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
一想到這裡,我的腦子已經轉不過來了,平時有陸軍充當狗頭軍師給我出主意,不用我多想。不過古墓中的勾當,陸軍也一竅不通,而今我只能指望我自己了。我讓胖子和榛子先別出聲,容我仔細想一想,“分水金剛塔”應當造在墓道入口,為什麼遼墓中的金剛塔隱在壁畫之後?也許黑山頭遼墓的規模比我想得大多了,埋在山坳下的三進墓室,或許只是一處疑冢,所以裡面才沒有棺槨。難道遼代大墓仿襲唐制鑿山為陵,金剛塔後才是真正的墓道?玄宮則深處於山腹之中,那兩個打獵的要找的東西,是不是也在金剛塔後頭?
我把這個想法對胖子和榛子一說,這二人深以為然,同時好奇更甚,遼墓的主人是什麼來頭?真是一隻九尾妖狐不成?地宮之中又有什麼陪葬的奇珍異寶?三個人想破了頭可也想不出,雖有心進去一探究竟,但金剛塔如同不動尊金剛,僅是這外邊一層巨磚,使上炸藥也炸不開,如若真是皇帝陵寢級別的大墓,規模一定大得驚人,金剛塔的磚絕不止一層,至少是七層墓磚,多的甚至可達九層。我們三個人總共只有一桿老掉牙的獵槍、一柄軍刀、三柄九八式步兵鍬,如何打開這道金剛塔?
遼墓金剛塔乃千百塊尺許見方的巨磚堆疊而成,磚與磚之間灌注銅汁鐵水,說這是一座堅固無比的大山也不為過,將墓道入口擋了個嚴絲合fèng,僅憑我們仨想鑿穿金剛塔,無異於蚍蜉撼樹。明知放置墓主人屍首的棺槨、堆積如山的陪葬的奇珍異寶,全在金剛塔擋住的地宮之中,卻沒有任何方法可以進去一探究竟。
三個人面對堅固厚重的金剛塔束手無策,胖子和榛子仍一門兒心思想看地宮裡埋了什麼好東西,挑起馬燈到處照,金剛塔上總不會一道裂隙也沒有。可在金剛塔上上下下找了個遍,當真沒有可乘之隙。我的目光跟隨胖子手中的馬燈在金剛塔上掠過,心下尋思:金剛塔通常位於墓門之後,用於封住墓道入口,以古代葬制而言,墓主棺槨要通過墓道安置於地宮,下葬之前金剛塔和墓門不可能完全封閉,而是在棺槨放進地宮之後立即閉合,以防墓中龍氣外泄。因此金剛塔會留下一個洞口,等到棺槨進入地宮,再當場填上墓磚灌注銅汁鐵水,從而徹底封閉墓道入口,這在痕跡上應該可以看得出來。而遼墓壁畫後的金剛塔渾然一體,堅厚無比的金剛塔絕無可能在朝夕之間完成……胖子見我發呆,勸道:“你趁早別打這個主意,你的頭再硬也撞不穿這座塔,我們可不想目睹你以卵擊石的慘狀。”
我說:“我是在想或許有一條棺槨進入地宮下葬的密道!”
胖子說:“你想起一出是一出,剛才還說金剛塔封住了墓道入口,棺槨不都從墓道往裡抬嗎?怎麼又有一條密道?”
我對胖子說:“古代人迷信,下葬也好,封閉墓道也好,地宮頂多打開幾個時辰,可來不及等棺槨進了地宮再造金剛塔,必定會在金剛塔上留下一個可以讓棺槨進去的洞口。如果是從這裡進地宮下葬,擋住墓道的金剛塔上不會沒有封填的痕跡,所以說至少還有一條密道。”
榛子不信:“在大山里鑿這麼一條墓道,那也得費老鼻子勁了,咋還會整好幾條?”
