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頁
“再說了,”蕭秬苦笑一聲,攤手道,“事到如今,我還有別的選擇嗎?”
隆慶帝早已經不把他和楊皇后當做兒子和妻子看待,一心一意要取他們的性命,眼下除了和蕭稷合作,掙出一條生路來,他別無選擇。
蕭秬的坦率和直接讓蕭稷暫時放下心來。
不管以後蕭秬會如何選擇,至少眼下他們生死相關,蕭秬是值得信任的。
“既然如此,太子殿下請隨我來。”蕭稷正色做請。
蕭秬點點頭,安排親衛在殿外把守之後,便隨蕭稷到後殿,與楊皇后等人一起商議突圍的策略。
守在武安侯府的馮淑嘉,聽說了宮門口的譁變,擔心的不得了,但是也知道自己去了除了添亂也於事無補,便只能勉強沉下心來,召了杜秋平來商議對策。
“大姑娘不必擔心。”杜秋平出言安慰道,“侯爺不是那種魯莽之人,他既然敢在此時站出來,他定然是有了萬全的把握。”
在杜秋平看來,馮淑嘉再能幹也不過是個閨閣小姑娘,哪能理解這些刀光劍影政治朝政?
安慰兩句,稍稍打消她的疑慮不安,讓她安心在府中等候就是了。
“杜叔叔不必誑我……”馮淑嘉苦笑道,“父親一個人對陣京畿衛的精銳之師,他縱然是有三頭六臂,也難以僥倖脫身……
“我此番找杜叔叔來,是想要想個法子,幫一幫父親。”
王騫絕不可能只率領這一小隊人馬入京“勤王”,只怕整個京畿衛的士兵只是早就將京城團團包圍了。
以隆慶帝的個性,為了帝位,血洗朝臣也不是不可能。
杜秋平還要安慰,馮淑嘉卻抬手阻止了他,將自己對此的擔憂一一說了。
“……王指揮使既然敢如此行事,背後定然有聖上的支持。父親此時與他對峙,若是僥倖勝了還好說,可若失敗了……”馮淑嘉眉頭緊鎖。
若是敗了,那武安侯府可就要重蹈前世抄家滅族的覆轍了!
不,今生馮異直接對上王騫,或許結局會比前世還要慘烈……
她決不能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馮淑嘉神色一凜,脊背筆直,渾身殺意凜然。
杜秋平聞言一驚。
他沒有料想到馮淑嘉一個閨閣小姑娘會對政事朝政如此關注且敏銳。
愣了愣,杜秋平才回過神來,一臉鄭重,哪裡還有一點先前的漫不經心。
“侯爺臨走之前交代過,萬一出了事情,讓我等一定要盡力保護夫人和姑娘公子們安全,將你安全送出京城,交給蕭公子照顧。”杜秋平神色肅然,“此事,自打侯爺離開,我等就已經再和蕭公子留下的人安排了。算算時間,一會兒就該有人來接應了。”
馮淑嘉一驚,她竟然不知道馮異原來是抱著這樣的念頭趕去的皇宮!
這分明就是在“託孤”!
馮淑嘉心頭翻湧,一時也說不出是震驚還是憤怒還是憂心了。
杜秋平何等敏銳,自然是看出馮淑嘉的心情起伏,忙開口安慰道:“大姑娘也不要責怪侯爺。
“大丈夫立於當世,就該遇事勇於承擔,不畏不避,這也是在盡為人臣子的本分。
“而且侯爺還交代讓大姑娘儘管放心,他不是孑然一身,還有夫人和姑娘公子們要照料,一定會盡力保全自己的!
“如若不然,我等之前也不會同意讓侯爺以身犯險。
“現在侯爺身邊,就有兄弟們在守候!
“他們跟隨侯爺征戰多年,彼此之間配合默契,到時候萬一要是真的起了衝突,不說挽救眾人,至少可以勉強全身而退。”
杜秋平的話並沒有誇大的成分。
馮淑嘉也了解這一點,所以漸漸地平靜下來。
“說吧,父親是怎麼安排的?”馮淑嘉深吸一口氣,道,“我萬事配合。”
杜秋平見狀心中激賞不已。
尋常的小姑娘遇到眼下這種情況,不是驚慌失措,只會哭哭啼啼,就是強硬執拗,非要什麼一家人“同生共死”。
可是馮淑嘉卻不一樣。
她雖然擔心憂急,卻能夠冷靜下來,認真思考,選擇一條最能夠保護家人和自己的道路。
如此,馮異也能夠放心“盡忠”了。
杜秋平上前,將計劃和盤托出。
與杜秋平議定之後,馮淑嘉沒有任何耽擱,立即去著手安排。
不多時,蕭稷的人來接應。
喬裝打扮後的白氏母子幾人,在蕭稷暗衛的護送之下,悄悄地潛出來京。
“唉……早知道還要‘偷跑’一趟,當初就不該回來。”白氏小聲抱怨。
馮淑嘉勉強一笑,安慰她道:“那可不一樣。若是咱們當初沒有回京,只怕父親一入京城,就要被嚴加看管起來了。”
既不奉命召回西北大軍,又不接回妻兒做“人質”,隆慶帝怎麼會對他放心?
