨。那樣,禪宗恨的就是趙歸真而不是他楊欽義。
車輪滾滾,少室山已經遙遙可見了。
只聽得前面傳來一陣歌聲:
了了見,
無一物,
亦無人,
亦無佛。
一個胖大和尚,手中數著念珠,腰間卻掛著酒壺,粗聲唱著,大步走來。
楊欽義令車夫停車,伸出頭問:“請問大師,你唱的是什麼歌?”
和尚道:“《證道歌》。”
“是玄覺禪師的《證道歌》嗎?”
“玄覺禪師是誰?不識此人。”
“大師唱‘亦無人,亦無佛’,那是什麼意思?”
“功德使大人連這亦不懂麼?”和尚笑道,“大人平日喝酒嗎?”
“自然喝的。”
“那就是了!”和尚說著,大步離去。
楊欽義大聲問:“大師哪裡去?”
“自行散去!”
楊欽義大吃一驚——拆寺散僧尚未開始,和尚卻自行散去,這是怎麼回事?
馬車又向前行,前面又來了一個和尚。這個和尚穿著僧袍,頭上亦有戒疤,但肩上卻扛著一把鋤頭,他大聲唱道:
幾回生,
幾回死,
生死悠悠無定止。
勢力盡,
箭還墜,
招得來生不如意。
楊欽義又令馬車停下,大聲問:“大師唱的可是玄覺禪師的《證道歌》?”
和尚單掌唱喏道:“正是。”
楊欽義嘆道:“本官平生最慕的就是你們禪宗的灑脫。只是前頭那位大師唱什麼‘亦無人,亦無佛’,本官卻是大惑不解。”
“大人為何大惑不解?”
“如若‘亦無佛’,大師為何作和尚?”
“大人差矣。大人做官,是為了皇帝麼?只怕是為了榮華富貴。做和尚是為了禮佛麼?只怕是為了滅苦。做人要滅苦,靠得住佛嗎?比如大人帶了聖旨來廢佛,佛又能拒絕嗎?所以和尚唱‘亦無佛’。”扛鋤頭的和尚用手指了指他自己的胸膛道,“這裡無祖無佛。達摩是個老臊胡,釋迦老子是乾屎橛,文殊菩薩是擔屎漢。①滅苦,只有靠自己嘍!”
楊欽義驚駭得啞口無言。
扛鋤頭的和尚大步走去,隨在馬車後面的官兵無不驚愕注視,不知這是什麼和尚!
和尚高聲唱:
和深山,
住蘭若,(注)②
岑岑幽邃長松下,
優遊靜坐野僧家。
江月照,
松風水,
霧露雲霞,
永夜清宵,
境靜林間獨自游,
清寂安居實蕭灑。
楊欽義大叫:“蘭若更在當拆毀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