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頁
那是他一生中最迷惘的幾天,因為不清楚自己該何去何從,更不知道上面到底又推出了什麼政策,會對他們這些人有什麼影響。
那是他第一次痛恨自己農村人的身份,因為這三個字在那個年代所代表的含義不是什麼淳樸熱情,只是愚昧無知罷了。
他躺在炕上,吃著弟弟送過來的飯菜,不無諷刺的想--這樣的他,跟那些好吃懶做的蛀蟲有什麼兩樣。
從同學口中聽到“大學”兩個字的時候,李立律是激動地。像是找到了前進的方向,他興奮的跑回家,強烈的表達出了自己的意願。
當時他的父親沉默了一個晚上,第二天還是點頭同意了。
從父親的眼睛裡,他看到了一個農民對知識的渴望,也看到了一個農民對未來的迷惘。
或許跟別人的父親一樣,父親對於上大學這個概念是模糊的,甚至不知道從大學裡出來的學生會有一個什麼樣的未來。可是出於一個農民的期盼,他還是把他送進了大學。
李立律想,他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一定要孝順父母,讓他們過上好日子。
不得不說,這是李立律自認的,人生中走出的最美妙的一步棋。
貧窮不只是限制了一個人的眼界,它還限制了一個人的思想。來到島城之後,他感覺到新世界的大門在對他打開。
看到來來往往的那些紅眉毛綠眼睛的外國人,他心裡是激動的。可是看到那些人可是隨意的處決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五千多年的華夏人,像是拍死一隻令人作嘔的蒼蠅,他的眼睛是紅的。
那是他第一次意識到國人的地位究竟低到了一個什麼樣的程度。
洋人開汽車當街撞死了人,他們只會說一句晦氣,說死了的人弄髒了他們的車子。
他不忿又有什麼用,因為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道。因為華夏弱,所以就像是一隻待宰的豬玀,戰戰兢兢的等待著隨時可能落下的殺豬刀。
他愛這片養育了四萬萬人民的土地,可是他又恨那個無所作為的政府。既然他們的命如此之賤,而洋人的命有事如此的高貴,那麼就由他這個命賤之人,宰掉那個生而高貴之人吧。
他跟蹤了那個洋人五天,找了一個最合適的機會,紅刀子進白刀子出。當血濺在他身上的那一刻,他沒有一丁點兒殺人時的惶恐。心裡想的是,果然,人死的時候都是一樣的。血流滿地,比殺豬時還要難看的場景。
當然了,因為是頭一次殺人,他還是被人盯上了。
盯上他的人不是欺軟怕硬政府官員,而是一個土匪。
很有意思吧,因為殺掉一個洋人,他在政府眼裡可能是一個惡魔,但是在這群土匪眼裡,竟成了一個義薄雲天的英雄。
他們妥善的替他處理好了後事,不得不說,他還能安安穩穩的坐在窗明几淨的教室里上課,全都是這群土匪的功勞。
還真是一群可愛的土匪呢!
但即使他們可愛,他也是敬謝不敏的。接受過最正統的儒學教育,雖然對政府充滿了痛恨,即使是為了他的父母,他也不會想跟這群土匪有大牽扯的。
好在大當家的倒是挺痛快的,後來再沒有找過他。後來他打聽到這大當家的是跟洋人有仇的,倒是也能理解了。
不過這世道,華夏人少有不跟洋人有仇的吧!
心思最偏激的時候,他跟著學校的同學們搞過□□。很不幸的是,第一次參加□□的他就被抓了。
一群人混關在一個牢獄裡,他有幸認識到了黨的革命戰士,也是因為他,他堅定了自己參軍的決心。
那個年代,如果沒有實在是過不下去的理由,很少有人參軍。
因為參軍意味著著要打仗,要流血,更可能會丟掉性命。
可是他在下這個決心的時候,心思異常的堅定。就像是,他生來合該如此,他天生就應該出現在戰場上的。
被老父親從監獄裡撈出來的時候,他心裡的千言萬語,在看到父親花白的頭髮時,忽然就再也說不出來。
那一刻他忽然意識到,他的父親,那個家裡的頂樑柱,頂天立地的那個男人。
他,老了。
原本堅硬的心,因為父親佝僂的背影和滄桑的眼神,忽然軟如下來。
那一刻,他自暴自棄的想,就這樣吧,聽從父親的安排,老老實實回家種地,再也不要管這些似是而非的事兒了。
回到家裡,家裡有擔心的老母親,還有一雙亮晶晶的眼睛。
這些年,他也算是想明白了,他就是看上胡秀花這小妮子了,倒沒什麼不好承認的。
小妮子到了可以嫁人的年紀,長得如花似玉,是他眼裡最美的姑娘。
而最幸福的就是,你喜歡的那個姑娘,心裡想的也是你。
他還沒來得及對父母說秀花的事兒,這小妮子就自己送上門來了。
於是他順理成章的跟小妮子成了婚,不到一年的時間就生了一個大胖小子。每日田間地頭的勞作,城裡的那些事兒就像是一場熱血沸騰的夢,被風一吹,便是煙消雲散了。
--才怪!
