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
潔一邊看著水池對岸燃燒中的火焰,一邊慢慢站起來。此時,我們旁邊的蒸汽機的活塞開始動了起來,我們聽到了音樂的聲音,並排在蒸汽機上面的小管子,一個個噴出白色的蒸氣。
“這是笛子嗎……”潔說:“蒸氣通過笛子,發出聲音,變成旋律。”
那是好像在哪裡聽過、相當輕快的旋律。
“啊!好像管風琴的聲音。”
我默默聽著音樂。旋律雖然耳熟,但是一時想不起來是什麼曲子。
“這旋律到底是……”我說。
“我知道,傑米。”在我旁邊的潔說:“是‘印地安之花’。”
“對呀!”我拍了一下膝蓋。
“印地安之花”是喬蒂·沙利納斯一九二一年在百老匯演出的劇目,非常受歡迎。
“以前什麼都要靠蒸氣……確實,連樂器也可以運用到蒸氣的動力。他將蒸汽機起動,為我們安排了這段節目之後,才自殺的。”
潔說這些話的時候,喬蒂·沙利納斯的影像從牆壁的浮雕下面顯現出來。
在對岸的火光照耀下,年輕時的喬蒂·沙利納斯在露台、時代廣場的石地上,不停地來來回迴轉動著。
喬蒂·沙利納斯在帶著香味的雨水舞台上表演,這一幕真的很精彩。這段表演是幽靈送給我們的禮物。我和潔佇立在雨中,靜靜地欣賞喬蒂·沙利納斯的表演。
不久,好像電池快沒有電了似的,影像里的喬蒂愈轉愈慢,最後終於不動了。對岸的火焰好像配合影像里的喬蒂一樣,火光也漸漸變小、消失了。
周圍又恢復到只聽到雨聲的黑暗。街燈因為剛剛被潔一槍射壞了,所以這個世界的光線,只剩下旁邊別棟的摩天樓窗口的燈光。
我們不想動,也不想開口說話,就那樣靜止不動地站了一會兒,直到我發現了一件事,才開口說:“雷停了……”
“嗯,只有下雨的聲音了。”潔也說:“表演也結束了。所有的一切都結束了。”
“水聲變成展翅飛翔的聲音了,是嗎……”我說。
雖然四周很暗,但我還是看得到潔點頭。
“四十八年來解不開的命案之謎,今天張開翅膀飛走了。”
“一邊聽著海的聲音,一邊飛向灰色記憶之海。”
“你背得真熟。”潔說。
“我也喜歡詹姆斯·喬埃斯。”我說。
“幽靈和我們一樣,也是人呀!”潔說。
我同意地點頭。讓大家感到害怕的幽靈,其實也是一個非常有人性的人。
跟他談過話之後,更覺得他是一個非常有紳士風範的人。他比我們更愛文學,更懂得體貼人心,是一個擁有溫柔感性,深具魅力的人。
他和我們不同之處,就是他經歷過戰爭。
“是戰爭呀……”
我下意識地脫口說出。
“世界大戰的時候,為了進行大量的屠殺,而發展出許多先進的科學,但人類的心畢竟還不能接受那樣的事情,所以性格被扭曲了。那樣的戰爭記憶,嚴重地傷害了幽靈。他把那樣的記憶埋藏在內心最深處,而且希望回到沙利納斯小姐所在的世界。但是……”
我回頭看著雨中的幽靈屍體,心裡想著——但是,沒有肌肉的臉,不允許他回到現實的世界。
“找鐵鏟吧!傑米。”潔非常殺風景地說。
他走到牆壁旁邊,用雙手拿起橫放在地上的機械手,一邊端詳那支機械手,一邊說:“我們也該埋葬他的戰爭了。現在不是感傷的時候,等一下我們要走那條獅子大道回去。快一點吧!我想快點回去喝一杯熱咖啡。”
紐約摩天樓史 年表
一八一一年
發表“紐約計劃”,在曼哈頓進行格子狀的都市道路計劃,並於這一年開始執行。
一八五〇年
媒體工作者兼詩人威廉·卡倫·布賴恩特在《紐約郵報》上,鼓吹建立一座給市民使用的開放空間。
一八五三年
紐約舉行了第二次世界博覽會。有人認為建於四十二街,為了世界博覽會而蓋的拉丁塔,是世界上第一棟摩天樓。
愛利夏·葛瑞夫·歐提司(Elisha Graves Otis)發明的電梯首次出現在世人面前。這部電梯就安裝在拉丁塔里。
一八五七年
