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
“或許吧。不過,就算想了,也不見得會實行。”喬治說。御手洗教授笑了。
“喬治,幸好你沒有殺死琳達,所以還有希望了解這件事的真相。不過,你是精神科醫生,應該可以想到別的辦法來達到這個願望才對吧?讓那麼多人看到自己認識的人被分屍,是件很可怕的事,會嚴重打擊人們的心靈。想想看,洛多尼只是以玩偶為對象,就讓他留下那麼強烈的記憶了。”
“因為他是‘加害者’,所以記憶會更深刻。”
“確實是這樣。”
“御手洗君,你怎麼了?變得不像你了,倒像是愛護動物婦女團體的一員。你知道人道主義或太顧情面這種事,都不是研究或學問的果實。既然你現在這麼溫情主義,我就借用一下你的論點。聽清楚了,是借用哦,我沒有說我是溫情主義者。我要說的是:我不在乎自己身上背著多大的慘事,但在看到沒有反抗能力的弱者受到傷害時,我就會在強烈的憤怒下,產生要為弱者伸張正義的意志。任何事都不會動搖我的意志。”
“那麼,你有為佩琪以外的三個人伸張正義了嗎?”教授這麼說,喬治一時啞口無言,但是他很快就說:“這是戰爭的附屬問題。就像巴勒斯坦的恐怖分子殺害了許多紐約市民和以色列人民後,以色列人的軍隊在討伐恐怖分子,進行報復行動時,也不能保證不將無辜的阿拉伯市民捲入其中。”
於是御手洗教授冷哼了一聲,搖著頭說:“這是粗糙的詭辯,有失你的學者身分。你想把這個觀點,拿到法庭上說嗎?”
“報復嗎?……”我說。
“報復、報復、報復,這種事是沒有終點的。女人們對娜歐蜜進行報復,洛多尼又對女人們進行報復,你也對佩琪進行報復。”
“如果你是在耶路撒冷接受審判,或許你會有勝算。喬治。”御手洗教授諷刺地說。“世界上到處都有這種不公平的事。但是,你的目的並非報復而已吧?”
“他還有什麼目的?”我問。
御手洗教授回答道:“佩琪的生命只是被害者中的五分之一或四分之一,但她的財產就不是幾分之幾了。”
“嗯,她是這幾個女人中最有錢的一個。”我一說,御手洗教授便點了點頭。
“和這個有錢女人有血緣關係的人大都死了,只剩下一個弟弟。但是,原本是女演員的她,最近在瑞典認識了一個男友,並且論及婚嫁。”
“原來如此。眼看要到手的財產……”
“不只如此,還有更直接的原因。”
“什麼?”
“他的目標是從喀布爾博物館流出的寶物。”
“你也想要那些東西,不是嗎?潔。你交給我的信里,提到了貝格拉姆的象牙精品。”喬治這麼一說,御手洗教授立刻冷笑地說:“我確實讓魯克拿了一封信給你。”
“你還給小孩子跑腿錢?”
“小孩的事是假的。”
“這麼說,魯克那時候就知道了?”
“知道。我雖然在信里要求‘卡夏巴兄弟禮佛圖’,卻以為你會拒絕我。”
“什麼?你們說的是什麼兄弟?”
“曼克法朗先生也看過那個東西吧!那東西應該在佩琪的臥室里。是印度貴霜王朝的浮雕。”
“啊!那東西真的很有價值嗎?”
“非常有價值,已經不是可以用金錢來衡量的了。那是喀布爾博物館——正確的說法應該是阿富汗國立博物館的代表性收藏。”
我嚇了一跳,說:“那就是國寶了?”
“當然是國寶。”
“那樣的東西為什麼會跑到這個地方來呢?這裡只是一個小鄉村啊。”
“我也不知道卡達夫人是怎麼弄到手的。喬治,你知道嗎?”
“她的愛慕者中,有一位叫納西爾·烏拉·帕帕魯的人物。這個人是巴勒斯坦相當有權力的政治人物,也是個知名的藝術品收藏家。大概是從這號人物那裡得來的。”
“嗯,就是那些石膏制的圓形浮雕。那些都是財富,而裡面最有價值的,就是‘卡夏巴兄弟禮佛圖’。那個東西絕對可以換成數字龐大的金錢。”
“可是,那不是違法的嗎?教授,保存在國立博物館內的國寶級寶物,要怎麼運出國呢?不是容易的事情吧?”
“戰爭。”教授說:“這也是戰爭的產物。一九七九年底,蘇聯入侵阿富汗,造成阿富汗長達二十年的戰爭。戰爭最嚴重的時期是一九九二、一九九三年左右,那時阿富汗境內混亂到了極點。九三年回教基本教義派的炮火直擊喀布爾,從此博物館屢屢受到武裝集團或回教徒的攻擊,原本有一萬件以上貴重展示品的博物館,被攻擊者拿走了七成左右的收藏品。”
“為什麼呢?”
