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頁
聚百味準備的這兩道熱菜,因為在初賽和複賽當中都是直讓裁判們吃了一口,所以,對於這個菜的具體味道認識裁判團都是比較片面的。其實不光是聚百味了,所有的參賽隊遇見的問題都和聚百味是一樣的。
所以,今天你看到的每個人都是萬分的緊張的。
柴康打開了小推車的門之前對所有人說:“東家說的都記住了嗎?”
“記住了,我們聚百味來到這斗菜大會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我們不用那麼緊張。”
“也不要那麼計較輸贏。”
“我們只要做好我們自己,我們平時怎麼做的,今天就怎麼就行了,不要出現大的紕漏就可以了!”
柴康一邊聽著幾個人說話一邊點點頭,他明白丁小橋的意思,那就是不希望大家太有功利心,因為有時候有些事情功利心太過倒反做不好,倒不如這平常心做出來的。
魚香肉絲和剁椒魚頭聽起來名字裡面都有一個魚字,其實並不是重複。
魚香本來就是川菜中極為特別的一個口味。一般這種甜口的菜也江南為主,可是,川菜因為行成派別的時間要比江南的菜系要晚得多,特別是在辣椒更是明朝得時候才傳進中國的,所以,也是在明朝之後,川菜才逐漸行程自己的特色,而那個時候的江浙的菜系都已經存在幾百年甚至上千年了。
後面行程的菜系就是有這點好處,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雖然也不能說魚香的味道就是完全跟江浙一帶的菜有關係,但是,這樣的酸甜口味的魚香卻成了川菜中特例。
就好像一個大殺四方的女將軍其實,在脫下了戰袍之後,其實也是有自己一番柔情似水的。
魚香肉絲的主料是豬肉。而在宴席中基本吃的都是極為珍貴的食材,什麼熊掌、什麼魚翅、什麼野獸、什麼山珍,而豬肉這種太過於常見的食材倒反倒是不會被選進宴席了。
柴康的位置低,其他的隊伍都是處於一個水平面上,所以並不太看得出別的隊伍用的是什麼食材,但是丁小橋做得那麼高,其他的隊伍拿出食材主料的時候自然都是看見了。
雖然都是肉塊,可是從這肉質的顏色中就基本能分辨得出來是什麼樣的肉。這麼放眼一看,還真是沒有用豬肉做主料的。
這樣的情況丁小橋能看見,其他的店子的人自然而然是看得見的了,雖然大家不會當面說什麼,但是幾個坐得近的人也開始低頭切切私語。
“真是沒有見過世面啊,這是什麼地方,這是什麼比賽,居然拿豬肉出來,真是不知道給那些裁判送了多少禮才能進了決賽!”
“就是啊,我就說,女人是沒有什麼見識的,看看,這樣的菜拿出來真是丟人現眼,你們說,她吃過什麼好東西啊!”
“能吃過什麼好的啊,我聽說她就是從鄉下來的,鄉下哎,除了吃點豬肉吃點雞肉你看看她還能吃過什麼?你看看你看看,她另外一道菜用的是什麼?鰱魚!居然用鰱魚!!!真是笑掉讓人的大牙!”
這樣的聲音雖然一直都刻意壓低,但是丁小橋還是聽見了,她唇角勾了勾,卻並不以為意。心中不由得嗤笑一番,她一直記得原來看過一部電影了,裡面有一個人說過,其實這個世界上越是簡單的東西想要做好越是不容易。不要看不起那些最簡單最質樸的食材和菜式,往往能將這些菜式做好的人,才會是真正的大師。
雖然丁小橋不知道川菜會不會成為高堂裡面的人愛吃的東西,但是,她確認,這川菜一定能成為老百姓最愛吃的東西,因為它夠普通,卻夠美味。一道能花很少的錢就可以品嘗到的美味,一定會比那花很多錢都不一定吃得到的東西普及速度快多了。
正是因為心中有了這個信念,所以丁小橋越發有信心了,就算聽到這樣那樣的議論,她也將他們的議論當成了吃不到葡萄的狐狸。這樣一想,果然心情越發的好了起來。
魚香肉絲的重點是在於魚香的湯汁,不過,除了湯汁之外,那些食材也是不能隨便對付的。
