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輸了的人請喝酒,這是他們一直以來的老規矩,可真是要命,幾月不見,她的酒量竟然愈加倒退,一瓶桃花釀就把她放倒了。她趴在桌子上,望著窗外明媚的春光,輕聲呢喃,聲音很輕,但寂靜的空間裡,他還是聽到了。
她說,季司朗,有你真好。
有你,真好。
他的心瞬間如窗外含苞待放的春花,一點點陽光與雨露,就在清晨里靜靜地綻放。
回舊金山後,在母親的再三脅迫下,他去見了一個女孩,女孩同他一樣,是在美國出生長大的華裔,家世、學歷、容貌、事業,都足以匹配他、匹配季家。吃飯的餐廳氣氛很好,他自認做到了不失禮儀,可分別時,女孩跟他講,Lucien,我就不給你我的電話了,因為我知道你不會打。還有,如果你無心,就別浪費自己也別浪費別人的時間。
之後他母親逼婚得越來越厲害,他已經三十三歲了,又是家中長子,有些責任無法逃避。
他心煩意亂,索性辭掉了醫院的工作,決定離開舊金山,重返無國界醫生組織工作。
後來在蒙羅維亞的酒店餐廳里,聽到她說自己也決定重返無國界醫生組織工作時,他表面淡然沒有一絲訝異,但內心裡卻是十分開心的。
他們一起被派遣前往戰火中的敘利亞,那裡的情況非常糟糕,轟炸聲與槍擊聲擊碎所有的寧靜,鮮血、飢餓、疾病、恐慌、死亡,很多人在戰火中失去生命與親人,更多人被迫流離失所,無家可歸。
那些日子,簡直不敢回想。酒與她成為唯一的安慰。她酒量越來越好,常能陪他對飲,他們喝當地的啤酒或者烈酒,味道不太好,但依舊喝得盡興。
他知道她常常在深夜裡寫信,他曾幫她寄過兩次,潔白的信封上,她灑脫飛揚的字跡一筆一划寫著那人的名字,他凝視著,心裡便忍不住浮起嫉妒。
手寫信是多麼珍而重之的傳遞方式,以手寫心,以心傳情,最最親密的話,她只說給那人聽。
在敘利亞的第二年夏天,因為安全問題,他們被迫停止了在伊拉克東北部的醫療工作,他與她,以及兩名敘利亞同事被派遣前往敘利亞阿勒頗地區增援。
當他們的車被攔下時,他第一個跳下去,示意她別下車,他費盡口舌與那邊交涉,可最終他們還是被帶走了。
他們被關押在一個小小的屋子裡,房間裡空蕩蕩什麼都沒有,地上非常髒,氣味很難聞。晚上的時候沒有燈,漆黑中,他問她,怕不怕?她說,不怕。她始終保持著冷靜,沒有大吼大叫,也沒有焦慮流淚。
後來他們的兩個同伴被帶走,再也沒有回來。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們心知肚明。她坐在髒兮兮的地板上,雙手抱膝,身體忍不住地劇烈發抖。他知道,她依舊不是因為害怕,而是憤怒與難過。
營地里的老大受了重傷,需要主刀醫生,因為這場手術,他們終於找到了逃跑的機會。
那真的是一場瘋狂慘烈的逃離與追逐,他開著車,還要一邊注意她的安全,當致命的危險朝她襲擊過來時,他想也沒想,就用自己的身體撲上去……
身體上劇烈的痛,他咬牙忍著,心中唯有一個念頭,一定要把她送到安全的地方,一定要護她周全,一定。
車子停下來時,他已筋疲力竭,意識開始變得渙散,他只聽到耳畔傳來她不停喊他名字的聲音,帶著哽咽,眼淚不斷地流。她伸出手,一邊哭一邊去捂他身上汩汩而流的血。
他竭力讓自己保持最後一絲清醒,他清晰地看見她眼中的恐懼與自責內疚,他用盡此生最後的力氣,對她說,Mint,答應我,不要自責,不要沉迷痛苦,堅強點。
他抬了抬手,想為她拭去眼淚,卻沒有力氣了。
他輕聲喃喃,別哭,記得帶酒來看我,最烈的酒……
殘陽如血里,他的笑那樣溫柔。
那是他第二次見她哭,這一次,是為了他。
她洶湧炙熱的眼淚大顆大顆地落在他的臉上,滑進他嘴裡,苦澀而濃烈,那是他一生喝過最烈最美的酒。
他在那酒里,永醉不醒。
等一場六月的雪
——番外之周知知
{等一個無心於你的人的愛,如同在機場等一艘船,在海上等一輛車,在六月等一場雪。}
周知知在東南亞島嶼出生,直至八歲的時候才跟隨父母回到蓮城。在海邊長大的小姑娘,見過遼闊大海,見過風浪,見過鯨魚,見過海豚,見過曼妙生動的海底世界,唯獨從未見過雪。
她回國的時候是初夏,離放暑假還有一陣子,父母只得將她送入新學校做插班生。她初來乍到,又性格內斂,不愛主動與人說話,班上的小女生們都有自己的小團體,就她一個人孤零零的。
有一天午休,女孩們照例圍在一起嘰嘰喳喳討論著各種話題,不知怎麼就說到了即將到來的暑假旅行,憧憬著父母帶自己去哪兒玩,說著又說到以前出去玩的事情,一個說,去年冬天我爸媽帶我去哈爾濱滑雪了,哇,那裡的雪好大好漂亮啊!另一個立即說,哈爾濱的雪肯定沒有北海道的雪景美哦,真的超級超級超級白,厚厚的,又軟綿綿的,像童話世界一樣……
女孩們興高采烈地比較著,不知誰忽然回了下頭,看見周知知聽得入迷一臉嚮往的神情,她就問她,喂,插班生,聽說你是在熱帶長大的,那你一定沒見過雪吧?
