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姜煊強繃著頭皮,清嗓提聲道:「張大人近來為擇選新皇,在宗室之中,比量的都是與本殿同齡的皇族之後,可既是要維護張大人口中的安平、清聖,何以不挑選才能傑出的成年皇族,而仍要挑選幼主繼位呢?」

  殿中即刻響起眾臣碎語之聲,無不驚異這姜煊小小年紀竟有如此口才,亦因他此言看向了張嶺。

  姜煊接著道:「張大人如此,只怕同從前蔡氏扶持先皇為帝,是一樣的打算罷!」

  張嶺立即否認:「絕無此事。老臣挑選年少宗室之後,只是因成年皇室中,並無合適人選罷了。」

  「沒有?」姜煊笑了,目光天真地望向張嶺,吐字清晰道,「晉王姜越乃永順帝嫡子,身份高貴、血聯承平,少年便入沙場,立下赫赫戰功,從未做過於朝廷不利之舉,如此人物,當是我皇族翹楚,張大人卻何以不做考量?」

  張嶺道:「晉王與罪臣裴鈞勾結,意在謀權篡位。」

  姜煊笑:「晉王乃一國皇親,張大人是律學出身,直言此話,難道不需要證據?」

  張嶺眉頭一擰,剛要開口說話,此時卻發現自己確然沒有姜越謀權篡位的真憑實據——

  姜越南下平叛是姜湛所派,平叛之軍是朝廷所給,軍隊覆滅是蔡渢所為,就連此時返朝,亦是遞了文折的。過去他對姜越防備,多來源於裴鈞的影響和推斷與旁聽,可推斷與旁聽並不可作為物證,若無法證明姜越無權繼位,他就沒有理由抗拒姜越入京。

  想到此,張嶺的眉頭深深聚起,暗責自己沒料到姜煊會來反對,此刻他蒼老卻挺直的脊背已滲出點點冷汗來。

  「如若張大人找不出證據,晉王戰功彪炳、才學深厚,便當是比眼下所有皇族都更合適的繼位人選。」姜煊說著,轉過身看向眾臣,朗聲道,「如若諸位沒有異議,那城防便傳本殿令下,即刻打開城門,迎晉王回京!」

  第141章 其罪九十四 · 助勢

  巍峨的城門緩緩打開,南城數萬百姓夾道而立,一一翹首望向那逐漸張開的銅釘鐵門,神情謹肅,無人喧譁。

  姜越著一襲亮銀的鎧甲,英武地立於縱列護衛之前,直等到大門完全開啟,他才邁動雙腿,絲毫不亂地一步步走入這一座闊別已久的城。

  百姓開始低聲議論,爭相上前看顧,在他們眼中,此時明亮天光下,姜越護肩上獸面浮雕的紋路和護心鏡上的大小劍傷都清晰無比,一一宛如過往征戰中功勳的鐵證,彰示著姜氏皇族自開國以來捍衛邊疆、守護百姓的天命之責。

  姜越堅定威嚴的目光直視遠處高大的宮殿,餘光從夾道百姓的身上一一掠過。在這一刻,和煦的暖風拂過他的面頰,吹入他的脖頸,這令他在此時日下忽有一絲悲涼,心想這南來北往的風,可曾也吹拂過征戰開國的先祖?可曾也吹拂過他的先父?可曾也吹拂過歷經萬難才來到此處的每一個人?

  他踏著皇城的鐘聲邁上大殿,抬手解開系帶,將頭盔與佩劍卸下,一同遞給門旁的侍衛。

  殿中朝臣各自換過目光,一個接一個拾袍跪地,終齊聲參拜:「臣等恭迎晉王回京!」

  姜越只淡淡道了句「免禮平身」,便信步走至大殿前方姜煊的身邊,抬起手,笑著摸了摸姜煊的頭:「多時不見,煊兒長高了。」

  姜煊雙目含淚,提袍跪在他面前叩首:「臣孫姜煊,恭迎叔公返朝!」

  姜越忙把他拉起來,拍拍他後背,舒展眉宇:「太子殿下不必多禮,快快平身。」

  這一聲「太子殿下」,令殿中朝臣無不相覷,又眼見晉王這和氣神容,似乎是承認了姜煊的太子之位,並不像回京來興師問罪、爭霸皇權的,心下不禁鬆了一分。

  在他們的注視下,姜越走到大殿金柱後他歷來所坐的那一張椅子中,端肅地坐下了,在這一排曾屬於姜氏諸王,如今卻只剩他一人在座的席位間,朗聲開口道:

  「皇侄英年早逝,孤深深為之扼腕,然國事為重,國不可一日無君,孤身為世宗閣的掌理之人,理當與諸位大人一同商議,故此回朝。」

  張嶺聽言,眉心微微一皺,站起身來:「既是只為商議人選,王爺何以攜領重軍駐紮城外?」

  姜越長眉微挑:「新皇初立,自古便是多事之秋,天下亂事方平,孤此舉自然是為了拱衛京師。」

  張嶺問:「那王爺意下,皇族中究竟誰可擔此重任?」

  「自然是晉王爺本人了!」

  殿門處忽而傳來人聲,眾臣回頭望去,只見殿外停駐的晉王親衛中,一人揭掉頭盔戰甲,盪開廣袖,行至殿堂之外,被侍衛攔下。

  張嶺定睛一看此人相貌,難以置信道:「裴鈞?!」

  裴鈞笑盈盈地環視殿中或生疏或熟悉的一張張面孔,最終目光落在張嶺臉上,笑容收起一些:「張大人,好久不見。」

  「讓他進來。」金柱之後的姜越出聲道。

  張嶺即刻否決:「不可!裴子羽架空皇權、篡改政令,自為官起便廣結黨朋、桎梏朝政,禍亂社稷長達十載,如此罪臣,當即刻緝拿歸案!」

  裴鈞昂然立於殿門刀兵之後,聽言笑道:「我是罪臣,那犯了這些罪的人,不就都是罪臣麼?」

  張嶺一愣,不及再說,裴鈞已向後喚道:「好,那咱們今日就來清算清算,究竟誰才是罪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