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頁
眾人下意識循聲望了過去,只見不知何時一隊鐵騎從遠處疾馳過來,身上的鎧甲泛著幽冷的光,手裡長劍長槍緊握。
眾人大驚失色。
楊臨見狀,上前一步,寒聲問道:“王騫,沒有天子詔諭,你竟敢帶兵湧上御街,居心何在?你是要謀逆嗎?!”
來人正是京畿衛的指揮使王騫,而他所率的部下,也是京畿最為精銳的部隊。
王騫自潛邸時就開始擔任隆慶帝的侍衛長,跟隨隆慶帝出生入死,深得其信任。
前不久汾陽王叛逆謀亂,就是全憑王騫率領京畿衛的將士圍城救援,最終挫敗了汾陽王的陰謀,解了皇城之圍。
這樣的王騫,當然不可能在此時謀逆叛亂。
所以王騫一出現,楊臨頓時心裡就“咯噔”一下,暗道“壞了”。
既然王騫出現在這裡,那宮裡的傳言多半是真的了,而且隆慶帝不僅親自率領親衛追殺髮妻楊皇后和嫡長子蕭秬,甚至為了以防萬一,竟然調動了京畿衛圍城!
果然,王騫行近不止,寒聲冷笑,到得楊臨面前,勒住馬,居高臨下地對他道:“我王騫自幼跟隨聖上,忠貞不二,沒有聖上的詔諭,又豈敢率兵前來馳援,清君側,救主上?”
說著,拿出一道密旨並調兵的令符,高舉示眾。
楊臨臉色煞白,又氣又恨,差點沒有昏厥過去。
什麼“清君側”?
這是要把楊皇后和太子蕭秬當作奸妃逆子,一併誅殺了了事嗎?
那楊家豈不是也要滿門誅滅?!
楊臨張張嘴,想要辯解斥責,然而那明晃晃的密旨和令符,卻讓他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怎麼了?諸位大人先前不是還在請求壽陽公主帶諸位入宮嗎?怎麼現在我應允了各位,大家卻沉默不語了呢?”王騫冷笑一聲,玩笑道,“莫不是各位歡喜得都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了?”
這個玩笑可一點都不好笑。
在場的人誰不明白,王騫說的是要好心帶他們入宮,其實就是變相的拘禁!
為什麼拘禁他們?
當然是怕他們壞了隆慶帝的計劃!
所以,此前那幾個奔逃出宮的太監宮女所說的瘋言瘋語,只怕是真的了——隆慶帝真的在親自帶人追殺楊皇后和太子蕭秬母子,以及林惠妃!
第四百零一章 最後的決戰
楊臨氣得直發抖,大怒道:“豎子敢爾?!無詔囚禁我等朝廷命官!”
事到如今,他也只能夠以此為由,先設法保全自己,再想法子來搭救女兒和外孫了。
楊臨的怒聲質問,瞬間引來了其他朝臣的附和。
不管是真心為了國事,還是想要趁亂立功分一杯羹的,眼下他們都不願意成為王騫手裡的人質,進退都不由己。
王騫冷哼一聲,絲毫都不退讓:“楊大人不要故意煽動大家,我分明是好意,成全大家入宮的心思!”
說著話,王騫一舉手,全副武裝的兵士頓時散開,將朝臣們重重包圍。
竟是二話不說,直接就動起手來了。
朝臣們一時都變了臉色,看來王騫今日是無論如何也要拘禁他們了。
王騫一個小小的指揮使,哪裡有那麼大的膽子得罪群臣?
這分明是早就得了隆慶帝的授意,眼下不過是藉口行事罷了!
隆慶帝既想拿制群臣,又徒然想要保住自己的名聲,竟然做出這等掩耳盜鈴之舉。
一片沉默緊張之中,一直沉默不語的荔山居士邁步上前,臉色莊重肅穆,慨然無懼道:“不聞君命,林維寧死不做階下囚!”
荔山居士一發話,頓時獲得了先前隨他一起請願的士子們的擁護,而且不少的朝臣也都站出來附和。
事關個人生死利益,大家都不由地挺直了脊樑,與王謙率領的京畿衛精銳無聲對峙,毫不退讓。
王騫冷冷地掃視一周,不由地握緊了佩劍。
看來大家是明知他不敢將隆慶帝的密詔公諸於眾,才敢如此囂張。
可惜,眼下的境況可不是任憑他們三言兩語就能改變的。他倒要試一試,到底是他們的骨頭硬,還是自己的兵器硬。
“我等奉命行事,爾等卻阻撓我等入宮,分明是居心不良,都圍起來,等候聖上發落!”王騫惡人先告狀,顛倒黑白。
“小**國!”
“豎子敢爾!”