她確確實實從未見過雪,只在電視裡看過。她點點頭。小女生們毫不顧忌地大笑起來,指著她七嘴八舌地說,天吶,周知知,你真可憐,竟然從沒見過雪!真是太土包子啦……
八歲的小女生們,說起話來有口無心,轉眼就忘記了,可對被嘲弄的對象來說,卻在心上留了痕跡。那個周末,正好迎來她八周歲的生日,本來這種小朋友的小生日吃吃飯去個遊樂場再切個蛋糕就好了,可周家爺爺寵愛這個最小的孫女兒,所以幫她辦了個生日宴會,周家從商,生意做得不小,老爺子也有把她正式介紹給親朋好友們及商業夥伴認識的意思。
周知知就是在她的八周歲生日宴上,第一次見到傅雲深。
他是來參加生日宴的眾多孩子中的一個,作為主角的小公主周知知起先並沒有留意到他,是在切蛋糕許願的時候,她閉著眼,雙手合十,將生日願望大聲地說了出來:我希望今天可以看到雪。
她的母親先是一愣,隨即就笑了,對身邊其他孩子的母親說,這孩子,說傻話呢!這六月天,哪兒來的雪。其他小夥伴們也鬨笑起來,說她在說夢話。她睜開眼,看著眼前一張張的笑臉,有她的表哥表姐堂哥堂姐,還有今天認識的新朋友。她的視線忽然停留在人群最右邊的一張臉上,他沒有笑!他是唯一一個沒有嘲笑她的人。
她朝他望過去,感激地沖他一笑,他卻好像沒有看見一般,毫無表示。
因為這個小插曲,周知知心情有點低落,切了蛋糕一口都沒有吃,趁母親與人聊天,哥哥姐姐們在屋子裡打蛋糕仗時,她一個人偷偷地跑出去,坐在花園的台階上埋著頭悶悶不樂。
忽然,有什麼東西落在她臉頰上,輕輕的,痒痒的。開始她並沒有在意,以為是飄落的葉子,當她感覺到那東西越來越多地拂在眼前時,她慢慢地抬起頭,然後,她張大了嘴,震驚地望著頭頂的天空上,白色飛絮如雪,正洋洋灑灑地落下來,落了她一頭一臉。
透過漫天的飛雪,她仰望的眼眸中倒映出二樓露台上站著的那個小小的身影,那男孩高高瘦瘦,一張漂亮卻帶了幾分孤傲的臉,他穿著潔白的襯衣,黑色背帶短褲,脖子上扎著一隻深藍色的領結。他微抿著嘴唇,手指揚起在空中,細小的白色泡沫正從他張開的手指間慢慢地灑落。
後來許多年,周知知總是會夢見八歲生日的這個傍晚,十歲的他為她造了一場六月雪。此後經年,這場雪在她心裡越下越大,再未停歇。一起銘刻在她心裡的,還有他的名字,傅雲深。
那段時間,恰逢傅雲深的母親姜淑寧正在爭取與周家的合作,所以一度成為周宅的常客。姜淑寧是個很聰明的女人,先是投周知知母親所好,陪她一起購物、美容、喝下午茶,後來有一次她帶傅雲深來周家做客,發現周家內斂的小姑娘對兒子倒是非常熱情主動,于是之後拜訪都會帶上他。
每次傅雲深來,是周知知最開心的時光。有時候是晚上,有時候是周末的下午,這些時間,其實是她最忙的時候,她要學大提琴與聲樂,周母對女兒的期望非常高,最終目的是國際舞台上的獨奏會,替她完成年輕時的夙願。每每這時,知知就會跟家庭老師請假,以下一堂課多練習一個小時為交換條件,得到半小時的休息。
只是,她努力想要跟他親近,找各種話題跟他說話,可他總是冷冷淡淡的,她說的多了,他臉上甚至出現不耐煩的神色,從書包里拿出課本,埋頭寫起作業來。她沮喪地看著好不容易得到的半小時,就在他的沉默冷淡里慢慢地流失。
她不知道,傅雲深之所以對她這麼冷淡甚至討厭,是因為姜淑寧對他說,雲深,你要對知知好一點知道嗎,媽媽需要周家的幫助。還有啊,你們年齡相仿,又是從小就認識了,沒準以後還能成為一家人呢!