這次比賽魚香肉絲所用的豬肉都是丁小橋專門讓人養的,被人伺候的非常的精細。這吃的東西都是讓人精心配出來的糧食以及一些山上的野果。而這些豬也並不是完全就關在豬圈裡面,而是有人每天都要將這些豬全部趕到山上去放,儘量的讓它們鍛鍊,既不讓它們的身上長過多的脂肪又要讓它們的肌肉結實。
不僅僅如此,這次選用的豬肉的豬種也是非常挑剔的,丁小橋用的是一種叫做黑香豬的豬。這種豬,個頭不會長的太大,可是卻非常靈活,很喜歡運動,並不是一般的大白豬那樣天生懶惰的。
這樣養的豬在它剛剛長成的時候就殺掉,並且只用它的裡脊肉。這樣的豬肉不但鮮嫩,而且沒有一般豬肉的腥味。
第510章 熱菜,激烈
魚香肉絲的配菜也是很多的。
首先便是木耳,這木有一定不能太小,太小的話,便有些薄,這樣一來,味道會不均勻,所以,丁小橋他們選用的是從興國北面運過來的野生大木耳。
這些木耳是乾貨,直接用熱水發泡上,小半個時辰才會徹底的發泡好。
除了木耳之外,還有玉蘭片。這個玉蘭片說白了便是筍片。筍子倒是用的就是慶國的筍子,在平城附近有一個叫做路中的地方,那裡是極為盛產竹子,盛產竹子的地方必定也就是盛產筍子。
玉蘭片這個東西,按照筍子生長季節和加工的手法不同是有不同的稱呼的。一般分為“寶尖”、“冬片”、“桃片”和“春花”四種。在這四種當中,以“寶尖”最好。
這“寶尖”是用立春前的含苞筍做成的,每一片都平滑而尖圓,色澤黃白,肉質細嫩,是所有玉蘭片中的上品,每年其實得的並不多。
用這“寶尖”玉蘭片來做魚香肉絲是最相配不過的了。
除了這兩種料之外,還有萵筍、泡椒、棗子醋、白糖、蔥姜蒜等等一些常規的作料。
其實這魚香肉絲是最簡單的,但是想要做出那個味道來卻很是不容易。這更選用的作料調配的湯汁是極為有關係的。
余新將小推車裡面一個小小的罐子抱了出來,這個裡面是他們用豬骨頭、羊骨頭和各種海中的大魚的骨頭熬出來的高湯。
這種高湯其實在每個店子裡都有一鍋,不過,每個店子自己用的料不一樣,味道也是不一樣的。不僅如此,而且,這高湯還跟熬得時間長短有直接得關係,像是聚百味他們得這一罐高湯,便是從聚百味的火鍋店開起來那一刻就已經熬出來的,從來沒有斷過火。
每天都會有專門的人去給這高湯加骨頭加水,就這樣一直有幾乎看不見的小火,咕嘟咕嘟的熬煮著。整個湯汁是成為一種奶白色,噴香撲鼻。不過,聚百味到底開的時間短,就算這鍋湯是從開火鍋店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熬煮起來的,到現在也不過兩年的時間,相比較一些很有傳承的大酒樓,他們的湯可能已經熬煮了幾十年,那個味道,簡直不能用語言來形容了。
不過,儘管如此,丁小橋還是覺得他們有勝算的,畢竟這不是吃麵條,高湯要占很大的比例。
為了受熱均勻,這肉都切成了兩寸長的細絲,而木耳、玉蘭片和萵筍也切成了和這個長度差不多,但是還要比肉絲略略細一點的細絲。
肉切好以後,柴康將專門嫩肉的水澱粉抓了一小把和肉絲抓在一起,抓得那些肉絲和水澱粉已經完全得融合到了一起之後就擺放在一邊,等著那水澱粉漸漸的滲透到肉絲裡面,讓肉絲呈現出一種鮮嫩和筋道的狀態。
在大慶國現在,其實很少有人用到水澱粉來嫩肉的,說到底還是因為在大慶國的生活習慣中,這炒肉的占比實在是有少。不過,在川菜中就不一樣了,在川菜中,這爆炒是占到了非常大的比例的,所以對於水澱粉的運用也就算是非常有經驗了。
關於水澱粉,柴康也嘗試過很多種,比如紅薯的澱粉、比如玉米的澱粉,還有就是他們現在用的這種,土豆的澱粉。
經過各種實驗,最後他們還是選用這土豆的澱粉。就是因為土豆的澱粉輕薄,用著既可以讓肉顯得鮮嫩,又不會顯得黏黏糊糊的,可以讓整道菜顯得清清慡慡又非常的鮮亮。
在這邊肉絲正在和水澱粉碼味的時候,那邊的木耳絲、玉蘭片絲以及萵筍絲都放進了清水裡面進行簡單的清洗,倒不是因為這些東西不乾淨,而是,因為他們本身帶著一種淡淡的苦澀,這樣簡單的焯洗一下,就會將絲裡面的苦澀都沖洗掉,只剩下了菜品原本的鮮香和甘甜。
將這些都準備好之後,便是湯汁的準備了。
