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書名:愚情

  作者:狂上加狂

  造船世家李府傳承奇技的二姑娘李若愚不慎墜馬摔傻了。

  蕙質蘭心暫且丟在一旁,終日操勞也告一段落,每日只要吃吃喝喝,與幼弟廝混便好。

  可惜,當傻子的路也不好走,忠jian難辨的未婚夫一往情深,不離不棄;

  昔日對頭,掌握殺伐大權的司馬大人陰晴不定,步步緊逼……

  人都道大智若愚,可這是番境遇該是怎樣才能“大愚若智”?

  ps:先敵後愛的故事,寵之又寵

  內容標籤:豪門世家 恩怨情仇 歡喜冤家

  搜索關鍵字:主角:李若愚、褚勁風 ┃ 配角: ┃ 其它:

  (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站不做任何負責,內容版權歸作者所有!

  ☆、第 1 章

  ?  城北的李家二姑娘傻了!

  這種匪夷所思的消息如同秋天的芒糙被野火點燃,無需風勢助長,瞬間便蔓延到聊城方圓鄉里的耳中。

  聊城不過是大楚亂世的江南小城,雖然北方軍閥混戰,烽火不斷。可是這偏屬江南的古城小鄉卻不受戰亂侵擾,依然過著古風淳樸舊朝衣冠,遲緩而和煦的生活。

  偶爾會在這一池死水裡稍微掀起些波瀾的,是聊城世代經商的李家商隊外出歸來時帶回的一些消息。可無論是今日大魏的外戚白家一舉掌握了朝綱,還是明日北方揭竿而起的袁木攻占下了北方半壁江山,這些個風起雲湧的大事,其實都不關聊城父老什麼卵蛋閒事兒。

  畢竟誰當了皇帝,這搪瓷碗裡每日下飯的醃脆瓜還是那麼的酸慡,泡在泥壺裡的捻茶葉子也依舊清香,只需茶餘飯後聽上一聽,這懶散的一天便在落日餘暉里囫圇過去了。

  可是城北的李二姑娘出事了,對於聊城父老來說,竟是比大楚皇帝被外戚白家被篡權架空還要來得驚魂動魄!

  李二姑娘是什麼人?那可不是尋常人家裡裹著小腳,掐著針線度日的婆娘。李家商隊縱橫大江南北,甚至曾經為大楚朝廷航運過軍需輜重,憑藉的便是其高超的造船技藝與豐富的航運經驗。

  而自從李家老爺子去年因病過世後,撐起李家門面的重擔,便傳遞到了李家二姑娘李若愚的肩上。

  李家到了這一代,香火單薄,唯一的嫡子只有六歲,剩下的兩個嫡出女兒,便是已經嫁人的長姐,還有年方十七歲的二姐李若愚。

  這李若愚雖然是一介女流,可是從小便聰慧過人,出入於父親的書齋,竟是耳讀目染下,自行設計了可日行千里的破風小舟,匿名參加了當年的造船舟賽並一舉奪冠,名震八方。

  從那時起,李家老爺子深思熟慮後,做出驚人之舉,將一向傳兒不傳女的李家造船秘籍——《踏浪舶譜》傳給了自己的二姑娘李若愚。這李二姑娘也不負其父之偏愛,竟是將李家的造船技藝再次發揚光大,李家船舶萬金難求,李家的二姑娘更是無價之寶。上門求親者絡繹不絕,媒婆擠掉的繡鞋簡直能填滿聊城外的運河。

  李二姑娘小小年紀,卻自有一番主意,竟是對外宣稱李家技藝不可外傳,若是真有心儀於她者,當是肯於入舍李家,做個倒插門的女婿。

  可就是提出這般苛刻的條件,前來求親者還是絡繹不絕。最後,江南世家沈家的二公子沈如柏風度才學出眾,贏得了李若愚的芳心,幾年前定下了親事,原本是要下個月便要成婚了的……

  但是這麼個冰雪聰明的奇女子,竟是在一次墜馬意外後,傷了頭部變得痴痴傻傻……真是讓人忍不住嘆惋著,可真是天妒紅顏啊!

  嘆惋之餘,聊城父老的是非之心也是按捺不住了,都道是患難見真情,如今曠世才女變成了痴兒,那沈家的二公子是否還痴心不改入贅李家呢?

  “當然不能結成這門親事了!”說話的是沈家的老夫人沈喬氏。

  放下手裡的玳瑁水煙管,半躺在牙尾軟榻上的沈喬氏挑著細眉慢聲道:“柏兒,你可是要三思而行,她李家就算再富可敵國,也不過是一界商賈,原是高攀不起我們這樣的簪纓世家。若不是你父親這一代,我們沈家官運不濟,你大哥在朝堂之上又受了王琦亂黨案的牽連,被左遷至嶺南不毛之地,我是萬萬不會允了你委屈自己,入贅給那潑辣婦人的家中……”

  說到這,她緩了一口氣,又呼嚕嚕地吸了一口水煙,在繚繞的煙霧中接著道:“原是想著那李若愚雖無嫻雅婦德,好歹也是獨得李家奇技,又是與朝中的外戚白家交情甚好,能助我們沈家一臂之力。可如今竟是摔傻了那唯一可取的頭腦,你還要她作甚?”