他雖然年紀小,但是已經能聽明白母親話里的意思,聽明白了,所以覺得很討厭,去周家很討厭,那個總是愛黏著他、故意討好他的周家小姑娘,也很討厭。
如果說喜歡一個人的心思會隨著歲月漸漸滋長成厚重而龐大的愛,那麼拒絕接受一個人靠近的心思,同樣也會隨著歲月而滋長,經年後,那種先入為主的情緒很難再改變。
從八歲到十三歲,周知知從一個小小姑娘成長為擁有敏感心事的少女,她來了初cháo,身高長了二十厘米,童花頭變成長發飄飄,學會躲在房間裡偷偷地擦母親的大紅色口紅,她也漸漸明白了,她對傅雲深從最初的懵懂喜歡漸漸變成少女情深意重的愛戀。
她升入了他所在的中學,只為離他更近一點,可是她念初一,他初三,彼此的教室隔了兩棟建築物,走過去要五分鐘,課間十分鐘的時間,為了去他教室里看他一眼,或者送點吃的,她必須用跑的。
她出現在他教室里次數多了,一些無聊的男生們就會起鬨調侃他說,傅雲深,這個小妹妹是你的小女朋友麼?怎麼每天都來給你送吃的呀,生怕你餓著一樣啊哈哈!
她在聽到那句“小女朋友”時,臉瞬間就紅了,垂下頭,又忍不住悄悄抬頭去看他,卻見他臉色很臭,“唰”地站起身,丟下一句冷冷的“無聊”,就走出了教室。
她說,季司朗,有你真好。
有你,真好。
他的心瞬間如窗外含苞待放的春花,一點點陽光與雨露,就在清晨里靜靜地綻放。
回舊金山後,在母親的再三脅迫下,他去見了一個女孩,女孩同他一樣,是在美國出生長大的華裔,家世、學歷、容貌、事業,都足以匹配他、匹配季家。吃飯的餐廳氣氛很好,他自認做到了不失禮儀,可分別時,女孩跟他講,Lucien,我就不給你我的電話了,因為我知道你不會打。還有,如果你無心,就別浪費自己也別浪費別人的時間。
之後他母親逼婚得越來越厲害,他已經三十三歲了,又是家中長子,有些責任無法逃避。
他心煩意亂,索性辭掉了醫院的工作,決定離開舊金山,重返無國界醫生組織工作。
後來在蒙羅維亞的酒店餐廳里,聽到她說自己也決定重返無國界醫生組織工作時,他表面淡然沒有一絲訝異,但內心裡卻是十分開心的。
他們一起被派遣前往戰火中的敘利亞,那裡的情況非常糟糕,轟炸聲與槍擊聲擊碎所有的寧靜,鮮血、飢餓、疾病、恐慌、死亡,很多人在戰火中失去生命與親人,更多人被迫流離失所,無家可歸。
那些日子,簡直不敢回想。酒與她成為唯一的安慰。她酒量越來越好,常能陪他對飲,他們喝當地的啤酒或者烈酒,味道不太好,但依舊喝得盡興。
他知道她常常在深夜裡寫信,他曾幫她寄過兩次,潔白的信封上,她灑脫飛揚的字跡一筆一划寫著那人的名字,他凝視著,心裡便忍不住浮起嫉妒。
手寫信是多麼珍而重之的傳遞方式,以手寫心,以心傳情,最最親密的話,她只說給那人聽。
在敘利亞的第二年夏天,因為安全問題,他們被迫停止了在伊拉克東北部的醫療工作,他與她,以及兩名敘利亞同事被派遣前往敘利亞阿勒頗地區增援。