我說:“那是怕盜墓賊將地宮扒開掏寶,陪葬的珍寶越多,越怕有人盜墓。”
胖子垂頭喪氣地說:“那可沒地方找了,也許棺槨根本不是從這壁畫墓中抬進去的。”
我否認了胖子所說的這個可能,墓主人的棺槨一定是從九尾狐壁畫前進的地宮。倒不是我想當然,因為在壁畫墓室中有許多朽木,上邊長出了樹舌,1968年邊境上鬧狼災,我們躲進遼墓之後,就是吃這長在朽木上的樹舌才得以活命。九尾狐壁畫墓室中為什麼會有很多朽木?換成旁人或許想不明白,而我祖父是舊社會的陰陽先生,專給人看風水看陰陽宅,也曾幹過盜墓扒墳的勾當,他可沒少給我講這裡邊的門道。黑山頭遼墓如此規模,墓主裝殮必厚,棺槨小不了。那麼大的棺槨,不可能直接抬入墓道,如果放在地上直接往裡推,既容易損壞棺槨,又會在墓磚上拖拽出痕跡,所以在通常情況下,都會在墓中放一層圓木,以便於將棺槨移入地宮。九尾狐壁畫前的朽木,正是棺槨下葬之時所留,真正的墓道入口,一定也在這周圍!胖子說:“怪不得墓室中有那麼多朽木,之前我還納悶兒,誰會擺幾十根木頭樁子當陪葬,卻原來有這個用途。我看埋在遼墓中的這位,即使真是一隻成了精得了道的九尾狐狸,它也沒有你小子狡猾!”
可想而知,墓主棺槨十分巨大,墓道的入口也不會小,想來想去,各處都不合適,只有金剛塔這個方向進得去,豈不是怪了,棺槨如何能夠穿過金剛塔?三個人無可奈何,在金剛塔前走過來走過去。我聽到昭五式軍鞋踩在沙子上發出的聲響,不由得心中一動,當即貓下腰,抓起一把沙子,在手中捻了一捻,又往下掏了幾把,腳下的沙子深不見底。胖子和榛子也覺得奇怪,黑山頭不該有如此之多的沙子。三個人輪番用鏟子往金剛牆下挖,很快掏出一個沙洞。可見墓道中原本有一座沙障,金剛塔在沙障上方,下葬時先從沙障中掏一個洞,在墓主棺槨進入地宮之後,才打開兩邊的積沙洞,使流沙湧入兩邊的積沙洞中,金剛塔隨即降下,擋住了墓道入口。墓道中的金剛塔和沙障,可謂一剛一柔,固然無隙可乘,但百密一疏,忽略了金剛塔降下之際,流沙難以完全進入積沙洞,下邊還有一尺多深的沙子,又讓金剛塔鎮住了,不再是隨挖隨動的流沙。胖子一向膽大妄為,他見挖開的洞口大小合適,就用獵槍挑上馬燈,當先從金剛牆下的沙洞中鑽了進去。我和榛子在他後邊進去,但見這金剛塔有七層磚厚,另一邊是條隧道,以寶相花墓磚鋪地,石壁之上鑿痕宛然,看來遼墓地宮是鑿山為陵,從山腹中開鑿的石窟即為地宮。馬燈的光亮有限,地宮中漆黑一片,充斥著死亡的氣息,陰森而又壓抑,不免使人毛骨悚然。
胖子吐了吐舌頭:“這麼大一座墓,一定埋了個皇帝老兒。”
我可不認為墓主是位皇帝,“九龍抬玉攆”的陰陽形勢,非至尊不葬,墓磚上又有寶相花紋飾,按說埋的是個女子才對。
榛子問道:“皇帝也有女的嗎?”
胖子嚷嚷道:“當然有,比如慈禧那個老娘們兒!”
我對胖子說:“慈禧沒當過皇帝,雖然不是皇帝,卻不比皇帝級別低。”
胖子又說:“可以跟皇上平起平坐的女人,該是皇帝老兒的老婆才對,也叫娘娘!”
我告訴他:“你別胡猜了,我估計遼墓中埋的是個太后。”這話一出口,榛子一個勁兒點頭,大山里是有許多太后墓的傳說,比如說遼代有一位皇后受jian人陷害,被皇帝挖去了雙眼,僥倖逃出深宮,機緣巧合被一隻“神狐”所救,後來除掉jian臣重奪大權,讓自己的兒子繼承了皇位。更有人說真太后早就死在深宮之中了,出來的這位是九尾狐狸變化而成,難道我們一頭鑽進大遼太后墓了?