……
朝臣們驚恐怒斥當中,士卒們手持利器,面容冷峻,步步逼近。
壽陽公主眼看著局面失控,忙要喝令守城的侍衛幫忙。
隆慶帝是她的親哥哥,可是楊皇后同樣待她如親妹,她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隆慶帝鑄下大錯,追悔莫及。
然而還沒有等壽陽公主開口,就聽見“哐啷”兩聲,似利器一下子劃破了眼前一觸即發的緊張局勢。
——是兵器相接又被打落在地的聲音。
壽陽公主忙順聲看去,只見魁梧挺拔的馮異正雙斧交叉面前,冷麵望向王騫。
而他面前的地上,正跌落一把斷劍,斷口嶄新。
正對著馮異的小將一時沒有回過神來,呆愣在當地,看著自己空空如也又發麻的手腕,不知道手裡的利劍怎麼就斷成了兩截,被打飛了出去。
王騫卻瞬時繃緊了身子,眼神陰騭地盯著馮異,寒聲喝道:“武安侯這是要造反嗎?”
馮異絲毫都不懼怕,抬頭傲然道:“以本侯看來,要造反的是王指揮使才對吧!
“無詔羈押朝臣,分明是藐視朝廷天子!居心何在?”
事到如今,孰是孰非已經很明顯了。
既然他不能入宮相幫任何一方,那就擋在這裡,絕不許王騫進去添亂。
他能幫蕭稷的也就這麼多了,剩下的,就看蕭稷自己的造化了。
馮異身姿如山,堅定挺拔,一雙板斧寒光閃閃。
而此時的皇宮內,腳步嘈雜,人心惶惶。
出雲觀里,蕭稷留下何山等人保護楊皇后和林惠妃,自己則守在大殿外,等待蕭秬召集親衛前來救援。
隆慶帝的突然發難出乎他的預料,雖然不至於讓他無法應對,但是如此一來,很多事情就都要重新安排,而且新的計劃,必須要得到楊皇后和蕭秬的支持。
蕭秬來得很快。
跟隨他一起前來的,還有大約百十個親衛。
“對方派人追殺得急,大半的人都分開掩護去了,剩下的這些人,已經是我現在能夠調度的皇宮中所有的力量了。”沒等蕭稷開口問,蕭秬就面色冷峻又疲憊地主動交代道。
事到如今,蕭秬心灰意冷,連一聲“父皇”都喊不出口了。
蕭稷愣了一下,沒有想到先前還在勤政殿中和他虛與委蛇的蕭秬會突然間對他如此坦誠,頓了頓,才開口應道:“太子殿下不必擔心。你若是信得過我……”
“我當然信得過你!”沒等蕭稷說完,蕭秬就抬頭認真道,“你能夠在當時的情況下,不顧及個人的安危,幫我救出了母后,我還有什麼信不過你的?”
眾人大驚失色。
楊臨見狀,上前一步,寒聲問道:“王騫,沒有天子詔諭,你竟敢帶兵湧上御街,居心何在?你是要謀逆嗎?!”
來人正是京畿衛的指揮使王騫,而他所率的部下,也是京畿最為精銳的部隊。
王騫自潛邸時就開始擔任隆慶帝的侍衛長,跟隨隆慶帝出生入死,深得其信任。
前不久汾陽王叛逆謀亂,就是全憑王騫率領京畿衛的將士圍城救援,最終挫敗了汾陽王的陰謀,解了皇城之圍。
這樣的王騫,當然不可能在此時謀逆叛亂。
所以王騫一出現,楊臨頓時心裡就“咯噔”一下,暗道“壞了”。
既然王騫出現在這裡,那宮裡的傳言多半是真的了,而且隆慶帝不僅親自率領親衛追殺髮妻楊皇后和嫡長子蕭秬,甚至為了以防萬一,竟然調動了京畿衛圍城!
果然,王騫行近不止,寒聲冷笑,到得楊臨面前,勒住馬,居高臨下地對他道:“我王騫自幼跟隨聖上,忠貞不二,沒有聖上的詔諭,又豈敢率兵前來馳援,清君側,救主上?”
說著,拿出一道密旨並調兵的令符,高舉示眾。
楊臨臉色煞白,又氣又恨,差點沒有昏厥過去。
什麼“清君側”?
這是要把楊皇后和太子蕭秬當作奸妃逆子,一併誅殺了了事嗎?
那楊家豈不是也要滿門誅滅?!
楊臨張張嘴,想要辯解斥責,然而那明晃晃的密旨和令符,卻讓他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怎麼了?諸位大人先前不是還在請求壽陽公主帶諸位入宮嗎?怎麼現在我應允了各位,大家卻沉默不語了呢?”王騫冷笑一聲,玩笑道,“莫不是各位歡喜得都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了?”
這個玩笑可一點都不好笑。
在場的人誰不明白,王騫說的是要好心帶他們入宮,其實就是變相的拘禁!
為什麼拘禁他們?
當然是怕他們壞了隆慶帝的計劃!
所以,此前那幾個奔逃出宮的太監宮女所說的瘋言瘋語,只怕是真的了——隆慶帝真的在親自帶人追殺楊皇后和太子蕭秬母子,以及林惠妃!
