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林殊客回過神來發現站在自己旁邊的人呢?著急的朝四周搜尋,突然從後面探出一串冰糖葫蘆,接著就看到黎樣拿著糖葫蘆對自己笑。
李韻詰則一臉壞笑的說:“林同學明明那麼著急,為什麼剛剛黎樣跟你說話還能走神,有問題。”
林殊客直接接過黎樣手裡的另一串糖葫蘆,決定走神到底,無視這個問題,李韻詰暴走,拉著黎樣硬是憋著泣音說到:“黎樣,他無視我,你幫我,以後都不跟他玩了,我幫你從新找一個。”
黎樣表示我還只是個孩子,你們在說什麼,我聽不懂。就盯著手裡的糖葫蘆看,上面穿了六七個又紅又大的山楂,刷上一層黃色的糖漿,幾點芝麻,又用老式的糖紙包裹起來,吃的時候連糖紙一起就吃了,咬下去酸甜可口,不膩牙。本來只是想轉移話題的黎樣,看認真了就很堅決的咬了下去,又很認真的接了一句:“別說,這糖葫蘆做的倒是很地道。”
林殊客:“呵~呵~”,
黎樣:(●—●),
李韻詰:氣卒,享年十六。
嶼廟山(一)
華燈初上,整個榆州都輪入黑夜中,黎樣幾人站在嶼廟山山頂的一處突崖,看著晚上的榆州。
嶼廟山山頂是榆州最高的地方,從上往下俯視,整個榆州都在眼底。
黎樣指著遠遠的一條河說:“那條河叫雲河,因為它是古代一條很重要的大運河的一條比較重要的支流,柳城人總是運河-運河的叫,慢慢的名字就變成了雲河。它貫穿了整個柳城,也將柳城劃成了兩個部分,靠我們這邊的是柳城的上河廠,而另一則直接叫柳城。河的兩邊都一一兩兩的住著人家,都是兩層的樓房,屋頂也都是瓦片鋪成,逢年過節,河兩邊尤其熱鬧。”
林殊客也跟著看過去道:“你家就是在上河廠那邊對嗎?”
黎樣笑著回道:“對啊,不過我奶奶她家在柳城,小時候我大部分時間都是跟在奶奶旁邊,所以對柳城反倒更熟悉一些呢。”
一直斜靠在一旁不怎麼說話的周宇桐突然跟了一句:“小時候的事,你還記的很多?”
黎樣說:“那當然。”聽完後周宇桐只是哦了一聲就不再理黎樣了,繼續雲淡風輕的靠在一旁看著遠處,如果仔細聽就能聽到他又說了一句“你就不記得我就對了”。不過黎樣沒聽到。
同一時間孔言和方子瑜還在半山腰,孔言問方子瑜:“你和那個周宇桐很熟嗎?他為什麼問你今晚的安排。”
方子瑜說:“不怎麼,軍訓時他對黎樣比較殷勤,不過不知道為什麼,我覺得黎樣有點躲著他,但又不像討厭,很奇怪。”
孔言明顯的鬆了一口氣才接著說:“嗯,看來我得給殊客報個信,沒錯。”
嶼廟山(二)
孔言和方子瑜到山頂時,四處掃蕩了一遍才找到黎樣他們,孔言看到周宇桐的時候,心想看來不用我提醒了。
方子瑜問黎樣:“那個李韻詰沒有一起來嗎?”
黎樣說:“她們班班主任叫她們晚上去教室,因為她們班書還沒有發齊。”
李韻詰:“哦。”
黎樣:“嗯。”
五人就邊走邊聊向著目的地嶼廟出發,走在後面的孔言把林殊客拉過來問:“周宇桐是你們喊的,不對,是黎樣喊來的?”
林殊客:“半路遇到的,就跟我們一起玩了。”
孔言聽完後立刻擺出一副原來如此的表情。
林殊客:??
孔言說:“這傢伙白天問了子瑜晚上要幹什麼,並且子瑜說黎樣對他很不一般。”
然後就別有深意的看著林殊客,意思就是兄弟你可要注意了。林殊客也回了一個放心我知道的表情。
而此時的周宇桐正在糾結要不要告訴黎樣,小時候的事,讓她想起自己。
黎樣挽著子瑜東看看西看看又問:“子瑜你們經常來這裡嗎?”