有個詞叫做“自命不凡”,家裡的老娘曾經說過,華夏沒了你這個當兵的難道還會亡國不成?!
他想說,如果全華夏的人都這麼想,那他們都呆在家裡等死好了。被人如脊地之泥一般踐踏,被人踩著脊梁骨喝罵,這不是他想要過的日子,也不是一個有著澎湃激情華夏人該過的日子。
心裡不忿,面上不顯。平日裡他該幹活還是幹活,只話越來越少,略有些鬱鬱寡歡罷了。
鬼子進村的那一天,從來都不抽菸的父親破天荒的在院子裡抽了一袋旱菸,只留給了他三個字“你去吧”,就蹣跚著腳步進了那扇破舊的老木門。直到他離開,都沒有從那扇門裡出來。
父親未嘗不愛這片土地,但是他更愛自己的兒子罷了。可是當自己兒子的尊嚴在他面前被踐踏的時候,從小聽著水滸長大的漢子,終於選擇,讓他的兒子站著死,而不是跪著生。
最了解他的莫過於自己的枕邊人,當天孩子他娘就給他收拾好了行李。她性子他知道,看著柔情似水,其實再倔強不過。可是這麼要強的一個人,在那天晚上,哭的稀里嘩啦、淚流滿面。
美人香,英雄冢。他比不上唐明皇,可她也不是什麼楊貴妃。或者是她從來就知道,她留不住他。
這個想要展翅高飛的雄鷹,的確不應該埋沒在田間的地頭上。
拋家舍業,不過如此。
他記得那天晚上的月亮,雖然被天狗狠狠地咬掉了一大塊兒,可卻是明晃晃的照亮了他前進的路。
炕上的兒子呼呼大睡,他心裡甚是不舍。
月下的老母親流著淚,只叮囑他注意安全。別的,什麼都沒提,什麼都沒說。
他包袱里裝的是家裡五成的積蓄,不多,可卻是家裡能湊到的全部財產。輕飄飄、沉甸甸的,壓得他的肩膀有些疼。
到了島城之後,聽見有學生高頌偉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心裡甚是羞愧。
比起這句話的赤誠之心,他讀書還是過於功利了些。小時候是為了讓家裡免稅,長大後是為了讓自己有一份好工作。即使是心裡最純粹的時候,也只是為了更好地認識這個世界。
那是他第一次痛恨自己農村人的身份,因為這三個字在那個年代所代表的含義不是什麼淳樸熱情,只是愚昧無知罷了。
他躺在炕上,吃著弟弟送過來的飯菜,不無諷刺的想--這樣的他,跟那些好吃懶做的蛀蟲有什麼兩樣。
從同學口中聽到“大學”兩個字的時候,李立律是激動地。像是找到了前進的方向,他興奮的跑回家,強烈的表達出了自己的意願。
當時他的父親沉默了一個晚上,第二天還是點頭同意了。
從父親的眼睛裡,他看到了一個農民對知識的渴望,也看到了一個農民對未來的迷惘。
或許跟別人的父親一樣,父親對於上大學這個概念是模糊的,甚至不知道從大學裡出來的學生會有一個什麼樣的未來。可是出於一個農民的期盼,他還是把他送進了大學。
李立律想,他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一定要孝順父母,讓他們過上好日子。
不得不說,這是李立律自認的,人生中走出的最美妙的一步棋。
貧窮不只是限制了一個人的眼界,它還限制了一個人的思想。來到島城之後,他感覺到新世界的大門在對他打開。
看到來來往往的那些紅眉毛綠眼睛的外國人,他心裡是激動的。可是看到那些人可是隨意的處決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五千多年的華夏人,像是拍死一隻令人作嘔的蒼蠅,他的眼睛是紅的。
那是他第一次意識到國人的地位究竟低到了一個什麼樣的程度。
洋人開汽車當街撞死了人,他們只會說一句晦氣,說死了的人弄髒了他們的車子。
他不忿又有什麼用,因為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道。因為華夏弱,所以就像是一隻待宰的豬玀,戰戰兢兢的等待著隨時可能落下的殺豬刀。
他愛這片養育了四萬萬人民的土地,可是他又恨那個無所作為的政府。既然他們的命如此之賤,而洋人的命有事如此的高貴,那麼就由他這個命賤之人,宰掉那個生而高貴之人吧。
他跟蹤了那個洋人五天,找了一個最合適的機會,紅刀子進白刀子出。當血濺在他身上的那一刻,他沒有一丁點兒殺人時的惶恐。心裡想的是,果然,人死的時候都是一樣的。血流滿地,比殺豬時還要難看的場景。
當然了,因為是頭一次殺人,他還是被人盯上了。
盯上他的人不是欺軟怕硬政府官員,而是一個土匪。
很有意思吧,因為殺掉一個洋人,他在政府眼裡可能是一個惡魔,但是在這群土匪眼裡,竟成了一個義薄雲天的英雄。
他們妥善的替他處理好了後事,不得不說,他還能安安穩穩的坐在窗明几淨的教室里上課,全都是這群土匪的功勞。
還真是一群可愛的土匪呢!
