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所有的動物都有類似的繁衍習性。比如大猩猩,雖然它們不會殺死失敗者的幼崽,但在動物園裡的一群大猩猩當中,通常只有一隻公猩猩具有交配的權利。
獅子也一樣,有很多公的獅子一輩子都沒有和母獅子交尾過就這麼死了。就算是獅王生的幼崽也不例外。所以獅子才會致力於族群的改良,生下健康強壯孩子。獅群訓練強者,種族的戰鬥力才得以維持,所以它們才能活到今天。
如果獅子像人類那樣實行什麼可笑的一夫一妻制,那捕不到食的劣等獅就會大量增多。獅子這種動物在很久以前就應該滅絕了。
其實這種現象不光光是在動物界出現。人類,而且是日本人最近也有類似的事發生。是什麼事會牽扯到種族延續問題呢?這就要說說江戶時代的日本人的骨頭,也存在為種族延續而進行篩選的事實。
有歷史學者報告說,江戶初期的人骨與末期相比,形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初期的頭蓋骨又大又寬,臉型圓、頰骨高,大部分呈扁平狀。但時代越往後移,頭蓋骨就變得越窄,臉型邊長,連鼻子也變得高挺了。會發生這樣變化的理由在學界內成為了一個謎。是食物改變引起的,還是生活習慣改變引起的,眾說紛紜,一直也沒有一個定論。
要我說的話,他們都搞錯了,其實問題很簡單,根本不是什麼食物改變或者生活習慣改變引起的。像骨骼形狀發生變化這種上升到生物進化級別的現象根本不可能在幾百年內發生。哎,不對,或許將之稱為“進化”也沒有錯。生物學上的所說的“進化”,或許和我以下所說的內容沒什麼分別。
眾所周知,江戶 這地方是外來勞動者和那些參勤交代 駐留在京的人的聚居之地。外地來京的人都想在此一搏,出人頭地。換句話說,當時的江戶就是就是一座由懷揣夢鄉的異鄉人所構成大型商業都市。在這樣一座城市裡,男女比例明顯失調,男人要遠遠多於女人。所以幕府才不得不對吉原 ,以及無數花街柳巷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一句話,這裡是男人的天堂。
誰也沒有料到,此時的江戶竟會在潛移默化中展開一場種族篩選活動。
像一夫一妻制這種可笑的制度在這裡完全行不通。男女間的戀愛更像是一夜情。受歡迎的男人同時擁有好幾個性伴侶,而沒人緣的男人只能去那些私娼聚集之地聊以自慰。所以江戶的大街上,才滿是那些個長臉色鬼生下的小孩。
聽起來很殘酷,但這是自然界的規律。如果一個民族只讓有魅力,招女人喜歡的男人繁衍子孫後代,那麼這個民族也會受到其他名族的歡迎。很殘酷吧?這就是歷史的意志!一夫一妻制這種拙劣的發明,是讓人類,也就是讓日本人喪失了獲得吸引力的手段,使其在國際競爭中降低自己的人望。
有吸引力又有實力的男人同時擁有幾個女人也不一定就是不道德的。如果那些女人感到不幸的話,或許還可以就此一議,但一般來說,在這種事中深感不幸的通常是那些一無所獲的男人。為什麼說他們“一無所獲”呢?他們怕遭受妒恨,為獲自保才將這種行為定義為不道德。然後他們選擇了安全的一夫一妻制來度過自已的一生。但那些長相俊朗的外國人卻能在國內左擁右抱而無人對他們指指點點,這讓他們感到極度不公平。一方面要維持一夫一妻的平和生活,但另一反面有滿心怨言。於是他們心想,乾脆鎖國算了。
同樣,和那些沒有吸引力的男人結婚的女人也是不幸的。如果有外遇還好,但那種事往往難以事隨人願。於是她們的性格越來越扭曲,終於變成了性格乖張的大嬸。一天到晚就知道挑別人的不是,好像不把別人整得和自己一樣不幸就誓不罷休。
再說丈夫那邊,他對妻子看不起自己心懷不滿,於是就在外偷腥招妓。真要是這樣你一開始結什麼婚啊?還不如一輩子和不同的妓女上床來得痛快吶!