“為了破壞。一些自以為是的道德論者,把刻有佛像的藝術品帶出博物館並恣意破壞。他們認為這是伊斯蘭教的神叫他們這麼做的。宗教也和許多事情一樣,許多教義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遭受扭曲。所謂的基本教義派,是嚴格奉行被扭曲的教義,呼籲一定要回到信仰原點的信徒,他們的信仰可說是幾近瘋狂的。因此,不管多麼珍貴的藝術品,只要刻有人像的頭部,他們就認為有違教義,必須破壞才行。他們利用內戰混亂,想實踐阿拉真神的理想。”
“原來如此。”
“那些被拿出博物館的藝術品中,只要有頭部的,一半以上都受到破壞,連世界級的重要遺產巴米揚大石佛,也在這時候受到破壞。不過,在瘋狂的宗教信仰者中,也有所謂的不守道德者,他們從博物館裡拿走寶物,帶到巴勒斯坦的黃金露天市場,偷偷販賣這些寶物,這才讓一部分的人類貴重遺產被保存下來。”
“噢。”
“這些寶物中也混雜許多巴米揚石窟的壁畫。這些被帶出的寶物,如今大都在英國和日本。”
“為什麼會在英國和日本?”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約定:藝術品必須在原地保管,禁止帶出國境。這條文雖然有九十幾個國家同意,但英國和日本卻沒有通過。英國法律里有一條: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購買贓物,不屬於犯罪行為。如果不更改這個條文的話,就無法批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條文。”
“這麼說,在英國或日本擁有那些東西並不違法?”
“目前的情形是如此。”
“就算是擁有別人的國寶,也不違法?”
“在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條文前不算違法。不過,英國將來勢必要通過那個條文,所以不能讓這些寶物曝光。”
“其實,就算納西爾·烏拉·帕帕魯只是請佩琪代為保管‘卡夏巴兄弟禮佛圖’,也是違法行為。然而那也是拯救國寶的一個方式吧!”喬治說。“如果這個東西一直放在阿富汗或巴勒斯坦,一定會被那些以道德為名的宗教狂熱分子破壞。雖然有所謂的不守道德者,為這個世界保存了一部分寶物,但數量實在有限。問題是,有朝一日阿富汗境內恢復應有的秩序時,佩琪會不會乖乖奉還這些寶物。”
“喬治,幸好你沒有殺死琳達,所以還有希望了解這件事的真相。不過,你是精神科醫生,應該可以想到別的辦法來達到這個願望才對吧?讓那麼多人看到自己認識的人被分屍,是件很可怕的事,會嚴重打擊人們的心靈。想想看,洛多尼只是以玩偶為對象,就讓他留下那麼強烈的記憶了。”
“因為他是‘加害者’,所以記憶會更深刻。”
“確實是這樣。”
“御手洗君,你怎麼了?變得不像你了,倒像是愛護動物婦女團體的一員。你知道人道主義或太顧情面這種事,都不是研究或學問的果實。既然你現在這麼溫情主義,我就借用一下你的論點。聽清楚了,是借用哦,我沒有說我是溫情主義者。我要說的是:我不在乎自己身上背著多大的慘事,但在看到沒有反抗能力的弱者受到傷害時,我就會在強烈的憤怒下,產生要為弱者伸張正義的意志。任何事都不會動搖我的意志。”
“那麼,你有為佩琪以外的三個人伸張正義了嗎?”教授這麼說,喬治一時啞口無言,但是他很快就說:“這是戰爭的附屬問題。就像巴勒斯坦的恐怖分子殺害了許多紐約市民和以色列人民後,以色列人的軍隊在討伐恐怖分子,進行報復行動時,也不能保證不將無辜的阿拉伯市民捲入其中。”
於是御手洗教授冷哼了一聲,搖著頭說:“這是粗糙的詭辯,有失你的學者身分。你想把這個觀點,拿到法庭上說嗎?”
“報復嗎?……”我說。
“報復、報復、報復,這種事是沒有終點的。女人們對娜歐蜜進行報復,洛多尼又對女人們進行報復,你也對佩琪進行報復。”
“如果你是在耶路撒冷接受審判,或許你會有勝算。喬治。”御手洗教授諷刺地說。“世界上到處都有這種不公平的事。但是,你的目的並非報復而已吧?”
“他還有什麼目的?”我問。
御手洗教授回答道:“佩琪的生命只是被害者中的五分之一或四分之一,但她的財產就不是幾分之幾了。”
“嗯,她是這幾個女人中最有錢的一個。”我一說,御手洗教授便點了點頭。
“和這個有錢女人有血緣關係的人大都死了,只剩下一個弟弟。但是,原本是女演員的她,最近在瑞典認識了一個男友,並且論及婚嫁。”
“原來如此。眼看要到手的財產……”
“不只如此,還有更直接的原因。”
“什麼?”