歐提司賣出第一部電梯,紐約的大樓開始有電梯。
因為以鋼鐵為骨架的建築結構被開發出來,大樓開始高樓層化。
布賴恩特鼓吹的大公園——中央公園開始進行整地工程。獲選的是弗來迪利克·洛·歐姆斯狄德與卡爾法特·弗克斯兩人共同設計的作品。
一八五九年
公園內放了席勒的塑像。一九五一年時,這座塑像移放到貝多芬像的附近。
一八六六年
阿弗雷德·諾貝爾發明炸藥。
一八六九年
為了感謝美國幫忙開通蘇伊士運河,埃及決定把圖特三世的方尖碑——一般稱為“克麗奧佩特拉之針”,送給美國。
一八七二年
中央公園裡有了沃爾特·史考特爵士像、莎士比亞像。
一八七三年
經過十六年的歲月,耗資一千四百萬美金建設的中央公園終於全部完成。
一八七七年
中央公園內的費茲·格林·哈萊克像落成。
一八七九年
愛迪生發明白熱燈泡。
一八八一年
“克麗奧佩特拉之針”終於移進公園內,二月二十二日進行了揭幕儀式。
一八八二年
愛迪生成立電力公司。這是愛迪生聯合電力公司(Con Edison)的前身。
一八八四年
芝加哥的家庭保險大樓落成。這是世界上第一棟高樓層建築,以前的大樓最多是五樓,家庭保險大樓的高度,是以前大樓的兩倍。
倫敦發生開膛手傑克事件。
因為鋼鐵鑄造技術的發展,建築骨架的結構有了重大的進步,建築高樓層房子的條件更趨完備。
一八九〇年
普立茲的紐約世界報大樓在紐約落成。這棟有十八層樓,九十四公尺高的建築物維持了兩年世界第一高樓的紀錄。
一八九二年
芝加哥共濟會教堂落成。這棟二十二層樓高的房子立刻取代普立茲的紐約世界報大樓,成為世界最高的大樓。但是,此後芝加哥因為高樓化而土地價格下滑,不動產業抱怨連連,只好規定大樓的高度不能超過四十公尺,所以十一樓以上的建築物便從芝加哥消失了。沒有了芝加哥這個競爭對手後,紐約獨霸摩天樓長達九十年。
【第一次高樓層化的時代】
一九〇二年
中央公園內,“畢士達露台”落成。
一九〇三年
“這是笛子嗎……”潔說:“蒸氣通過笛子,發出聲音,變成旋律。”
那是好像在哪裡聽過、相當輕快的旋律。
“啊!好像管風琴的聲音。”
我默默聽著音樂。旋律雖然耳熟,但是一時想不起來是什麼曲子。
“這旋律到底是……”我說。
“我知道,傑米。”在我旁邊的潔說:“是‘印地安之花’。”
“對呀!”我拍了一下膝蓋。
“印地安之花”是喬蒂·沙利納斯一九二一年在百老匯演出的劇目,非常受歡迎。
“以前什麼都要靠蒸氣……確實,連樂器也可以運用到蒸氣的動力。他將蒸汽機起動,為我們安排了這段節目之後,才自殺的。”
潔說這些話的時候,喬蒂·沙利納斯的影像從牆壁的浮雕下面顯現出來。
在對岸的火光照耀下,年輕時的喬蒂·沙利納斯在露台、時代廣場的石地上,不停地來來回迴轉動著。
喬蒂·沙利納斯在帶著香味的雨水舞台上表演,這一幕真的很精彩。這段表演是幽靈送給我們的禮物。我和潔佇立在雨中,靜靜地欣賞喬蒂·沙利納斯的表演。
不久,好像電池快沒有電了似的,影像里的喬蒂愈轉愈慢,最後終於不動了。對岸的火焰好像配合影像里的喬蒂一樣,火光也漸漸變小、消失了。
周圍又恢復到只聽到雨聲的黑暗。街燈因為剛剛被潔一槍射壞了,所以這個世界的光線,只剩下旁邊別棟的摩天樓窗口的燈光。
我們不想動,也不想開口說話,就那樣靜止不動地站了一會兒,直到我發現了一件事,才開口說:“雷停了……”
“嗯,只有下雨的聲音了。”潔也說:“表演也結束了。所有的一切都結束了。”
“水聲變成展翅飛翔的聲音了,是嗎……”我說。
雖然四周很暗,但我還是看得到潔點頭。
“四十八年來解不開的命案之謎,今天張開翅膀飛走了。”
“一邊聽著海的聲音,一邊飛向灰色記憶之海。”
“你背得真熟。”潔說。