引起君王的猜忌,才是最大的危險。
“可是你們父親……”白氏愁眉不展,留在京城的馮異,才是她最擔心的。
馮淑嘉心頭一緊,面上卻不敢顯露分毫,笑著勸慰道:“父親不是一個人,還有朝臣和荔山居士他們呢!
“母親若是真的憂心父親,那就好好地保重自己,讓父親沒有後顧之憂!”
最後的決戰已經開始了,她們眼下唯一能做的,就是保護好自己,不讓拼殺在前線的人擔心。
沒有了後顧之憂,他們就能夠全心對敵,儘量減少傷痛。
馮淑嘉雙手緊握,暗自祈禱馮異和蕭稷一切都好。
第四百零二章 誰入了誰的套
而此時的京城早就亂成了一團。
王騫高坐在馬上,揮起利劍直刺馮異,怒喝道:“膽敢阻擋皇命,依我看來,武安侯才是要謀朝篡逆吧!”
馮異並不答話,雙眉冷峻,雙斧交橫,屹立如山,擋在眾朝臣面前。
在他的身後,親衛如扇展開,相互為援,牢不可破。
有了馮異當先垂範,自然有其他人跟隨上前,阻擋王騫。
來的朝臣雖然大多是文職,但是也有不少武將,而且當初聽聞宮中有變,大多有護衛隨身以防萬一。
此時人人為了自保而上前,加上各自的護衛家丁,竟然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讓王騫一時奈何不得他們。
顧忌朝臣們的身份,王騫不好直接動手,只能是圍而不攻,不讓朝臣們擾亂隆慶帝的計劃。
然而他卻不能一直耽擱在宮外。
隆慶帝在密詔中說的清楚,太子蕭秬已然控制宮中,手中勢力到底幾何他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才會密令王騫入宮救駕,以平息亂世。
王騫看了眼被朝臣們堵的死死的宮門口,轉頭吩咐副將幾句,策馬掉頭,帶著一部人馬疾馳而去,決定從其他宮門進宮。
朝臣們見王騫率大部離去,只留下一部分人繼續圍困,頓時鬆了一口氣。
隆慶帝早已經不把他和楊皇后當做兒子和妻子看待,一心一意要取他們的性命,眼下除了和蕭稷合作,掙出一條生路來,他別無選擇。
蕭秬的坦率和直接讓蕭稷暫時放下心來。
不管以後蕭秬會如何選擇,至少眼下他們生死相關,蕭秬是值得信任的。
“既然如此,太子殿下請隨我來。”蕭稷正色做請。
蕭秬點點頭,安排親衛在殿外把守之後,便隨蕭稷到後殿,與楊皇后等人一起商議突圍的策略。
守在武安侯府的馮淑嘉,聽說了宮門口的譁變,擔心的不得了,但是也知道自己去了除了添亂也於事無補,便只能勉強沉下心來,召了杜秋平來商議對策。
“大姑娘不必擔心。”杜秋平出言安慰道,“侯爺不是那種魯莽之人,他既然敢在此時站出來,他定然是有了萬全的把握。”
在杜秋平看來,馮淑嘉再能幹也不過是個閨閣小姑娘,哪能理解這些刀光劍影政治朝政?
安慰兩句,稍稍打消她的疑慮不安,讓她安心在府中等候就是了。
“杜叔叔不必誑我……”馮淑嘉苦笑道,“父親一個人對陣京畿衛的精銳之師,他縱然是有三頭六臂,也難以僥倖脫身……
“我此番找杜叔叔來,是想要想個法子,幫一幫父親。”
王騫絕不可能只率領這一小隊人馬入京“勤王”,只怕整個京畿衛的士兵只是早就將京城團團包圍了。
以隆慶帝的個性,為了帝位,血洗朝臣也不是不可能。
杜秋平還要安慰,馮淑嘉卻抬手阻止了他,將自己對此的擔憂一一說了。
“……王指揮使既然敢如此行事,背後定然有聖上的支持。父親此時與他對峙,若是僥倖勝了還好說,可若失敗了……”馮淑嘉眉頭緊鎖。
若是敗了,那武安侯府可就要重蹈前世抄家滅族的覆轍了!