說實話,我在這個國家生活得很不快樂,這都要歸罪於這種平均主義的思想。簡而言之,這個國家的人嫉妒心很重,他們善於把自己的妒意貼上“正義”的標籤來大肆宣傳。明明和那些比自己有能耐的人住在一起,還要強迫所有人都接受一律平等的思想,以此來要求所有人獲得一樣的快樂。他們對那些有能耐的人心懷妒意還要說是什麼為了正義,為的就是讓人無法分辨而達到自己險惡的目的。所以說,守護這個國家正義的力量只不過是低級的紅眼病罷了,根本不值一提。
總而言之,一夫一妻制是不合理的。所以在這個國家為受女性歡迎而努力是吃飽了撐的。難道這不是犯罪嗎?老實說,我就是這麼想的。
14
?
“就是啊,我一直住在那裡。嗯,是一戶獨門獨院的兩層小樓。但他突然讓我搬到公寓去,一副不容分說的樣子。還說那裡怎麼好怎麼好,買東西方便啊,離車站也近,還有中央供暖設備。”
電話的那頭是一個女人在說話,聲音聽上去有些模糊。
“您家重建好像也沒過多少時間吧。”
男人拿著聽筒直接問道。
“是啊,說沒多久大概也快四年了。之前的那個房子有些年代了,是棟日式的老宅。又破又舊,東倒西歪的,牆壁上竟是裂縫。所以考慮了一下,索性推倒重建算了。就在同一塊地上。”
“哦,是這麼回事。那您家的土地不是租借的?”
“不是,那地是我丈夫的。如果離婚的話,我可以要求他把這塊地分給我嗎?”
“您先生提出離婚了嗎?”
“是的。”
“那太太您打算怎麼回答?”
“我不打算回答。”
“哦,是這樣。您不打算離婚啊。如果到了非離不可的地步,您希望將現在自宅土地的一部分讓給您是吧?”
“哎……其實我要的也不是地……您看,我的孩子在這兒都住習慣了,所以……”
“那您是不想離開這個家,我說的對嗎?”
“是的。”
“如果離婚的話,太太您想要現在這棟房子是吧?”
“哎……但是,我不想答應先生的要求。”
“請問您的孩子今年幾歲了?”
“一個八歲,還有一個……”
“八歲啊,年紀也不大麼,要說住習慣了就不能搬,這也不至於吧。”
“唉……或許吧。”
“太太,您不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告訴,這讓我很難辦啊。您對您的丈夫是怎麼想的?”
女人沉默了許久。
“您已經不愛他了嗎?”
“愛還是不愛,這種話……”
“嗯。”
“這種話不怎麼重要吧。我還需要我丈夫……”
“但是,您丈夫已經不需要您了吧?”
“是啊。”
獅子也一樣,有很多公的獅子一輩子都沒有和母獅子交尾過就這麼死了。就算是獅王生的幼崽也不例外。所以獅子才會致力於族群的改良,生下健康強壯孩子。獅群訓練強者,種族的戰鬥力才得以維持,所以它們才能活到今天。
如果獅子像人類那樣實行什麼可笑的一夫一妻制,那捕不到食的劣等獅就會大量增多。獅子這種動物在很久以前就應該滅絕了。
其實這種現象不光光是在動物界出現。人類,而且是日本人最近也有類似的事發生。是什麼事會牽扯到種族延續問題呢?這就要說說江戶時代的日本人的骨頭,也存在為種族延續而進行篩選的事實。
有歷史學者報告說,江戶初期的人骨與末期相比,形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初期的頭蓋骨又大又寬,臉型圓、頰骨高,大部分呈扁平狀。但時代越往後移,頭蓋骨就變得越窄,臉型邊長,連鼻子也變得高挺了。會發生這樣變化的理由在學界內成為了一個謎。是食物改變引起的,還是生活習慣改變引起的,眾說紛紜,一直也沒有一個定論。
要我說的話,他們都搞錯了,其實問題很簡單,根本不是什麼食物改變或者生活習慣改變引起的。像骨骼形狀發生變化這種上升到生物進化級別的現象根本不可能在幾百年內發生。哎,不對,或許將之稱為“進化”也沒有錯。生物學上的所說的“進化”,或許和我以下所說的內容沒什麼分別。
眾所周知,江戶 這地方是外來勞動者和那些參勤交代 駐留在京的人的聚居之地。外地來京的人都想在此一搏,出人頭地。換句話說,當時的江戶就是就是一座由懷揣夢鄉的異鄉人所構成大型商業都市。在這樣一座城市裡,男女比例明顯失調,男人要遠遠多於女人。所以幕府才不得不對吉原 ,以及無數花街柳巷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一句話,這裡是男人的天堂。