方子瑜說:“小時候長來,跟著大人一起來的,原來過年的時候廟裡那個戲台會有人表演,不過當時太小看不懂,就是幾個人穿著戲服在上面吚吚啞啞的。好像我上三年級吧,就沒人來表演了,那個戲台也荒廢了。”
黎樣感嘆到:“好厲害,我也想在現場看人唱戲,想想都很有感覺。”
方子瑜說:“聽戲什麼的,總是要先懂它的,不然你肯定看不下去,看完了也不懂,所以準確一點說你應該只是對那個場景有感覺,而不是對戲曲有感覺。”
黎樣想了一下好像確實,電視偶爾調到那個頻道,自己也真的沒耐心看完。不過還是堅持說:“萬一被現場的氣氛一感染就看進去了呢。”
方子瑜想了一下認真的說:“嗯,也不排除有這種可能。”
黎樣更有底氣了說:“一定會這樣的。”
沒幾分鐘幾人就到了廟的門口,黎樣首先沖了進去,整個建築的大框架都是木頭,牆體是紅磚,門窗都是木的,黎樣進去就找戲台,看到了發現與想像中差不多,不過荒廢了太久,上面還有幾包不知道什麼的東西堆在一個角落裡,後面左右各有一道木門,應該是通往後台,也只有從那兩道門才能上到台上,前面有些高,也沒有梯子,上不去。
李韻詰則一臉壞笑的說:“林同學明明那麼著急,為什麼剛剛黎樣跟你說話還能走神,有問題。”
林殊客直接接過黎樣手裡的另一串糖葫蘆,決定走神到底,無視這個問題,李韻詰暴走,拉著黎樣硬是憋著泣音說到:“黎樣,他無視我,你幫我,以後都不跟他玩了,我幫你從新找一個。”
黎樣表示我還只是個孩子,你們在說什麼,我聽不懂。就盯著手裡的糖葫蘆看,上面穿了六七個又紅又大的山楂,刷上一層黃色的糖漿,幾點芝麻,又用老式的糖紙包裹起來,吃的時候連糖紙一起就吃了,咬下去酸甜可口,不膩牙。本來只是想轉移話題的黎樣,看認真了就很堅決的咬了下去,又很認真的接了一句:“別說,這糖葫蘆做的倒是很地道。”
林殊客:“呵~呵~”,
黎樣:(●—●),
李韻詰:氣卒,享年十六。
嶼廟山(一)
華燈初上,整個榆州都輪入黑夜中,黎樣幾人站在嶼廟山山頂的一處突崖,看著晚上的榆州。
嶼廟山山頂是榆州最高的地方,從上往下俯視,整個榆州都在眼底。
黎樣指著遠遠的一條河說:“那條河叫雲河,因為它是古代一條很重要的大運河的一條比較重要的支流,柳城人總是運河-運河的叫,慢慢的名字就變成了雲河。它貫穿了整個柳城,也將柳城劃成了兩個部分,靠我們這邊的是柳城的上河廠,而另一則直接叫柳城。河的兩邊都一一兩兩的住著人家,都是兩層的樓房,屋頂也都是瓦片鋪成,逢年過節,河兩邊尤其熱鬧。”
林殊客也跟著看過去道:“你家就是在上河廠那邊對嗎?”
黎樣笑著回道:“對啊,不過我奶奶她家在柳城,小時候我大部分時間都是跟在奶奶旁邊,所以對柳城反倒更熟悉一些呢。”
一直斜靠在一旁不怎麼說話的周宇桐突然跟了一句:“小時候的事,你還記的很多?”
黎樣說:“那當然。”聽完後周宇桐只是哦了一聲就不再理黎樣了,繼續雲淡風輕的靠在一旁看著遠處,如果仔細聽就能聽到他又說了一句“你就不記得我就對了”。不過黎樣沒聽到。
同一時間孔言和方子瑜還在半山腰,孔言問方子瑜:“你和那個周宇桐很熟嗎?他為什麼問你今晚的安排。”
方子瑜說:“不怎麼,軍訓時他對黎樣比較殷勤,不過不知道為什麼,我覺得黎樣有點躲著他,但又不像討厭,很奇怪。”
孔言明顯的鬆了一口氣才接著說:“嗯,看來我得給殊客報個信,沒錯。”
嶼廟山(二)
孔言和方子瑜到山頂時,四處掃蕩了一遍才找到黎樣他們,孔言看到周宇桐的時候,心想看來不用我提醒了。
方子瑜問黎樣:“那個李韻詰沒有一起來嗎?”
黎樣說:“她們班班主任叫她們晚上去教室,因為她們班書還沒有發齊。”
李韻詰:“哦。”
黎樣:“嗯。”
五人就邊走邊聊向著目的地嶼廟出發,走在後面的孔言把林殊客拉過來問:“周宇桐是你們喊的,不對,是黎樣喊來的?”
林殊客:“半路遇到的,就跟我們一起玩了。”
孔言聽完後立刻擺出一副原來如此的表情。
林殊客:??
孔言說:“這傢伙白天問了子瑜晚上要幹什麼,並且子瑜說黎樣對他很不一般。”
然後就別有深意的看著林殊客,意思就是兄弟你可要注意了。林殊客也回了一個放心我知道的表情。
而此時的周宇桐正在糾結要不要告訴黎樣,小時候的事,讓她想起自己。
黎樣挽著子瑜東看看西看看又問:“子瑜你們經常來這裡嗎?”
方子瑜說:“小時候長來,跟著大人一起來的,原來過年的時候廟裡那個戲台會有人表演,不過當時太小看不懂,就是幾個人穿著戲服在上面吚吚啞啞的。好像我上三年級吧,就沒人來表演了,那個戲台也荒廢了。”
黎樣感嘆到:“好厲害,我也想在現場看人唱戲,想想都很有感覺。”
方子瑜說:“聽戲什麼的,總是要先懂它的,不然你肯定看不下去,看完了也不懂,所以準確一點說你應該只是對那個場景有感覺,而不是對戲曲有感覺。”
黎樣想了一下好像確實,電視偶爾調到那個頻道,自己也真的沒耐心看完。不過還是堅持說:“萬一被現場的氣氛一感染就看進去了呢。”
方子瑜想了一下認真的說:“嗯,也不排除有這種可能。”
黎樣更有底氣了說:“一定會這樣的。”
沒幾分鐘幾人就到了廟的門口,黎樣首先沖了進去,整個建築的大框架都是木頭,牆體是紅磚,門窗都是木的,黎樣進去就找戲台,看到了發現與想像中差不多,不過荒廢了太久,上面還有幾包不知道什麼的東西堆在一個角落裡,後面左右各有一道木門,應該是通往後台,也只有從那兩道門才能上到台上,前面有些高,也沒有梯子,上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