3
榛子聽多了太后墓中有鬼的迷信傳說,問我和胖子是否先回屯子,多叫些人手再來?胖子說:“咱仨這一去一回,再把人攢齊了,要耽擱多久?到時候墓中的東西還不全讓土耗子掏光了?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我也是這個意思,陸軍不明不白地死在遼墓之中,我和胖子絕不會善罷甘休,何況我們前腳一出去,後腳准有土耗子進來。何不一鼓作氣進入遼墓地宮,探明白其中的情況?胖子受窮等不了天亮,見我也有此意,拔腿就往前走。我立即叫住他,遼墓中有流沙、伏火、殭屍蜈蚣,鬼知道地宮裡還有什麼。我僅僅通過《量金尺》從陰陽風水上看出遼墓中埋了個太后,別的見識我可沒有,如果不想送命,則須加倍謹慎。我讓胖子殿後,我在前邊開道,榛子走在當中。
胖子擔心墓道深處還有金頭蜈蚣,對我和榛子說:“狗肚子裡的那塊石頭咱可揣好了,這玩意兒好使,要是再遇上蜈蚣,直接餵給它吃!”我也對之前的遭遇心有餘悸,之前無意之中用狗寶降住了金頭蜈蚣,雖然知道天底下的東西有一生必有一克,卻沒想到金頭蜈蚣會怕這玩意兒!
三個人將馬燈調到最亮,小心翼翼走進遼墓地宮前的隧道。我一邊往前走,也一邊回想祖父所講的掏墳盜墓的舊時傳聞。據說在大興安嶺及以西的糙原上,分布著多座遼代帝王陵寢,大多已被盜毀。根據史書記載,當年金軍打破東京汴梁,宋欽宗和宋徽宗被金兵俘虜,宋欽宗在此後的流亡中,曾見到金兵盜發遼代皇陵。他佇立在遠處觀望,遙見發丘掘墓之輩皆穿紫衣,從陵中抬出棺槨,盡取棺中之物。由於宋欽宗離得太遠,看不清究竟棺槨中有什麼陪葬珍寶,所能分辨者,唯一寶鏡,光she天地。傳說這面寶鏡使風雲變色,晴空萬里之時,以鏡面對天,以手拭之,頃刻間便能烏雲密布,繼而大雨傾盆。這座遼墓的陪葬品之中,會不會也有這麼個光she天地的寶鏡?
我把這個想法對胖子和榛子一說,這二人深以為然,同時好奇更甚,遼墓的主人是什麼來頭?真是一隻九尾妖狐不成?地宮之中又有什麼陪葬的奇珍異寶?三個人想破了頭可也想不出,雖有心進去一探究竟,但金剛塔如同不動尊金剛,僅是這外邊一層巨磚,使上炸藥也炸不開,如若真是皇帝陵寢級別的大墓,規模一定大得驚人,金剛塔的磚絕不止一層,至少是七層墓磚,多的甚至可達九層。我們三個人總共只有一桿老掉牙的獵槍、一柄軍刀、三柄九八式步兵鍬,如何打開這道金剛塔?
遼墓金剛塔乃千百塊尺許見方的巨磚堆疊而成,磚與磚之間灌注銅汁鐵水,說這是一座堅固無比的大山也不為過,將墓道入口擋了個嚴絲合fèng,僅憑我們仨想鑿穿金剛塔,無異於蚍蜉撼樹。明知放置墓主人屍首的棺槨、堆積如山的陪葬的奇珍異寶,全在金剛塔擋住的地宮之中,卻沒有任何方法可以進去一探究竟。
三個人面對堅固厚重的金剛塔束手無策,胖子和榛子仍一門兒心思想看地宮裡埋了什麼好東西,挑起馬燈到處照,金剛塔上總不會一道裂隙也沒有。可在金剛塔上上下下找了個遍,當真沒有可乘之隙。我的目光跟隨胖子手中的馬燈在金剛塔上掠過,心下尋思:金剛塔通常位於墓門之後,用於封住墓道入口,以古代葬制而言,墓主棺槨要通過墓道安置於地宮,下葬之前金剛塔和墓門不可能完全封閉,而是在棺槨放進地宮之後立即閉合,以防墓中龍氣外泄。因此金剛塔會留下一個洞口,等到棺槨進入地宮,再當場填上墓磚灌注銅汁鐵水,從而徹底封閉墓道入口,這在痕跡上應該可以看得出來。而遼墓壁畫後的金剛塔渾然一體,堅厚無比的金剛塔絕無可能在朝夕之間完成……胖子見我發呆,勸道:“你趁早別打這個主意,你的頭再硬也撞不穿這座塔,我們可不想目睹你以卵擊石的慘狀。”
我說:“我是在想或許有一條棺槨進入地宮下葬的密道!”
