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歐航的確是悶著一肚子氣來的。蔣丹華自嫁進歐家,對歐太太表面恭敬,背地裡多有抱怨,歐航全都知道。不過妻子乃是新婚,從前在家嬌養慣了,乍然來了歐家有所不適也是情理之中,因此也願包容一二。

  誰知道這越包容,倒越慣出蔣丹華的毛病來了,今日他才從翰林院回了家中,母親就告訴他,妻子私自回了娘家,讓他去接回來。

  歐航少年意見,雖則也算是老成之人,卻也不是沒有脾氣。若依著他,乾脆今日就不來接了,只看岳家幾時將人送回來。還是歐太太息事寧人,硬將他推了來。

  是以他進門時包了些火氣,說話也就難免沖了些。此刻聽小于氏說蔣丹華有喜了,那一腔火氣便如被冰水澆了一般,瞬間便滅了大半:“岳母說什麼?”

  小于氏眼看他臉上神色頓時變了,心裡暗暗鬆了口氣,笑道:“說丹姐兒八成有喜了。只是她身子弱,郎中說要好生養著才行。”

  歐航確認了這個消息,又聽說蔣丹華身子弱要養胎,馬上連那小半的火氣也沒了,連聲道:“岳母說得是,說得是。我,我去瞧瞧丹華?”

  小于氏聽他不叫丹姐兒,改叫丹華,這顆心才算是放到了實處,笑道:“自然,快跟我來。這孩子,年紀小又不懂事,聽說胎氣有些弱,嚇得不行。”這娶妻還不就為了傳宗接代?歐家這數代單傳,歐太太最大的心愿怕就是抱孫子,蔣丹華這麼快就有了喜訊,歐家哪裡還會計較她私自跑回家來的事兒,只怕回去了就得將她當菩薩似的供起來呢。

  小于氏心裡琢磨著,暗嘆蔣丹華這一胎來得是時候,一邊又想著定要叮囑木樨木槿那兩個丫頭,回去好生勸著蔣丹華,絕不許恃孕而驕,正該趁這時候跟婆婆處好關係。將來不管生男生女,只要能生,在歐家就算穩穩站住了腳跟。

  蔣丹華聽說自己有孕,心裡也是高興,又聽說自己這樣來回亂跑怕是動了胎氣,又有些害怕後悔,見了歐航過來,頓時眼圈就紅起來。小夫妻兩個說了幾句話,彼此都十分和軟,小于氏在旁邊聽了暗暗高興,便催著蔣丹華回去:“這樣事,合該先與你婆婆說。你年輕,就算是弄錯了,難道你婆婆還會與你計較不成?下次可不許再偷偷跑回來了,叫外頭人知道了,還當你不敬你婆婆。”

  蔣丹華自不會傻到自己承認是背著歐太太回娘家,順水推舟便答應下來。歐航到了這會兒也不會再計較什麼,歡歡喜喜接了妻子回去了。

  小于氏看著女兒女婿走了,這才長長鬆了口氣,恨道:“這丫頭真是大膽!若今日沒這喜訊,卻要如何收場!”

  正說著,荷素進來道:“松哥兒回來了,被老爺叫在前頭書房默文章呢。”

  小于氏這才想起兒子今日是最後一場,這會兒可不是該回來了,竟被女兒混忘記了:“他這三場下來怕不要累去半條命,怎的這時候還讓默文章?”

  荷素笑道:“哥兒瞧著精神還好。奴婢已經備了雞湯麵,哥兒吃了一碗才去書房的。”畢竟七月這個時候不冷不熱,說起來倒比三月里的春闈更舒服些。蔣松華這幾年在書院裡也做些種菜挑水之類的事兒,身子倒是比從前結實,又有考過一次的經驗,這回下場竟比上次瞧著還自如些。

  小于氏這才放了點心:“那——文章寫得怎樣?”