但即使他們可愛,他也是敬謝不敏的。接受過最正統的儒學教育,雖然對政府充滿了痛恨,即使是為了他的父母,他也不會想跟這群土匪有大牽扯的。
好在大當家的倒是挺痛快的,後來再沒有找過他。後來他打聽到這大當家的是跟洋人有仇的,倒是也能理解了。
不過這世道,華夏人少有不跟洋人有仇的吧!
心思最偏激的時候,他跟著學校的同學們搞過□□。很不幸的是,第一次參加□□的他就被抓了。
一群人混關在一個牢獄裡,他有幸認識到了黨的革命戰士,也是因為他,他堅定了自己參軍的決心。
那個年代,如果沒有實在是過不下去的理由,很少有人參軍。
因為參軍意味著著要打仗,要流血,更可能會丟掉性命。
可是他在下這個決心的時候,心思異常的堅定。就像是,他生來合該如此,他天生就應該出現在戰場上的。
被老父親從監獄裡撈出來的時候,他心裡的千言萬語,在看到父親花白的頭髮時,忽然就再也說不出來。
那一刻他忽然意識到,他的父親,那個家裡的頂樑柱,頂天立地的那個男人。
他,老了。
原本堅硬的心,因為父親佝僂的背影和滄桑的眼神,忽然軟如下來。
那一刻,他自暴自棄的想,就這樣吧,聽從父親的安排,老老實實回家種地,再也不要管這些似是而非的事兒了。
回到家裡,家裡有擔心的老母親,還有一雙亮晶晶的眼睛。
這些年,他也算是想明白了,他就是看上胡秀花這小妮子了,倒沒什麼不好承認的。
小妮子到了可以嫁人的年紀,長得如花似玉,是他眼裡最美的姑娘。
而最幸福的就是,你喜歡的那個姑娘,心裡想的也是你。
他還沒來得及對父母說秀花的事兒,這小妮子就自己送上門來了。
於是他順理成章的跟小妮子成了婚,不到一年的時間就生了一個大胖小子。每日田間地頭的勞作,城裡的那些事兒就像是一場熱血沸騰的夢,被風一吹,便是煙消雲散了。
--才怪!
有個詞叫做“自命不凡”,家裡的老娘曾經說過,華夏沒了你這個當兵的難道還會亡國不成?!
他想說,如果全華夏的人都這麼想,那他們都呆在家裡等死好了。被人如脊地之泥一般踐踏,被人踩著脊梁骨喝罵,這不是他想要過的日子,也不是一個有著澎湃激情華夏人該過的日子。
心裡不忿,面上不顯。平日裡他該幹活還是幹活,只話越來越少,略有些鬱鬱寡歡罷了。
鬼子進村的那一天,從來都不抽菸的父親破天荒的在院子裡抽了一袋旱菸,只留給了他三個字“你去吧”,就蹣跚著腳步進了那扇破舊的老木門。直到他離開,都沒有從那扇門裡出來。
父親未嘗不愛這片土地,但是他更愛自己的兒子罷了。可是當自己兒子的尊嚴在他面前被踐踏的時候,從小聽著水滸長大的漢子,終於選擇,讓他的兒子站著死,而不是跪著生。
最了解他的莫過於自己的枕邊人,當天孩子他娘就給他收拾好了行李。她性子他知道,看著柔情似水,其實再倔強不過。可是這麼要強的一個人,在那天晚上,哭的稀里嘩啦、淚流滿面。
美人香,英雄冢。他比不上唐明皇,可她也不是什麼楊貴妃。或者是她從來就知道,她留不住他。
這個想要展翅高飛的雄鷹,的確不應該埋沒在田間的地頭上。
拋家舍業,不過如此。
他記得那天晚上的月亮,雖然被天狗狠狠地咬掉了一大塊兒,可卻是明晃晃的照亮了他前進的路。
炕上的兒子呼呼大睡,他心裡甚是不舍。
月下的老母親流著淚,只叮囑他注意安全。別的,什麼都沒提,什麼都沒說。
他包袱里裝的是家裡五成的積蓄,不多,可卻是家裡能湊到的全部財產。輕飄飄、沉甸甸的,壓得他的肩膀有些疼。
到了島城之後,聽見有學生高頌偉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心裡甚是羞愧。
比起這句話的赤誠之心,他讀書還是過於功利了些。小時候是為了讓家裡免稅,長大後是為了讓自己有一份好工作。即使是心裡最純粹的時候,也只是為了更好地認識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