胖子說:“你想起一出是一出,剛才還說金剛塔封住了墓道入口,棺槨不都從墓道往裡抬嗎?怎麼又有一條密道?”
我對胖子說:“古代人迷信,下葬也好,封閉墓道也好,地宮頂多打開幾個時辰,可來不及等棺槨進了地宮再造金剛塔,必定會在金剛塔上留下一個可以讓棺槨進去的洞口。如果是從這裡進地宮下葬,擋住墓道的金剛塔上不會沒有封填的痕跡,所以說至少還有一條密道。”
榛子不信:“在大山里鑿這麼一條墓道,那也得費老鼻子勁了,咋還會整好幾條?”
我說:“那是怕盜墓賊將地宮扒開掏寶,陪葬的珍寶越多,越怕有人盜墓。”
胖子垂頭喪氣地說:“那可沒地方找了,也許棺槨根本不是從這壁畫墓中抬進去的。”
我否認了胖子所說的這個可能,墓主人的棺槨一定是從九尾狐壁畫前進的地宮。倒不是我想當然,因為在壁畫墓室中有許多朽木,上邊長出了樹舌,1968年邊境上鬧狼災,我們躲進遼墓之後,就是吃這長在朽木上的樹舌才得以活命。九尾狐壁畫墓室中為什麼會有很多朽木?換成旁人或許想不明白,而我祖父是舊社會的陰陽先生,專給人看風水看陰陽宅,也曾幹過盜墓扒墳的勾當,他可沒少給我講這裡邊的門道。黑山頭遼墓如此規模,墓主裝殮必厚,棺槨小不了。那麼大的棺槨,不可能直接抬入墓道,如果放在地上直接往裡推,既容易損壞棺槨,又會在墓磚上拖拽出痕跡,所以在通常情況下,都會在墓中放一層圓木,以便於將棺槨移入地宮。九尾狐壁畫前的朽木,正是棺槨下葬之時所留,真正的墓道入口,一定也在這周圍!胖子說:“怪不得墓室中有那麼多朽木,之前我還納悶兒,誰會擺幾十根木頭樁子當陪葬,卻原來有這個用途。我看埋在遼墓中的這位,即使真是一隻成了精得了道的九尾狐狸,它也沒有你小子狡猾!”
可想而知,墓主棺槨十分巨大,墓道的入口也不會小,想來想去,各處都不合適,只有金剛塔這個方向進得去,豈不是怪了,棺槨如何能夠穿過金剛塔?三個人無可奈何,在金剛塔前走過來走過去。我聽到昭五式軍鞋踩在沙子上發出的聲響,不由得心中一動,當即貓下腰,抓起一把沙子,在手中捻了一捻,又往下掏了幾把,腳下的沙子深不見底。胖子和榛子也覺得奇怪,黑山頭不該有如此之多的沙子。三個人輪番用鏟子往金剛牆下挖,很快掏出一個沙洞。可見墓道中原本有一座沙障,金剛塔在沙障上方,下葬時先從沙障中掏一個洞,在墓主棺槨進入地宮之後,才打開兩邊的積沙洞,使流沙湧入兩邊的積沙洞中,金剛塔隨即降下,擋住了墓道入口。墓道中的金剛塔和沙障,可謂一剛一柔,固然無隙可乘,但百密一疏,忽略了金剛塔降下之際,流沙難以完全進入積沙洞,下邊還有一尺多深的沙子,又讓金剛塔鎮住了,不再是隨挖隨動的流沙。胖子一向膽大妄為,他見挖開的洞口大小合適,就用獵槍挑上馬燈,當先從金剛牆下的沙洞中鑽了進去。我和榛子在他後邊進去,但見這金剛塔有七層磚厚,另一邊是條隧道,以寶相花墓磚鋪地,石壁之上鑿痕宛然,看來遼墓地宮是鑿山為陵,從山腹中開鑿的石窟即為地宮。馬燈的光亮有限,地宮中漆黑一片,充斥著死亡的氣息,陰森而又壓抑,不免使人毛骨悚然。
胖子吐了吐舌頭:“這麼大一座墓,一定埋了個皇帝老兒。”
我可不認為墓主是位皇帝,“九龍抬玉攆”的陰陽形勢,非至尊不葬,墓磚上又有寶相花紋飾,按說埋的是個女子才對。
榛子問道:“皇帝也有女的嗎?”