這個就要完全看個人的控制了,魚香味是酸甜的,但是在這其中卻帶著一點點的微辣,這種味道是完全靠廚師自己平日的經驗來控制的。
柴康拿出了一個小碗,然後將糖、棗子醋、醬油、蔥花還有水澱粉一起放了進去,接著將已經開了的高湯舀出適量將這些作料沖開,混合成為了芡汁。
在這邊魚香肉絲在做各種的準備工作的時候,便剁椒魚頭也在做準備工作。
剁椒魚頭,首先用到的是鰱魚。
而鰱魚一定要選用個頭大,但是生長周期不超過一年的鰱魚,因為時間太長的話,這鰱魚的肉質就不夠鮮嫩了。
按照每個裁判都要給一份剁椒魚頭的話,算算看,光是為了應付這場比賽,光是用到了魚頭就要超過五十條。
所以,丁小橋遠遠的看著衛平和余新還有孟貞娘從商場開始就一直在殺魚。雖然三個人都是白案廚師的,但是這廚師的基本功其實還是想通的,再說,現在大家都卯著一股勁,只想著讓聚百味能越來越好,只恨不得自己能多長出幾隻手來,哪裡還管自己原來是做什麼的。
儘管是這比賽場是無限制供應熱水的,但是,三個人要殺掉將近五十五條的魚,這個勞動量實在是太大了。丁小橋看著三個人就蹲在一邊的地上,把魚拿出來,然後敲暈了,刮鱗片、剖開,取內臟,然後在砍開,剁掉魚頭,這一系列的動作簡直是行雲流水,就好像是流水線一樣。
不由得,丁小橋也忍不住心生感嘆,這邊是團隊的力量。
因為今天的兩到菜都不用準備太多的雕花,只是需要用胡蘿蔔和白蘿蔔雕刻幾朵牡丹花,這對於沙建來說不算太難,所以在孟貞娘他們幾個人在剁掉魚頭的時候,他除了在削蘿蔔皮之外,還要幫助清洗辣椒。
正宗的剁椒魚頭用得是湖南特產的一種貢椒,不過,現在丁小橋並沒有在這個時代找到這種辣椒,所以,用得辣椒其實還是她現在手裡的二荊條。當然,除了二荊條之外,丁小橋還用了其他的一些別的用於提香的辣椒。
所以,今天你看到的每個人都是萬分的緊張的。
柴康打開了小推車的門之前對所有人說:“東家說的都記住了嗎?”
“記住了,我們聚百味來到這斗菜大會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我們不用那麼緊張。”
“也不要那麼計較輸贏。”
“我們只要做好我們自己,我們平時怎麼做的,今天就怎麼就行了,不要出現大的紕漏就可以了!”
柴康一邊聽著幾個人說話一邊點點頭,他明白丁小橋的意思,那就是不希望大家太有功利心,因為有時候有些事情功利心太過倒反做不好,倒不如這平常心做出來的。
魚香肉絲和剁椒魚頭聽起來名字裡面都有一個魚字,其實並不是重複。
魚香本來就是川菜中極為特別的一個口味。一般這種甜口的菜也江南為主,可是,川菜因為行成派別的時間要比江南的菜系要晚得多,特別是在辣椒更是明朝得時候才傳進中國的,所以,也是在明朝之後,川菜才逐漸行程自己的特色,而那個時候的江浙的菜系都已經存在幾百年甚至上千年了。
後面行程的菜系就是有這點好處,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雖然也不能說魚香的味道就是完全跟江浙一帶的菜有關係,但是,這樣的酸甜口味的魚香卻成了川菜中特例。
就好像一個大殺四方的女將軍其實,在脫下了戰袍之後,其實也是有自己一番柔情似水的。
魚香肉絲的主料是豬肉。而在宴席中基本吃的都是極為珍貴的食材,什麼熊掌、什麼魚翅、什麼野獸、什麼山珍,而豬肉這種太過於常見的食材倒反倒是不會被選進宴席了。
柴康的位置低,其他的隊伍都是處於一個水平面上,所以並不太看得出別的隊伍用的是什麼食材,但是丁小橋做得那麼高,其他的隊伍拿出食材主料的時候自然都是看見了。
雖然都是肉塊,可是從這肉質的顏色中就基本能分辨得出來是什麼樣的肉。這麼放眼一看,還真是沒有用豬肉做主料的。
這樣的情況丁小橋能看見,其他的店子的人自然而然是看得見的了,雖然大家不會當面說什麼,但是幾個坐得近的人也開始低頭切切私語。
“真是沒有見過世面啊,這是什麼地方,這是什麼比賽,居然拿豬肉出來,真是不知道給那些裁判送了多少禮才能進了決賽!”