第四百零一章 最後的決戰
楊臨氣得直發抖,大怒道:“豎子敢爾?!無詔囚禁我等朝廷命官!”
事到如今,他也只能夠以此為由,先設法保全自己,再想法子來搭救女兒和外孫了。
楊臨的怒聲質問,瞬間引來了其他朝臣的附和。
不管是真心為了國事,還是想要趁亂立功分一杯羹的,眼下他們都不願意成為王騫手裡的人質,進退都不由己。
王騫冷哼一聲,絲毫都不退讓:“楊大人不要故意煽動大家,我分明是好意,成全大家入宮的心思!”
說著話,王騫一舉手,全副武裝的兵士頓時散開,將朝臣們重重包圍。
竟是二話不說,直接就動起手來了。
朝臣們一時都變了臉色,看來王騫今日是無論如何也要拘禁他們了。
王騫一個小小的指揮使,哪裡有那麼大的膽子得罪群臣?
這分明是早就得了隆慶帝的授意,眼下不過是藉口行事罷了!
隆慶帝既想拿制群臣,又徒然想要保住自己的名聲,竟然做出這等掩耳盜鈴之舉。
一片沉默緊張之中,一直沉默不語的荔山居士邁步上前,臉色莊重肅穆,慨然無懼道:“不聞君命,林維寧死不做階下囚!”
荔山居士一發話,頓時獲得了先前隨他一起請願的士子們的擁護,而且不少的朝臣也都站出來附和。
事關個人生死利益,大家都不由地挺直了脊樑,與王謙率領的京畿衛精銳無聲對峙,毫不退讓。
王騫冷冷地掃視一周,不由地握緊了佩劍。
看來大家是明知他不敢將隆慶帝的密詔公諸於眾,才敢如此囂張。
可惜,眼下的境況可不是任憑他們三言兩語就能改變的。他倒要試一試,到底是他們的骨頭硬,還是自己的兵器硬。
“我等奉命行事,爾等卻阻撓我等入宮,分明是居心不良,都圍起來,等候聖上發落!”王騫惡人先告狀,顛倒黑白。
“小**國!”
“豎子敢爾!”
……
朝臣們驚恐怒斥當中,士卒們手持利器,面容冷峻,步步逼近。
壽陽公主眼看著局面失控,忙要喝令守城的侍衛幫忙。
隆慶帝是她的親哥哥,可是楊皇后同樣待她如親妹,她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隆慶帝鑄下大錯,追悔莫及。
然而還沒有等壽陽公主開口,就聽見“哐啷”兩聲,似利器一下子劃破了眼前一觸即發的緊張局勢。
——是兵器相接又被打落在地的聲音。
壽陽公主忙順聲看去,只見魁梧挺拔的馮異正雙斧交叉面前,冷麵望向王騫。
而他面前的地上,正跌落一把斷劍,斷口嶄新。
正對著馮異的小將一時沒有回過神來,呆愣在當地,看著自己空空如也又發麻的手腕,不知道手裡的利劍怎麼就斷成了兩截,被打飛了出去。
王騫卻瞬時繃緊了身子,眼神陰騭地盯著馮異,寒聲喝道:“武安侯這是要造反嗎?”
馮異絲毫都不懼怕,抬頭傲然道:“以本侯看來,要造反的是王指揮使才對吧!
“無詔羈押朝臣,分明是藐視朝廷天子!居心何在?”
事到如今,孰是孰非已經很明顯了。
既然他不能入宮相幫任何一方,那就擋在這裡,絕不許王騫進去添亂。
他能幫蕭稷的也就這麼多了,剩下的,就看蕭稷自己的造化了。
馮異身姿如山,堅定挺拔,一雙板斧寒光閃閃。
而此時的皇宮內,腳步嘈雜,人心惶惶。
出雲觀里,蕭稷留下何山等人保護楊皇后和林惠妃,自己則守在大殿外,等待蕭秬召集親衛前來救援。
隆慶帝的突然發難出乎他的預料,雖然不至於讓他無法應對,但是如此一來,很多事情就都要重新安排,而且新的計劃,必須要得到楊皇后和蕭秬的支持。
蕭秬來得很快。
跟隨他一起前來的,還有大約百十個親衛。
“對方派人追殺得急,大半的人都分開掩護去了,剩下的這些人,已經是我現在能夠調度的皇宮中所有的力量了。”沒等蕭稷開口問,蕭秬就面色冷峻又疲憊地主動交代道。
事到如今,蕭秬心灰意冷,連一聲“父皇”都喊不出口了。
蕭稷愣了一下,沒有想到先前還在勤政殿中和他虛與委蛇的蕭秬會突然間對他如此坦誠,頓了頓,才開口應道:“太子殿下不必擔心。你若是信得過我……”
“我當然信得過你!”沒等蕭稷說完,蕭秬就抬頭認真道,“你能夠在當時的情況下,不顧及個人的安危,幫我救出了母后,我還有什麼信不過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