不,今生馮異直接對上王騫,或許結局會比前世還要慘烈……
她決不能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馮淑嘉神色一凜,脊背筆直,渾身殺意凜然。
杜秋平聞言一驚。
他沒有料想到馮淑嘉一個閨閣小姑娘會對政事朝政如此關注且敏銳。
愣了愣,杜秋平才回過神來,一臉鄭重,哪裡還有一點先前的漫不經心。
“侯爺臨走之前交代過,萬一出了事情,讓我等一定要盡力保護夫人和姑娘公子們安全,將你安全送出京城,交給蕭公子照顧。”杜秋平神色肅然,“此事,自打侯爺離開,我等就已經再和蕭公子留下的人安排了。算算時間,一會兒就該有人來接應了。”
馮淑嘉一驚,她竟然不知道馮異原來是抱著這樣的念頭趕去的皇宮!
這分明就是在“託孤”!
馮淑嘉心頭翻湧,一時也說不出是震驚還是憤怒還是憂心了。
杜秋平何等敏銳,自然是看出馮淑嘉的心情起伏,忙開口安慰道:“大姑娘也不要責怪侯爺。
“大丈夫立於當世,就該遇事勇於承擔,不畏不避,這也是在盡為人臣子的本分。
“而且侯爺還交代讓大姑娘儘管放心,他不是孑然一身,還有夫人和姑娘公子們要照料,一定會盡力保全自己的!
“如若不然,我等之前也不會同意讓侯爺以身犯險。
“現在侯爺身邊,就有兄弟們在守候!
“他們跟隨侯爺征戰多年,彼此之間配合默契,到時候萬一要是真的起了衝突,不說挽救眾人,至少可以勉強全身而退。”
杜秋平的話並沒有誇大的成分。
馮淑嘉也了解這一點,所以漸漸地平靜下來。
“說吧,父親是怎麼安排的?”馮淑嘉深吸一口氣,道,“我萬事配合。”
杜秋平見狀心中激賞不已。
尋常的小姑娘遇到眼下這種情況,不是驚慌失措,只會哭哭啼啼,就是強硬執拗,非要什麼一家人“同生共死”。
可是馮淑嘉卻不一樣。
她雖然擔心憂急,卻能夠冷靜下來,認真思考,選擇一條最能夠保護家人和自己的道路。
如此,馮異也能夠放心“盡忠”了。
杜秋平上前,將計劃和盤托出。
與杜秋平議定之後,馮淑嘉沒有任何耽擱,立即去著手安排。
不多時,蕭稷的人來接應。
喬裝打扮後的白氏母子幾人,在蕭稷暗衛的護送之下,悄悄地潛出來京。
“唉……早知道還要‘偷跑’一趟,當初就不該回來。”白氏小聲抱怨。
馮淑嘉勉強一笑,安慰她道:“那可不一樣。若是咱們當初沒有回京,只怕父親一入京城,就要被嚴加看管起來了。”
既不奉命召回西北大軍,又不接回妻兒做“人質”,隆慶帝怎麼會對他放心?
引起君王的猜忌,才是最大的危險。
“可是你們父親……”白氏愁眉不展,留在京城的馮異,才是她最擔心的。
馮淑嘉心頭一緊,面上卻不敢顯露分毫,笑著勸慰道:“父親不是一個人,還有朝臣和荔山居士他們呢!
“母親若是真的憂心父親,那就好好地保重自己,讓父親沒有後顧之憂!”
最後的決戰已經開始了,她們眼下唯一能做的,就是保護好自己,不讓拼殺在前線的人擔心。
沒有了後顧之憂,他們就能夠全心對敵,儘量減少傷痛。
馮淑嘉雙手緊握,暗自祈禱馮異和蕭稷一切都好。
第四百零二章 誰入了誰的套
而此時的京城早就亂成了一團。
王騫高坐在馬上,揮起利劍直刺馮異,怒喝道:“膽敢阻擋皇命,依我看來,武安侯才是要謀朝篡逆吧!”
馮異並不答話,雙眉冷峻,雙斧交橫,屹立如山,擋在眾朝臣面前。
在他的身後,親衛如扇展開,相互為援,牢不可破。
有了馮異當先垂範,自然有其他人跟隨上前,阻擋王騫。
來的朝臣雖然大多是文職,但是也有不少武將,而且當初聽聞宮中有變,大多有護衛隨身以防萬一。
此時人人為了自保而上前,加上各自的護衛家丁,竟然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讓王騫一時奈何不得他們。
顧忌朝臣們的身份,王騫不好直接動手,只能是圍而不攻,不讓朝臣們擾亂隆慶帝的計劃。
然而他卻不能一直耽擱在宮外。
隆慶帝在密詔中說的清楚,太子蕭秬已然控制宮中,手中勢力到底幾何他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才會密令王騫入宮救駕,以平息亂世。
王騫看了眼被朝臣們堵的死死的宮門口,轉頭吩咐副將幾句,策馬掉頭,帶著一部人馬疾馳而去,決定從其他宮門進宮。
朝臣們見王騫率大部離去,只留下一部分人繼續圍困,頓時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