當他們的車被攔下時,他第一個跳下去,示意她別下車,他費盡口舌與那邊交涉,可最終他們還是被帶走了。
他們被關押在一個小小的屋子裡,房間裡空蕩蕩什麼都沒有,地上非常髒,氣味很難聞。晚上的時候沒有燈,漆黑中,他問她,怕不怕?她說,不怕。她始終保持著冷靜,沒有大吼大叫,也沒有焦慮流淚。
後來他們的兩個同伴被帶走,再也沒有回來。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們心知肚明。她坐在髒兮兮的地板上,雙手抱膝,身體忍不住地劇烈發抖。他知道,她依舊不是因為害怕,而是憤怒與難過。
營地里的老大受了重傷,需要主刀醫生,因為這場手術,他們終於找到了逃跑的機會。
那真的是一場瘋狂慘烈的逃離與追逐,他開著車,還要一邊注意她的安全,當致命的危險朝她襲擊過來時,他想也沒想,就用自己的身體撲上去……
身體上劇烈的痛,他咬牙忍著,心中唯有一個念頭,一定要把她送到安全的地方,一定要護她周全,一定。
車子停下來時,他已筋疲力竭,意識開始變得渙散,他只聽到耳畔傳來她不停喊他名字的聲音,帶著哽咽,眼淚不斷地流。她伸出手,一邊哭一邊去捂他身上汩汩而流的血。
他竭力讓自己保持最後一絲清醒,他清晰地看見她眼中的恐懼與自責內疚,他用盡此生最後的力氣,對她說,Mint,答應我,不要自責,不要沉迷痛苦,堅強點。
他抬了抬手,想為她拭去眼淚,卻沒有力氣了。
他輕聲喃喃,別哭,記得帶酒來看我,最烈的酒……
殘陽如血里,他的笑那樣溫柔。
那是他第二次見她哭,這一次,是為了他。
她洶湧炙熱的眼淚大顆大顆地落在他的臉上,滑進他嘴裡,苦澀而濃烈,那是他一生喝過最烈最美的酒。
他在那酒里,永醉不醒。
等一場六月的雪
——番外之周知知
{等一個無心於你的人的愛,如同在機場等一艘船,在海上等一輛車,在六月等一場雪。}
周知知在東南亞島嶼出生,直至八歲的時候才跟隨父母回到蓮城。在海邊長大的小姑娘,見過遼闊大海,見過風浪,見過鯨魚,見過海豚,見過曼妙生動的海底世界,唯獨從未見過雪。
她回國的時候是初夏,離放暑假還有一陣子,父母只得將她送入新學校做插班生。她初來乍到,又性格內斂,不愛主動與人說話,班上的小女生們都有自己的小團體,就她一個人孤零零的。
有一天午休,女孩們照例圍在一起嘰嘰喳喳討論著各種話題,不知怎麼就說到了即將到來的暑假旅行,憧憬著父母帶自己去哪兒玩,說著又說到以前出去玩的事情,一個說,去年冬天我爸媽帶我去哈爾濱滑雪了,哇,那裡的雪好大好漂亮啊!另一個立即說,哈爾濱的雪肯定沒有北海道的雪景美哦,真的超級超級超級白,厚厚的,又軟綿綿的,像童話世界一樣……
女孩們興高采烈地比較著,不知誰忽然回了下頭,看見周知知聽得入迷一臉嚮往的神情,她就問她,喂,插班生,聽說你是在熱帶長大的,那你一定沒見過雪吧?