“就是啊,我就說,女人是沒有什麼見識的,看看,這樣的菜拿出來真是丟人現眼,你們說,她吃過什麼好東西啊!”
“能吃過什麼好的啊,我聽說她就是從鄉下來的,鄉下哎,除了吃點豬肉吃點雞肉你看看她還能吃過什麼?你看看你看看,她另外一道菜用的是什麼?鰱魚!居然用鰱魚!!!真是笑掉讓人的大牙!”
這樣的聲音雖然一直都刻意壓低,但是丁小橋還是聽見了,她唇角勾了勾,卻並不以為意。心中不由得嗤笑一番,她一直記得原來看過一部電影了,裡面有一個人說過,其實這個世界上越是簡單的東西想要做好越是不容易。不要看不起那些最簡單最質樸的食材和菜式,往往能將這些菜式做好的人,才會是真正的大師。
雖然丁小橋不知道川菜會不會成為高堂裡面的人愛吃的東西,但是,她確認,這川菜一定能成為老百姓最愛吃的東西,因為它夠普通,卻夠美味。一道能花很少的錢就可以品嘗到的美味,一定會比那花很多錢都不一定吃得到的東西普及速度快多了。
正是因為心中有了這個信念,所以丁小橋越發有信心了,就算聽到這樣那樣的議論,她也將他們的議論當成了吃不到葡萄的狐狸。這樣一想,果然心情越發的好了起來。
魚香肉絲的重點是在於魚香的湯汁,不過,除了湯汁之外,那些食材也是不能隨便對付的。
這次比賽魚香肉絲所用的豬肉都是丁小橋專門讓人養的,被人伺候的非常的精細。這吃的東西都是讓人精心配出來的糧食以及一些山上的野果。而這些豬也並不是完全就關在豬圈裡面,而是有人每天都要將這些豬全部趕到山上去放,儘量的讓它們鍛鍊,既不讓它們的身上長過多的脂肪又要讓它們的肌肉結實。
不僅僅如此,這次選用的豬肉的豬種也是非常挑剔的,丁小橋用的是一種叫做黑香豬的豬。這種豬,個頭不會長的太大,可是卻非常靈活,很喜歡運動,並不是一般的大白豬那樣天生懶惰的。
這樣養的豬在它剛剛長成的時候就殺掉,並且只用它的裡脊肉。這樣的豬肉不但鮮嫩,而且沒有一般豬肉的腥味。
第510章 熱菜,激烈
魚香肉絲的配菜也是很多的。
首先便是木耳,這木有一定不能太小,太小的話,便有些薄,這樣一來,味道會不均勻,所以,丁小橋他們選用的是從興國北面運過來的野生大木耳。
這些木耳是乾貨,直接用熱水發泡上,小半個時辰才會徹底的發泡好。
除了木耳之外,還有玉蘭片。這個玉蘭片說白了便是筍片。筍子倒是用的就是慶國的筍子,在平城附近有一個叫做路中的地方,那裡是極為盛產竹子,盛產竹子的地方必定也就是盛產筍子。
玉蘭片這個東西,按照筍子生長季節和加工的手法不同是有不同的稱呼的。一般分為“寶尖”、“冬片”、“桃片”和“春花”四種。在這四種當中,以“寶尖”最好。
這“寶尖”是用立春前的含苞筍做成的,每一片都平滑而尖圓,色澤黃白,肉質細嫩,是所有玉蘭片中的上品,每年其實得的並不多。
用這“寶尖”玉蘭片來做魚香肉絲是最相配不過的了。
除了這兩種料之外,還有萵筍、泡椒、棗子醋、白糖、蔥姜蒜等等一些常規的作料。
其實這魚香肉絲是最簡單的,但是想要做出那個味道來卻很是不容易。這更選用的作料調配的湯汁是極為有關係的。
余新將小推車裡面一個小小的罐子抱了出來,這個裡面是他們用豬骨頭、羊骨頭和各種海中的大魚的骨頭熬出來的高湯。
這種高湯其實在每個店子裡都有一鍋,不過,每個店子自己用的料不一樣,味道也是不一樣的。不僅如此,而且,這高湯還跟熬得時間長短有直接得關係,像是聚百味他們得這一罐高湯,便是從聚百味的火鍋店開起來那一刻就已經熬出來的,從來沒有斷過火。