誰也沒有料到,此時的江戶竟會在潛移默化中展開一場種族篩選活動。
像一夫一妻制這種可笑的制度在這裡完全行不通。男女間的戀愛更像是一夜情。受歡迎的男人同時擁有好幾個性伴侶,而沒人緣的男人只能去那些私娼聚集之地聊以自慰。所以江戶的大街上,才滿是那些個長臉色鬼生下的小孩。
聽起來很殘酷,但這是自然界的規律。如果一個民族只讓有魅力,招女人喜歡的男人繁衍子孫後代,那麼這個民族也會受到其他名族的歡迎。很殘酷吧?這就是歷史的意志!一夫一妻制這種拙劣的發明,是讓人類,也就是讓日本人喪失了獲得吸引力的手段,使其在國際競爭中降低自己的人望。
有吸引力又有實力的男人同時擁有幾個女人也不一定就是不道德的。如果那些女人感到不幸的話,或許還可以就此一議,但一般來說,在這種事中深感不幸的通常是那些一無所獲的男人。為什麼說他們“一無所獲”呢?他們怕遭受妒恨,為獲自保才將這種行為定義為不道德。然後他們選擇了安全的一夫一妻制來度過自已的一生。但那些長相俊朗的外國人卻能在國內左擁右抱而無人對他們指指點點,這讓他們感到極度不公平。一方面要維持一夫一妻的平和生活,但另一反面有滿心怨言。於是他們心想,乾脆鎖國算了。
同樣,和那些沒有吸引力的男人結婚的女人也是不幸的。如果有外遇還好,但那種事往往難以事隨人願。於是她們的性格越來越扭曲,終於變成了性格乖張的大嬸。一天到晚就知道挑別人的不是,好像不把別人整得和自己一樣不幸就誓不罷休。
再說丈夫那邊,他對妻子看不起自己心懷不滿,於是就在外偷腥招妓。真要是這樣你一開始結什麼婚啊?還不如一輩子和不同的妓女上床來得痛快吶!
說實話,我在這個國家生活得很不快樂,這都要歸罪於這種平均主義的思想。簡而言之,這個國家的人嫉妒心很重,他們善於把自己的妒意貼上“正義”的標籤來大肆宣傳。明明和那些比自己有能耐的人住在一起,還要強迫所有人都接受一律平等的思想,以此來要求所有人獲得一樣的快樂。他們對那些有能耐的人心懷妒意還要說是什麼為了正義,為的就是讓人無法分辨而達到自己險惡的目的。所以說,守護這個國家正義的力量只不過是低級的紅眼病罷了,根本不值一提。
總而言之,一夫一妻制是不合理的。所以在這個國家為受女性歡迎而努力是吃飽了撐的。難道這不是犯罪嗎?老實說,我就是這麼想的。
14
?
“就是啊,我一直住在那裡。嗯,是一戶獨門獨院的兩層小樓。但他突然讓我搬到公寓去,一副不容分說的樣子。還說那裡怎麼好怎麼好,買東西方便啊,離車站也近,還有中央供暖設備。”
電話的那頭是一個女人在說話,聲音聽上去有些模糊。
“您家重建好像也沒過多少時間吧。”
男人拿著聽筒直接問道。
“是啊,說沒多久大概也快四年了。之前的那個房子有些年代了,是棟日式的老宅。又破又舊,東倒西歪的,牆壁上竟是裂縫。所以考慮了一下,索性推倒重建算了。就在同一塊地上。”
“哦,是這麼回事。那您家的土地不是租借的?”
“不是,那地是我丈夫的。如果離婚的話,我可以要求他把這塊地分給我嗎?”
“您先生提出離婚了嗎?”
“是的。”
“那太太您打算怎麼回答?”
“我不打算回答。”
“哦,是這樣。您不打算離婚啊。如果到了非離不可的地步,您希望將現在自宅土地的一部分讓給您是吧?”
“哎……其實我要的也不是地……您看,我的孩子在這兒都住習慣了,所以……”
“那您是不想離開這個家,我說的對嗎?”
“是的。”
“如果離婚的話,太太您想要現在這棟房子是吧?”
“哎……但是,我不想答應先生的要求。”
“請問您的孩子今年幾歲了?”
“一個八歲,還有一個……”
“八歲啊,年紀也不大麼,要說住習慣了就不能搬,這也不至於吧。”
“唉……或許吧。”
“太太,您不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告訴,這讓我很難辦啊。您對您的丈夫是怎麼想的?”
女人沉默了許久。
“您已經不愛他了嗎?”
“愛還是不愛,這種話……”
“嗯。”
“這種話不怎麼重要吧。我還需要我丈夫……”
“但是,您丈夫已經不需要您了吧?”
“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