她確確實實從未見過雪,只在電視裡看過。她點點頭。小女生們毫不顧忌地大笑起來,指著她七嘴八舌地說,天吶,周知知,你真可憐,竟然從沒見過雪!真是太土包子啦……
八歲的小女生們,說起話來有口無心,轉眼就忘記了,可對被嘲弄的對象來說,卻在心上留了痕跡。那個周末,正好迎來她八周歲的生日,本來這種小朋友的小生日吃吃飯去個遊樂場再切個蛋糕就好了,可周家爺爺寵愛這個最小的孫女兒,所以幫她辦了個生日宴會,周家從商,生意做得不小,老爺子也有把她正式介紹給親朋好友們及商業夥伴認識的意思。
周知知就是在她的八周歲生日宴上,第一次見到傅雲深。
他是來參加生日宴的眾多孩子中的一個,作為主角的小公主周知知起先並沒有留意到他,是在切蛋糕許願的時候,她閉著眼,雙手合十,將生日願望大聲地說了出來:我希望今天可以看到雪。
她的母親先是一愣,隨即就笑了,對身邊其他孩子的母親說,這孩子,說傻話呢!這六月天,哪兒來的雪。其他小夥伴們也鬨笑起來,說她在說夢話。她睜開眼,看著眼前一張張的笑臉,有她的表哥表姐堂哥堂姐,還有今天認識的新朋友。她的視線忽然停留在人群最右邊的一張臉上,他沒有笑!他是唯一一個沒有嘲笑她的人。
她朝他望過去,感激地沖他一笑,他卻好像沒有看見一般,毫無表示。
因為這個小插曲,周知知心情有點低落,切了蛋糕一口都沒有吃,趁母親與人聊天,哥哥姐姐們在屋子裡打蛋糕仗時,她一個人偷偷地跑出去,坐在花園的台階上埋著頭悶悶不樂。
忽然,有什麼東西落在她臉頰上,輕輕的,痒痒的。開始她並沒有在意,以為是飄落的葉子,當她感覺到那東西越來越多地拂在眼前時,她慢慢地抬起頭,然後,她張大了嘴,震驚地望著頭頂的天空上,白色飛絮如雪,正洋洋灑灑地落下來,落了她一頭一臉。
透過漫天的飛雪,她仰望的眼眸中倒映出二樓露台上站著的那個小小的身影,那男孩高高瘦瘦,一張漂亮卻帶了幾分孤傲的臉,他穿著潔白的襯衣,黑色背帶短褲,脖子上扎著一隻深藍色的領結。他微抿著嘴唇,手指揚起在空中,細小的白色泡沫正從他張開的手指間慢慢地灑落。
後來許多年,周知知總是會夢見八歲生日的這個傍晚,十歲的他為她造了一場六月雪。此後經年,這場雪在她心裡越下越大,再未停歇。一起銘刻在她心裡的,還有他的名字,傅雲深。
那段時間,恰逢傅雲深的母親姜淑寧正在爭取與周家的合作,所以一度成為周宅的常客。姜淑寧是個很聰明的女人,先是投周知知母親所好,陪她一起購物、美容、喝下午茶,後來有一次她帶傅雲深來周家做客,發現周家內斂的小姑娘對兒子倒是非常熱情主動,于是之後拜訪都會帶上他。
每次傅雲深來,是周知知最開心的時光。有時候是晚上,有時候是周末的下午,這些時間,其實是她最忙的時候,她要學大提琴與聲樂,周母對女兒的期望非常高,最終目的是國際舞台上的獨奏會,替她完成年輕時的夙願。每每這時,知知就會跟家庭老師請假,以下一堂課多練習一個小時為交換條件,得到半小時的休息。
只是,她努力想要跟他親近,找各種話題跟他說話,可他總是冷冷淡淡的,她說的多了,他臉上甚至出現不耐煩的神色,從書包里拿出課本,埋頭寫起作業來。她沮喪地看著好不容易得到的半小時,就在他的沉默冷淡里慢慢地流失。
她不知道,傅雲深之所以對她這麼冷淡甚至討厭,是因為姜淑寧對他說,雲深,你要對知知好一點知道嗎,媽媽需要周家的幫助。還有啊,你們年齡相仿,又是從小就認識了,沒準以後還能成為一家人呢!
他雖然年紀小,但是已經能聽明白母親話里的意思,聽明白了,所以覺得很討厭,去周家很討厭,那個總是愛黏著他、故意討好他的周家小姑娘,也很討厭。
如果說喜歡一個人的心思會隨著歲月漸漸滋長成厚重而龐大的愛,那麼拒絕接受一個人靠近的心思,同樣也會隨著歲月而滋長,經年後,那種先入為主的情緒很難再改變。
從八歲到十三歲,周知知從一個小小姑娘成長為擁有敏感心事的少女,她來了初cháo,身高長了二十厘米,童花頭變成長發飄飄,學會躲在房間裡偷偷地擦母親的大紅色口紅,她也漸漸明白了,她對傅雲深從最初的懵懂喜歡漸漸變成少女情深意重的愛戀。
她升入了他所在的中學,只為離他更近一點,可是她念初一,他初三,彼此的教室隔了兩棟建築物,走過去要五分鐘,課間十分鐘的時間,為了去他教室里看他一眼,或者送點吃的,她必須用跑的。
她出現在他教室里次數多了,一些無聊的男生們就會起鬨調侃他說,傅雲深,這個小妹妹是你的小女朋友麼?怎麼每天都來給你送吃的呀,生怕你餓著一樣啊哈哈!
她在聽到那句“小女朋友”時,臉瞬間就紅了,垂下頭,又忍不住悄悄抬頭去看他,卻見他臉色很臭,“唰”地站起身,丟下一句冷冷的“無聊”,就走出了教室。