  “奴婢哪兒懂呢。”荷素抿著嘴笑道,“不過聽老爺的意思,仿佛是比上回寫得還好些似的……”

  “比上回還好?”小于氏大喜過望,“這麼說這一次還能中?”或許,還能比上回更好一點?

  要說蔣鈞看文章的眼光還是有的,七月二十日恩科發榜,蔣松華赫然位居二榜中間,是正經的進士出身了。雖說還有殿試,但一般名次也不會相差太多,以蔣松華二榜居中的成績,除非他殿試考得稀爛,否則絕不會落到三榜去。

  這可真是值得慶祝的事了,比之前三榜那個同進士要強太多,連蔣鈞也露了笑容:“等殿試下來,怕是要擺酒了。”

  今日難得長房一家子都在,連蔣老太爺也從百糙齋出來了,聽了長子這話,破天荒地表示了贊同:“你二弟要外放,趕在他出京之前,把酒擺了,之後就好正經商議親事了。”

  蔣鑄這外放的事兒說了有一陣子了,只是前些時候朝廷上太亂,把他也給耽擱了。然而這也是因禍得福,本來他是從六品,就算再升也不過升個正六品,若外放出去,外官終不比京官,也就跟平調差不多。可是這陣子落馬的官員頗多,他竟得了個知州之職,那可是正五品的,是真正的升遷了。

  于氏今日也在席間,聽到蔣鑄的事兒仍舊不怎麼順耳,便問兒子道:“說起來這種痘的事兒也辦得差不多了,這種痘處難道一直辦下去?”這事兒辦好了,難道蔣鈞不升遷麼?

  蔣鈞微微一笑:“種痘處倒是要一直辦的,畢竟過些年又有一批孩童要種痘了。不過這種事,就交由太醫院或惠民藥局去辦了,兒子大約……過了年會往大理寺去。”

  他現在是正五品,既然是有了功勞換地方,自不會是平級調用。大理寺比正五品高的官職只有正三品的寺卿和正四品的左右少卿。小于氏聽了不由得精神一振:“老爺這是,要升正四品了?”

  正五品跟正三品實在差得太遠,怎麼也不可能一步就上去,倒是這左右少卿合適,這麼算起來,又比蔣鑄升得多了。

  蔣鈞頗有幾分自矜地笑了笑,算是默認了。于氏婆媳不禁都露出歡喜神色來,蔣老太爺卻淡淡地道:“你可知道你為何能連升兩級?”

  蔣鈞臉上閃過一絲陰霾,硬邦邦地道:“兒子知道。”這不僅是因為他辦好了種痘的事,也因為他在辦事的過程中沒有收受銀錢。至於送出去的那些人情——挺不幸的,在這次於趙兩黨的鬥爭之中,損失了不少。

  然而這話若是說出來就太丟臉面了,故而蔣鈞一聽蔣老太爺提這個,就不悅起來。蔣老太爺既不看他的臉色,也不多說,只點了點頭道:“你知道就好。”

  蔣鈞臉更黑了。小于氏瞧著,連忙在旁邊打圓場道:“老太爺,這次替松哥兒擺酒,不知桃姐兒那裡能不能帶著旭哥兒來,說起來,母親還沒見過旭哥兒呢。”若是桃華能來,讓她替蔣丹華診診脈就好了。

  蔣老太爺淡淡地道:“若要看旭哥兒,去郡王府就是。桃姐兒如今也有些煩心事,若能來她自然會來,你只管送了帖子就是。人若不來,禮也是必到的。”雖然之前三月的時候,已經因為中了同進士送過一次禮了,不過依著桃華,這次再送一份也沒什麼。

  于氏是從不去安郡王府的,就是旭哥兒過滿月過周歲,她也沒去過,若說想見旭哥兒,也實在太假了。

  小于氏被蔣老太爺這麼一說,不由得有些訕訕:“桃姐兒……這是遇著什麼煩心事了?”近來她全心都放在蔣松華身上,別的事是根本顧不得了。

  蔣老太爺沒有回答,反而道:“不單是桃姐兒,蓮姐兒的親事也要定了,楠哥兒也要成親,這些事都要準備起來。”

  蔣楠華的親事是去年定下的,準備趕在出京之前辦了,好帶著妻子跟父親一起去任上。這份兒禮小于氏早就準備下了,倒是蔣蓮華那裡,小于氏還真不知道:“定的是哪一家?”