每天都會有專門的人去給這高湯加骨頭加水,就這樣一直有幾乎看不見的小火,咕嘟咕嘟的熬煮著。整個湯汁是成為一種奶白色,噴香撲鼻。不過,聚百味到底開的時間短,就算這鍋湯是從開火鍋店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熬煮起來的,到現在也不過兩年的時間,相比較一些很有傳承的大酒樓,他們的湯可能已經熬煮了幾十年,那個味道,簡直不能用語言來形容了。
不過,儘管如此,丁小橋還是覺得他們有勝算的,畢竟這不是吃麵條,高湯要占很大的比例。
為了受熱均勻,這肉都切成了兩寸長的細絲,而木耳、玉蘭片和萵筍也切成了和這個長度差不多,但是還要比肉絲略略細一點的細絲。
肉切好以後,柴康將專門嫩肉的水澱粉抓了一小把和肉絲抓在一起,抓得那些肉絲和水澱粉已經完全得融合到了一起之後就擺放在一邊,等著那水澱粉漸漸的滲透到肉絲裡面,讓肉絲呈現出一種鮮嫩和筋道的狀態。
在大慶國現在,其實很少有人用到水澱粉來嫩肉的,說到底還是因為在大慶國的生活習慣中,這炒肉的占比實在是有少。不過,在川菜中就不一樣了,在川菜中,這爆炒是占到了非常大的比例的,所以對於水澱粉的運用也就算是非常有經驗了。
關於水澱粉,柴康也嘗試過很多種,比如紅薯的澱粉、比如玉米的澱粉,還有就是他們現在用的這種,土豆的澱粉。
經過各種實驗,最後他們還是選用這土豆的澱粉。就是因為土豆的澱粉輕薄,用著既可以讓肉顯得鮮嫩,又不會顯得黏黏糊糊的,可以讓整道菜顯得清清慡慡又非常的鮮亮。
在這邊肉絲正在和水澱粉碼味的時候,那邊的木耳絲、玉蘭片絲以及萵筍絲都放進了清水裡面進行簡單的清洗,倒不是因為這些東西不乾淨,而是,因為他們本身帶著一種淡淡的苦澀,這樣簡單的焯洗一下,就會將絲裡面的苦澀都沖洗掉,只剩下了菜品原本的鮮香和甘甜。
將這些都準備好之後,便是湯汁的準備了。
這個就要完全看個人的控制了,魚香味是酸甜的,但是在這其中卻帶著一點點的微辣,這種味道是完全靠廚師自己平日的經驗來控制的。
柴康拿出了一個小碗,然後將糖、棗子醋、醬油、蔥花還有水澱粉一起放了進去,接著將已經開了的高湯舀出適量將這些作料沖開,混合成為了芡汁。
在這邊魚香肉絲在做各種的準備工作的時候,便剁椒魚頭也在做準備工作。
剁椒魚頭,首先用到的是鰱魚。
而鰱魚一定要選用個頭大,但是生長周期不超過一年的鰱魚,因為時間太長的話,這鰱魚的肉質就不夠鮮嫩了。
按照每個裁判都要給一份剁椒魚頭的話,算算看,光是為了應付這場比賽,光是用到了魚頭就要超過五十條。
所以,丁小橋遠遠的看著衛平和余新還有孟貞娘從商場開始就一直在殺魚。雖然三個人都是白案廚師的,但是這廚師的基本功其實還是想通的,再說,現在大家都卯著一股勁,只想著讓聚百味能越來越好,只恨不得自己能多長出幾隻手來,哪裡還管自己原來是做什麼的。
儘管是這比賽場是無限制供應熱水的,但是,三個人要殺掉將近五十五條的魚,這個勞動量實在是太大了。丁小橋看著三個人就蹲在一邊的地上,把魚拿出來,然後敲暈了,刮鱗片、剖開,取內臟,然後在砍開,剁掉魚頭,這一系列的動作簡直是行雲流水,就好像是流水線一樣。
不由得,丁小橋也忍不住心生感嘆,這邊是團隊的力量。
因為今天的兩到菜都不用準備太多的雕花,只是需要用胡蘿蔔和白蘿蔔雕刻幾朵牡丹花,這對於沙建來說不算太難,所以在孟貞娘他們幾個人在剁掉魚頭的時候,他除了在削蘿蔔皮之外,還要幫助清洗辣椒。
正宗的剁椒魚頭用得是湖南特產的一種貢椒,不過,現在丁小橋並沒有在這個時代找到這種辣椒,所以,用得辣椒其實還是她現在手裡的二荊條。當然,除了二荊條之外,丁小橋還用了其他的一些別的用於提香的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