  在沈喬氏說話的當口,沈如柏依然埋首於案頭,梳理著手裡的幾本佃農帳冊。好不容易等到了沈喬氏說得又是歇了一口氣,開始呼嚕嚕地吸起了水煙,他才慢慢地抬起頭,微微眯著一對俊目道:“母親,這樣的話請止步於兒子的書齋,莫要入了旁人的耳中。我與若愚乃是兩情相悅定下的終身,豈可因著她遭逢了意外,便背信棄義,而被世人唾棄!”

  沈喬氏聽了,再顧不得嘴裡的水煙,急急地坐了起來,氣憤地敲著榻沿兒道:“那個李二究竟給你灌了什麼迷魂的湯藥,這般執迷不悟,難道你真要‘嫁’入那李家,一輩子伺候那個痴傻的姑娘不成!”

  沈如柏記下了最後一筆帳冊,便放下手裡的毛筆,站起身來,高聲招呼書齋外的書童備好馬匹準備外出。

  沈喬氏雖然一向知道自己的這個二兒子向來心思難測,可是如今眼見他竟是這般執迷不悟,罔顧自己的勸導,惱得也是順不過氣來,直直地站了起來,準備再訓斥兒子一番。

  可是還未等她開口,沈如柏已經轉過了臉兒,冷冷說道:“上個月府里有三百兩銀子對不上帳,聽管家說是母親您調撥了修繕祠堂的銀錢給了舅舅家……”

  沈氏沒想到兒子突然問起這由頭,不由得表情微微一滯,只聽沈如柏接著說道:“您也說了,如今我們沈家式微,大哥不在,這沈家的門楣要靠兒子苦苦支撐,如今我們沈家已從數年前的入不敷出,到現在尚有盈餘,母親您的衣食無半分減損,就算您手裡這滇南菸絲乃是白銀五十兩一錢,也從未有一日的斷供。兒子不求其他,但求母親看顧好沈家的家宅銀庫,便是兒子之福,沈家之幸,至於其他,還望母親不必煩憂叨念……”

  這冷風一般的話語,只讓這沈喬氏的臉上青紅一片,她乃是富庶之家出來的小姐,從小錦衣玉食,順風順水,去世的夫婿還有大兒子都是對自己百依百順,唯有這二兒,也不知是隨了誰的性子,貶損起自己的母親來竟是不假言詞,真是讓人氣結。

  說話間,沈如柏已經丟下猶在發愣了母親,來到了府門前,翻身上馬,一甩手裡的熟皮馬鞭,直向城北的李家奔去……

  就在沈二公子到達李家時,門房的下人通稟說是李老夫人外出尋訪名醫,要到晚上才能歸府。

  沈如柏聽了,只是點了點頭,卻並沒有轉身離開,只是將馬鞭遞交給了門房,然後便一路輕車熟路,徑直去了李家的後宅,而李家的下人們也是習以為常,並沒阻攔。

  因為下人們都知道,自家的二小姐從來都不是深閨里嬌養的女子,她與這沈公子雖然尚未成親,卻是感情甚篤,自從三年前定下親事後,沈李倆家又是合開了幾間商號,所以沈公子經常來到府上與小姐見面商談著生意上的要事,在下人們看來,這尚未入贅的沈公子便是如同自家人一般親近。若不是因著二年前老爺去世,二姑娘要為父親守孝,二人早就成親了,何至於拖延到了今日……而二小姐說不定便能躲過那次災劫,何至於墜馬……咳,說到底,這都是上天的劫數啊!

  當沈如柏高大的身影出現在後花園的月牙角門時,花園水池上的涼亭里傳來的一聲脆響讓他停住腳步,抬眼望去,在幾簇盛開的英丹花的掩映下,涼亭里那抹稍顯羸弱的背影愈加顯得有些寥落。

  只見那女子背對著他跪坐在石板地上,如同錦緞一般的長髮沒有挽起,只是隨意地任著青絲飛瀉,在單薄的肩膀上顫動著。

  沈如柏微微眯起狹長的雙眼,抬起長腿緩步走上長亭,來到那羸弱的身影之後,低頭一望,才發現她似乎打碎了一隻白玉茶盞,在一片凌亂的碎玉中正無措地抹著衣襟前沾染的茶漬……那片濕薄的布料因著濡濕,緊緊帖服在女子姣好的胸前,微微映襯出了裡面桃紅色的圍兜花紋,隨著呼吸起伏,優美的弧線讓人不禁微微凝滯了呼吸……

  似乎是瞟到了身旁的大鞋,女子有些遲緩地抬起頭,光潔美好的額頭下是雙蘊含著春水波光般的大眼,只是這雙美目似乎失去了昔日的幹練精明,略顯呆滯怯怯地望著身旁這個高大英俊的男子。

  沈如柏並沒有出聲,似乎在微微調整著呼吸,雖然已經過去足有兩個月了。可是每次見到了她迥異於以往鎮定嫻雅的怯懦樣子,他還是會稍有些遲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