胖子嚷嚷道:“當然有,比如慈禧那個老娘們兒!”
我對胖子說:“慈禧沒當過皇帝,雖然不是皇帝,卻不比皇帝級別低。”
胖子又說:“可以跟皇上平起平坐的女人,該是皇帝老兒的老婆才對,也叫娘娘!”
我告訴他:“你別胡猜了,我估計遼墓中埋的是個太后。”這話一出口,榛子一個勁兒點頭,大山里是有許多太后墓的傳說,比如說遼代有一位皇后受jian人陷害,被皇帝挖去了雙眼,僥倖逃出深宮,機緣巧合被一隻“神狐”所救,後來除掉jian臣重奪大權,讓自己的兒子繼承了皇位。更有人說真太后早就死在深宮之中了,出來的這位是九尾狐狸變化而成,難道我們一頭鑽進大遼太后墓了?
3
榛子聽多了太后墓中有鬼的迷信傳說,問我和胖子是否先回屯子,多叫些人手再來?胖子說:“咱仨這一去一回,再把人攢齊了,要耽擱多久?到時候墓中的東西還不全讓土耗子掏光了?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我也是這個意思,陸軍不明不白地死在遼墓之中,我和胖子絕不會善罷甘休,何況我們前腳一出去,後腳准有土耗子進來。何不一鼓作氣進入遼墓地宮,探明白其中的情況?胖子受窮等不了天亮,見我也有此意,拔腿就往前走。我立即叫住他,遼墓中有流沙、伏火、殭屍蜈蚣,鬼知道地宮裡還有什麼。我僅僅通過《量金尺》從陰陽風水上看出遼墓中埋了個太后,別的見識我可沒有,如果不想送命,則須加倍謹慎。我讓胖子殿後,我在前邊開道,榛子走在當中。
胖子擔心墓道深處還有金頭蜈蚣,對我和榛子說:“狗肚子裡的那塊石頭咱可揣好了,這玩意兒好使,要是再遇上蜈蚣,直接餵給它吃!”我也對之前的遭遇心有餘悸,之前無意之中用狗寶降住了金頭蜈蚣,雖然知道天底下的東西有一生必有一克,卻沒想到金頭蜈蚣會怕這玩意兒!
三個人將馬燈調到最亮,小心翼翼走進遼墓地宮前的隧道。我一邊往前走,也一邊回想祖父所講的掏墳盜墓的舊時傳聞。據說在大興安嶺及以西的糙原上,分布著多座遼代帝王陵寢,大多已被盜毀。根據史書記載,當年金軍打破東京汴梁,宋欽宗和宋徽宗被金兵俘虜,宋欽宗在此後的流亡中,曾見到金兵盜發遼代皇陵。他佇立在遠處觀望,遙見發丘掘墓之輩皆穿紫衣,從陵中抬出棺槨,盡取棺中之物。由於宋欽宗離得太遠,看不清究竟棺槨中有什麼陪葬珍寶,所能分辨者,唯一寶鏡,光she天地。傳說這面寶鏡使風雲變色,晴空萬里之時,以鏡面對天,以手拭之,頃刻間便能烏雲密布,繼而大雨傾盆。這座遼墓的陪葬品之中,會不會也有這麼個光she天地的寶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