  “是個儒商。”蔣老太爺道,“身上原也有舉人的功名,後來不應考了。”

  小于氏不由得張開了嘴:“蓮姐兒怎麼,找了這麼個人家?”

  有舉人的功名也是很不錯的了,若尋個門路,舉人也能做官,哪有得了這個功名反而轉頭去從商的?這不是自甘下流麼?

  若是蔣杏華在這裡,就會明白了,這個儒商就是蔣蓮華前生嫁的那一個,婚後夫妻兩個以從商為名走遍天下,攜手山水之間,繪畫賦詩,過了一輩子逍遙自在的生活。

  然而小于氏自然是不知道的,所以驚訝得不知該說什麼。蔣老太爺也不與她細說,只道:“你準備起來就是了。”

  小于氏對這個侄女其實也並不怎麼很關心,既然人家爹娘都願意把女兒嫁個商人,她自然不會多問。她比較關心的,其實還是桃華能不能來,到了晚上不由得問蔣鈞:“桃姐兒是有什麼麻煩了不成?莫不是宮裡又……”太后和皇后又鬧什麼夭蛾子了?

  蔣鈞嘆了口氣道:“雖不是也差不多。成親王妃,鬧著要過繼旭哥兒。”

  是的,打從大哥兒去後,成親王妃已經去過安郡王府三回,最後一次直接被拒之門外,連王府大門都沒讓她進。然而成親王妃倒是不屈不撓,桃華這裡說不通,她竟直接往宮裡上表,要求過繼了。

  “這如何能成?桃姐兒可只得這一個兒子……”小于氏說完了,又覺得這提議其實也有些誘惑力,“不過桃姐兒還年輕,以後也還能生,若是讓旭哥兒過繼,就得了親王的爵位……”聽起來也不錯。

  “桃姐兒怎會稀罕那個……”蔣鈞說了一句,又道,“何況這生兒生女的事,誰說得准。”萬一以後桃華再生不出兒子呢?是讓安郡王府絕嗣,還是再把旭哥兒要回來,又或者讓妾室生?

  “這倒也是……”小于氏也不由得點頭,“那宮裡怎麼說?”

  “太后和皇后,都說成親王妃該過繼一個……”當然,沒有明說就該過繼旭哥兒,但明擺著的,如今沈姓的男孩兒就兩個,總不能過繼暉哥兒吧?

  “皇后和太后——”小于氏想了半天,終於說出一句真相來,“這是有意給桃姐兒添堵呢吧……”

  ☆、第248章 自作

  桃華也覺得,皇后和太后這就是有意在給她添堵呢。

  “成親王妃這是不要臉了!”薄荷憤憤地一邊做針線一邊道,手上那針狠狠往布里扎,仿佛扎的是成親王妃的肉。

  “眼看著就什麼都沒有了,還要什麼臉呢。”玉竹也道,“親王府絕了嗣,那爵位怕都要收回去了,她這親王妃也就沒用了。”

  當然,在成親王妃去世之前,成親王府是不會收回的,但一個沒兒子的寡婦,也不過就是等死而已,就算還有個親王妃的頭銜,又哪會有人放在眼裡呢?

  “聽說如今親王府裡頭,已經有人想著要出去了……”那些在王府伺候的宮人內侍們,都開始托人找門路往外調,那些通房侍妾們不在名的,也都動了心思,總之整個親王府,現在是亂糟糟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