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也更堅定了他投軍的方向,他要加入的那個黨派,果然如那人所說,是個能讓人心裡快活的地方。

  其實城邊上的那群土匪,更確切的說是一群義匪。至少從周邊人的口風裡知道,這些人從來沒有搶過貧苦人家,反而劫富濟貧,多有善舉。

  聽到他要去參軍,大當家的更是當場言明要跟他一起去。豪傑兄弟們稱他是真漢子,更是送給他了一把槍。

  最後他們是一起上路的,所以說,這是一群可愛的人。要是沒有生在這亂世,或許也只是老老實實種地的農民罷了。

  說來也是好笑,他第一次餓肚子竟然是在軍隊上。

  有道是當兵吃糧、吃糧當兵,他這個當兵的,竟然在打仗前都是吃的都是稀飯。

  在炮灰連天的戰場上,他還有閒心思想,早知道不把剩下的錢上交了,弄得現在搞不好就得當個餓死鬼。

  也許就像他認為的那樣,他合該就是戰場上的人。

  都說戰場上的子彈不長眼,到了他這兒反而全都長了眼,就跟怕了他似的,全都避著走。

  最慘烈的一次,一個連的戰士就剩了他一個,所以他就成了連長。當然了,就是個光杆司令。

  回家順便把幾個弟弟也捎上了。家裡的人的脾氣他最是了解不過,鬼子日日壓迫,老李家的漢子,但凡脾氣火爆些的,早就想跟那些鬼子拼了。

  他的回來似乎是一個契機,把村里所有不滿的漢子都帶走了。每家每戶都只留了家裡最小的男丁繼承香火,原本熱鬧的李家莊,多了很多守活寡的女人。

  他曾經對家裡的婆娘說過,要是他死了,她可以改嫁。當然了,最好還是嫁給老李家的男人,這樣兒子也不會遭人嫌棄。

  可是即使她不說,他也知道,她是不會改嫁的。她從小在這個家裡長大,跟老母親的關係甚至比他還好,她捨不得離開這個家。

  當兵這幾年,官是越做越大,可為了貼補有困難的戰士,卻沒往家裡寄一分錢,反而總是收到家裡寄來的東西。

  上面還給她打了欠條,說是建國後就還,不是讓她撕了就是讓她燒了。

  這敗家娘們,雖說他不至於逼組織還錢,可留著那些借條也是好的啊,萬一以後再有用呢。畢竟老孟這麼精明的人都提醒了,留著也不占地方不是?!

  老爹老娘吊死的時候他在打戰,他是在爹娘死了七個月之後才知道的。那天他在月亮底下喝的酩酊大醉,想了些什麼都記不得了,只知道明天還得繼續跟那些鬼子耗,逼著自己強顏歡笑,當做什麼事兒都沒有發生過。

  二弟死了,他面無表情的打戰;五弟投靠了異黨,他面無表情的打戰;大當家的死了,他還是在名無表情的打仗。

  死的人實在是太多了,他的淚已經流不出來了。死了的人死了,活著的人卻還得活著。

  他往家裡寄的第一筆錢,是建國後組織發的津貼。

  還別說,他的級別擺在那裡,發的津貼什麼的都不少,反正是夠一家子的花銷了。

  不過才安穩了幾年啊,又要出去打仗了。

  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雄赳赳氣昂昂的跨過了鴨綠江,差點兒把小命兒丟在兒。

  頭頂著飛機,腳踩著大炮,TMD,這次的敵人是比小鬼子更難纏的大頭兵,對地形又不熟悉,仗打的甚是艱難。

  連主席的兒子都把命丟那兒了,沒想到他的神話竟然沒有打破,還是完好無損的回來了。

  說來可惜,多少將領熬過了國內戰爭,竟然憋屈的死在了異國他鄉,他果然命大得很呢。

  雖然家裡的崽子不爭氣,可他爭氣就行了。他胸前又多了一枚功勳章,能把人的眼睛給閃瞎了。

  周圍的戰友忽然志同道合的換起了老婆,老夫少妻組合隨處可見。撇去那些因為常年打仗沒有找媳婦的大齡單身男青年,那些把家裡的黃臉婆扔掉、娶資本主義嬌小姐的,不會有好下場的。

  因果循環,報應不爽。

  他究竟殺了多少人,自己也是數不清的。胸前的功勳章有多少,就代表了他立了多少次功,也代表了他害了多少次人。

  一將功成萬骨枯,不外如是。

  不過,他不曾後悔就是了。相信活下來的每一個戰士,也是從來沒有後悔的。

  坐在火車上時,恍惚間聽到有人在喊他,伸出頭去,卻沒有看到半點影子,只看到了火車上那莫名熟悉的身子。

  那個,是他的身子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