“他的目標是從喀布爾博物館流出的寶物。”
“你也想要那些東西,不是嗎?潔。你交給我的信里,提到了貝格拉姆的象牙精品。”喬治這麼一說,御手洗教授立刻冷笑地說:“我確實讓魯克拿了一封信給你。”
“你還給小孩子跑腿錢?”
“小孩的事是假的。”
“這麼說,魯克那時候就知道了?”
“知道。我雖然在信里要求‘卡夏巴兄弟禮佛圖’,卻以為你會拒絕我。”
“什麼?你們說的是什麼兄弟?”
“曼克法朗先生也看過那個東西吧!那東西應該在佩琪的臥室里。是印度貴霜王朝的浮雕。”
“啊!那東西真的很有價值嗎?”
“非常有價值,已經不是可以用金錢來衡量的了。那是喀布爾博物館——正確的說法應該是阿富汗國立博物館的代表性收藏。”
我嚇了一跳,說:“那就是國寶了?”
“當然是國寶。”
“那樣的東西為什麼會跑到這個地方來呢?這裡只是一個小鄉村啊。”
“我也不知道卡達夫人是怎麼弄到手的。喬治,你知道嗎?”
“她的愛慕者中,有一位叫納西爾·烏拉·帕帕魯的人物。這個人是巴勒斯坦相當有權力的政治人物,也是個知名的藝術品收藏家。大概是從這號人物那裡得來的。”
“嗯,就是那些石膏制的圓形浮雕。那些都是財富,而裡面最有價值的,就是‘卡夏巴兄弟禮佛圖’。那個東西絕對可以換成數字龐大的金錢。”
“可是,那不是違法的嗎?教授,保存在國立博物館內的國寶級寶物,要怎麼運出國呢?不是容易的事情吧?”
“戰爭。”教授說:“這也是戰爭的產物。一九七九年底,蘇聯入侵阿富汗,造成阿富汗長達二十年的戰爭。戰爭最嚴重的時期是一九九二、一九九三年左右,那時阿富汗境內混亂到了極點。九三年回教基本教義派的炮火直擊喀布爾,從此博物館屢屢受到武裝集團或回教徒的攻擊,原本有一萬件以上貴重展示品的博物館,被攻擊者拿走了七成左右的收藏品。”
“為什麼呢?”
“為了破壞。一些自以為是的道德論者,把刻有佛像的藝術品帶出博物館並恣意破壞。他們認為這是伊斯蘭教的神叫他們這麼做的。宗教也和許多事情一樣,許多教義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遭受扭曲。所謂的基本教義派,是嚴格奉行被扭曲的教義,呼籲一定要回到信仰原點的信徒,他們的信仰可說是幾近瘋狂的。因此,不管多麼珍貴的藝術品,只要刻有人像的頭部,他們就認為有違教義,必須破壞才行。他們利用內戰混亂,想實踐阿拉真神的理想。”
“原來如此。”
“那些被拿出博物館的藝術品中,只要有頭部的,一半以上都受到破壞,連世界級的重要遺產巴米揚大石佛,也在這時候受到破壞。不過,在瘋狂的宗教信仰者中,也有所謂的不守道德者,他們從博物館裡拿走寶物,帶到巴勒斯坦的黃金露天市場,偷偷販賣這些寶物,這才讓一部分的人類貴重遺產被保存下來。”
“噢。”
“這些寶物中也混雜許多巴米揚石窟的壁畫。這些被帶出的寶物,如今大都在英國和日本。”
“為什麼會在英國和日本?”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約定:藝術品必須在原地保管,禁止帶出國境。這條文雖然有九十幾個國家同意,但英國和日本卻沒有通過。英國法律里有一條: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購買贓物,不屬於犯罪行為。如果不更改這個條文的話,就無法批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條文。”
“這麼說,在英國或日本擁有那些東西並不違法?”
“目前的情形是如此。”
“就算是擁有別人的國寶,也不違法?”
“在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條文前不算違法。不過,英國將來勢必要通過那個條文,所以不能讓這些寶物曝光。”
“其實,就算納西爾·烏拉·帕帕魯只是請佩琪代為保管‘卡夏巴兄弟禮佛圖’,也是違法行為。然而那也是拯救國寶的一個方式吧!”喬治說。“如果這個東西一直放在阿富汗或巴勒斯坦,一定會被那些以道德為名的宗教狂熱分子破壞。雖然有所謂的不守道德者,為這個世界保存了一部分寶物,但數量實在有限。問題是,有朝一日阿富汗境內恢復應有的秩序時,佩琪會不會乖乖奉還這些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