“我也喜歡詹姆斯·喬埃斯。”我說。
“幽靈和我們一樣,也是人呀!”潔說。
我同意地點頭。讓大家感到害怕的幽靈,其實也是一個非常有人性的人。
跟他談過話之後,更覺得他是一個非常有紳士風範的人。他比我們更愛文學,更懂得體貼人心,是一個擁有溫柔感性,深具魅力的人。
他和我們不同之處,就是他經歷過戰爭。
“是戰爭呀……”
我下意識地脫口說出。
“世界大戰的時候,為了進行大量的屠殺,而發展出許多先進的科學,但人類的心畢竟還不能接受那樣的事情,所以性格被扭曲了。那樣的戰爭記憶,嚴重地傷害了幽靈。他把那樣的記憶埋藏在內心最深處,而且希望回到沙利納斯小姐所在的世界。但是……”
我回頭看著雨中的幽靈屍體,心裡想著——但是,沒有肌肉的臉,不允許他回到現實的世界。
“找鐵鏟吧!傑米。”潔非常殺風景地說。
他走到牆壁旁邊,用雙手拿起橫放在地上的機械手,一邊端詳那支機械手,一邊說:“我們也該埋葬他的戰爭了。現在不是感傷的時候,等一下我們要走那條獅子大道回去。快一點吧!我想快點回去喝一杯熱咖啡。”
紐約摩天樓史 年表
一八一一年
發表“紐約計劃”,在曼哈頓進行格子狀的都市道路計劃,並於這一年開始執行。
一八五〇年
媒體工作者兼詩人威廉·卡倫·布賴恩特在《紐約郵報》上,鼓吹建立一座給市民使用的開放空間。
一八五三年
紐約舉行了第二次世界博覽會。有人認為建於四十二街,為了世界博覽會而蓋的拉丁塔,是世界上第一棟摩天樓。
愛利夏·葛瑞夫·歐提司(Elisha Graves Otis)發明的電梯首次出現在世人面前。這部電梯就安裝在拉丁塔里。
一八五七年
歐提司賣出第一部電梯,紐約的大樓開始有電梯。
因為以鋼鐵為骨架的建築結構被開發出來,大樓開始高樓層化。
布賴恩特鼓吹的大公園——中央公園開始進行整地工程。獲選的是弗來迪利克·洛·歐姆斯狄德與卡爾法特·弗克斯兩人共同設計的作品。
一八五九年
公園內放了席勒的塑像。一九五一年時,這座塑像移放到貝多芬像的附近。
一八六六年
阿弗雷德·諾貝爾發明炸藥。
一八六九年
為了感謝美國幫忙開通蘇伊士運河,埃及決定把圖特三世的方尖碑——一般稱為“克麗奧佩特拉之針”,送給美國。
一八七二年
中央公園裡有了沃爾特·史考特爵士像、莎士比亞像。
一八七三年
經過十六年的歲月,耗資一千四百萬美金建設的中央公園終於全部完成。
一八七七年
中央公園內的費茲·格林·哈萊克像落成。
一八七九年
愛迪生發明白熱燈泡。
一八八一年
“克麗奧佩特拉之針”終於移進公園內,二月二十二日進行了揭幕儀式。
一八八二年
愛迪生成立電力公司。這是愛迪生聯合電力公司(Con Edison)的前身。
一八八四年
芝加哥的家庭保險大樓落成。這是世界上第一棟高樓層建築,以前的大樓最多是五樓,家庭保險大樓的高度,是以前大樓的兩倍。
倫敦發生開膛手傑克事件。
因為鋼鐵鑄造技術的發展,建築骨架的結構有了重大的進步,建築高樓層房子的條件更趨完備。
一八九〇年
普立茲的紐約世界報大樓在紐約落成。這棟有十八層樓,九十四公尺高的建築物維持了兩年世界第一高樓的紀錄。
一八九二年
芝加哥共濟會教堂落成。這棟二十二層樓高的房子立刻取代普立茲的紐約世界報大樓,成為世界最高的大樓。但是,此後芝加哥因為高樓化而土地價格下滑,不動產業抱怨連連,只好規定大樓的高度不能超過四十公尺,所以十一樓以上的建築物便從芝加哥消失了。沒有了芝加哥這個競爭對手後,紐約獨霸摩天樓長達九十年。
【第一次高樓層化的時代】
一九〇二年
中央公園內,“畢士達露台”落成。
一九〇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